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月读书网 > 资治通鉴直解 > 宣 宗 >

宣 宗

宣宗皇帝,名忱,是宪宗第十三子,在位十三年。

原文 二年二月,以知制诰令狐绹为翰林学士。上尝以太宗所撰《金镜录》授绹,使读之,“至乱,未尝不任不肖,至治,未尝不任忠贤。”上止之曰:“凡求致太平,当以此言为首。”又书《贞观政要》于屏风,每正色拱手而读之。

直解 大中二年二月,宣宗以知制诰令狐绹为翰林学士。此时宣宗励精图治,志欲法祖。一日,尝以太宗所作《金镜录》授与令狐绹,使在御前读之。《金镜录》中有两句说道:“国家之乱皆繇小人导之,未有不任不肖而乱者。国家之治皆繇君子辅之,未有不任忠贤而治者。”绹读到这两句,宣宗大有感悟,命绹且住,因说人君用人得失,甚有关于治乱,凡欲求致太平者,当以此言为首务,使不肖者不得倖进,忠贤者不致遗佚,则有治无乱,何患太平之难致哉!宣宗又以史臣所记太宗《贞观政要》事事切于理道,欲时加省览,乃书于御座屏风,每正色拱手,致敬而读之。盖太宗用此以致太平,嘉言懿行,具载此书,故敬慕之如此。《书经》上说:“王懋乃德,视乃烈祖,无时豫怠。”太宗固唐之烈祖也。宣宗即位之初,景念若此,可谓无所豫怠矣。是以虽当末世,而犹能整齐法纪,维系人心,人称为小太宗,况于重熙累洽之时,而法祖攸行者,其治功当何如哉!

原文 八年秋九月,上猎于苑北,遇樵夫,问其县,曰:“泾阳人也。”“令为谁?”曰:“李行言。”“为政何如?”曰:“性执。有强盗数人,匿军家,索之,竟不与,尽杀之。”上归,帖其名于寝殿之柱。冬十月,行言除海州刺史,入谢,上赐之金紫。问曰:“卿知所以衣紫乎?”对曰:“不知。”上命取殿柱之帖示之。

直解 军家,唐时有南北军,其部下的人,叫做军家。泾阳县,今属陕西西安府。海州,今属南直隶淮安府。大中八年秋九月,宣宗出猎于苑北,偶遇打柴的樵夫,问他是何县人。樵夫对说是泾阳县人也。宣宗问他县里正官是谁。樵夫对说是李行言。宣宗因问此人做官何如。樵夫对说此人性刚,执法不能容奸。县中有强盗数人,打劫人家事发,藏匿一军家,他差人捕捉,那窝主竟不肯与,遂将强盗与窝主一并拿来,尽数杀之。其执法不挠如此。宣宗默记其言,回至宫中,便写李行言姓名,帖于寝殿之柱,以备擢用。到冬十月,乃除授行言为海州刺史。行言入朝谢恩,宣宗特赐以金带紫袍以宠异之。因问行言:“卿知今日所以腰金衣紫之故乎?”行言对说:“不知。”宣宗乃命左右取殿柱上帖子的姓名示之,以见行言自为县令时,已受知于朝廷也。夫守令之贤否,生民之休戚系焉,人君知以为重者鲜矣。虽举刺之章日上,殿最之牍满前,某贤某不肖尚有不辨其谁何者。宣宗一出猎之际,惓惓吏治,问之惟恐不详,一得其人,手记心存,用之惟恐不速。明主能法其意,以察贤否、行黜陟,守令岂有不劝,百姓岂有不安者哉!

原文 九年二月,以醴泉令李君爽为怀州刺史。初,上校猎渭上,有父老以十数,聚于佛祠。上问之,对曰:“醴泉百姓也。县令李君奭有异政,考满当罢,诸府乞留,故此祈佛,冀谐所愿耳。”及怀州刺史阙,上手笔除君奭,宰相莫之测。君奭入谢,上以此奖励,众始知之。

直解 醴泉,即今陕西醴泉县。怀州,即今河南怀庆府。渭上,是渭河之上。大中九年二月,宣宗以醴泉令李君奭为怀州刺史,史臣因叙说,初,宣宗出猎于渭上,见年老的百姓有十数人聚会于佛庙中,宣宗问他每是何县人,为甚么聚会在此。父老对说:“我等都是醴泉县的百姓,因本县令李君奭做官廉能,有异常德政,百姓每戴之如父母,不忍离之。今当考满之时,资俸已深,必然升迁罢去,因思好官难得,恐后来者未必似他,欲到府上乞留久任,故此祈祷于神,冀得遂所愿耳。”宣宗闻其言,知君奭是好官,记在心上,欲重用之。后来怀州阙刺史,宣宗不待吏部推举,即手书君奭除补。宰相每都惊异,不知君奭何以见知于上而被简擢如此。及君奭入朝谢恩,宣宗以所得于父老之言奖励之,众始知其故也。夫亲民之官莫如县令,令贤,则民惟恐其不久;令虐,则民惟恐其不去。此人情也,而激劝之机实在朝廷。汉宣帝留心吏治,综核名实,玺书勉励,增秩赐金,而汉世良吏于是为盛,称中兴焉。唐之宣宗固亦汉宣之流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