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月读书网 > “四人帮”兴亡 > 康生开创索隐式批判恶例 >

康生开创索隐式批判恶例

1962年9月24日至27日,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毛泽东在会上发出了“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号召,强调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中国这艘庞大的航船,在向“左”偏航。

会议前夕,1962年9月14日,毛泽东读了冶金工业部党组1962年9月11日《关于解决品种质量的情况和问题》给毛泽东并中央的报告,给江青写了批语:

江青阅,很重要。

退毛。

毛泽东把冶金方面的文件批给江青,表明他希望江青关心中国的方方面面的问题。

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期间,毛泽东还批示:

此二件,江青阅。退毛。

可看,很好。

■ 江青第一次在《人民日报》露面—1962年9月陪同毛泽东会见印度尼西亚苏加诺总统夫人。

毛泽东所说的“此二件”之中,一件是中共中央办公厅机要室1962年9月16日印发的《八届十中全会简报·华东组第二十号》,刊登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陈毅9月14日下午在华东组的发言。

陈毅说,现在有一股风,叫“三面和一面少”。意思是说我们对美国斗得过分了,对修正主义斗得过分了,对尼赫鲁斗得过分了,要和缓一点。一少,是指我们对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支持太多了,要少一点。这种“三和一少”的思想是错误的。

江青不是中共中央委员,毛泽东把中共中央全会的文件批给江青阅看,这同样表明,毛泽东要求江青关心中国政局。

就在这次中共中央全会前夕,工人出版社忽然接到通知,要求赶印六百册小说《刘志丹》送交中共中央办公厅。

会上,不仅散发了小说《刘志丹》,还印发了两封信—那是小说《刘志丹》的作者李建彤在1962年写给周扬的两封信,这两封信都是批评上将、中共云南省委第一书记阎红彦的。

毛泽东在会上,说了一段后来被广泛引用的话:“利用小说进行反党活动,是一大发明。要推翻一个政权,必须制造舆论,无产阶级是这样,资产阶级也是这样。”

毛泽东所说的“利用小说进行反党活动”,指的便是小说《刘志丹》。

虽说对小说《刘志丹》作了“宣判”的是毛泽东,而制造这起文坛冤案的幕后策划者则是康生。

刘志丹,著名的红军将领,红军第二十六军军长,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开创者之一。1935年9月21日,毛泽东率红军长征到了哈达铺。从国民党报纸上见到刘志丹红军在陕北活动的消息,遂决定进军陕北,以陕北作为根据地。

刘志丹在1936年4月同国民党军队作战时,阵亡于山西中阳县三交镇。此后,刘志丹一直被作为革命先烈纪念。

1956年,北京的工人出版社要出版一批革命烈士传记,内中有一本《刘志丹》,约请李建彤写。

李建彤确实是很合适的作者,因为她是刘志丹的弟媳,很熟悉刘志丹的事迹。她的丈夫刘景范当年担任陕甘军委主席,是刘志丹的亲密战友。

经过两年的准备,李建彤在1958年开始写《刘志丹》。写了一稿又一稿,写至第六稿才得以出版。1962年7月28日至8月4日,《工人日报》还连载了李建彤的小说《刘志丹》第二卷第一部分。

本来,刘志丹早在20多年前已经战死,年仅33岁,关于他的小说不会有什么麻烦。可是,完全出乎意料,《刘志丹》问世之后,有人向康生报告:“小说字里行间美化高岗,为高岗翻案!”这下子,使问题复杂化了。

高岗,曾参与陕甘边区的创建,曾任红军第二十六军第四十二师政委。1936年任中共陕北省委书记,陕甘宁保安司令部司令。此后,1953年6月在全国财经会议前后进行分裂党和破坏党的团结的活动。1954年2月,在中共七届四中全会上,高岗和饶漱石受到批判。同年8月,高岗自杀身亡。

小说《刘志丹》中的“罗炎”,被说成是高岗。

康生把这一“严重情况”向毛泽东反映。正在号召“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毛泽东,把这一“严重情况”视为“阶级斗争的尖锐”表现,于是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说了那么一番话。

毛泽东的话,一锤定音。于是,小说《刘志丹》被定为“反党小说”。

作者李建彤被开除党籍,监督劳动。

此案不断升级。许多人因此受到牵连。

此案直至经历了17个年头之后,在1979年8月,经邓小平批示,中共中央发出1979年第五十三号文件,才终于得以平反。

文件批驳了康生,指出康生强加给这部小说的罪名,是制造了理论上、思想上的混乱。

文件特别指出,小说中的罗炎,并不是高岗。《刘志丹》是一部小说,不是党史,应该允许作者有运用典型化方法塑造人物的自由,而不能用索隐式的方法硬把小说人物同真人等同起来。这种索隐式的批判方法,应当铲除。

文件还认为,应当实事求是地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评价一切人的功过是非。不能割断历史—因此,小说中即使采用了高岗在陕甘时期的某些材料,也不应定为“为高岗翻案”。

所谓“索隐”,亦即附会,亦即影射。把小说《刘志丹》索隐成是“为高岗翻案”开了一个恶例。

此事给了江青莫大的鼓舞。此后,她运用康生的“索隐式”手法,把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打成“为彭德怀翻案”可以说是“一脉相承”!

江青意识到形势对她颇为有利,便在1962年9月中共八届十中全会期间,约见了齐燕铭。齐燕铭担任过周恩来总理办公室主任,此时担任文化部党组书记兼文化部副部长。江青向齐燕铭指出,“舞台上牛鬼蛇神甚多,文化部要注意。”齐燕铭茫然,不知江青这番话有何来历—是江青自己的意见,还是毛泽东的意思?因为论职务,江青只是毛泽东的生活秘书,只是中宣部电影处处长,怎可以“训示”齐燕铭!

此后不久,江青居然召见陆定一、周扬、齐燕铭、林默涵这中宣部、文化部四位正副部长。须知,当时陆定一是国务院副总理兼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

江青又一次向他们指出,“舞台上、银幕上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牛鬼蛇神泛滥成灾。”

部长们居然无动于衷,对于这位颐指气使的“第一夫人”的意见充耳不闻!

部长们又一次忽视了江青的“能量”。江青下决心要大干一场—她结束了疗养生活,插手中国政治了。

[153]据阎长林:《毛泽东生活散记》,《东方纪事》1987年第1、2期合刊。

[15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下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05页。

[155]据王行娟:《贺子珍的路》,作家出版社1985年版,第253页。

[156]阎长林:《毛泽东生活散记》,《东方纪事》1987年第1、2期合刊。

[157]《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26页。

[158]爱泼斯坦:《宋庆龄》,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600页。

[159]《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214页。

[160]陈丕显:《陈丕显回忆录—在“一月革命”的中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7—28页。

[161]《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2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403页。

[162]《夏衍谈〈武训传〉和中国知识分子》,1994年8月3日《文汇电影时报》。

[163]胡乔木:《在陶行知研究及其基金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党史通讯》1985年12期。

[164]权延赤:《卫士长谈毛泽东》,北京出版社1989年版,第86页。

[165]2004年3月25日,叶永烈在杭州采访公安部原部长王芳。

[166]《王芳回忆录》,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04—205页。

[167]《王芳回忆录》,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05页。

[168]《王芳回忆录》,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06页。

[169]《宋庆龄书信集—续集》,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55页。

[170]《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4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483页。

[171]《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4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589页。

[172]麦阳:《〈红楼梦研究〉批判始末》,《世纪》1994年第1期。

[173]蒋连根:《大导演史东山自杀真相》,《名人传记》2010年8月。

[174]《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08页。

[175]杨银禄:《江青的“女皇”生活》,《百年潮》1998年第6期。

[176]王凡:《知情者说》之二,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版,第235页。

[177]田原:《我负责毛泽东日常饮食生活──专职生活管理员张国兴的回忆》,《中外书摘》1994年第11期。

[178]王凡:《知情者说》之二,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版,第19—21页。

[179]徐大刚口述、任翔撰文,载陈政《黑白瞬间的岁月:庐山老相册2》,江西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

[180]《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90页。

[181]1991年7月10日,叶永烈在北京采访曾碧漪,曾碧漪时年86岁。

[182]张世殊:《贺子珍在上海》,《海南纪实》1988年第4期。

[183]方影、萧志文、曾宜坤:《贺子珍在江西》,《江西党史研究》1989年第5期。

[184]李锐:《庐山会议实录》,春秋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72页。

[185]据1985年第1期《萌芽》所载报告文学《一个伟大的平凡的女性贺子珍》转载。

[186]水静:《特殊的交往》,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216—220页。

[187]李家骥、杨庆旺:《跟随红太阳》,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3—234页。

[188]1988年11月3日,叶永烈采访于北京俞瑾寓所。

[189]王仲典:《1959,上海“匿名信”事件》,《文史春秋》2007年第1期。

[190]王仲典:《1959,上海“匿名信”事件》,《文史春秋》2007年第1期。

[191]鲁公宣:《齐鲁一劫》,载《春风化雨集》上册,群众出版社1981年版。

[192]鲁公宣:《齐鲁一劫》,载《春风化雨集》上册,群众出版社1981年版。

[193]杨银禄:《江青的亲情世界》,《同舟共进》2010年第6—7期。

[194]杨银禄:《江青的亲情世界》,《同舟共进》2010年第6—7期。

[195]杨银禄:《江青的亲情世界》,《同舟共进》2010年第6—7期。

[196]杨银禄:《江青的亲情世界》,《同舟共进》2010年第6—7期。

[197]顾保孜:《样板戏出台内幕》,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4年版,第202—20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