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月读书网 > 食物是最好的药 > 鱼腥草风味独特的大路野菜 >

鱼腥草风味独特的大路野菜

鱼腥草又名蕺菜,俗称猪鼻孔、侧耳根、折耳根,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菜的根或全草,因其茎叶搓碎后有鱼腥味而得名。相传春秋时代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炼意励志之时,曾带领众人择蕺菜(鱼腥草)以充饥。鱼腥草主产于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常生长在背阴山坡、村边田埂、河畔溪边及湿地草丛中。其生命力极强,直接用其根茎插于潮湿泥地,即可成活,并生根发芽,广为繁衍。

中医认为鱼腥草味辛、性微寒,入肺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等功效,用于治疗肺痈及肺热咳嗽、疮疡肿毒、湿热淋证等。以清解肺热见长,为治肺痈要药。《本草经疏》说:“蕺,单用捣汁,入年久芥菜卤饮之,治肺痈有神。”《本草撮要》也说它“治肺痈神效”。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扔下了人类战争史上的第一颗原子弹,面对突如其来的袭击,有11位虽未丧命但不幸受伤的广岛人,纷纷采用民间疗法进行自救,他们将生长在田边地头的鱼腥草采摘回来,煎汤饮用,结果,不但所患致命的放射病逐渐好转,而且都健康地活了下来,有的还生育了子女。1979年,一位解放军战士在一次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斗中身负重伤,与部队失去了联系。在无粮无药的情况下,他只有采食身边的鱼腥草充饥。令人吃惊的是,数天后归队时,这个战士的伤口竟一点也没有感染。

鱼腥草还是营养保健佳蔬。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把鱼腥草作为野菜佐食,尤其是我国西南地区,野生或家种的鱼腥草已成为大众餐桌上身价倍增的“大路野菜”。鱼腥草做菜,生食最佳,其口感别具、风味可人,凉拌佐餐使人大开胃口,增进食欲、改善消化功能。也有炒食、煎汤、煮粥、炖肉的不同食疗方法,还可加工成茶、饮料等。新鲜鱼腥草有浓烈的鱼腥气,不耐久闻,但在阴干之后,它不但没有腥气,而且微有芳香,在加水煎汁时,则挥发出一种类似肉桂的香气。它煎出的汁如淡红茶汁一般,仔细品尝,也有类似红茶的味道,芳香而稍有涩味,毫无苦味,且无腥臭,对胃也无刺激性。鱼腥草由野草变为栽培作物后,由于生长环境改善,生长周期短,植株生长快,地下茎粗壮,淀粉含量增多,纤维含量减少,食用时鲜嫩可口,易于消化吸收,特异的鱼腥味变淡,适口性增强,更受食者欢迎。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鱼腥草主要含有挥发油、鱼腥草素、槲皮苷、蕺菜碱等多种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结核杆菌、痢疾杆菌等多种致病菌及流感病毒、钩端螺旋体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能增强白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人体免疫力;还有利尿、镇咳、平喘、促进组织再生等作用。鱼腥草还能抗肿瘤,从中分离出的一种防癌抗癌物质,除对胃癌有效外,对中晚期肺癌、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直肠癌也有一定的治疗调整作用。鱼腥草现已制成片、针、冲、雾化等剂型,广泛应用于临床。

治方举例

1.治痈疽肿毒:鱼腥草晒干,研成细末,蜂蜜调敷,未成脓者能内消,已成脓者能排脓(阴疽忌用)。

2.治痢疾:鱼腥草20克、山楂10克,水煎加蜜糖服用。

3.治妇女外阴瘙痒:以鱼腥草适量,薰洗外阴。

4.治慢性鼻窦炎:新鲜鱼腥草捣烂,绞取自然汁,每日滴鼻数次。也可用鱼腥草20~25克,水煎服。

5.治痔疮:鱼腥草煎汤,连进3服,并用渣滓熏洗,痔疮自愈。

6.治肺脓肿:鱼腥草30克、桔梗15克,水煎服或研末冲服。

食用注意

1.脾胃虚寒及阴疽者忌服。

2.不宜久煎,以免影响疗效。

家用美食谱

凉拌鱼腥草

用料:鲜鱼腥草200克,大蒜30克,葱、姜、白砂糖、芝麻油、醋、盐、味精适量。

制作:(1)鱼腥草去老梗、黄叶,洗净;大蒜25克捣为泥,加少许白开水制为蒜汁;另5克大蒜切薄片或切为末;葱、姜切为末。(2)鱼腥草置盆中,加入蒜汁、葱、姜末及大蒜,再加白砂糖,加芝麻油、醋、盐和味精,拌匀即可。


此品清热解毒,排脓,利尿。肺痈、热淋、无名肿毒等证宜食,也可作为日常保健食品食用。


鱼腥草煲猪肺

用料:鱼腥草50克、猪肺300克,盐适量。

制作:(1)鱼腥草洗净;反复挤压猪肺,去泡沫,洗净,切成块。(2)猪肺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煮沸,撇去浮沫,改小火煮至熟透,加鱼腥草,再煮沸,入盐调味即可。


此煲仔清热解毒,排痰消痈。肺痈咯吐脓血、肺热咳嗽、支气管炎、肺炎等情形宜用。


鱼腥草绿豆猪肚汤

用料:鲜鱼腥草100克、绿豆50克、猪肚200克,葱、姜、盐适量。

制作:(1)将鱼腥草、绿豆淘洗干净,猪肚洗净并切成2厘米见方的块。(2)将猪肚、绿豆放入炖锅中,加水800毫升,大火烧沸,再用小火煮1小时。(3)放入鱼腥草、姜、葱、食盐,再煮10分钟即可食用。


此汤清热解毒,滋补脾胃,利尿消肿。用于慢性肾炎、慢性肝炎、肺气肿及肺心病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辅助治疗。


鱼腥草茶

用料:鱼腥草适量。

制作:将鱼腥草置锅中,炒至可捏成粉末,候凉备用。每取适量,沸水泡饮。


此茶色黄透明,醇和适口,回味深长,并有保健之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