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月读书网 > 救护车到来前,你能做什么? > 第一章 猝死:事发突然,鬼门关上拉人 >

第一章 猝死:事发突然,鬼门关上拉人

30岁就挂了,叹人生之须臾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很多人认为,只有中老年人才会猝死,其实并非如此。事实上,现在猝死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我第一次单独执行急救任务,是调入北京急救中心工作不久,抢救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当时,年轻人猝死很少见,你想啊,他才30多岁。所以,那次猝死急救的经历,我一直记得很清楚。

那是6月下旬的一个清晨,天刚刚亮,我接到调度的指令出车了。当时大街上的人和车极少,不像现在,晚上在马路上行驶的车辆比过去白天的都多。我们的救护车很快来到一个胡同口,接应救护车的人上了车,他边指引着道路边对我说:“我看够呛,人已经没气儿了。”

通过介绍,我了解到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当天早上5点多钟,家属起来解手时,发现自己的丈夫不在床上,走到外屋一看,人在地上躺着,怎么叫也叫不醒,于是赶紧跑到院子里高声呼叫四周的邻居。院里的几家邻居都从睡梦中惊醒,跑出来一看究竟。有的邻居一看就明白了,赶紧打了急救电话。

我们一行人下了车,提着抢救设备迅速跑进院子。到了患者家一看,两间平房,一个30多岁的小伙子躺在外屋地上,旁边站着他的爱人,还有个小男孩,看起来也就三四岁,蹲在旁边看着,似乎还不懂发生了什么事。屋里屋外围了好多人,都在一边儿看着,没有一个人上去抢救。

我快步上前,蹲下检查患者。当时,患者已经意识丧失,面色、嘴唇青紫,呼吸、脉搏和心音也没有了,身体已经冰冷,身体的低垂部位(人在平躺时挨着地板的部位)已经出现了暗红色的尸斑,四肢所有的关节都已不能屈伸。要知道,猝死患者出现尸冷、尸斑、尸僵,意味着已经没法抢救了。

我起身告诉站在一旁的家属:“患者已经死亡,遗体已经僵硬了,死亡时间最少也有一到两个小时了,救不了了。”

话音刚落,家属放声大哭,小男孩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可能是被母亲突然的大哭吓着了,惊恐地抱着她的腿,边哭边说:“妈妈,别哭,妈妈,别哭……”孩子一边哭着一边哄妈妈。

一旁的邻居有的哀求我:“大夫,您救救试试,万一能出现奇迹呢。”也有人说:“还救什么呀?人都僵了,救也白救。”

后来,等大家平静下来,我跟大家说:“这个小伙子是猝死的,猝死虽然危险,但也不是不可以起死回生。”

大家眼睛一亮,仿佛看到了希望。

我解释说:“人的心跳、呼吸停止的时间如果不超过4~6分钟,是很可能被救活的,一旦超过了,脑组织就会发生永久性的损害;如果超过10分钟,人就脑死亡了,根本不可能救活。如果我们把握好这4~6分钟,积极地进行施救,就可能让患者活过来,所以那4~6分钟很重要。现在,这个患者已经出现尸僵,一般人在死亡2~4小时后会出现尸斑、尸僵,这和环境、温度有关系,冬天出现得早些,夏天出现得晚些。所以,这个患者最起码在2个小时前就已经死亡了,现在抢救也不可能再出现奇迹了。要是有人懂点心肺复苏的知识,在发现患者时就进行施救,这个小伙子说不定有可能被救活!”

周围的邻居有的默不作声,有的点头称是。随后,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议论着,向我介绍了情况,我才知道,这个外表强壮的小伙子平时又能吃又能睡,又抽烟又喝酒,力气大,脾气也大,夜里睡觉鼾声如雷,邻居在院子里都能听到他的鼾声。

我又问:“那他平常有什么病吗?”

大家异口同声:“没什么病,平常身体挺棒的。”

不过,听他们说,小伙子的父母都有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他母亲前几年患脑血栓,至今生活不能自理,他父亲去年曾因急性心肌梗死在阜外医院抢救,差点儿死喽。

根据大家提供的情况,我推测那个小伙子多半是心源性猝死,因为他家里有心血管病病史,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平时看起来很健康,也要特别注意心血管病和猝死的发生。

那天我们返回急救站的时候,太阳已经很高了,司机热得满头大汗,我却感到手脚冰凉,而且心里更凉,特别难受。那个小伙子的死虽然和我没有关系,但当时我自己也30多岁,和他是同龄人,突然间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

再回想他那个小家,家里摆设虽然很简陋,但收拾得井井有条、干干净净,特别温馨,能感觉到是个很美满的小家庭。这飞来的横祸,留下了孤儿寡母,真让人心碎……

现在算来,当初那个小男孩如今也应该40岁上下了,可能他早已娶妻生子,孩子也正该上小学,他母亲如今也该有60多岁了。虽然他们母子俩长什么样我早已忘记了,但那天早上发生的事,我依然清晰地记得。

“病魔之首”:好大的来头!

从事急救工作30多年来,这种猝死事件每天都在发生,很多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尤其是最近10年,由于工作压力大,年轻人猝死比起我刚到北京急救中心那会儿,真是多太多了,中老年人猝死的情况就更多了。

那么,究竟什么是猝死呢?

猝死,仅从字面上理解就是突然死亡的意思,是指“貌似健康或病情基本稳定的患者在发病后6小时内,发生突然、意外、自然的死亡”。其中,心源性猝死约占80%以上,在发病后1小时内就死亡。

“发病后6小时内”是我国的规定,与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规定相同,其他国家或地区还有规定为12小时、24小时的。时间不是绝对的,仅作为参考。著名相声演员侯耀文先生从上午开始发病,感到后背疼痛,直到下午6点多死亡,时间早超过6小时了,更不用说1小时了,但他依然是心源性猝死,而我们业内的人都认可这种判断,并没有为此而争论。

其实,判断猝死最关键的依据在于它的三大特点:突然、意外和自然。

“突然”表示急骤,“意外”表示预料不到,这两个词几乎不用解释,几岁的孩子都明白是什么意思,而“自然”死亡大多数人就未必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自然”死亡,指的是由于各种疾病导致的死亡,符合生命和疾病自然发生、发展的规律,没有暴力干预而发生的死亡,不包括由于疾病以外的各种原因导致的死亡——“非正常死亡”,也叫暴力性死亡,诸如触电、溺水、刎颈、自缢、急性中毒、车祸、高空坠落、工伤事故、自杀、他杀等。

在人类所有的疾病中,就其突发性、紧迫性、凶险程度和后果而言,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疾病能够与猝死相比,所以它又被列为“病魔之首”。

临床上,猝死可分为两大类,即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所谓心源性猝死,也称为心脏性猝死,指由于心脏原因导致患者突然死亡。患者以前可能患有心脏病,也可能并无心脏病史,但从发病到死亡可在1小时内瞬间毙命,这类患者在所有猝死患者中所占比例最大。

一般来说,引起心源性猝死的心脏疾病有两类,一类是冠心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是导致猝死的第一原因,占猝死总数的80%~90%;另一类是除冠心病以外的各种心脏病,如心肌炎、心肌病、心脏瓣膜病、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先天性与获得性Q-T综合征、Brugaba综合征……

所谓非心源性猝死,也称非心脏性猝死,指患者因心脏以外的原因导致的突然死亡,占全部猝死的10%~20%。

我常说:“猝死是对人类和医学的疯狂挑战。”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急救任务最大的特点就是突发性强、时间紧迫,而猝死又是急中之急、重中之重、险中之险,挽救生命的黄金时间往往就在数分钟之内,这就要求急救人员要及时到达现场,快速准确地进行判断和施救。要说最能体现“争分夺秒”的,就是抢救猝死的患者了,这也充分体现了“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医学原则。

有些猝死发生前会有征兆

虽说猝死来得突然,猝不及防,但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其实有些猝死患者在事发前,身体会发出预警信号,只是很多人并没有接收到并重视这些重要的信号。

这让我想起抢救北京市副市长李润伍的事。

1995年11月2日,北京市政府准备在上午9点召开一个会议。当时,参加会议的各局委办的人员都已经到了,会议即将召开。李其炎市长、张百发常务副市长和李润伍副市长在会场旁边的小会议室先碰了个头,然后李其炎市长起身说:“咱们过去吧。”张百发副市长也跟着站了起来,但他们两个人发现李润伍副市长坐在沙发上,一动不动,没有反应,就一起大声叫他:“润伍,润伍!”这时,时钟指向了8时58分。

李其炎副市长急忙推开门,大声问在外面等待开会的人:“谁带了治心脏病的药?”市检察院的一位领导连忙掏出随身携带的硝酸甘油,递给了李市长,李市长亲手把药片塞进了李润伍副市长的嘴里。与此同时,张百发副市长吩咐工作人员分别给市政府医务室和急救中心打电话。

我奉命赶赴市政府抢救李副市长,救护车在9点10分赶到,事发现场在市政府的一个小会议室,外面围满了人。见我们来了,他们立即给我们闪出一条路,我们快速跑到了患者身边。市政府医务室的姜主任正跪在地上给患者做胸外心脏按压,患者已经没有心跳、呼吸,我和护士立即给药、进行气管插管,心电监护仪显示的是一条直线,我们竭尽全力地抢救患者,同时听张百发副市长介绍病情。

经过按压、人工呼吸、纠正酸中毒等救治,患者几次出现“心室纤颤”的心电图图形,每次及时除颤,又都马上变成了“直线”。又过了10多分钟,学医出身的何鲁丽副市长也赶了过来,北京急救中心副主任、著名急救专家李宗浩教授也赶到了现场,北京医院、北京同仁医院的专家们也前来增援。几家著名医院的专家全力以赴,患者始终都没有任何反应。张百发副市长小声对我说:“10点钟那会儿,我看就没戏了。”我说:“我一进门儿,不就说百分之百没戏,百分之百努力吗?”其实,在场所有的医生、护士和大部分人早已心照不宣,就是都不愿说出口。

最后,在场的专家和领导决定,把患者就近送往北京同仁医院继续抢救,在场的医生有的互相对视一下,都能读懂对方的意思,而这时已经是11点多了。当然,最后的结果完全是意料之中的:56岁的李润伍副市长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其实,李润伍副市长的猝死早有预兆,听他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在发生猝死的前几天,他一直感觉身体不适,浑身没劲、胸闷,呼吸也不如以前顺畅,还有些心慌。他曾在去开会的路上让司机停车,吸了一会儿氧,感觉好些了才又继续赶路。后来,有一次正在开会,李润伍副市长突然意识不清,“出溜儿”(方言,“迅速滑动”的意思)到桌子底下……大家一直劝他去医院看看,他总是说:“等把北京今年冬天供暖的问题解决了再去看。”结果,还没有等到那一天,他就与世长辞了。所以,大家平时一定要引起注意,身体突然出现不适,突然出现一些以前从来没有过的症状,一定要尽快去医院看一看,不能不重视。

一些患者在猝死前没有征兆,这种情况防不胜防。而李副市长恰恰在发生猝死前有明显的征兆,但没有重视起来,最终没能够躲过这一劫。我在抢救李副市长的时候,听到旁边的多个工作人员说“他是累死的”。磨刀不误砍柴工,有病及时看,或许就可以避免或减少猝死悲剧的发生。

事实上,引起猝死的绝大多数急症都有比较典型的表现,或是明显的警示信号,而有一些信号则容易被大家忽略,或引起误诊。如果遇到以下情况,患者身边的人应该在对患者进行力所能及的抢救的同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

·胸痛

胸痛最危险、最多见的情况为急性心肌梗死。其实,胸痛不仅限于心脏病,很多疾病都可以表现为胸痛。只要是胸痛,人们肯定首先会想到心脏病,这样一般就不会漏掉了。但是如果心脏病出现不典型的症状,往往就不会引起重视,这就很可能把急性心肌梗死给漏掉,而导致猝死。关于急性心肌梗死典型的和不典型的表现,我将在下一章进行详细的介绍。

·呼吸困难

突然发生的呼吸困难往往也是很危险的,如急性左心衰、重症哮喘、气胸等都能导致呼吸困难,可迅速危及生命。

·心慌

患者突然出现的心率加快,尤其超过140次/分钟,可见于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作时间稍长,可导致头晕、晕厥、胸痛、血压下降,甚至休克。如果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心率突然超过100次/分钟,也可能是更加危险的室性心动过速,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则预示着可能发生猝死。如果患者心率突然低于60次/分钟,尤其低于50次/分钟,可能是严重的心脏房室传导阻滞,尤其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心率减慢,也是猝死的危险信号。

·剧烈头痛

平日有高血压的患者突然剧烈头痛,并伴有呕吐,可能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了急性脑血管病,很容易导致猝死。

·肢体瘫痪

可以是一侧肢体瘫痪、一个肢体瘫痪、双下肢瘫痪、四肢瘫痪,这些说明患者发生了急性脑血管病或神经系统的其他严重疾病,也是猝死的危险信号。

·昏迷

患者突然发生昏迷,也就是“怎么叫也叫不醒了”,可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骤停、急性脑血管病、颅脑损伤、低血糖症、各种急性中毒等急重症。

·抽搐

可能是癫痫大发作、癔病、小儿高热惊厥等,也可见于心脏骤停的瞬间。很多有心脏病的老年人长时间做一件事,比如打麻将,再加上天气闷热、空气不流通,很容易出现抽搐、满头大汗、脸色发白,继而出现猝死。也有年轻人平时没有运动习惯,突然的剧烈运动导致抽搐,继而出现猝死。

·急性腹痛

可见于急性胰腺炎、消化道穿孔、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肠梗阻、宫外孕破裂等,上腹痛还可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其中,急性出血性坏死型胰腺炎、宫外孕破裂、急性心肌梗死均可迅速危及生命。此外,还有主动脉夹层和严重的肺梗死等,这类腹痛的患者可发生心跳骤停。

·窒息

可见于气道异物阻塞、喉头水肿、颌面部及颈部损伤等,因为肺部与外界不能进行正常的气体交换,从而发生缺氧。患者可出现剧烈呛咳、呼吸困难、面色青紫或苍白、烦躁不安、意识障碍、呼吸和心跳停止等。

·其他情况

如血压突然急剧增高,可能会导致急性脑血管病、急性左心衰等;血压急剧下降,应考虑发生了休克。呕血可见于消化道溃疡、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咯血可见于肺结核等,这些都可因出血而导致休克或窒息,继而危及生命。突然发生头晕、眩晕(感觉周围景物旋转或自身旋转),可见于急性脑血管病等。还有各种急性中毒、触电、溺水、自缢以及其他一些发病突然、症状明显、痛苦较大的紧急、严重情况。

有统计显示,在所有的猝死患者中,大约90%发生在医院以外的各种场合,只有少数猝死发生在医院里。其中,65%的人死于发病后的15分钟内,而恰恰他们来不及去医院,救护车也不可能在4分钟内到达患者身边,所以就死在了医院以外的各种场合;其余35%的人死于发病后的15分钟至2小时之间,显然有一部分患者也是来不及去医院而猝死在发病现场或去医院的途中,那两个小时来得及吗?当然来得及,那为什么还死在医院以外了?往往是因为患者的表现不典型,没有引起患者和家属的足够重视。比如侯耀文先生,因为当时他不是胸痛,而是后背痛,就没能充分重视起来,结果发生了猝死。

@急救医生贾大成暖心提醒

高危者不自废,吉凶就是一步之遥

曾有人问过我:“贾大夫,你能不能预测一下,我会不会猝死?什么时候猝死?”每次我都斩钉截铁地回答:“不能!我不是神仙,预测不了。但我能判断一个人属不属于猝死的高危人群。”

如果一个人属于高危人群,猝死的发生率自然就高。哪些人是猝死的高危人群呢?

·50~70岁的中老年人

随着人口寿命的延长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们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情况也会渐趋一致,将面临或经历冠心病发病的高峰期。整体而言,中老年人的发病率高于年轻人,年轻人高于未成年人。实际上,根据我这么多年的经验,猝死发生率最高也是我见过最多的,是50~70岁的中老年人,其次是40~50岁的人,之后才是40岁以下和70岁以上的人。

·家族慢性病史人群

父母有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家庭,子女得这些病的概率就高;反之,父母没有这些病,子女得这些病的概率就低。以冠心病为例,冠心病不是遗传性疾病,但有遗传倾向。与其说冠心病有家族性遗传倾向,不如说是冠心病的其他危险因素在起作用,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和肥胖症等。

另外,更多原因可能是,一个家庭的成员由于长期在一起共同生活,有相同或相近的生活习惯,甚至连为人处世的性格和行为都很接近,从而成了危险因素。

美国曾是冠心病高发国家之一,如果按一般遗传或家族的概念来理解,他们的“冠心病家族”肯定比我国多出许多,他们的后代发病率也应该有越来越多的趋势。但事实上,近些年,美国的冠心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这与美国越来越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

·A型性格的人

A型性格的人固执、急躁,办事较真,人际关系紧张,常有时间紧迫感。A型性格的人又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语速快、走路快、固执急躁、争强好胜、独断专行、锋芒毕露、容易冲动、点火就着、办事果断迅速,这种人血液中的肾上腺素含量较高,容易发生高血压、冠心病等;另一种类型的人比较内向,虽然也很急躁、易激动,但往往压抑自己,即使内心不满,也不表现出来,常有无法表现的愤怒和被压抑的心情。后者血液中的肾上腺素的含量较前者更高,比前者更容易患高血压、冠心病等,病情发展也更快。

每次我遇到急性心肌梗死、脑出血或猝死的患者,往往都会问其家属:“他平常脾气怎么样?”得到的回答多数是“他脾气可不好了”“脾气特别大”或“脾气特别坏”。A型性格的人,血管中的胆固醇水平一般较高,凝血时间也缩短,血液中的红细胞流动缓慢。A型性格既是引起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有时又是直接导致一些凶险急症突然发生的诱发因素。比如,一个人因为与人发生争执,大怒,从而诱发了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血压激增、脑出血、猝死等。所以,要学会控制情绪,避免悲剧的发生。

·隐匿型冠心病患者

有些人“貌似健康”,而实际上很可能有潜在的或未被发现的疾病,如心脏病。这样的患者,我们几乎每天都能遇到,尤其是相对年轻的患者,比如40多岁或50多岁,甚至是20多岁、30多岁的人,都可能出现。

到了现场以后,患者的心跳、呼吸通常已经停止,我们一边抢救一边向周围的人追问患者的病史:“他刚才怎么不好?”一般只要患者身边有人,他们都能说清。我们继续问:“他以前有过什么病?”经常听到很多人会回答:“他以前什么病也没有,身体特棒。”

没病还会死?身体特棒还会死?这么说是不准确的,不能说没病,也别说特棒,应该说“不知道有什么病”“没发现有什么病”或“没诊断过有什么病”,这样就客观了。当然,我们作为医生不可能要求人家必须这样说。

再有,在冠心病的分型中,有一种叫“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冠心病”,也可以叫“隐匿型冠心病”或“无症状型冠心病”。顾名思义,就是患者已经得了冠心病,但是没有症状,也就是患者自我感觉不出来,所以就认为自己没有冠心病,而事实上,他已经得了冠心病,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别人也就认为他没有病了。

美国的一个统计结果显示,在所有的冠心病患者当中,25%的人首发表现就是猝死。冠心病的首发表现,也就是最早出现的、最多见的症状是胸闷、憋气,也有患者第一次发病就出现胸痛、心慌、呼吸困难、意识不清、休克等症状,但最多见的还是胸闷、憋气,而还有25%的人从来没出现过这些症状,就出现了猝死。

·更年期女性

一般男性的猝死率远远高于女性。有人统计,男女两性猝死发生的比例为4∶1,也有资料显示,甚至高达7∶1。这可能与男性较多地承受家庭与社会压力,以及男性多有吸烟、酗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关。所以,男性更要注意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离猝死远一点儿。值得注意的是,女性绝经期前发病率低于男性,而绝经期后发病率逐渐升高,与男性接近,这与体内的性激素水平有关。当然,女性同样应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否则同样可怕,20多岁的女孩儿照样发生猝死,而步入更年期的女性不加注意,则更加可怕。

·特殊职业人群

多见于生活方式不健康、作息不规律、过度劳累、心理压力过大的一些职业,其中,发病率较高的人群是知识分子、白领、演艺界人士、运动员、企业家、警察、出租车司机、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等。

上边提到的这些人虽然是猝死的高危人群,但高危人群不等于一定会猝死。“万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远离猝死,除了要警惕危险因素外,调整好生活方式同样重要。另外,这些高危人群尤其应该掌握点急救知识。

@急救医生贾大成暖心提醒

谨防运动性猝死让好事变坏事

说到这儿,我要着重讲一下发生在运动员身上的猝死,就是运动性猝死。

运动性猝死,是指在运动中或运动后 6~12小时内的意外死亡。它与医学界对猝死的定义十分相似,主要区别在于,运动性猝死发生在运动中或运动后,而且患者从发病到死亡仅几十秒、几分钟,非常迅速,这是运动性猝死最重要的特征。

在近几年的马拉松比赛中,几乎每次都有猝死事件发生。仅2015年一年,国内马拉松比赛就发生了5例运动性猝死。有的人是首次参加长距离比赛,在中途突然晕倒,发生猝死,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的急救,虽然被送往医院,结果仍然因抢救无效,不治去世;也有的人虽然在猝死当下,接受了急救人员对其进行的电除颤和心肺复苏急救,但结果还是抢救无效而死亡。

2015年10月25日,合肥国际马拉松比赛中,参加半程项目的一名男选手在临近终点处突然晕倒,现场医务人员立即对他进行了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但他仍神志不清、呼之不应,后来紧急将其送至附近医院。经过4个小时的全力抢救,仍然无效,该选手最终不幸离世。

由此可见,运动性猝死发生的急迫性和病情的危险性。

马拉松比赛是一项高负荷、大强度、长距离、高风险的竞技运动,对运动员身体状况有较高的要求。要参加这个项目的比赛,参加者必须经过系统训练,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在参加比赛前,参加者应该进行全面的体检,发现身体不适,就不宜继续参加了,而有各种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以及感冒、肥胖、年龄过大的人,也都不宜参加马拉松比赛。

运动性猝死发生率为0.25~2.3人/10万人,高危年龄在30~50岁,主要见于足球、网球、自行车、田径、游泳、篮球等运动中,还有体育课。运动性猝死者多数有器质性疾病,心血管病(冠心病、冠状动脉畸形、心肌炎、心脏瓣膜病、肥厚性心肌病、主动脉破裂等)占首位,其次是脑血管意外。另外,运动性哮喘、肺栓塞和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等呼吸系统疾病,也可因运动而诱发或加重病情,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抢救,同样可致命。

很多人在长跑过程中都会出现运动“极点”:感觉身体极其难受,心率增快、胸闷、呼吸困难、窒息感、头晕眼花、面色苍白、出冷汗、全身无力、恶心、呕吐等,很多人在这个时候会产生放弃比赛的念头。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比赛的半程或冲刺时,很多人咬咬牙就挺过去了,度过了这个“极点”。通常,经过专业训练的选手很容易挺过去,但不经常长跑的人容易在“极点”发生意外。为了避免事故发生,在“极点”时刻,参加者应该逐渐放慢速度,等到身体适应后,再决定是否要加快速度。否则,如果不进行调整,参加者极易发生意外情况,比如运动性猝死。

那如果在运动过程中,遇到参加者发生运动性猝死,该怎么办呢?

一旦在运动比赛中出现参加者发生运动性猝死,施救者应立即让患者躺平,对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同时通知医疗急救部门,尽快使用AED进行心脏电击除颤。

说到这儿,我想起2015年3月15日举行的无锡国际马拉松比赛的报道,之所以记得很清楚,是因为这是国内马拉松比赛中首次使用AED抢救患者的案例,而且也取得了成功,令人十分鼓舞,也使不少人对AED的作用有了认识。

那天,比赛正在进行中,一名选手突然倒地,急救队员马上赶到,确认这个选手呼吸已经停止。一名急救员立即对其进行了胸外心脏按压,并嘱咐其余的人赶紧去拿AED。3分钟后,AED及时用上,患者逐渐恢复了心跳、呼吸和意识,逃过一劫。后来,在2016年2月的海南国际马拉松比赛中,以及在2016年3月的上海松江半程马拉松赛中,都各有一名选手在比赛中发生运动性猝死,最后经过及时心肺复苏和使用AED,抢救成功。

透过院前急救成功率,看社会的文明程度

不少人都觉得医生冷血,尤其是急救医生,觉得我们每天面对死亡,应该对生命早就麻木、冷漠了。曾经有不少人问过我同样的问题:“你们整天和人命打交道,是不是拿人命都不当回事了?”

我每次都是这样回答的:“事实上,恰恰相反,正因为我们每天都在和人命打交道,对生命的感悟、对死亡的思考,肯定比一般人更多、更深刻,也更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更懂得维护生命的尊严。我们不是漠视生命,而是由于经历得太多了,心理承受能力比一般人要强得多罢了。”

“急救”二字中,急,就是紧急,就是争分夺秒;救,就是救治,就是全力以赴抢救。急救,就是和死神作斗争,就是要把那些挣扎在鬼门关的人拉回来。而猝死,就是那道鬼门关。被抢救存活的人,就是到阎王爷那儿转了一圈又回来了,那些没有被抢救过来的人就永远留在阎王爷那儿了。

现代急救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院前急救、急诊科的继续救治、危重病监护病房(如ICU、CCU等)更加完善的救治。院前急救也叫院外急救或现场急救,是指在进入医院以前,在医院以外的任何时间、任何场合进行的救助,针对各种急性危重症以及突发性危机事件,使患者安全、迅速脱离危险环境,及时对病情或伤情进行快速评估、抢救、护理、转运及途中监控病情,并将伤病者安全送往医院,为挽救生命与院内的后续救治赢得时间、创造条件。

狭义的院前急救是由急救中心来承担的;广义的院前急救,应包括除急救中心和医院以外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站)、门诊部、卫生所、医务室、保健室等医疗机构,更应包括全民性的自救和互救。院前急救是现代急救医学中无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疗战线的最前沿,是挽救生命的主战场,往往也是最后一道防线。

什么是急性危重症?比如,一个人突然发烧,你说急不急?当然急!但不重,一般不会危及生命,患者完全可以自己或在家人护送下去医院看急诊。再比如,一个肝癌的患者,你说重不重?当然重!但不急,可以不用救护车,甚至连急诊都不用去,直接到门诊治疗或住院治疗就可以了。

人类有很多的急症,有的是突发急症,有的是在慢性疾病的基础上突然加重。这些急症,有的可能快速危及生命;有的可因病情的迅速恶化而危及生命;有的可能因病情延误逐渐加重而危及生命;有的虽然不会引起生命危险,但令患者十分痛苦;也有既不危及生命,患者也无明显痛苦的……可见,各种急症的危险程度不同。

那什么时候需要我们急救医生呢?还是以刚才那两种患者为例。发高烧的患者突然抽搐、昏迷了,肝癌的患者突然由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而大出血了,这两类患者都是“又急又重”,甚至有生命危险了,必须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此时就该我们急救医生出手了!在拨打急救电话时,有几点需要注意说清楚。

①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患者身份不明时说明性别、大致年龄。

②患者当前的简要病情,已经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效果。

③患者当前位置的详细地址,如小区的名称、楼号、单元号、楼层、房间号。

④如果突发灾难事故,应说明事故性质,比如火灾、塌方、车祸等,并说明受伤的大概人数等。

⑤其他应该说明的情况,以及急救中心受理台询问的其他问题。

⑥约定好等候、接应救护车的确切地点,尽量避免或减少救护车因地理环境生疏而造成的延误,以便医生能快速、顺利地到达患者身边。等车地点最好选择在就近的公交车站、较大的路口、著名的单位门前、标志性建筑、醒目的公共设施等处,这至关重要。

等候急救中心受理台挂机后,再结束通话。结束通话后,尽量提前到约定地点,接应救护车;见到救护车后,应主动上前接应,带着急救人员赶赴现场。在接到救护车前,应始终保证电话通畅,以便随时与急救中心受理台或救护人员保持联系。在救护车到来之前,切忌提前将患者进行挪动,否则可能加重患者病情。

发生猝死需要救命了,该指望谁?要我说,猝死的急救不能只是指望医生和急救中心。为什么这么说?

从发病到想起打急救电话,到电话接通,描述完病情,说清楚地址,再到急救中心调配医生和车辆,救护车飞速赶往患者发病地点;然后,急救医生提着诊箱、心电图机、除颤器、气管插管箱,可能还有电动心脏按压泵等急救设备,全套装备加起来一共30多公斤,急急忙忙赶到急救现场,这其中的每一个过程都需要花时间。如果一切顺利,医生可能在15分钟之内就到了,而如果运气不好,遇到急救电话打不通,或者医院人手不够无法派车,或者再遇到大堵车,医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到,情况就不容乐观了。

多少次,我们急急忙忙赶到现场,患者家属却一脸不高兴:“你们怎么回事啊?怎么这么晚才来?”此时,就算心里有再大的委屈,我们也得忍着,家属心里着急,我们得理解。

美国每年平均约有45万人发生猝死,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西雅图地区的复苏成功率就高达43%;而中国每年平均约有54.4万人发生猝死,复苏成功率不足1%。中国和美国的抢救成功率为什么如此悬殊?

我手上有一份2008年的资料:美国西雅图,急救反应时间在5分钟内,急救半径2~3公里,平均每2万~3万人一辆救护车,急救普及人口达到70%;而中国北京,急救反应时间平均15分钟,急救半径5~7公里,平均每10万人一辆救护车。北京急救中心每天最多时可接到2万多个急救电话,出2000多次车,还是无法满足全部需要。北京举办奥运会期间,要求北京市民每80个人中有一个学会急救,即使这样,急救普及率也远远不及欧美国家。

很多次,我们开着救护车以最快的速度冲到急救现场,看到患者已经停止了呼吸,而周围的人却一脸茫然、手足无措,不知道怎么施救,就感到我国公众不仅缺少急救知识、急救技能和急救设备,更缺少急救意识。

包括心肺复苏在内的急救普及率和成功率的高低,不仅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医学发展水平,也标志着这个国家的经济发达程度、城市管理水平、社会协调能力、政府对民生的重视程度以及全体国民素质的高低等,它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城市、一个单位文明和谐的标志之一。

政府和全社会应该把具有国际视野的健康教育、急救教育、死亡教育,列为全民终身普及教育的必修课程!尤其高危行业、服务行业,应把急救技能列为职业技能之一,各级各类学校,都应把急救普及教育列为必修课!

发生猝死,最重要的是患者身边的人立即施救,要及时、正确、坚持下去!不要以为打了急救电话就万事大吉,在急救医生到来之前,及时开展现场自救、互救,才有可能救人救己,这就是学会急救的意义!

生死时速:最是那“黄金4分钟”

从医学上来说,对于突发猝死,在刚开始的4分钟内,如果有人能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对抢救生命至关重要,这是挽救生命最关键的“黄金4分钟”。

2007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对12000名市民进行调查,“黄金4分钟”的知晓率仅为11.6%。

我们知道,一旦发生猝死,全身所有的组织、器官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脑组织首当其冲。大脑是人体耗氧量最高的组织,其重量仅占人体自身重量的2%,血流量却占全身总血流量的15%,而耗氧量占到全身总耗氧量的20%~30%(婴幼儿可高达50%)。

因此,脑组织比任何器官都更怕缺氧,对缺氧最为敏感。如果是手断离了,手的供血、供氧完全中断了,只要条件较好,如创口整齐,保持断肢的干燥,并进行低温保管等,一般在3小时内可以断手再植成功;而脑组织对于缺血、缺氧的时间则不能以小时计算,而是以分秒来计算。通常,患者发生心脏骤停后,按时间顺序可表现为:

即刻:心音、脉搏及血压消失。

3~4秒钟:出现头晕、眼花、恶心。

10~20秒钟:由于严重的脑缺氧,患者意识会突然丧失,可伴有全身性、一过性、痉挛性抽搐,双侧眼球上吊、固定,面色、口唇青紫。

30~40秒钟: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40~60秒钟:呼吸停止或喘息样呼吸,可伴大小便失禁。但如果是由于哮喘、溺水等引起的少数窒息性心脏骤停,则恰恰相反,呼吸先停止,心跳后停止。

如果心跳、呼吸停止的时间超过了4~6分钟,脑组织就会发生不可逆的损害!就算人救活了,也难免留下后遗症,最轻的后遗症是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最严重的后遗症是变成植物人。当然还有介于二者之间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留下永久性的遗憾。如果心跳、呼吸停止的时间超过10分钟,则会发生脑死亡,人就无可挽救了。

因此,必须要抢在4~6分钟之内开始进行抢救。抢救开始得越早,复苏成功率就越高,后遗症就越少。每延误1分钟,抢救成功率则下降 10%。

很多人都听到过或看到过车辆故意阻挡救护车的新闻,有些人把它当作趣闻,听听或看看就过去了,不明白这种行为的恶劣性,我就亲身经历过好几起这样的事情。其中最戏剧性的一次,是我们出车前往一个胡同去抢救一位突发剧烈胸痛的老太太。

那天,我们的救护车开到地安门大街的时候,有个开黄色小轿车的人不知道怎么地跟我们开起了玩笑,一直挡在我们前面,还故意把车开得很慢。我们使用了警报,他也不让道。我们的车几次变道想绕过他,他立马变道过来重新挡在我们前面。后来,车主从车窗里探出头来,是个年轻的小伙子,还冲我们做鬼脸,当时我恨不得破口大骂。

就这样,本来5分钟就能到的路程,被延长到了10多分钟。最终,这辆黄色小轿车停在我们要去的胡同里的一个门口。由于当时急着救人,没时间和他理论,我们一下车就匆匆地往现场跑。结果发现,这个小伙子跟我们走的是一条路,等我们进了那个四合院,就听到一间屋子里传来痛哭声。那小伙子突然脸色一变,拔腿先跑进屋里,我们也跟着进了屋。一个老太太正躺在地上,旁边的几个人在大哭,并责问我们:“你们怎么来这么晚?”我指着刚刚进来的那个小伙子说:“你问他吧。”小伙子一声儿没吭。

随即,我们检查了患者,发现老人已经停止了心跳、呼吸。这时,站在一旁的小伙子开始号啕大哭:“妈,都赖我……”看着他痛不欲生的样子,我们是又生气又同情。虽然我们对患者进行了全力抢救,但仍然无济于事。如果不是老太太的亲生儿子阻挡救护车,我们就能早到几分钟,他的母亲也许就不会死。我虽然不相信因果报应,但这也太巧合了吧。

当然,最终的抢救结果取决于众多因素,其中两个方面最重要:一是病情的严重程度,二是抢救是否及时、正确。

我在前面说了那么多让人痛心疾首的例子,就是为了告诉大家,下一个猝死的人,也许就是你、我,也许就是我们的亲人或朋友,每个人都应该掌握一些必要的急救知识,以便在关键时刻救自己或者他人一命。

我再给大家讲两个故事,碰巧的是,它们都发生在外国人身上。

第一个故事,大概发生在10多年前。

有一天,位于北京顺义区的索爱公司通过崇文区红十字会邀请我去做急救培训,培训还没开始,公司的员工先给我讲了个真实的事件:2004年4月8日晚6点30分,54岁的爱立信(中国)公司总裁、曾是瑞典皇家空军预备军官的瑞典人杨迈先生因心脏病猝死在公司前台(并非网上说的猝死在跑步机上)。当时是下班时间,他身边围了好多人,但没人救他,等医生到了的时候,人已经死了。为什么没人救?因为在场的都是中国人,他们都不知道该怎么救!

这是一个让人堵心的故事。后来,每次出去讲课的时候,我都感慨一番:一是这个瑞典人如果发生猝死当时在瑞典,很可能就得救了,因为当时瑞典是全世界心肺复苏普及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二是叹息当时会心肺复苏的中国人太少了。后来,爱立信与索尼联手了,改名叫“索爱”。他们公司有一次组织员工乘坐大轿车去旅游,不幸车翻了,死伤20多人。杨迈先生的猝死,再加上大轿车翻车这件事,公司领导决定对全员进行急救培训。我一连去了几年,每年最少去两次,这家公司当时成为北京地区最重视学习急救的单位。

为什么非要等到死了人,才想起学习急救?平时就应该学会急救,以备不时之需。

第二个故事,是一个令人欣慰的故事,发生在位于紫竹桥的香格里拉饭店。

因为我常给北京的各大饭店做急救培训,和香格里拉饭店当时卫生部的肖经理、医务室的曲大夫都成了好朋友,那里的工作人员也基本都认识我。

那天刚一进门,两个女服务员看到我特别高兴:“贾老师,前几天我们救活了一个猝死的外国客人。”我说:“真的假的?吹牛呢吧?”其他服务员也说:“真的,不信您回去问问你们120一位姓张的大夫,那天是他来抢救的。”

后来,回到急救中心后,我查了出车记录,找到了那天去香格里拉饭店的张双森大夫:“前几天你去香格里拉救了个外国人,复苏成功了?”张大夫说:“是啊,不过多亏了那儿的服务员救得及时。我们的车当时离得也不太远,可是正好赶上堵车,接到电话就赶快往那边赶,十几分钟才赶到。到了一看,患者没有了心跳、呼吸,服务员正跪着给患者做心肺复苏呢。我说:‘做得还挺标准。’他们说:‘是您那儿的贾大成老师教会我们的。’我马上准备用药、连接心电监护,还没来得及上手抢救,患者的心跳、呼吸就恢复了!如果不是他们先进行抢救的话,等我们到了再抢救,肯定就晚了。”后来,经过张大夫的专业抢救,患者的意识也很快恢复了,是一个复苏成功的病例。

这位猝死的外国客人之所以能够起死回生,首先应归功于饭店员工及时、正确的抢救,当然还得益于张双森大夫丰富的抢救经验。

从这一悲一喜两个故事可以看出,患者能不能存活下来,有两点至关重要:一是短短的4~6分钟至关重要,也就是所说的抢救猝死的“黄金4分钟”;二是在这几分钟时间里,患者能不能接受及时、正确的急救。

然而,救护车的速度再快,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可能在数分钟内到达患者身边;医院里的设备再先进,医生的医疗水平再高,大多数患者也不可能在数分钟内被送到医院。那么只有等死了吗?有没有办法解决?有!就是靠患者以及周围的人及时救助,为救护车的到来赢得时间、创造条件,一定要把握好抢救的“黄金4分钟”。

因此,除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避免和减少疾病的发生,从而避免和减少猝死的发生外,学会心肺复苏,才能应对猝死!每个家庭至少1~2个人学会心肺复苏,猝死悲剧的发生就会大大减少,打完120急救电话后,就不会不知所措了。

人人懂得心肺复苏术,急救武装到牙齿

说了半天猝死、急救,其实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最应该掌握的是心肺复苏术。

这是一门能够在危急时刻挽救猝死者生命的技术,而且不用任何医疗器械和专业知识,只要你有手,按照方法来就可以。像前面提到的那么多的案例,如果在打完120电话后,救护车来之前,患者周围哪怕有一个人会心肺复苏术,及时对患者进行救治,患者很可能就被救过来了。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心肺复苏术几乎是每个人都要学会的基本技能之一。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就通过了相关法案,实行了“公众可获取的除颤仪”计划,在美国的公众场所安置AED,要求在10分钟内即可获得AED,并对普通民众进行训练。

心肺复苏(CPR)是指为恢复心脏骤停患者的自主循环、呼吸和脑功能所采取的一系列急救措施,包括心肺复苏徒手操作、药物抢救以及相关仪器(如AED)的使用等。

·第1步,评估现场环境的安全性

施救者在进入现场前,要先观察和了解整个现场的环境情况,现场情况往往能够提示已经发生事件的性质,已经造成的伤亡,将可能发生的危险以及可能继续造成的损伤等,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然后快速排除各种险情,方可进入现场。只有确保施救者自身的安全,才能开始抢救患者。否则,可能事与愿违,甚至造成更大的损失。除了拨打急救电话120外,在必要的情况下,还要尽快请求消防队、工程救援等有专业技能及专业器材的人员帮忙支持。

·第2步,判断伤者有无意识和呼吸

施救者轻拍患者的双肩部位,并大声呼叫患者,如果患者没有反应,立即在5~10秒钟内,通过观察其胸部有没有起伏来判断有没有呼吸。

·第3步,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如果发现患者意识丧失、没有呼吸,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联系急救中心,以尽快得到专业的医疗急救。如果发现现场还有其他的人,也可以请他们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如果遇到溺水、创伤、药物中毒或者8岁以下的儿童,可先进行心肺复苏5个循环(大概2分钟),再打急救电话(充分利用手机免提功能,可一边打电话,一边进行心肺复苏)。

如果急救现场有两个人,一个人赶快拨打120,一人进行心肺复苏,启动紧急医疗服务(EMS),尽快获得AED。

·第4步,将伤者放至复苏体位

这里的复苏体位是指仰卧位,凡不是仰卧位的患者,施救者要将其放成仰卧位。但是,这可不能乱来,是有套路的。

先跪在患者身体的一侧,然后将其两个上肢向上伸直,将远侧的腿搭在近侧的腿上,然后用一只手固定住患者的后脖子部位,另一只手固定在远侧的腋窝部位,用力将其整体翻动成仰卧位。要注意,患者的头、颈、腰、髋几个部位必须在一条轴线上,避免身体扭曲、弯曲,不然的话,会损伤其脊柱。另外,患者的头不能高过胸部,避免导致气道梗阻和脑血流灌注减少。

患者仰卧的地面要坚实,不能是软床、沙发一类的,否则之后按压时,深度不够,心脏的排血量会减少。

跪在患者身体的一侧,然后将其两个上肢向上伸直,将远侧的腿搭在近侧的腿上。
一只手固定住患者后脖子部位,另一只手固定在远侧腋窝部位,用力将其整体翻动成仰卧位。
患者的头、颈、腰、髋几个部位必须在一条轴线上,避免身体扭曲、弯曲。
患者的头不能高过胸部,不能在头下垫东西。

·第5步,胸外心脏按压

胸外心脏按压是心肺复苏操作中最重要的环节,能够帮助人体重建循环。如果操作正确,可以让心脏的排血量达到正常时的25%~30%,脑血流量可达到正常时的30%。

首先,施救者跪在伤者身体的一侧,两膝分开,与肩同宽,且自己的身体要正对伤者的乳头部位。以自己的髋关节为轴,利用上半身的体重和肩部、双臂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压伤者的胸骨。注意!两个手臂要一直保持伸直状态,在按压的时候,手臂要垂直于地面,斜着、歪着、弯着,都不对,而且身体不能晃动,这是保证按压有效的条件之一。

其次,按压部位的选择很重要,原则上是要选择患者胸骨的下半部。将一只手掌根部放在两个乳头连线的中点,不能偏了,中指压在远侧的乳头上,然后用另一只手重叠地放在上面,手掌根重合,十指交叉相扣,保证手掌的根部在胸骨正中的位置。在按压的过程中,手掌根部不能离开胸壁,防止按压位置发生移动。

按压到什么程度才有效呢?一般为胸壁厚度的1/3,或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以触摸到颈动脉搏动最为理想。按压的频率为不少于100次/分(建议在120次/分以上)。放松时,要使伤者的胸廓完全扩张,否则,回心血量会减少,但是手掌根部依然不能离开胸壁。

按压时,手臂要垂直于地面,不可斜着、歪着、弯着,且身体不能晃动。
按压前,一只手掌根部放在两个乳头连线的中点,中指压在远侧的乳头上。
按压时,两手重叠,十指交叉相扣,手掌根重合放在胸骨正中,按压过程中,手掌根部不能离开胸壁。

·第6步,开放气道

为何要做这一步?因为人在意识丧失尤其是心跳停止后,全身的肌张力会下降,咽喉部及舌头部位肌肉的肌张力同样也会下降,舌头会后坠,很可能造成气道阻塞,阻碍呼吸。

如何开放气道呢?用“压额提颏法”:将一只手的小鱼际部位放在伤者的前额上,向下压,而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并拢,放在伤者颏部的骨性部分,然后向上提,让其颏部和下颌部抬起来,头往后仰,同时耳垂与下颌角的连线与患者仰卧的平面垂直(也就是鼻孔朝向正上方),这样,气道就开放了。

一只手的小鱼际放在伤者前额,向下压,用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向上提伤者颏部的骨头,让其颏部和下颌部抬起来,头往后仰。

·第7步,判断有无呼吸

开放气道后,用5~10秒的时间观察一下患者的胸腹部,看看有没有起伏,以判断其还有没有呼吸。如果没有呼吸或者仅仅是喘息样的呼吸,可以进行口对口的吹气。

如果患者没有呼吸或者仅仅是喘息样呼吸,可进行人工呼吸。

·第8步,口对口吹气

确定患者无呼吸后,立即深呼吸,用食指和中指捏住患者双侧的鼻翼,并用自己的嘴严密包绕患者的嘴,向患者肺里面连续吹气2次,每次吹完后,侧头换一下气,并松开捏着鼻翼的手指,然后再进行第2次吹气。每次吹气持续1~2秒钟,不能吹得太大,时间也不能太长,否则很容易导致患者胃部膨胀、压力增高,压迫肺,阻碍肺通气,还可能导致胃内容物的反流。

通常,胸外心脏按压与口对口吹气有一个比例,为30∶2,也就是每做30次的按压,就要做2次口对口的吹气。这是一个循环,直到做到AED可以马上使用,或者急救人员接替。另外,5个循环(约2分钟)后,检查一次患者的脉搏(颈动脉:转动脖子时,会有一块明显的肌肉从耳旁到胸骨处,即胸锁乳突肌,在这块肌肉内侧,可以明显摸到颈动脉的搏动),如果有搏动,说明心跳恢复,停止按压,如果没有恢复搏动,继续按压,并在之后的每5分钟检查一次脉搏。

每做30次胸外按压,就要做2次口对口的吹气。
每次吹气时,见到患者胸部明显起伏即可。
一手食指、中指横放在甲状软骨上,向一侧滑动到胸锁乳突肌前缘,即是颈动脉位置。

在此,我想说的是,国内很多电影、电视剧中的医学急救做法是错误的。比如有的电视剧里面,施救者看到伤者躺在地上,他会先去摸患者手腕部的桡动脉,看其有没有脉搏,这钟做法是错误的。因为,即使桡动脉搏动消失,也并不意味着心跳就停止了。只有通过触摸颈动脉是否搏动来判断心跳是否停止,才是可靠的。

需要注意的是,婴儿发育还不成熟,其心肺复苏与成人有较大差异,在进行心肺复苏时要注意。

判断婴儿意识是否存在,采用刺激婴儿足底的方法。

按压的位置在两乳头连线中点的正下方,通常采用双指按压,将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并拢,指尖垂直向下按,按压深度为婴儿胸壁厚度的1/3,每分钟100~120次。

判断婴儿是否还有意识,可采用刺激婴儿足底的方法。
判断婴儿有无心跳,可以触摸婴儿的肱动脉。
也可以通过触摸婴儿股动脉来判断其有无心跳。

另外,婴儿开放气道时,下颌角和耳垂的连线与婴儿仰卧的平面呈30°即可。吹气时,看到胸廓有起伏就可以了。判断婴儿有无心跳,可触摸股动脉(腹股沟韧带的中间)或肱动脉(平时量血压的位置)。

新生儿心脏骤停的复苏顺序为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的ABC顺序。说起来,心肺复苏的内容不少,但我们可以把心肺复苏的重点归纳为“心肺复苏四部曲”:判断——打120——按压——除颤。

目前,对于绝大部分中国人来说,由于缺少AED设备,只能够做到“三部曲”,甚至绝大多数人只能做到“两部曲”。下一个猝死的人,或许就是你、我,或许就是我们的亲人,希望“两部曲”能变成“三部曲”,甚至“四部曲”。 时间就是生命,生命在您手中。学会心肺复苏,挽救宝贵生命。

婴儿双指按压的位置在两乳头连线中点的正下方,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并拢,指尖垂直向下按。
给婴儿开放气道时,下颌角和耳垂的连线与婴儿仰卧的平面呈30°角即可。
对婴儿进行口对口鼻吹气,看到胸廓起伏即可。

@急救医生贾大成暖心提醒

一般情况下,成人心肺复苏用CAB(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新生儿用ABC。

救命神器:AED

2015年3月21日,我的好友、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唐子人教授在圣地亚哥海洋公园游玩时,遇到一个美国游客突发心跳骤停,倒在离他约10米的地方。随后,他一个人坚持胸外心脏按压10多分钟,等到AED到位后成功将其复苏!海洋公园管理人员非常感激,送了他一顿可以单独观看鲸鱼演出的自助大餐,弥补了他没看成表演的遗憾!

事后,唐子人教授坦言:“如果当时没有AED,我也不一定能把她救活。”这不是谦虚或客套,而是大实话。

2016年6月29日19时30分许,天涯社区副主编金波先生在下班回家途中,于北京地铁6号线呼家楼站突然晕倒,现场多名群众自愿对其进行了心肺复苏,地铁工作人员也呼叫了急救车,但34岁的金波最终还是未能生还。

金波先生的猝死引起了全社会前所未有的关注,也引发了大家对于AED的大讨论。在我国绝大多数地铁站、火车站、机场、飞机上、火车上、体育场馆、酒店、大型商场等人群密集的公共场合,以及警车、消防车上,都没有AED的配备,这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

要想搞清楚AED是怎么回事,得先说一说什么是室颤。

室颤,是室性纤维颤动的简称,指心室肌快速而微弱的收缩或不协调的快速乱颤,使得心脏丧失了排血功能,心音、脉搏和血压消失,心、脑等器官和周围组织的血流灌注完全中断了,室颤是导致猝死的致命性心律失常。

心脏骤停后,80%以上在3~5分钟内最常见的心电图节律表现是室颤,而抢救室颤唯一且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心脏电击除颤。

除颤越早,成功率越高,如能在1分钟内完成除颤,成功率可达到90%,每延误1分钟,成功率则下降10%。可见,能及时完成除颤是救命的关键。

那么,究竟什么是AED?它跟除颤有什么关系呢?

AED,即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的缩写,就是自动体外除颤器,是一种专门为非医务人员研制的急救设备,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易于操作、使用安全。

简单地说,使用AED可以及时消除室颤,让心脏的窦房结重新开始工作,继而使得心跳恢复。AED的使用,只需简单培训,即可掌握。其实,学习AED,比学习心肺复苏的徒手操作更为简单、容易。

那么,AED如何使用呢?

AED自带电池,首先按下电源开关键,就会听到语音提示,施救者按照语音提示进行简单操作即可。

第一,按开关键,接通电源,以下均按语音提示操作。

第二,“请按照图示,给患者贴好电极片”。

第三,“请把插头插入插座”。

第四,“请不要接触患者,开始自动分析患者心律”。

第五,“请不要靠近患者,开始自动充电”。

第六,“现在除颤,请按橘黄色放电键”。

需要施救者操作的只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六这四个步骤。有的AED只需要施救者操作第一、第二、第六这三个步骤。如果是全自动AED,只需两步操作,第一步是按开关键,第二步是按语音提示贴好电极片,随即AED自动分析、自动充电、自动放电,患者就有可能起死回生了。太神奇了!

AED操作很简单,第一步要先接通电源,心脏按压要同时进行,不能停。

使用时,AED会自动分析,如果是正常人的心律或心电图已经呈一直线,也就是说,AED通过自动分析后“发现”患者不是“室颤”,就不会充电,当然也就无法放电,这对于患者和施救者都是十分安全的。

我最近得到的资料,目前一些国家和地区每10万人口安装 AED的数量:日本393.7台,美国198.9台,台湾地区44.5台,澳洲44.5台,英国25.6台,德国17.6台。

在我的印象中,北京最早拥有AED的单位是中美合资的宝洁公司(北京)。我记不清是哪年了,好像是2000年前后,他们医务室一位年轻的女医生曾多次请我为他们公司的员工进行AED使用的培训。我当时问道:“是谁提议配备AED的?”她回答:“公司老板。”我又问:“老板是哪国人?”她说:“美国人。”

故宫也曾发生过一位法国老人猝死的事。当时,故宫的工作人员都不会急救,十分尴尬。后来,我应东城区红十字会邀请,到故宫进行急救培训,并建议他们配备AED。后来,听说故宫也配备了AED,不知真假。

我还多次为一个航空公司进行急救培训,他们准备给所有的飞机和他们所属的所有机场配备AED,还曾问我:“一个机场配几台合适?”我回答:“3分钟能把AED取到病人身边最好。如果钱不是问题,1分钟能取到AED更好。”后来,也再没有消息了,不知他们是否配备了AED。无论如何,他们起码有了这个意识,这也算是进步吧。

对于国人来说,AED不仅是急救设备,更是一种新的急救理念!只有在全民普及心肺复苏徒手操作的基础上,大力推广AED的安装、使用,才能大幅度提高我国心肺复苏成功率。

为此,《凤凰周刊》的编委、记者部主任邓飞先生联合天涯社区、新浪微博微公益、腾讯志愿者协会等机构,和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共同发起和成立了一只叫“心唤醒”的基金。它将以金波的名义,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地铁、车站、机场、商场等公共场所添置包括AED在内的心脏骤停紧急救援设备,建立一个专门服务心脏骤停患者的快速应急体系。同时,倡导和推动对这些场所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最终让公共场所配置心脏骤停救援设备和紧急救助体系成为强制性的标准配置。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不遗余力地向全社会传播急救意识和急救理念,普及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在20世纪90年代末,我又开始大力宣传AED,推广AED安装、使用的工作,但成效甚微。

现在,我有幸成为邓飞先生“心唤醒”基金的联合发起人之一,邓飞先生完成了我多年来一直想去完成而未能完成的事业。希望通过“心唤醒”基金,让更多的人能学会急救和自我急救,在遇到危急状况时,能自助或助人,让更多的人受益。

远离“四大雷区”,永不躺枪

导致猝死的后天因素,大多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而不良的生活方式也导致很多慢性病的发生,这些都给猝死带来了很大的“拓展空间”。

·吸烟

吸烟有百害而无一利,是冠心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又是最容易避免的危险因素,也是唯一既害自己又害别人的危险因素。

吸烟,不仅导致肺癌、肺心病等呼吸系统疾病,对于心血管的危害更大,可使冠状动脉痉挛、心率增快,导致心肌缺血;更要命的是,它可直接损害血管的内皮细胞,使血管内皮细胞失去保护,导致脂类在血管壁堆积,促进粥样硬化的形成;血管内膜的损伤还可以使血小板黏附、聚集,导致血栓形成,继而出现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吸烟时间越长、吸烟量越大,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等的发生率就越高。吸烟的人比不吸烟的人患冠心病的概率要高2~10倍。

我近30年的好友、兄长、老师,著名心血管病权威专家胡大一教授在《控烟是减少慢性病所致过早死亡的关键措施》一文中指出:“在全球,烟草流行所致死亡占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血管病死亡的10%。特别要关注的是,45岁以下年轻人群中,1/3以上(35%)的心血管病死亡归于吸烟。在年轻人群心肌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中,影响最大的是吸烟。烟草是心肌梗死和心血管病死亡,包括猝死年轻化的第一危险因素。在中国,对于不吸烟的人群,尤其是女性,二手烟会显著增加心血管病的危险。只要在公共场合减少二手烟暴露,一年就可看到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减少30%~40%)。”

胡大一教授还指出:“吸烟,包括二手烟是所有慢性病的危险因素。控烟到位,所有慢性病控制会共同获益;没有真正地控烟,健康中国梦不可能实现。”

通常,其他众多的危险因素基本只能害自己,害不了别人,而吸烟不仅害自己,也害别人。拒绝二手烟,是降低吸烟率的有效手段。

·饮食不健康

如高油、高盐、高糖饮食,经常酗酒。高油、高盐、高糖都是不合理的饮食结构,这些都会促进动脉硬化的形成,是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这个问题,已经逐渐被大家认可了。而酗酒会导致酒精摄入过量,易使人情绪激动、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不仅可能导致急性酒精中毒、急性胃黏膜损伤,还可诱发急性胰腺炎、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血压激增、脑出血、急性肝功能衰竭、猝死等。

·缺乏运动

早在2400多年前,被尊为“医学之父”的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底就曾告诉人们:“阳光、空气、水和运动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而事实也早已证明,缺乏运动的人,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肥胖症等发病率都会增高。还有研究表明,一旦发生了动脉硬化,目前的医学几乎不能使其逆转,唯有适量运动可以使动脉硬化发生逆转。再有,我也曾多次抢救过肺梗死的患者,他们多数人与久坐不动有关。

久坐不动,会影响静脉回流,为血栓的形成创造条件,从而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血栓一旦脱落,便可随血流到肺动脉,导致肺梗死,同样可能引发猝死。

所以,我建议,长时间在电脑前工作,以及其他长时间坐着工作的人,每隔40~50分钟,最多不超过1小时,就站起来活动活动全身,比如做做上下肢、头颈部、腰部的伸屈、绕环运动,下蹲运动等,最好能做做工间操。如果实在太忙,也可以坐在椅子上边工作边活动,比如先脚趾着地、提起足跟,再立即足跟着地、抬起脚掌,如此反复交替进行,可以让小腿肚的肌肉得到活动,有利于下肢的静脉血液回流,从而避免和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预防肺梗死的发生。另外,还可以坐在椅子上活动上肢与头颈部,伸伸懒腰,双手轻轻揉搓面部、双眼,以减轻疲劳。

·长期熬夜

熬夜熬的不是夜,是命。人要顺应人体的生物钟。医学证明,长期熬夜、睡眠不足与19种疾病的发生有关,可使癌症、肥胖、老年性痴呆、帕金森病、神经衰弱、记忆力减退、免疫力下降、胃肠功能紊乱、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猝死等发生率升高。事实已经证明,有不少年轻人长期熬夜、长时间连续上网、严重超时工作,最终导致了猝死的悲剧发生。

这里要说一种特殊情况,就是熬夜看球,每逢重大赛事,常常有球迷猝死,发生率虽然不算高,但在这里也提醒大家,在举行世界杯、欧洲杯等重大赛事期间,猝死率会出现一个高峰。

记得有一天晚上,我们奉命去抢救一个患者,不到10分钟就赶到了现场,一位50多岁的患者趴在地上,意识丧失、面色口唇青紫、双侧瞳孔散大、角膜已经失去光泽,心跳、呼吸已然停止,我们马上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仪器上显示图形已是一条直线,电视机还开着,播放着激烈的足球比赛。这是个四口之家,我们一边抢救,一边追问病史。家属答道:“大概在20多分钟前,他一边儿看球赛,一边儿大喊大叫,特激动,我们说他:‘你小点儿声,嚷什么呀?’他也不听。一会儿又喊了一声:‘好球,进啦!’紧接着就一头栽到地上了,怎么叫他也不吭声儿了,脸也紫了,也不喘气儿了。我们一看都吓坏了,半天才愣过神儿来,这才想起赶紧打120。”显然,这个患者心跳、呼吸停止的时间已然超过了20分钟,也就是说已经脑死亡了,我们坚持抢救了30多分钟,患者始终没有任何反应,最终没能挽救成功。

当然,已知的危险因素远不止这些。现代社会,人们生活压力大,我们要倡导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让猝死的隐形杀手离我们越来越远。

@急救医生贾大成暖心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