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月读书网 > 吃的真相4:需求与恐慌 > 脏冰事件,检测不靠谱,分析更不靠谱 >

脏冰事件,检测不靠谱,分析更不靠谱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2013年的“脏冰事件”:某娱乐性“辟谣”节目检测了三家食品店的冰块,发现其其致病细菌符合国家标准,但细菌总数比马桶水中的还高,而且均超过国家标准。“比马桶水还脏”和“超标”两个关键词,足以挑动公众敏感的神经,毫不意外一时间群情激愤,“再也不吃了”的声音此起彼伏。

其实“冰块比马桶水细菌还多”并非新鲜事。这个检测起源于美国,一个12岁的中学生看他的小伙伴们经常吃冰块,很不爽,就想“恶心”它们一下。于是他取了冰块和马桶水去检测,发现冰块的细菌比马桶水还高。对于一个12岁的小朋友,能够想到并实施这样一个检测,当然是应该肯定的。后来还有其他人做过类似的检测,结果都差不多:许多制冰机出来的冰块,细菌含量比马桶水中的要高。不仅如此,相当一部分自动饮料机出来的饮料,细菌含量也比马桶水要高。

也就是说,这种“冰块比马桶水脏”的检测结果不是这几家食品店所特有的,而是食品界的普遍现像。为什么这样呢?

首先,马桶水和制冰的水一般都是自来水。合格的自来水经过消毒,细菌数很少,而水中还留有一定量的余氯,抑制了细菌的生长。所以,“冲马桶的水”中细菌含量低是理所应当的。而冰块则是自来水经过过滤器,进入制冰机,成为冰块后被接到杯子里,在转移到包装袋,送到检测中心进行检测。这个过程比“马桶水”多了几个步骤,尤其是接触人手和其他容器的步骤,都可能引入细菌。也就是说,这样检测出的细菌,难以说明是冰块本身的还是操作过程中引入的。

该节目播出后,许多专业人士对检测过程的不规范进行了批评。而节目制作方反驳说,他们的操作的确不规范,但他们认为这样更接近消费者真实的食用过程。虽然这一解释也不能说强词夺理,但如果有了这样的考虑,对比国标就是完全错误了。国家标准中的任何一项指标,都必须对应一个具体的检测方法。如果没有遵循那个检测方法,结果就不能适用那项指标。也就是说,该节目的检测结果只能说“在那种取样和检测流程下,冰块中的细菌数比马桶水高”,而不能说“细菌数超过了国家标准”——因为,国家标准规定的是特定的取样和检测流程下得到的结果,节目中的取样和检测流程下的“标准”根本就不存在。

取样流程的差别导致的细菌差别有多大呢?举个例子来说,美国的生奶标准,要求单个奶场的奶在与其他奶场的混合之前不超过每毫升10万个;当多家奶场的奶混合之后,在牛奶公司进行巴氏灭菌之前,这一标准就变成了每毫升30万个。也就是说,这个“取样点”的变化,使得检测结果可以相差3倍。实际上,如果取样点是在牛奶刚刚泵出来的时候,那么检测结果就要比每毫升10万个低得多。

节目中对于“细菌超标了会怎样”的介绍,也完全是混淆视听。致病细菌超标才会引起腹泻呕吐甚至更严重的症状,但是检测中致病细菌完全合格。而所谓“打破体内肠道菌平衡”完全是不看剂量的耸人听闻——冰中的那点细菌,不可能有那么大影响力。在节目所引用的《冷冻饮品卫生标准》中,食用冰块的细菌数是每毫升100个——所谓“超标”的标,就是指这个数字。而在这项标准上面,还有四类其他冷冻饮品的细菌数标准,从每毫升3000个好25000个不等。如果冰中的细菌有那么大影响,那么这些合格的饮品,就该成“毒食”了。

实际上,食品行业中,细菌总数往往不是一个衡量安全的直接指标。它的作用主要在于衡量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卫生控制是否规范。比如说,在规范维护制冰机的条件下,严格遵循国家标准的检测流程得到的细菌数应该在每毫升100个以下。如果超过了,说明制冰机维护得不好,需要改进。但在取样检测流程不规范的条件下,检测结果就失去了这样的指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