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月读书网 > 救护车到来前,你能做什么? > 心梗虽可怕,抢救得当预后良好 >

心梗虽可怕,抢救得当预后良好

说了半天心梗了,各位读者可能很好奇:这个“心梗”到底是何方神圣?它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对人体而言,心脏像是维持血液循环的一个“泵”,这个“泵”会把心脏中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去,供给它们功能、活动所需的氧气与养分。反过来,心脏的跳动也需要血液提供氧气与养分,而为心脏供血的血管,就是我们常说的“冠状动脉”。

一个健康的年轻人,他体内的血管应该很柔软,弹性好,管壁薄,管腔大,内表面光滑,这样才可以保证充足的血液畅快地通过,从而使得血液能到达身体的各个组织器官,才能进行各种正常的生命活动。如果血液里的胆固醇逐渐沉积在血管壁上,血管就会逐渐增厚、变硬、扭曲,管腔变窄,甚至发生堵塞,当这一根根“管子”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就称之为“动脉硬化”了,这时血液供应就会减少,组织器官的供血就会出现障碍,人就生病了。

动脉硬化可以发生在人体所有的动脉上:发生在脑动脉叫脑动脉硬化,发生在肾动脉叫肾动脉硬化,如果发生在冠状动脉,就是我们说的冠状动脉硬化,也就是冠心病。

冠心病的全名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那“硬化”前面的“粥样”这两个字又是什么意思呢?其实,“粥样”这个名称源自病理解剖学,如果读者能有机会看到切开的已经硬化的冠状动脉,一定会印象深刻:血管壁上附着一粒粒像大米粥一样灰白色的东西,用手按一按,都是硬的。这些硬乎乎的“大米粥”糊在冠状动脉里,会导致供给心脏的血流减少,如果在冠状动脉的基础上又发生了血栓,血管完全堵死了,血流完全不能通过,心肌发生严重、持久的缺血、缺氧,继而坏死,这就是心肌梗死。一旦心肌死了,心脏的功能就会出现严重障碍,人就有生命危险了。

动脉里的“大米粥”又是哪儿来的呢?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冠心病的发生率是很低的,在那个粮食都要凭票供应的年代,冠心病被戏称为“富贵病”,即“有钱人才能得的病”。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饭桌上顿顿都是大鱼大肉,有的人甚至天天下馆子,胡吃海喝,每天吃进去大量的高能量、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加上其他不良的生活习惯,结果动脉里逐渐就出现了“大米粥”样的东西,身体也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疾病,冠心病就是其中之一,这样,急性心梗的发病率也跟着水涨船高了。

我在北京急救中心工作了近30年,每周都要遇到急性心梗的患者,最多的一天抢救了4个这样的患者。在我抢救过的无数患者中,年龄最小的是一个23岁的小伙子。

那还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事。当时,那个小伙子突然发生胸痛,心电图显示出典型的急性心梗图形时,我还真有点儿不敢完全相信,心想,这么年轻怎么会是急性心梗?后来经过现场抢救后病情稳定,我又把他送到北京同仁医院,接诊的医生也拿不准到底是不是急性心梗。回到急救站后,我又给医院打电话了解病情,最终证实他就是急性心梗。后来,经过医院的全力抢救,患者转危为安,平安出院。

有人说,既然急性心梗这么可怕,那发病前就老老实实地上医院待着吧,这样有问题随时可以抢救。如果可以这样做当然好了,但急性心梗可怕就可怕在它的发作往往是不可预测的,防不胜防,不分男女老少,随时随地都可能发作,尤其经常发生在夜里,而此时正是大家防范力和警觉性最薄弱的时候。

不过,虽然听起来很可怕,但急性心梗并不等同于死亡,及时的急救恰恰能起到关键作用,危急时刻拥有一点急救知识,结果就有可能完全不同。但这就对急救有较高的要求,不能只会打120,在这种关键时刻,患者的家属、朋友或者周围的人如果能尽快进行急救,帮一把,转危为安的概率就大大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