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月读书网 > 吃的真相4:需求与恐慌 > 塑化剂的含量与安全 >

塑化剂的含量与安全

2012年11月,酒鬼酒检测出塑化剂的新闻让人们大惊失色,而中酒协称白酒中普遍含有塑化剂更让整个白酒行业堕入深渊。塑化剂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为什么会存在于白酒中?对健康又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塑化剂是什么?

塑化剂不是一种具体物质,而是一类化工产产品,比如台湾起云剂丑闻中加入的DEHP和这次酒鬼酒中超标的DBP。塑化剂有许多用途,最重要的是加到聚氯乙烯塑料中,改变硬和脆的不良品质,称为“增加塑性”。经过这种改性的聚氯乙烯塑性增加,就可以制成柔韧的管道,用于工业或者医疗设备上输送液体。

塑料是高分子聚合物,构成塑料的单体很难分解成小分子溶解出来。但是塑化剂在塑料中并没有聚合,还是以小分子的状态存在。在与溶剂接触的时候,它们就可能溶解出来。好在它们不溶于水中,所以即使用来装水,溶到水中的量也很少。

食物中的塑化剂从何而来

“所有的白酒中都有塑化剂的存在”让人们恐慌不已。从目前报道的信息来看,白酒中的塑化剂应该是来自于生产过程中所用的管道、酒泵、容器等设备中的塑料。对于塑化剂来说,酒精是更好的溶剂。尤其是DBP,在酒精中的溶解度高,大概也就是酒鬼酒中的DBP会超标260%的原因。

其实塑化剂容更容易溶于油脂。与聚氯乙烯塑料长时间接触的油脂类食物,溶出塑化剂的可能性就要高得多。尤其是在高温下,溶出速度会大大增加。所以,一般的塑料,尤其是包装肉食的塑料,不应该放进微波炉中加热。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塑料都不能放进微波炉。塑料有很多中类型,使用塑化剂的主要是聚氯乙烯。此外聚碳酸酯塑料可能有双酚A,而双酚A也会带来风险。其他类型的塑料,可能会有塑化剂或者其他小分子有机物的溶出,也可能没有。在美国,FDA会要求厂家检测微波加热中这些小分子物质的溶出率。根据在加热过程中与各类食物的接触面积、接触时间、可能达到的温度、一个人可能食用微波加热食物的最大量与频率等等,来估算微波加热中溶出的塑化剂等物质的总量。只有当这个量对远远低于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的最量,这种塑料容器或者保鲜膜才会被允许标注为“可微波加热”或者“微波安全”。所以,从理论上说,注明了“可微波加热”或者“微波安全”的塑料制品,就可以放进微波炉加热。那些没有这种标注的塑料,有可能是检测没通过,也有可能是没有进行检测,就不应该放进微波炉。但是,这又不可避免地牵涉到监管问题,厂家的宣称是否名副其实,消费者自己无法判断,只能依靠厂家信誉和政府监管。如果实在不放心,那么用玻璃或者陶瓷容器,就可以避免这种担忧了。

实际上,白酒也好,容器也罢,只是饮食中塑化剂的一部分。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饮用水标准中,DEHP的指导含量是每升8微克,而美国环保署的调查结果是一般能够达到,但也有高达每升30微克的水。丹麦的调查结果是,饮食中DEHP的最大来源是叶类蔬菜,占到了53%,而根类食物、牛奶和鱼类则分别贡献大约10%。对于DBP,美国EPA提供的数据是海鲜鱼类中的含量能到每公斤78~200微克,而丹麦的数据则是饮食中的DBP有83%来源于根类食物。

塑化剂的含量与危害

人们关心的当然还是塑化剂的危害。媒体爆炒的“影响生殖能力”“致癌”“损伤肝脏”“导致性早熟”等等,造成一片恐慌,颇有“闻塑色变”的架势。

这些危害的确在动物实验中观察到了,不过其剂量远远超过人们从饮食中摄取的量。那么,如果从饮食中长期摄入低剂量的塑化剂,对健康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这种明知有害的物质是无法用人来做试验的。要评估它们对健康的危害,主要依靠动物实验。通常的做法是,在动物的饮食中加入用不同剂量的被测试物质,喂养一段时间之后,全面评估动物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一般而言,总是在某一个剂量下,所有的动物都没有异常,而比它高的那个剂量下,就有一些动物出现了不良反应。前一个剂量就被称为“无可见不良反应剂量”,简称NOAEL。这个值是针对动物的,人跟动物毕竟不同,试验的样本量也有限,此外不同的人对同一种物质的敏感性也不一样。为了消除这些“不确定性”的影响,会把动物的NOAEL除以一个安全系数来得到对人的NOAEL,也可以称为“安全摄入剂量”。

NOAEL和“安全摄入剂量”都是按照每天每公斤体重的摄入量来计算的。不同的机构所依据的动物试验数据不一定相同,所选取的安全系数也可能不一样,所以不同机构所得到的“安全摄入剂量”不尽相同。比如DEHP,美国FDA的结果是每天每公斤体重0.04毫克,但美国环保署得到的是0.025毫克,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得到的则是0.05毫克。DBP的数据相差更大,美国EPA得到的是0.1毫克,EFSA早些年制定的标准是0.05毫克。后来有了更新更细致的数据,他们就把它降到了0.01毫克。

“安全摄入剂量”是一个保守的标准,它表示:摄入量不超过这个剂量时,可以认为对身体没有危害。超过了这个量,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出问题,只是说风险增加了。在监管上,这是一个执法标准。当超过了,就要进行处理,从而避免“风险”的增加。

不难看出,一种物质是否有害健康,是要由总的摄入量(专业上叫做“曝露剂量”)与安全摄入剂量的比较来决定。如果二者的比值小于1,说明总的摄入量小于安全摄入剂量,就用不着担心有害;如果大于1,那么风险就不可忽略,应该采取措施来降低。这个比值越小,就越安全。

我们来看白酒中的塑化剂,国家标准是DEHP每升不超过1.5毫克,DBP每升不超过0.3毫克(酒鬼酒中检测出1.08毫克)。分别引用欧美标准中最严的限量,DEHP每天每公斤体重0.025毫克,以及DBP每天每公斤体重0.01毫克。对于一个60公斤的人,相当于每天可以摄入1.5毫克DEHP和0.6毫克DBP。如果每天喝1斤酒,踩线合格的DEHP是0.75毫克,而酒鬼酒中的DBP是0.54毫克,分别相当于安全摄入量的50%和90%,都还在安全线内。当然,这个“在安全线内”的评估是基于白酒是塑化剂的唯一来源,而总摄入量是否超标还取决于其他的食物。其实,这个量的酒,酒精的危害已经非常严重。可以说,其中的塑化剂即使有风险,跟这些酒本身的危害相比,也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多种塑化剂的叠加和塑化剂的多种来源

会有人问:即使每种塑化剂都不超标,那么多种塑化剂加起来,危害会怎么样呢?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食品成分的安全评估上,如果一类物质,其产生危害的途径和结果相同,就会把它们加起来,给一个总的“安全摄入量”。比如说二氧化硫、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等等,它们的“危害”都是通过残留的二氧化硫产生。在计算剂量的时候,就会把所有这些东西产生的残留都加在一起,来确定是否超标。

而塑化剂则是另一种情况。虽然它们都叫塑化剂,都具有类雌激素活性,但是其作用机理和损害的器官不同。EFSA曾经做过评估,结论是不能把它们加在一起计算危害,所以需要分别制定安全标准。也就是说,如果每项都不超标,可以认为加在一起的危害也可以忽略。

至于饮食中塑化剂的多种来源,是很复杂的问题。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人群,饮食构成相差巨大,不同食物的污染状况也各不相同。所以,要想知道摄入的塑化剂总量是否超过安全线,必须要经过全面评估才能得出结论。对于个人来说,这几乎是无法完成的事情。不过,监管部门或者科研机构可以通过调查评估,分析出一个地区的饮食中塑化剂的主要来源。对个人来说,尽量减少那些食物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