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月读书网 > 吃的真相3:带你认清“毒”食 > 阴干之后成“乳胶”,含乳饮料能喝吗? >

阴干之后成“乳胶”,含乳饮料能喝吗?

事件

2011年12月,微博上传出,网友做了一个实验:将娃哈哈“营养快线”倒入瓷盘,一夜之后饮料就阴干成白色胶状物。有人进而指出,“营养快线”瓶身上注明共有11种食品添加剂,而蛋白质含量只有普通牛奶的1/3。相关新闻报道则引用“专家提醒”宣称“如果添加剂日均摄入总量过大,也有可能会因为叠加效应危害人体健康”。其后不久,生产商娃哈哈集团两度发表声明,称“营养快线”产品牛奶蛋白含量较高,因此其脱水后成胶是一种正常的蛋白质凝胶现象。

特别说明:任何一种具体的商品,“能不能吃”、“该不该吃”取决于很多方面。它是否合格生产,是否价格过高,以及是否还有其他问题,不在本文的分析范围之内。以下解读,只是从技术角度对该实验和产品标签中所列出的成分进行分析,完全并不代表作者对该产品表达“推荐”或者“反对”的态度。

“胶”从何来?

只要看到“胶”,人们就会想起塑料。塑料是由高分子物质聚合而成的,但是高分子物质聚合而成的东西并不都是塑料。食物中,蛋白质、淀粉、纤维素都是高分子物质。在特定的条件下,它们也可以聚合成胶。我们通常吃的皮冻、豆腐、果冻、腐竹、凉粉、米粉、鸡蛋羹等,就是不同的食品成分所成的“胶”。

蛋白质是一种可以成“胶”的高分子物质。在各种乳饮料中,除了牛奶蛋白之外,还会加入一些“增稠剂”来改善口感,增加稳定性。“营养快线”中使用的是羧甲基纤维素钠、瓜尔胶和黄原胶,它们都是食品上常用的“食用胶”(见本章《“食用胶”是什么东西?》一文)。实际上,它们除了作为食品添加剂起到“功能”的作用,本身还是膳食纤维。对于现代都市里的多数人,膳食纤维摄入量不足,这些“食用胶”甚至可以被认为是“营养成分”。它们也没有安全性方面的问题,在国际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和中国的食品添加剂国家标准中,都没有使用限量,可以“按照需求使用”。

在含乳饮料中的水蒸发之后,牛奶蛋白和这几种胶的分子互相纠缠在一起,宏观看来,就成为了微博中所说的“乳胶”。

毫无价值的善意提醒

“乳胶门”微博中使用了“竟含有十一种添加剂”这样的春秋笔法,暗示读者添加剂有害,而十一种更是不可接受。

中国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两千多种,国际上的更多。每一种食品添加剂要被批准,其安全性都经过了充分的研究。这些研究包括对人体产生危害的途径和所需要的量。危害途径相同的会归为一类,计算含量的时候会加在一起算。比如“营养快线”中有三聚磷酸钠,国家标准是每千克乳制品中不超过5克磷酸根,而对人的安全剂量是每天每千克体重不超过70毫克(大致相当于成年人每天4~5克)。如果某种商品中同时使用三聚磷酸钠和别的磷酸钠盐,就会加在一起来算是否超标。如果是不同的“危害途径”,比如说三聚磷酸钠和安赛蜜,就没有“叠加”的问题。

“营养快线”中使用了11种食品添加剂,这在现代配方食品中很平常。除了前面提到的3种增稠剂外,还有柠檬酸、乳酸、柠檬酸钠也因为没有安全性方面的担心,在食品中也没有用量限制,而由生产者“按需使用”。阿斯巴甜和安赛蜜,它们的甜度都是蔗糖的200倍左右,要吃到过量,相当于一天吃上几百克蔗糖所提供的甜度,实际上也就不大可能过量。而乳酸链球菌素是一种乳酸菌分泌的多肽,被认为是一种很安全的防腐剂(关于它的更多介绍,见第2章“从益生菌到比辛:‘骗子’到‘英雄’的转身?”一文)。三聚磷酸钠的限量是由于其中的磷。磷本身是人体需要的元素,许多天然食物中都含有。食品添加剂所贡献的磷,会成为人体总摄入量的一部分,但是它本身并不比天然食物中的更有害。而乳化硅油只是一种助剂,国家标准也没有规定限量,只是要求尽量减少用量。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只有针对具体的种类和具体用量来讨论才有意义。那种“如果添加剂日均摄入总量过大,也有可能会因为叠加效应危害人体健康”的说法,看起来是“善意提醒”,实际上没有任何价值——多大算“过大”?“也有可能”是多大风险?

1/3是问题吗?

“营养快线”不是牛奶,而是一种“含乳饮料”,在它的包装上,明确列出了牛奶和果汁的含量,类似的饮料在市场上也还有不少。“蛋白质含量只有普通牛奶的1/3”本身是事实,不过这是一条很无聊的指控。

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含乳饮料是“含有一些奶的饮料”,蛋白质含量达到0.7%就算合格。照这个要求,“营养快线”1%的蛋白含量还算是高的了。其实,产品的营养成分明确标识在了包装上,只要达到了标称含量,就是合法的,并没有对消费者形成欺骗。

明白了“牛奶”和“含乳饮料”是两种不同的产品,就不难理解:新闻中的“奶业专家”、“食品专家”用牛奶的成分标准去衡量含乳饮料,并不合理。这就像如果用奶酪的标准去衡量牛奶,也可以指控牛奶的营养价值很低,因为“牛奶的蛋白质含量不到奶酪的15%”。

探讨:含乳饮料阴干了变成胶并不能说明这种饮料“有问题”。跟其他含乳饮料一样,“营养快线”不是牛奶,只是含有牛奶的饮料。仅仅从这个实验、配料表以及标签来看,它没有违法的地方,也没有对消费者形成欺骗。至于这一产品是否“该喝”,无法通过这些信息来做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