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的中庸之道,就是全民幸福的最大公约数
原文
《尧曰篇第二十》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
华杉详解
“咨!”是语气词,嗟叹声,舜啊,你过来,我跟你说!我要传位给你,上天的历数命运在你身上了!你要好好地把握着那中道!如果天下百姓都困苦贫穷,那就是你的问题!你的这一份天禄,就永远完结了!
舜按尧的教诲,兢兢业业地干,等他退休,传位给大禹时,又把尧的这一句教诲嘱咐给禹。
在《中庸》里,孔子说:“舜其大知也与!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当他要制定一个政策的时候,他访求各方意见,两边的极端他都掌握,然后找一个中间点,就是现在说的,实现全民幸福的最大公约数。
作为领导者,就要承担领导责任
原文
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华杉详解
这是商汤伐桀之前,祭天的祭文。
“予”,是我。“履”,是汤的名字。“玄牡”,是黑色的牛。用黑色的牛来祭祀,那是王者才能用的,我现在用了。夏朝的颜色是黑色,商朝是白色,这时候商还没有建国,所以仍是黑色为王者之色。皇皇后帝,就是皇天后土,王者以天为父,以地为母,所以汤自称小子,我现在是天父地母的儿子了,来向天父地母汇报:
“有罪不敢赦”:夏桀有罪!我不敢赦免他,我要伐他!
“帝臣不蔽,简在帝心”:天下的贤人君子,都是您的臣,我不敢遮蔽他们,一定让他们显扬于朝,为国效力,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都一一简阅在您的心中,合乎您的心意,或诛或赏,唯顺天意!
“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如果我有罪,甘受上天之罚,您不要怪罪天下百姓。如果天下百姓有罪犯法,那是我统御无方,表率无状,请您唯我是问,不要惩罚天下百姓。
这里商汤对天地自称朕,要特别说明一下,朕作为皇帝的专称,是从秦始皇开始的,在秦朝以前,所有人都称朕,朕就是我。屈原在《离骚》里讲自己家世:“朕皇考曰伯庸。”我的父亲叫伯庸。朕是我,皇考是父亲。所以朕、皇成为皇帝专称,别人不能用,都是从秦始皇才开始的。
《吕氏春秋》记载,汤伐桀成功之后,不巧,天下大旱,汤政治压力很大,他又自己去祭祀祈雨,说了一样的话:“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
总之,作为领导者,就要承担领导责任。
领导没有“自己人”之说
原文
周有大赉(lài),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华杉详解
“赉”,是赏赐。周朝建国,大封诸侯。“善人是富”,跟着武王建功立业的,干得好的,都富贵了。他们要到各自的封国去,武王临行就跟他们说:“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这一句,要特别说明一下,因为我翻遍朱熹、张居正、刘宝楠、钱穆、杨伯峻历朝先贤,大德大家,和我的体会都不一样。
《论语》中,各家解得不一样的地方也不少,但我一般认同谁解的,就取信谁的解,在本书中也不做比较说明,因为已经写得很啰嗦了。
刘宝楠《论语正义》的写法,是把历代所有不同的解都罗列出来,再说他认同哪一解。所以人家嫌他啰嗦,只有专门要研究论语,像我这样的,才有耐心去读他那一本。
到了这一句,一个跟我想法一样的都没有,在《论语正义》里也找不到和我想法一样的。所以特别啰嗦一下,算我斗胆加一个新解,说得不对,先告罪,请大家原谅我胡说。至于是不是“周武王本意”,不知道,算我的想法。
“虽有周亲,不如仁人”。朱熹注解,周亲,就是至亲。武王这是在说纣王,纣王虽然有很多至亲,但不如我有仁德之人,所以我战胜了他。张居正的解和朱熹一样。
但我觉得这个解释不太合理,因为纣王的至亲就是仁德之人,微子、箕子、比干都是他的至亲又至仁的人,被他杀的杀,撵走的撵走,他不能听,不能用。
另一说,武王是说自己,我把你们分封在我的周围,“周亲”,就是我有周围你们这些和我最亲的人拱卫着我,但是,亲人不如仁人,管叔、蔡叔不就是我的亲兄弟吗,他们还造反,不如仁人。
这种说法肯定不对了,因为管蔡造反是在武王死后。
第三说,武王是在训导各个封国国君:你去做国君,虽然有很多至亲,家里人可以用,但是你不如用仁德之人。
这一说比较接近,道理很清楚。这一说里面,还有人把“周亲”做了不同的解,“周”,不是周围,是周朝。意思是你们虽然有我周朝为后盾,但不如你自己有仁德之人。
好了,说说我的意见:
一个根本的重大区别,在于对“仁人”的理解,这里的仁人,不是仁德之人,是你对人要仁,“仁”在这里,是动词。
如果自己不仁,如何知道谁是仁人?如何能用仁人?纣王周围有至亲至仁之人,但他自己不仁,还是视而不见,自取灭亡。
有的人放手用自己亲属,是一种对自己不负责任,也是一种一厢情愿,以为亲人就会对你负责。最后那亲人要么无能,要么害你比谁都惨。因为你的所作所为,也是不仁不义的谋利,而他要谋利,最方便就是从你身上谋利,而且知道你不会把他怎么样,更加肆无忌惮。
有的人用自己的心腹,但最后捅你一刀的都是你的干儿子。董卓就死在吕布剑下。孔子说季康子:“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他成天跟一帮心腹密谋,怎么削弱鲁君的君权,巧取豪夺国家利益。他的心腹们回到家里,也如法炮制,密谋怎么图谋他的权位,所以最后祸起萧墙。
“虽有周亲,不如仁人”。我们老想着用自己家族的人,但是,豪门多恩怨,有恩才有怨,有多大恩就有多大怨,兄弟反目的多了去了。世袭政权,那更是兄弟相攻相杀。于是我们就想,不用自己家里人,用仁德之人,那仁德之人,他能忠心耿耿为我效力啊!
这,还是自私的想法,不仁的想法,错!
所有的地方,我们说到仁,都是说自己,不是要求别人。你自己行仁义,就是行王道,至诚无息,大爱无疆,则天下之士,都来爱你。
我们总说,用人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但是,所有要求别人有德,都是无德。
德、仁,都是用来要求自己的。作为一个领导者,首先不是要求别人仁,是要求自己仁。你有仁德,有智慧,我心光明,则没有心腹,天下人都是你的心腹;没有手足,天下人都是你的手足。仁者爱人,智者无欺。
我有仁,则贤者亲我。我有智,则我能远小人。
你有心腹,有自己人,你就不是天下人。
天子无私事,以天下为亲,才是王道。否则,就是霸道,或者强道。行霸道或强道者,你的萧墙之内,就在孕育着新的霸道和强道。姜太公和周公分别封在齐国和鲁国。齐鲁两国文化不一样,齐比较强悍,鲁比较仁厚。最后齐国被家臣篡夺了,鲁国活得更长。
“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虽然我有亲人,但不如我自己做一个仁人,百姓有什么错,都是我自己的错!不能去怪别人对我亲不亲,不能去怪别人有德无德。
天子无私事,仁德的领导者,没有心腹之人,也没有“自己人”。仁者无疆,全天下都是我的心腹,全天下都是我的手足。依靠“自己人”,本身就是一种私心,必有祸起萧墙之患。在上位的人,一心一意多想想我怎么忠于大家,别只想着让大家忠于我。
从我做起,恢复当代的礼——“仪式”
原文
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
华杉详解
“权量”,就是度量衡。我们在中学历史中学过,秦始皇统一度量衡。这里是讲周武王,在灭商之后,重新统一度量衡。这一段讲的,是每一朝建政,首先要做的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也首先要“谨权量”,咱们是选择公制、英制,还是中国的古制?比如长度单位是用米、英尺,还是中国的尺?重量单位是用公斤、磅,还是中国的斤两?
“审法度”,是礼乐制度,定国旗、国歌、国徽,建立法律体系,这也是建国大业。
“修废官”,建立政府及官僚系统,过去有职无官的,或有官无职的,都要清理整顿。设那些部门,那些官职,这是建国大事。
度量衡统一了,法律体系建立了,政府成立了,全国的政令就能通行了。
“兴灭国”。这是中国特色的一个传统。一个政权建立,总是灭了前一个政权而建立的,要复兴哪些灭国呢?一般的追封,访求黄帝、尧、舜、禹、汤的后代,把前代帝王之后,封为贵族,这是对过去圣君的一种承认,也加强自己的合法性。包括商,周武王虽然灭了商,但仍然封微子于宋,封箕子于朝鲜。
兴灭国,不仅是王道,也是霸道。如果一个诸侯,要称霸天下,他就要做国际警察,维持国际秩序,如果其他国家有擅自攻伐之事,或臣子弑君篡位,他就要出兵,打那破坏秩序的,恢复被推翻的政权。当年伊拉克打科威特,美国出手相救,这就属于兴灭国。
“继绝世”,对先贤大德,他的子孙断绝了,访求沾亲带故的,作为他的后嗣,封以土地,把先贤的家庙建起来,祭祀不要断绝,让他永垂不朽,浩气长存,他的精神也得到发扬光大。这是民族精神文化建设大事。韩国要在哈尔滨建安重根纪念馆,这也是继绝世的举措。
“举逸民”,举用隐逸的人才。一国要建立,人才很重要。要访求天下人才,让他们能为国效力。
能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百姓人心就归服了。
“所重:民、食、丧、祭”。意识形态、上层建筑都安排好了,对于老百姓,有三件大事,要特别重视:一是粮食,二是丧礼,三是祭祀。食以养生,丧以送死,祭以追远,这是人道之大经,王业之大本,教化之本原。这个问题,今天很突出了。今年春节后,网上流传多篇返乡日记,都谈及乡村伦理的破败,风俗教化都崩溃了,人道沦丧。特别是婚礼和葬礼,简直成了野蛮人的闹剧。所以孔子所论的国家文明要点,今天仍有现实意义。仪式即文明,恢复人道,恢复仪式,从自己做起。
成功靠什么?越到高处,就越是靠人品,靠修养
原文
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华杉详解
这个前面讲过。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给子张讲的时候,是恭宽信敏惠,这里是宽信敏公,没有说恭和惠,多了一个公字。而公和惠相关,惠而不公,也要出事。
宽信敏公,宽厚就能得到百姓拥戴;诚信就能得到人民信任;自己还得有本事,勤敏就能取得成功。最后呢,大家还要公平,领导者公平,大家才能悦服。“说”,通“悦”。
公,是对惠的一个补充,“惠则足以使人”,你轻财好义,能财散人聚,就能让大家跟着你干。但是分配利益,给这个多了,那个少了,不公平,大家还是不开心。
怎样才能公平呢?一是游戏规则清晰,人人都一样;二是自己要有公心,前面说了,天子无私事,仁德的领导者,没有心腹,没有自己人,所有人都是我的心腹,都是自己人。人的接触半径有限,总是跟一些人更熟悉、更亲近,这是自然结果。但是,领导者永远保持开放,随时能举贤任能,所有人能上能下,这就是公。
但是,所有人都很容易有不公平错觉,觉得社会对我不公平,公司对我不公平。得到利益少的,他觉得不公平,我拿得太少;得到利益多的,他觉得老板搞平衡,收入差距太小,我拿得不够多!每个人心目中都有杆秤,但每个人的秤都不准,都偏向自己。
所以,“公平”这件事,主要在于做,不在于讲。要做得公平,但不宣扬公平,反而丑话说在前面,我们很难做到公平。因为越讲,有人会越跟你纠缠说不公平。
还有一件事,就是自己不取利。历代名将,能打仗的,都有很重要的一条,舍得给大家分战利品。做到极端的,打了胜仗抢来的财物,自己分文不取,全部分给大家,我只要皇上的赏赐的、战场上抢的都归你们!大将一分钱没拿,别人也就没法抱怨谁分多了谁分少了。战场上都发了财,战后保举谁升官,没保举谁,也不好意思闹了。
还有的,君上赏赐给自己的,回来第一件事马上给大家分,赵奢就是这样。
著名的长平之战,秦军坑了四十万赵卒的那一战。赵括所率领的大军就要起程时,他母亲上书给赵孝成王说:“不可以让赵括做将军。”赵孝成王问:“为什么?”回答说:“当初我侍奉他父亲,那时他是将军,由他亲自捧着饭食侍候吃喝的人数以十计,被他认作朋友的数以百计,大王和王族们赏赐的财物全都分给军吏和僚属,从接受军令的当天起,就不再过问家事。现在赵括一下子做了将军,就面向东接受朝见,军吏没有一个敢抬头看他的,大王赏赐的金帛,都带回家收藏起来,还天天访查便宜合适的田地房产,可买的就买下来。大王你看他哪里像他父亲?父子二人的心地不同,希望大王不要派他领兵。”赵孝成王不听。
从赵母的这一段话,我们就可以看出来,赵奢是宽信敏公,赵括呢,就完全相反。所以能不能打胜仗,真的是人品决定。
成功靠什么?越到高处,就越是靠人品,靠修养。
最佳领导者守则:五美四恶
原文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华杉详解
这一段,又是讲领导力,五美四恶。
子张问孔子,如何才可以从政呀?孔子说,尊崇五美,摒除四恶,就可以从政当领导了。子张问哪五美,孔子说“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一、惠而不费
惠而不费,是对大家有好处、有利益,但你又没有什么破费。张居正说,凡施惠于人,未免有所破费,但君子并不搞慈善捐赠,把自己的钱拿出来,而人们却能蒙其利而无穷。怎么做呢,你看人民在哪方面能得利,就引导他们在哪方面努力,就在哪方面给他们支持,这不就惠而不费了吗?
从国家来说,国家本身不生财,是人民在生财,国君的钱全部来自于人民,所以不存在“国家出钱”来干什么,没什么是“国家”破费的,为政者的任务就是因天下之利,利天下之民,这就是惠而不费。
对于企业家来讲,不是要你破财,把自己的钱拿出来分给大家,而是要你能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建立机制,培养人才,让大家都挣到钱,这就建立了天使循环。你对员工的恩惠,是你能为员工创造条件,支持员工成长,不是员工每个月来分你的家财啊。
二、劳而不怨
君子也让人民劳作,但却能既得民力,又得民心,让人民乐于趋事,而没有怨言。怎么做呢?择可劳而劳之,选择时间和事情,量民力而行,避开农忙时节和节假日,择国家工程,间或驱使而已。不要好大喜功,劳民伤财。
隋炀帝杨广,就没能做到劳而不怨,修大运河,建东都洛阳,征高丽,他的国家工程一个接一个,全国民力都被他耗尽了,自己也灭亡了。
今天我们很多企业,有“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牲口用”的说法,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奋斗精神是可取的,但是人不是牲口,就算是牲口,也得省着用,六百里加急的快马,那不是一匹马在跑,是不停地在换马。劳而不怨,是领导者要警醒的,要讲奋斗,那隋炀帝杨广,何尝不是奋斗?那汉武帝刘彻,不也是奋斗终生?领导人好大喜功,雄心勃勃一奋斗,不懂得劳而不怨,多么富强的国家,都能被他拖垮!
企业也很容易好大喜功,我们每个人都好大喜功,最后都被自己的好大喜功拖垮。曾国藩说,要“少举事”。少举事,才能节省民力,节省自己的精力,走得长,走得好。每面对一件事,先想一想这事能不能不干?所有可以不干的事,都不干,才能聚焦干好一件事,传下去,让子孙再干一百年。
劳而不怨,领导别人,要宅心仁厚;自己干事业,要知止。
要注意区分志向远大和好大喜功,区别很大,琢磨一下!
三、欲而不贪
君子也有欲求,但是不贪婪。这个界限,太重要了!贪必多失,你越贪婪,失去的越多,甚至给自己带来国破家亡的灾难。
欲而不贪,这四个字,妙不可言,没法讲,只有自己去做了,做到哪一步,才能体会到哪一步,知行合一。
孔子接着说,欲仁得仁,又焉贪?你是领导者嘛,你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你追求的是仁德仁政,你就事先仁德仁政,你贪什么呢?如果是企业家,企业家追求的是什么?是基业长青,永续经营。既然追求基业长青,你就是要不断地投资发展,不断地和大家分享成功和成果,分享得越多,参与进来分享的人越多,事业就越兴旺,又有什么是要你贪的呢?
但若是自己没有自信,老觉得有今天没明天的,成天就想着多搬点钱回家,那还真就没有明天了。
四、泰而不骄
一般人呢,志得意满,就容易骄傲。而君子虽然成就斐然,地位尊崇,泰然自得,但是没有一丝一毫骄矜之气。怎么做到呢?就是“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无论对方是大是小,是多是少,都不敢怠慢。
没有修养的人,习惯于对别人“分档次”,区别对待,觉得对方“档次高”的,笑脸相迎;觉得对方“不够我的档次”的,就轻慢,正眼都不瞧一下。有修养的人,他的礼貌对谁都一样,礼数对谁都周到,无论对方地位高低,只要是打交道,都不敢轻慢。
有修养的人,首先不是受人尊敬,而是他先尊敬别人。
五、威而不猛
你是领导,别人害怕呀!但君子虽然也有威可畏,却并不是那种暴君,不是那种不测之威,好像谁随时撞上要倒霉。那就不是威严,是苛政猛于虎了。
怎么做到威而不猛呢?孔子说,君子衣冠整肃,瞻视端庄,一站一坐,举手投足,自然让人望而生敬畏之心。
项羽失败的原因之一是钱财问题
英雄难过钱财关,项羽就是钱财的狗熊。做不成事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手太紧。他要给人封官拜爵的时候,官也封了,印也刻好了,他就是过不了“出纳”这一关,把印抓自己手里,磨磨叽叽,把那印的边角都在手里磨圆了,就是舍不得拿出去。那等印的人都要崩溃了。
原文
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华杉详解
一、不教而杀谓之虐
不事先教导人,就要用刑杀来推行或制止,就叫虐。
在上位者要人民为善,就要经常加以教导,你教他,他不听,才可以处罚,才可以加刑。如果平时你不注意教导人民,甚至自己就上梁不正,而人民一旦有罪就加以刑杀,用刑残酷,全无恻隐之心,这就叫虐。
这个毛病,我们很多做企业领导的也有,平时时间都花在对外的业务上,在员工身上花的时间很少,一心只用赏罚来推行自己的意志,以为这样简单,但是这种粗暴的做法,得不到你想要的结果。
二、不戒视成谓之暴
不事先告诫人,到时候却突然要查验他成功没有,这叫暴。
你布置了任务,你自己要跟进管理,经常督促、跟催、检查、辅导,盯着大家着实推进,渐次整理。如果你布置了任务就不管,到时间突然来检查事情成功没有,这就叫暴。
孔子说这个,很有意思,因为这些,都是我们今天在企业管理课堂上经常讲的。做领导,不是布置了任务就等到时间收获成果。如果这就是领导,做领导岂不是太容易了。领导领导,要带领,要辅导,否则就是暴。
三、慢令致期谓之贼
下命令的时候,他拖拖拉拉,总是不定事,而一旦他下了命令,对你的完成日期,却非常严苛,时间紧,任务重,毫不体恤别人,完不成就处罚。这样的人,叫贼。
为什么叫贼呢?张居正说,那事情难以仓促办成,必然伤人害物,人财都有损失,这不就是遭贼了吗?
这一条我想很多人都有共鸣了,好多甲方都是“贼”,今天布置任务,明天就要结果,逼着乙方通宵加班。实际上呢,之前有很长时间,他拖拉了。之后也没那么急,但是他不考虑别人。这体现的,是管理水平和领导水平的不足,也是个人修养的缺憾。
领导力,首先是率先垂范,自己做到。然后是宅心仁厚,心里随时装着别人。荀子记载,孔子做鲁国司寇的时候,曾经处理了一个案子,一对父子相互诉讼,季康子认为父子相讼,有损孝道,要把他们都杀了。孔子却把他们关了三个月,就放了。季康子不高兴,说孔子执法不严。孔子说:“慢令谨诛,贼也。今生有时,而敛无时,暴也。不教而责成功,虐也。已此三者,然后刑可即也。”下命令很散漫随意,诛杀却很严格,那是贼;对人民横征暴敛,那是暴;没有教导人民,却要他们成功,这是虐。等我们自己把这三条改正,做好了,才可以去要求人民,才可以做一个执法者。
四、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犹之与人也”,本来就要给人财物,但是在出纳的时候,就是说在真要给出去的时候,哎呀,你看他那个难受劲儿,不舍得呀,不想给呀,磨磨叽叽呀,好像他是替人保管钱财的有司,自己没有权力处理财物似的,小心翼翼。这样小气呀,做不了领导!
这是钱财上见英雄了,俗话说英雄难过美人关,其实,钱财关比美人关难过多了。很多人能付出爱,但是付不出钱。
谁是这样的人呢,最典型的,项羽。项羽对人好得不得了,就是不舍得给钱。韩信离开他,这是一大原因,《史记・淮阴侯列传》里,刘邦问韩信项羽为人如何,韩信说得很形象:
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wán)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他要给人封官拜爵的时候,官也封了,宣布了,印也刻好了,他就是过不了“出纳”这一关,把印抓自己手里,磨磨叽叽,印刓敝,把那印的边角都在手里磨圆了,就是舍不得拿出去,那等印的人都要崩溃了。
项羽是什么英雄呢,你看他面对钱财那个熊样,他是狗熊。做不成事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手太紧。
君子的大智慧有三条:知命,知礼,知言
如何做一个“知命者”?孔子说君子的大智慧有三条:知命、知礼、知言。知言,听人说话就知道他是什么人。知命,是今天我们每个人面对的最大焦虑。世界的命运,国家的命运,个人家庭的命运,都纠缠在一起,如何是知命呢?我知道我的使命,我只按这使命去做;我知道国家有命运,但我不知道我能赶上啥,因为大历史的进程,动一下三五十年甚至一百年就过去了,我只能接受我的生命进程中这一段。
原文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华杉详解
孔子说,不知命,就无以为君子。不知礼,就无法自立于社会。不知言,就不能知人。
先说什么是知命,这题目太大,知命,是不是就是人们常说的认命,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知命,到底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这一句,是《论语》的最后一句,可以说是孔子人生态度的最后总结。知命,也是今天我们每个人面对的最大焦虑。世界的命运,国家的命运,个人家庭的命运,都纠缠在一起,如何是知命呢?
程颐说:“知命者,知有命而信之也,人不知命,则见害必避,见利必趋,何以为君子?”知命者,知道有命,并且相信这命,就按这个命去做。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我的天命是什么,我就去做什么。如果人不知命,那他一举一动的原则,都是趋利避害。趋利避害,就没有志向和原则,为利欲所牵引,为害怕而躲避,他的未来往哪儿去,他自己都不知道,他怎么能成为君子呢?
林则徐有一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知命,我的命就是为国效力,只要对国家有利的,就是我命中该做的,我就不因对自己的祸福利害而或趋或避。
人都想趋利避害,但是你趋利未必得利,避害未必无害。趋利可能葬送了自己,避害可能损失了最大利益。这样的事不是比比皆是吗?
我体会的知命者,三条:
第一,知道自己的使命,为使命驱使,就不会为利欲所牵引。专注坚持的,都是知道自己使命的,东一榔头西一棒的,都是趋利避害的。
第二,知命不知运,按使命去做,接受命运安排。把命和运分开,才能理解命运。命,是我的使命、我的志向、我要做什么。运,是潮流,是大势,是机缘,是风口,是概率。运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一生总会碰到几次好运、霉运,你坚持在你的使命上走,好运来的时候就腾飞;霉运来的时候就忍一忍。使命,是你给自己画的一条直线,志有定向,坚持往前走!运气呢,是外部环境中的分子运动,到处乱窜的,你走直线来,路上自然好运霉运都会撞上。你多追着运气走,那一辈子一次也追不上。运气是它自己来的,它奔你的使命来。你若自己想去找运气,这辈子就算完蛋了。这有点像我们小时候下飞行棋,那路线就是命,你做的事,就是扔骰子,走到某一格,停下,这是正常;再扔,又到某一格,有一条虚线,教你直接跨越到对面去,进了十步,这是好运;再扔,又到某一格,让你退回去,甚至退回出发点,这是霉运。但是只要你接着扔骰子,最后都能到达胜利的终点。因为有路线,有命。扔到下一格是哪,我们不知道,这就是不知运。不知运没关系,好坏都是概率而已。你不可能都好,也不可能都坏。别人运气比你好,你也管不着。
第三,对自己控制不了的、影响不了的命,地球会不会毁灭,国家未来会怎样,接受命运安排,不纠结。把握自己的原则,自己不做坏人,不参与做坏事。同时,明哲保身,不把自己和家庭置于危险之中,保护自己免于刑戮。如果最终变坏了呢?比如地球毁灭了呢?接受呗。夭寿不二,死亡也接受,还有什么不能接受的?
对个人的使命和命运,对国家的命运,对知命的积极与消极,这就是孔子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吧。我知道我的使命,我只按这使命去做;我知道国家有命运,但我不知道我能赶上啥,因为大历史的进程,动一下三五十年甚至一百年就过去了,我只能接受我的生命进程中这一段。
第二个讲知礼。朱熹说,不知礼,则耳目无所加,手足无所措。不知礼,你就耳目手足都不知道怎么用,怎么能自立于社会呢?张居正说:“礼为持身之具,若不知礼,则进退周旋,茫无准则,耳目手足惶惑失措,欲德性坚定,则卓然自立难矣!”今天我们都不知礼,但往往能看见别人不知礼,素质低,看不见自己不知礼,所以要修啊!这个要用一生去修行,这里没法展开了,一展开,等于要把《论语》重新讲一遍。
第三,知言。别人一说话,你就要知道他是什么人。我们常说知人知面不知心,这不是智者。智者听人一说话,就知道他是什么人。这主要来源于社会阅历,也源于读历史。所有人都有历史原型,所有的话历史上都有人说过,今天地球上有70亿人,曾经在这个星球上生活过的可能有1000亿人。如果你读历史,有1000亿人的阅历经验,就有了对人判断的大数据,什么话什么事什么人,你都能对得上过去的某人某事的原型。
有时候人家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你却不知道他是什么人,非要认为他“应该”是什么人,“可能”是什么人。为什么呢,或者是对别人有偏见而强加结论,或者是对别人有期待而一厢情愿,这就误判了。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