映月读书网 > 太上感应篇汇编 > 卷四(下) >

卷四(下)

唾流星,指虹霓,辄指三光,久视日月。

【解释】

向流星吐口水,用手指虹霓,常常用手指著太陽、月亮、星星,用眼睛久视著太陽和月亮。

【分析】

星辰在天,过宫缠度,不时的流移,又没干预到世人,而人为什么却向流星吐口水呢?没有智慧的愚人,妄指流星以为是妖怪,认为向流星吐口水就能胜过它,这种荒谬的说法,事实上是来自于乡野上的传说。实际而言,是因为百姓的言行失德,因此天象才会显示现出变化来,以警惕世人;所以慧星的飞流,实在是人民失德所招感而来的啊!这时候正应该要戒慎恐惧加强反省,积德行善以解除灾殃,怎么可以向慧星吐口水呢?

赤白色的为虹,青白色的为霓,这是天地陰陽交 接的时候所产生的气。诗经上说:‘出现在东方的彩虹,没有人敢用手去指啊!’春秋运斗枢说:‘星散为虹。’因此虹霓就是斗星的余气,所现出来的形状颜色啊!

太陽、月亮、星星,称作三光,又叫做三辰;是上天所布用以照察于天下,而垂示法则的啊!太上说:‘若是见到了太陽、月亮、北斗、南斗,则要郑重的叩头,请求保祐,赦免宽恕过失,不可以态度轻慢,以免招致灾祸啊!’所以说太陽月亮星星,可以用手常常的去指,用眼睛去久久的注视吗?

【故事】

宋朝的宰相蔡京,能够久视太陽而不会眼花,有人就说:‘这是显贵的象征啊!’然而蔡京依恃自己的眼力,敢与太陽相抗,明白道理的人就知道,他的心中已经没有君王了啊!最后蔡京果然以擅权误国被贬而死。

春月燎猎。

【解释】

春天的时候,焚烧山林而打猎。

【分析】

‘射杀飞禽,逐捕走兽’,太上尚且有明文的禁戒,况且是焚烧山林而打猎,所杀死的生命,就无穷无尽了啊!然而太上在这里说到了春天,是因为春天是万物生长发育的时期,而竟然在春天焚烧山林打猎,简直就是上逆天行,下杀物命,残忍到了极点啊!而不是说其余的季节里就不必戒的意思。

对北恶骂。

【解释】

对著北方恶骂。

【分析】

吐口水、擤鼻涕,只是小小的事情而已;但是对著北方吐口水、擤鼻涕,尚且犹有罪过,况且是对著北方恶骂呢?没有智慧的愚人,因为被自己的忿怒之心所驱使,而不暇应该要有所顾忌;却没有想到我要发泄忿怒,那么神的忿怒,又要如何的发泄呢?世人的口业有四种,其中以恶骂为最严重了。佛经上说:‘凡夫贪嗔痴的三毒,非常的炽盛,嗔恚之火,常常会被燃起;只要接触到境界,就生起了嗔恨,遇到了恶缘,就生起了障碍;所以说话的时候,一旦发怒,就会冲口而出,灼伤了别人的心,使别人感到痛如刀割,因此而无量苦恼!身体虽然是没有犯过失,但是若不谨慎自己的口业,也是会堕入恶道的啊!’

无故杀龟打蛇。

【解释】

无缘无故的杀乌龟打死蛇。

【分析】

应世真人说:‘一切的物命,都不可以杀,而龟蛇陰精;与北方的真武星宿相应,尤其是不可以杀的啊!若是无缘无故的杀死它们,必定会遭到惨酷的报应。’所以有仁慈心的人,常常会恳切的救护它们啊!

【故事】

有一位富翁,他住的房子旁边,有一棵枯萎的大树,富翁就准备要把枯树砍掉。晚上睡觉的时候,梦到一个人带领了许多人来向他请求,要富翁宽限一些时间,等他们搬迁完毕之后再砍掉枯树;富翁醒了之后,就派人爬到枯树上面查看;见到了枯树之中,有许多的蛇在里面蟠结在一起;于是富翁就命人放火把蛇烧死。没多久,富翁的家中,每到了三更半夜的时候,经常就会看见有飞火飞入了房里;起来救火的时候,则是什么也没有,像这种的情形,连续发生了许多次,大家也就不以为怪了。有一天晚上,富翁家中的一位婢女,不小心用火烧到了木柴,于是火就烧了起来;富翁的家人以为,又是和以前的情形一样,就继续的呼呼大睡;等到发觉不对劲的时候,想要逃也来不及逃了,一家人都被火烧死了。

如是等罪,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算尽则死,死有余责,乃殃及子孙。

【解释】

如前面所说种种的罪过,司命之神就会随著这个人所犯罪业的轻重,而夺除他的寿命;罪重的夺除寿命十二年,罪轻的夺除寿命一百天,一个人寿算若是夺除尽了,那么他的死期也就到了;而且死有余辜的话,就要殃及子孙了啊!

【分析】

如是等罪,是总结上文的用词;也就是指从‘非义而动’,一直到‘杀龟打蛇’等罪;而司命之神以下的文句,正是说明了随著所造的罪业,而受到果报的事实。至于说道殃及子孙,也是通说三世而论的啊!总之远在儿孙,近在本身,乃是报应昭昭不爽的事实;因为自从世人的心行变得奸诈,累积了太多的恶业,而伤害了上帝的好生之心,违背了祖宗的保护之意,于是就导致了子孙艰难,宗祀断绝的果报。有的人就把它归咎于命数,有的人则把它推托给气禀。唉!天地的大德叫做生,连草木飞禽鱼类,天地尚且不忍心见到它们绝灭;况且是人为万物之灵,天地怎么会忍心伤害人们的子孙呢?所以人若不是造下了极重的罪恶,子孙是不会灭绝的啊!然而恶报不尽而波及到子孙,则又是永远不变的事实和道理啊!

【故事】

隋朝的大臣杨素,极力的劝隋文帝废除太子杨勇,而改立杨广为太子,也就是隋炀帝,使得隋朝的国祚产生了危机;而杨素的儿子杨元感,全家竟然被隋炀帝杀光。唐朝的开国功臣徐世绩(赐姓李),因为唐高宗想要废王皇后,改立武昭仪(武则天)为皇后;遭到群臣反对,就问徐世绩的意见;徐世绩因曾被唐太宗贬谪流放而怀恨在心,就回答高宗说:‘这是陛下的家务事,请陛下自行做主。’因此而促成了高宗立武后的这件事情,以革掉唐朝皇室的命脉;而他的孙子徐敬业,则被武则天所杀。

又诸横取人财者,乃计其妻子家口以当之,渐至死丧;若不死丧,则有水火盗贼,遗亡器物,疾病口舌诸事,以当妄取之值。

【解释】

还有许多利用自己的威势而横取他人钱财的,也多是为了自己的妻子和家人在计算;然而司命之神,也正在计算他的妻子和家人,以报应他的贪恶,使得罪报能够相当。若是渐渐到了恶贯满盈寿命尽了的时候,自身也就不免死丧;若是幸而罪恶稍轻,尚不至于死丧,就会有水灾火灾、盗贼偷抢、遗失器物、疾病医药、口舌官司等等许多的祸事发生,以当原来妄取他人钱财的总数。

【分析】

上文已经说明了随事受报,而本节又再次的说明横取之祸,主要是为有权有势的人而说的啊!因为这一项的罪恶,最是不仁不义,而且又是人所最不能够避免的,所以才特别的再提出来,以警惕世人啊!

要知道横取他人的钱财,目的也多是为了要使自己的妻子家人,能够过好的生活;却不知道司命之神也正在计算他的妻子家人,以报应他的贪恶,这岂不是利之适足以害之吗?以有情的骨肉,换取了无情的金钱,这样岂不是太可惜了吗?而且自己恶贯满盈寿命被夺尽了,死期一到,则要这些的金钱,又有什么用处呢?若是想要用钱在陰间打通关节,只怕在陰间未必能够行得通啊!到了这个时候,又有谁不肯看空呢?但是总是嫌迟了一些;何不在未到此刻的时候,早早的为自己设身处地的想一想。若是罪恶稍轻不至于死的,则会遇到许多的灾祸,或是不肖的子孙,以破散他横取别人的财物。须知横取他人钱财的人,冥冥之中,定然会有夺取他横财的力量;所以钱财到了最后,终究还是一无所有啊!而遭遇到水火盗贼的惊吓恐惧,遗失东西的懊恼悔恨,疾病缠身的痛苦忧愁,口舌官司的忿怒羞辱,子孙不肖的蒙羞耻辱,自己则是白白的吃亏,却没有取偿的方法;而且还欠著多少的罪孽,不能得到自在,而且填还不尽,终究无可奈何;所以横取他人钱财的人,一想到此,不但会寒心,而且也会灰心啊!

【故事】

宋朝的奸臣丁谓,被朝廷贬官流放到朱崖,遇到强盗打劫,财产全都光了;没多久,丁谓也就死了。马襄的贪心很重,担任西川漕司,正碰到刘盱作乱,马襄就把金子藏在井中,刘盰作乱平定之后,马襄就到井里藏金的地方取回金子,却怎么找都找不到原先所藏的金子啊!而他所有的钱财,也全都没有了。胡 应桂、陆一奇两人,共同串通诱惑 一位官宦之家的儿子赌博 ,以谋取他家的财产,忽然胡 应桂的一只眼睛瞎了,陆一奇的一只脚跛了,两人都变成了残废,贫困潦倒了一生啊!强怀仁用贪婪横取方法而致富,然而他的儿子不肖,喜好赌博 嫖荡,胡 作非为,每天都有口舌是非,与人争讼打官司的事情发生;不到十年,家中的财产就用光了;从此以后,生活潦倒困苦,子孙一蹶不振。

又枉杀人者,是易刀兵而相杀也。

【解释】

又有冤枉而杀人的,就像换刀相杀一样啊!

【分析】

上面说到横取他人钱财,而这里接著又说到冤枉杀人;就是因为冤枉杀人的事情,总是由于贪爱钱财舍不得钱财而引起的祸啊!而冤枉杀人的事情,大概有七种。

第一是法官判决:法官因为接受了贿赂,竟然狠心的冤枉了人犯。

第二是带兵打仗:将领纵容军队的士兵屠杀 掳掠,冒领战功。

第三是医生用药:医生为了贪财以假药卖人,或开错了药,医死了人,却又强辩不承认自己的错误。

第四是破坏身孕:为了节省费用而将女婴不养溺死,放纵婬欲而怀有身孕,却将胎儿堕掉。

第五是衙门恶吏:欺骗长官,利用职权蛮横肆虐,诈骗钱财,陷害他人。

第六是风水害人:收买风水专家,迁移破坏别人祖墓的风水,以陷害他人产生灾祸。

第七是庸师误人:庸师不善教学害人子弟,而误了人家子弟的一生。

以上七种冤枉杀人的方法,虽然都不一样;然而冤枉的杀死人,则是一样的啊!像这种的罪过,是不为天律所赦免的;不是发生人祸,必定会遭天谴;虽然说是杀人,但其实就是自杀啊!

【故事】

宋朝有位禅师,年轻的时候喝醉了酒,在与人争夺钱财的时候,奋力的重击对方;而那位被他打到的人,立刻就死了。他因为畏罪而逃到远方,后来因为忏悔而出家勤苦修行,于是就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成为大禅师;并且还升座说法,学生有好几百人。在他七十几岁的时候,忽然有一天早晨,他沐浴之后就升座,告诉大众说道:‘你们不要动,不要说话,看老僧了却四十年前的一桩公案。’坐到中午的时候,有一位士兵突然的来到禅寺,扳起了弓箭,想要射杀禅师。老禅师就向士兵合掌说道:‘老僧在此等待您已经很久了啊!’士兵惊奇的说道:‘我与和尚素不相识,可是为什么一见面就想杀你呢?我自己也不明白其中的缘故啊!’老禅师说:‘欠债还钱,公平交 易,但请下手,不必迟疑!’并且回头对大众说道:‘我死了以后,你们请这位居士吃饭,饭后送他回家。如果你们有半句责怪他的话,就是违逆了上天,背叛了师道,不是我的弟子啊!’士兵听了禅师的话,就更加的疑惑;于是一定要禅师说个明白。禅师说:‘你因为已经隔世又轮回投胎,所以你才会忘记了啊!而我仍然在世,所以没有忘记。’因此就把从前发生的事情告诉了士兵;而士兵本来不识字,忽然就大声的唱道:‘怨怨相报何时了,劫劫相缠岂偶然?不若与师俱解释,如今立地往西天。’说完之后,手持著弓箭,就站著往生了。禅师于是下座,为他落发,取了法名,更换衣服之后,就将他放入了龛中;自己也跏跌而坐,向大家道别之后,就坐化了。

取非义之财者,譬如漏脯救饥,鸩酒止渴,非不暂饱,死亦及之。

【解释】

凡是贪取不义之财的人,就像是去吃那屋漏水浸到的肉,去喝那鸩鸟毛浸过的酒一样;这种的漏脯鸩酒都是含有剧毒,不但不能够获得暂时的醉饱,而且死期也马上就到了啊!

【分析】

本节又申明贪利的害处,因为世人好利的心很重,所以太上才会婆心殷切,反覆的叮咛,再三的提醒。而世人所犯婬杀凶逆等等的罪行,并不是很容易就能够造作的,而且造作这些罪业的人,也是不多见啊!惟有在获取钱财这方面,则是千变万化,而又很难加以查问的。因为天下没有不用钱财的一天,所以天下也就没有不取钱财的人啊!既然天下没有不取钱财的人,但是世人取财的方法,合乎义的很少,而不合乎义的则很多,这也是不用问就可以知道的事实啊!

太上对于此事却是谆谆的训戒,就是知道世上有非义取财的人,也就有了非义失财的人;因为一个人若是快意,另外一个人就会伤心;或是一个人快意,而却使得十个人,百个人,乃至千万个人伤心啊!

须知天道好还的道理,上天是大公无私的,怎么可能会特别厚爱非义取财的人呢?然则在冥冥之中所积累的不幸,神明就会想要使这些事情得到公平的处理,因此,必定都会积极的加以处置了。太上知道其中的缘故,而用正大的言词警戒人说:‘不要取。’可是人们却不听;于是就婉言的晓谕世人说:‘不可得。’可是人们不相信,于是就用警惕的言词来劝人说:‘得到不义之财,不吉祥啊!’而世人也是只图目前,不想以后;因此就不如唤醒世人说道:‘得与不得,都是相同的啊!’这样世人的贪财之心,或许会因此而减少啊!所以就以漏脯鸩酒来作譬喻。因为漏脯鸩酒,都是非常的毒,只要入到口中,马上就死,人就是再怎么的狂妄愚笨,也没有明明知道是漏脯鸩酒,而却大吃大喝的啊!知道了非义之财,就是漏脯鸩酒,则虽然有千万的不义之财垂手可取,也必将会坚持的拒绝而不肯接纳啊!这不就是得与不得相同了吗?所以得到之后而不用,岂不是天下无益的弃物吗?而人们却为什么要坏尽了心术,使尽了机谋,以求取天下无益的弃物呢?

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

【解释】

这个心起了善念,善虽然还没有去做,就已经感动了吉神,跟随著护卫,希望他善行圆满而多方的赐福;或是心中起了恶念,恶虽然还没有去做,就已经感动了凶神,跟随著监察,等待他恶贯满盈而多方的降祸。

【分析】

这里拈出了心字,就是在告诉世人:祸福之机,全在一心;希望世人在源头处,就知道必须要谨慎啊!我们仔细的推敲这个‘夫’字与‘或’字,有不是出于善就是入于恶的意思,所以应当与孟子尽心篇的‘鸡鸣而起章’一同的参看。

而所谓心起者,也就是我们起心动念刚刚开始的时候;一念虽然非常的微细,但是却能够感动天地鬼神;人若是能够起了一念的善心,只此一个善念,就是破除地狱的灵符,斩断群邪的慧剑,渡过苦海的慈航,照破黑暗的明灯。若是起了一念的恶心,则畜牲、饿鬼、地狱三途的恶道就会现前,而沉沦 其中永无止息啊!所以吉神与凶神,都是随著人心善恶的念头招感,而立即的就跟随著到来,并不须要一丝毫的等待啊!

【故事】

从前元自实,痛恨缪某忘恩负义,就在早晨四点钟左右时候,带著刀前往缪家准备杀掉缪某;路上经过了一座庵堂,庵堂的主人轩辕翁,很早就起来诵经;见到有几百位奇形怪状的鬼,跟随著元自实;而且每个鬼的手中都持有刀斧,来势汹汹,脸上都露出凶恶的样子。没过多久,元自实就回来了,轩辕翁这时候却看到跟随他的人,都是头上戴著金冠,身上佩有玉佩,百十成群,香花旛幢簇拥著,十分的庄严,脸上都露出和祥喜悦的样子。轩辕翁因此就召请元自实进入堂庵问他原因?元自实于是说道:‘姓缪的忘恩负义,我刚才正要前往杀他;但是到了他家的门口,我就想到缪某虽然对不起我,然而他的妻子儿女却是无辜的啊!况且他还有老母在堂,我若是杀了他,就等于是杀了他一家人啊!因而于心不忍,于是念头一转,就回来了!’轩辕翁就将刚才所见到的情形告诉他,而且向他道贺说:‘你的所作所为,神明都已经知道了,你将来必定会享有很厚的官禄啊!’元自实听了轩辕翁的话,于是就勇猛精进认真的行善,后来果然考取了功名,官做到了宰相。

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悔改,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

【解释】

若是有人曾经做过恶事,后来自己忏悔改过,并且必须要断除一切的恶事,奉行一切的善事,这样行之久久,必定就能够获得吉祥喜庆,也就是所谓的转祸为福啊!

【分析】

这一节特别提出了改悔两个字,告示人们改过迁善的方法,也就是转祸为福的契机啊!改就是改过,悔就是忏悔,天下纯善无恶的人非常的少;而曾经作过恶事的人,则是相当的多啊!然而恶人可以再转变成为善人,所以太上才苦口婆心一再的说,在篇尾结出了改过忏悔的本来宗旨,目的就是要喝破迷关,使人回头是岸啊!又恐怕世人错认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意思,妄想以一杯的水,就奢望能够灭掉一车子木材燃烧的火;所以说:‘诸恶莫作。’就是希望他能够将恶业刮磨净尽。又说:‘众善奉行。’就是希望他能够将善行积累的圆满。这样的去做,久而久之,才能够将从前所造的罪业渐渐的消释去,因此它的祸害方能够全部的消除;而后来的行持,则一天一天渐行的圆满;新增的福报,自然也就会到来了啊!

【故事】

阿那律尊者在过去世中,原本是一位盗贼;有一天夜里,他到佛寺中行窃,见到佛灯快要息灭,就拔出箭来,用箭挑起了灯心,油灯忽然大放光明,而且光明非常的耀眼夺目;阿那律心中感到非常的害怕惊恐,就即时的舍恶从善,以往所造的恶业,就渐渐的消除,而所做的善业,就逐渐的圆满,于是就证得了圣人的果位。

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胡 不勉而行之!

【解释】

所以勉励力行众善的吉人,因为他的语言善,视善,行为善,在一天之中,就有了三件的善行;等到三年满了,他的善行也就圆满了;上天必定会赐福给他,增长他的寿命;而常做诸恶的凶人,因为他的语言恶、视恶,行为恶;在一天之中,就做了三件的恶行;等到三年满了,他所造的恶也到了恶贯满盈的时候,上天必定会降祸于他,减除他的寿命啊!所以人为什么不肯勉励力行众善,以转祸为福呢?

【分析】

这一节总结了全篇,是切切实实教人行善去恶的路啊!“故”字在这里是承上启下。“吉人”就是善人,因为他行善就能得福,所以是吉人。凶人就是恶人,因为他行恶即将就要得祸,所以是凶人。而诸恶与众善,都是不胜枚举;大约来说,是指语善、视善、行善这三种,正是我们切实下手用功的地方啊!语善,例如非礼不言,乐道别人的善行,劝人做好事等等。视善,例如非礼勿视,乐于见到善人,喜欢看善书,常常见到自己的恶行,而不去见别人的恶事。行善,例如非礼勿动,非法的事情绝不去做,勇猛的行善,时时行方便,种种作陰功,提倡引导于一方,乃至于推广到四方,感化世人共同的来行善;恶则恰好与此相反。三年就是千日,也就是圆满之期,因为这个时候已经是善积而恶盈了啊!

人心至为灵活,而且变化不常;若是一个人在三年那么久的时间,而心却没有改变的话,则他所造的善或恶,也就到了纯熟的地步啊!在这里指出了‘天’字,就是因为上天为赏善罚恶赐福降祸的大主宰,也是整篇文章的精华关键所在啊!

这里提到的两个‘必’字,并不是必之于苍苍冥冥无声无臭的天,乃是必之于我心所发的三年语视行的善恶啊!所谓无论什么都是自己求来的,就是这个道理。高明的人乐心向道,原本不是为了求福;若是为了求福才为善,那么心就已经是涉于私了啊!所以惟有应当尽其在己,顺受于天,而不可以有一丝毫的觊望希求将迎的心啊!

所谓的降福,例如是亲身享有福禄,子孙都很善良,家道兴隆,寿命延长,万事和顺;甚至为圣为贤,成仙成佛,彻悟了自性,直接的证得了无生法忍,度人度物,立极万世,这些都是降福啊!

所谓的降祸,例如亲身遭受大祸,子孙都很险恶,凌替衰败而亡;或是寿命短促,家道沦丧,凡事多遇挫折;甚至死了之后,堕入了无间地狱,或轮回投生为异类,永劫遭受罪苦,恶业殃及到后代的子孙,万年都遭受到世人的唾骂啊!

【故事】

宋朝的范俨是仁和地方的人,在壮年的时候就考取了进士,担任郡县的地方官,后来升到了卿佐的官位;他每天都必定会想到,要如何才能够忠于君王?怎样才能够福泽百姓?自己的言行举止一点都不敢苟且;虽然是在闇室屋漏没人见到独处的时候,也都保持著战战兢兢自我惕励的景象。等到儿子长大之后,他便辞官归隐,布衣蔬食,不再涉入世缘,静心入道;每天都念诵法华经金刚经等大乘经典,并且依教奉行;有空的时候,则禅定观想,一切世俗的杂事,丝毫都不沾染,本身修行的道业,也都是顺乎自然。到了大观年间,已经九十多岁;忽然就开悟了,于是便嘱咐身旁的侍者说道:‘人生在这个世界上,就像是一场戏剧一样;当锣鼓响起的时候,剧中的生旦丑末各种角色,各自表现各人的演技;可是等到了蜡烛烧尽灯火熄灭的时候,又有什么乐趣呢?就像我来到这世间,一幌眼就已经九十年了;实在就像作梦一样的幻化,有如朝露和闪电一样的迅速啊!’幸而我悟得了这个佛性,这个佛性没有边际,也没有方圆大小,也不是赤白青黄,也没有长短上下,没有嗔、没有喜、没有是、没有非、没有善、没有恶;所谓一物都没有,但却万象都包罗啊!这就是最真最上无往无来奥妙的真理啊!而它的关键,只在人能不能够至诚精进、心心相续、念念不间断罢了。三世诸佛都是从这里而出现的,这种的道理,也就是金刚经所说的真实而不虚妄的道理,你们每个人都应该要勉而行之啊!’说完之后,他就静坐合掌而化了。一时之间,异香充满室内,祥云□满空中,种种的光明,照耀著世界,这些的瑞相好几天都不散去;附近的百姓听到之后,都前来瞻仰他往生的瑞相。

【结语】

从前的古圣先贤和经典书籍的传世,也都是这一个大事因缘啊!而本篇就是太上度化世人玄妙的真理,诸佛救护众生秘密的真谛;真是慈悲到了极处,奥妙到了极点,必将永远传世,照耀天地之间;凡是读诵本篇,遵行本篇,刊载本篇,流传本篇的人,也都是有一大事因缘存在的啊!因此而能够觉悟这个世间,诱导教化人民,培养社会元气,创造人类福祉;与人共同为善,天地清净安宁;而且心之所量,能够包含太虚,并且亿劫常圆,实在是不可思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