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月读书网 > 吃的真相3:带你认清“毒”食 > 吃一包泡面需要解毒32天吗? >

吃一包泡面需要解毒32天吗?

传言一

“面都经过油炸,油中添加了BHT,可怕的是碗装泡面,碗的材质是聚苯乙烯,为防止加热变形,添了BHT,但在冲泡过程遇到高温,这些物质就会溶解出来,人体每天每千克体重摄入聚苯乙烯的危险量是0.001毫克,一个碗装泡面所溶解出来的是0.015毫克!转给你身边爱吃泡面的朋友。”

传言二

“浙江大学诺特营养中心营养师张老师说,网友的这个说法是科学的,有根据的。但不是说泡面有毒,而是泡面的佐料含有很多人体不需要的物质。肝脏是人体的排毒器官,只要人体摄入不需要的物质,都会由肝脏整合排出去,一般32天为一个周期。人们吃泡面、油炸膨化食品等食品,那些人体不需要的物质被肝脏整合后排出,都需要这么一个周期。”

“吃一包泡面需肝脏解毒32天”的说法卷土重来,甚至有一名营养师称该说法是科学的,有根据的,因为肝脏整合排出不需要的物质,一般32天为一个周期。这是怎么回事?肝脏真有32天的排毒周期吗?

关于泡面的种种传说一直很多,这次可以算是之前的升级版。我们不妨对传言中涉及到的“危险因素”分别解析。

BHT有多大危害?

BHT全名叫做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是一种抗氧化剂。在食品中,被广泛用于油脂的抗氧化。

食用油中都含有一些不饱和键,在空气中会被氧化,产生通常所说的“哈喇味”。实际上,在哈喇味出现之前,氧化就已经发生了,“哈喇味”是某些氧化产物多到一定地步才产生的。有一些氧化产物,对于人体有害无益。抗氧化剂的作用在于在油面临氧化威胁时,挺身而出先被氧化,从而保护油脂。作为食品添加剂,其安全性经过了广泛审查。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把BHT的每日容许摄入量定在每千克体重0.3毫克。对于成年人,大致相当于每天20毫克左右。

按照现行的中国食品添加剂国家标准,BHT在不同食品中(包括油炸面)的用量一般为每千克油脂0.2克。按照每包方便面100克、通常含油量20%来计算,每天吃5包泡面,长年累月地吃,其中的BHT也不会危害健康。当然,BHT还可能来自于其他食物,不过如果一个人每天吃5包泡面,大概也就吃不了什么其他的食物了。

大量的BHT是否影响健康的确有所争议。但国际上,中国、美国和欧盟等都允许它的使用。它也并不是唯一可用于油脂中的抗氧化剂。在食品工业界,也有使用其他抗氧化剂来代替它的趋势,比如维生素E。

聚苯乙烯有多大危害?

对泡面“毒性”的另一说法是泡面的碗是用聚苯乙烯制作的,在加热中会释放出单体苯乙烯,而苯乙烯有致癌性。

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等机构2002年在《毒理学和环境健康B卷》上发表了一份苯乙烯对健康的潜在风险的综合评估。相关的结论简述如下:

1.苯乙烯是一种用途很广的工业原料。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它在空气中也存在,典型值在1ppb的量级(1ppb等于十亿分之一)。实际上,它在一些食物中也天然存在,比如草莓、牛肉与辣椒等。在葡萄酒和奶酪的生产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量的苯乙烯。

2.关于苯乙烯的安全性也做过许多研究。致癌性方面,大剂量的苯乙烯在老鼠中显示了致癌性。这个“大剂量”在每千克体重几十毫克的量级。其他方面的健康危害方面,比如神经、呼吸系统损伤,也需要很大的剂量。

3.环境中含苯乙烯最高的地方是强化塑料厂。有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厂里工人的肺癌和呼吸道癌发病率要高一些。不过,进一步分析数据发现,这一升高却是来自于厂中暴露于苯乙烯最少的工人。这说明,该调查中癌症率发生率上升的罪魁祸首不是苯乙烯,而是另有它物。

4.目前的实验和统计数据不支持苯乙烯在常规剂量下致癌或者危害健康的结论。但是由于统计数据和实验结果的局限,也还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的存在。按照“万物皆有毒,只要剂量足”的常理,需要关注的还是摄入量和安全量的差别。JECFA制定的安全摄入量是每天每千克体重0.04毫克。美国FDA认为从聚苯乙烯包装材料中释放出的苯乙烯不可能达到这一有害剂量,所以允许用它来盛装食品。而欧洲、日本也都允许它的使用。

在中国,情形比较复杂一些。按照《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树脂卫生标准(GB9692-1988)》以及《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9689-1988)》,聚苯乙烯发泡塑料可以用于制作一次性餐具。不过,因为“聚苯乙烯在高温下可能释放有害物质”、“造成白色污染”以及“非法企业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等原因,包括聚苯乙烯餐具在内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从2005年起被列入了“淘汰产品”名单。一些地区实施了禁用这类餐具的地方法规。考虑到国外状况、安全性分析以及使用它所带来的好处,近来也有把它从该淘汰产品名单中除去的呼声。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只是泡面碗的一种选择,目前市场上的泡面碗是什么材料制作的,还需要根据具体的产品来判断。不过,无论如何,流言中“人体每天每千克体重摄入聚苯乙烯的危险量是0.001毫克,一个碗装泡面所溶解出来的是0.015毫克”都没有根据。

佐料中有什么“不需要的物质”?

浙江大学诺特营养中心营养师张老师说“泡面的佐料含有很多人体不需要的物质”。这位张老师没有说明泡面佐料中有“哪些”人体不需要的物质,但这样笼统的说辞其实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泡面的佐料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跟其他方便食品的辅料一样,主要都是盐、油等“常规调味品”,一些香精、色素、抗氧化剂、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许多人把食品添加剂当作“人体不需要的物质”。从营养的角度,这些物质通常确实是不需要的。但是它们在食品中各自起到特定的作用。比如说,抗氧化剂,如果没有它,调料中的油可能很快就变味了。不同的泡面厂家生产的佐料不完全相同,但只要用料符合国家标准,就不会危害健康。

多数的泡面佐料中都含有比较大量的盐。从控制盐摄入量的角度说,泡面的调料确实不利健康。有人主张不要加入所有的佐料,从减少盐摄入量的角度也是合理的。

肝脏有32天的排毒周期吗?

食物中有各种各样的成分。不仅是加工食品,即使是“天然食品”,其中都有一些成分是“人体不需要的”。这样的物质进入人体,会有以下几种可能:

1.没有被吸收,经过胃肠道直接排出体外。比如不可溶的膳食纤维,或者在胃肠内没有溶解的固体食物。

2.被吸收进入血液,在肝脏被代谢成其他物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解毒”。

3.在肝脏内被分解的产物,或者没有被分解的物质,主要经过肾脏过滤随尿液排出体外(少部分随胆汁排出)。

4.有一部分随着血液循环到达身体某些部分,在那里危害细胞正常活动而产生危害。

前3种情况对健康不会产生危害。如果摄入量过大,超过了肝脏和肾脏的处理能力,第4种情况就会加剧。

对于泡面来说,合格产品和正常食用不会出现第4种情况。而第2、3种情况,分解和排出的速度都是由具体物质决定,而不是遵循所谓肝脏的“解毒周期”。也就是说,有的物质排出得很快,有的物质排出得比较慢。通常用排出50%或者90%的时间来衡量一种物质的排出速度。在某一组织中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被定义为“半衰期”。如果这个时间很短,比如几个小时或者一二天,就认为这种物质“不累积”。各种食品添加剂,都是这样的情况。如果这个时间很长,比如几个月甚至几年,就认为这种物质会在体内“累积”。许多重金属污染物,就是这样的情况。

举例来说,以代谢产物在尿中浓度计算,苯乙烯的半衰期在8~9小时;以脂肪组织中的浓度计算,则在2~4天。BHT的代谢动力学比较复杂,单次喂食小鼠之后的半衰期在9~11小时。其他的食品添加剂,大致也是类似的时间范围。不管按哪个数字,都不会有“32天的解毒周期”。

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在制定安全摄入量的时候,都考虑了该物质在体内可能达到的最大含量对健康的影响。所以,只要符合安全摄入标准,就可以认为对健康没有影响。

泡面本身不是一种“健康食品”,它的问题是热量高,营养成分单一,往往还有比较多的盐。作为方便食品,它应该只是作为一种临时应急的食物,而不应该作为常规主食。但是,这些“泡面有毒”的传言,根据我们的分析,都是制造恐慌的臆测,并无科学依据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