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月读书网 > 柴米油盐酱醋茶糖 > 久放的食用油损健康 >

久放的食用油损健康

我国古代的人们很早就知道油并食用了,根据文献记载,我国在汉代以前人们食用的油均为动物油,称为“脂”、“膏”。脂膏二字均从肉会意,说明它们是从动物类肉中产生出来的。周代文献中有不少烹饪用膏的记载。《礼记·内则》记述“八珍”中“炮豚”的做法,其中有一道操作工序是“煎诸膏,膏必灭之”,即放进膏油中炸,膏油要完全浸没所炸之豚。而脂膏在日常生活中所需用量是较大的,汉代已有专门从事脂油买卖的商人。植物油的获取约始于东汉。《齐民要术》卷四“枣油法”引郑玄曰:“枣油,捣枣实,和以涂缯上,燥而形似油也,乃成之。”这表明当时人们已经知道植物果实中含油,但其提取的方法及成品还是较简单和原始的。古老的用油历史加上当今人对口味的追求,油更是离不开人们的生活了。

但是,当今物价飞涨,每遇食品价格上涨,一些人便会大量囤积消费品。不少人,特别是老人,听说食用油要涨价,到超市一买就是好几桶,想“抢”个便宜管上一年半载;或者一些人平时太忙懒得去市场,每次都买上好几桶油存放着。这里我们提醒您,吃了久放的食用油不利于健康,最好不要一次购买过多。

酸价过高:油不管来源于动物还是植物,其化学成分都是甘油三酯(主要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如果储藏中条件控制不当,这些酸会发生氧化或水解反应,从而产生羧酸,导致酸价超高。反复多次使用的食用油或已经有酸涩“哈喇味”的油,其酸价会升高许多。食用油酸价超标,意味着油开始腐败变质。吃了变质的食用油,不仅没有营养,对人的肠胃有强烈的刺激作用,甚至会引起中毒。

油脂氧化后产生的某些物质会影响健康:在食用油中过氧化值和酸价两项指标越低越好。过氧化值严重超标则可引起腹泻等胃肠不良反应,进而损害肝脏,同时也对心血管病、肿瘤等慢性病产生诱发作用,还会使血红蛋白二价铁转变为血红蛋白三价铁,其毒性作用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功能,造成机体缺氧,而出现黏膜、皮肤发绀。另外酸败物质的氧化物对机体酶系中的琥珀酸氧化酶、细胞色素氧化酶等重要酶系有直接破坏作用,干扰细胞内的三羧循环、氧化磷酸化,使细胞内能量代谢发生障碍,产生细胞内窒息,使患者出现急性呼吸、循环功能衰竭现象。这里特别提醒浸出油一般溶剂残留量超标,更容易被氧化。

虽然食用油保管不当很容易变质,会增加患慢性疾病的风险,但是目前食用油产品标签上注明的生产和包装日期不同,人们还是很容易混淆,购买到不新鲜的食用油,更不利于食用油的储存。因此,消费者选购食用油时要考虑家庭所需,随吃随买。

食用油储存小妙招

★ 妥善存放,专家出招

食用植物油有“四怕”:一怕直射光,二怕空气,三怕高温,四怕进水。因此,保存食用油要避光、密封、低温、防水。据研究,食用油在相同的包装和相同的放置时间内,无论是处在自然光下还是灯光下,食用油的酸败速度都明显高于避光保存;温度越高,食用油酸败的速度越快,因此食用油一定要放置在阴凉处,不宜放得离火炉太近,高温季节,应防止植物油酸败变质。另外,每次用完后要将盖子旋紧,减少食用油与空气的接触时间。最简单的方法是按油瓶的大小,用厚纸板(不透光)做一个油瓶罩,往上面一扣,就解决了避光的问题。

★ 选好容器“隐形”分装

合理选择食用油的储存容器,生活中人们往往习惯用金属或塑料瓶(桶)盛装食用油,实际上这是不科学的,因为金属分子和塑料中的增塑剂,能加速食用油的酸败变质。最好选用陶瓷容器或不透光的深色玻璃容器,并尽量减小瓶口口径。

分装食用油时,要选择清洁、干燥(无水)、不透光的器皿,分装时要注意瓶子的干燥清洁,避免不清洁的瓶子因微生物导致食用油酸败。

★ 购买小包装食用油

吃油是越新鲜越好,存放的时间越长氧化酸败的危险性越大。尽量买小包装的油品,缩短存放时间,家中人口多的可以买5升装的,如果家中人口少,最好不要选用大容量装的食用油,即便是未开封的大壶食用油,时间久了也会因其内剩余空间所存的空气,以及开封使用时常与空气接触,而使油氧化或变质,一般三口之家买2.5升或更小的比较合适。用完了再买,不要怕麻烦。

食用油是人人生活中都离不开的,不要再因为贪“小便宜”而大肆购油了,这是一个追求吃得健康、吃得美味的时代,健康营养才是硬道理!

生活小贴士

食用油中的抗氧化剂

食用油中的抗氧化剂,化学名叫“特丁基对苯二酚”。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在规定的使用量内对人体无害。添加抗氧化剂主要是防止油脂酸败,即出现“哈喇味”。要知道氧化的油脂分子具有传染性,会使其他正常分子氧化,氧化的油脂不仅营养价值降低,且可能引发人体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