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筌是用来捕鱼的工具,捕到了鱼,就把筌忘记了,形容取得了成功就对赖以成功的东西弃之不顾的行为。
辨析
筌是一种用竹篾条编织的篓子,口部有向内翻的竹片,鱼进入后便无法逃脱,又叫“鱼笱(gǒu)”。因其为竹制品,故以竹字头为偏旁。注意“筌”不要误写为“荃”或“笙”,更不要误读为shēng。“笙”从竹,生声,其实是一种乐器。而“荃”从草,是一种香草的名字。
起源与演变
这个成语出自《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意思为筌是用来捕鱼的,捕到鱼就忘记了筌;兔网是用来捉兔子的,捉到了兔子就忘了兔网;语言是为了表达思想意识的,掌握了思想意识,就忘掉了语言。
例句
世间竟有这样得鱼忘筌、人面兽心之人,实实可恶!
石玉昆《三侠五义》
字里字外
“得鱼忘筌”的本义是在阐述庄子的哲学思想,原指领会了深妙的义理,表达它的言语可以忘掉;鱼捕到了,渔具也可以忘掉。意思是言语和渔具虽不可少,但毕竟只是手段,而领会精神实质、实现既定目标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这个成语出现之初含有褒义。明代思想家王阳明也提出过“得鱼而忘筌,醪尽而糟粕弃之”的观点,以鱼和酒比喻真理,以鱼筌和酒糟比喻承载真理所用的文辞和言论,认为真理才是学者真正需要的。
但在语言的应用演化中,它逐渐被人们赋予了另一层意思,变为完成了目标就忘掉了曾经赖以成功的东西。与“卸磨杀驴”“过河拆桥”这样的成语成了同义词,也就成了贬义词。
小篆中的“笙”字小篆中的“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