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月读书网 > 酒恶时拈花 > 山的那边 >

山的那边

出生在乡下,故乡是一个叫山后的小村,面南背北是村子的座向,背山面海则是从小心灵的依偎。南面是山,北面是海,就像东边日出、西边日落一样,自小便形成了这样的空间感。结果,长大后无论去到南方还是去到国外,看到海总感觉那是北面。生活工作的地方也从来没有离开过海滨,打心里会觉得没有海的地方怎么能待得下去呢。

初中时写了篇作文,题目是“这山望着那山高”。结果当然是让老师给点名批评了,说是做人要脚踏实地,不要好高骛远。但是村子叫山后,从小就曾想爬上将我们隔在海边的这座山看看山的那边是怎样的,当长大到有一天真的爬上去了,发现山的那边也种着庄稼,也有果园,也是绕着村庄,有更宽的路伸向远方,而那里也有山,更高、更大,我还想知道那些山的后边会是怎样呢。举手想解释自己的主题思想,老师示意我放下手却不让我说话。从此上课我不再举手,也努力不再把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告诉别人。

我一定会走出去,走出村南的大山,还会走得更远,我要知道山的那边是什么,甚至海的那边。离开,于是成为跟随自己一生的主题。

4月的时候去法国试新酒,恰逢Xinxin结婚。真是一个传奇的女孩子啊!每次去都承蒙她款待,并作为向导一起去酒庄看葡萄园、去酒窖试酒,而经过几次的一起品酒发现她的味蕾极其敏感,我们对于何谓好酒的理念也竟然非常相近。当初她无所事事为了陪外甥女读书来了法国,结果发觉原来自己更适合这里,爱上了葡萄酒,开始学习酿造,在酒庄工作,一直在第戎定居,现在广西女孩要嫁给本地人,因为最爱勃艮第酒竟真的变成勃艮第人了。

4月10日,下午按预约的时间,新郎Francois-Xavier的亲朋好友加新娘这边不多的东方面孔,一起到公证处登记、证婚,在公证人的监护下互换戒指、拿到证书,然后到外面的广场拍拍照片,之后去订好的一家餐厅地下室喝会儿香槟、吃点点心。傍晚分车南下,去新郎的妈妈家吃晚餐。或许知道我不善交际怕人多的场合,Xinxin说,晚餐的菜和酒都是我自己精心安排的哦,你肯定喜欢,特别是酒。其实能够在法国参加本地人的婚礼也是难得的经验呢,我努力享受着呢。

新郎也是出身乡下,是个可以依托的人,但是做的生意与葡萄酒无关,他的家族也是,所以当坐上他其中一个朋友的车驶出第戎走上博恩公路的时候,我只是欣慰又一次能够欣赏到两边这些熟悉的葡萄田,即使只是坐车经过也足以让人心驰神迷。然后车驶进Gevrey-Chambertin村,穿出来,前面是个山坳,Côte-d\'Or就在眼前,而路仍指向Côte。

在心里赶忙将地图调出来,左手边森林下方的那一片东向缓坡应该就是Gevrey-Chambertin那著名的九块特级田区了,车头向西,右手边的坡地——对呀,东向中的南向,这片田就是Gevrey-Chambertin著名的东南向的一级田区啊,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的葡萄酒就可与特级田相媲美。

这块应该是Lavaut,那刚经过的就是自己一向喜欢的Clos Saint-Jacques了,心里默数着,然后葡萄田被甩在了身后,路仍在前行,两边的风景变成了树林,车竟然驶进了山里。原来这里是个垭口,我们要穿过它、翻到Côte-d\'Or的后面去。

因为成长情结吧,我很早很早就离开了故乡,去山外读书,去境外生活,但是每每看到一些画面:比如北京天安门,比如香港太平山,比如巴黎凯旋门,比如喜马拉雅山……依然会想它们的后面是什么,想翻过去看看。当然有些曾经真的去了,也看了后面,有些也真的爬上去,抵达了那一边,而有些其实心里也知道是无需翻过去的,比如Côte-d\'Or。

Côte在法文中是山坡的意思,Côte-d\'Or则是Côte-d\'Orient“东向山坡”的简写,由靠北的夜之坡Côte de Nuits和靠南的博恩之坡Côte de Beaune组成,俗称“黄金之坡”。确实,这里是世界上其中一个遍布着黄金般价值的葡萄酒产地。我不知道勃艮第人对这片并不是很高的山丘抱着怎样的感情。敬畏?崇拜?在世界葡萄酒爱好者的心中,Côte-d\'Or可是一块圣地哦。最近几年自己也是抱着朝圣的心每年都来,而且每一次的来到都有崭新的收获,每一次的离开都恋恋不舍,会对自己说还要再来。

当然偶尔也会兴起那个念头:山的那边是怎样的呢?这边有夜之坡、博恩之坡,山顶是森林,下面是葡萄园,一块一块,分隔出特级田,一级田,村庄级……那坡呢?山顶应该也是森林,然后呢?村庄?不以葡萄出名,但是不是也会种葡萄呢?会这样想想,但是不重要吧,呵呵,肯定不会翻过去到那边看看了。

没想到这一次竟然翻山越岭真的去了Côte-d\'Or的后面!勃艮第痴迷者们没几人有如此机会吧!

那么,山的那边有什么?绿草如茵,森林如带,安详的小村庄,然后,一棵葡萄树都没有。

路越过草地,穿过森林,终于在一个山坡后的村庄停下,这里就是新郎妈妈的家了,村子叫Quemigny-Poisot。晚宴在村公所举行,不大的一间房子,30人的座位已经摆好。后面是一个简单的操作间,作为厨房的餐车更巨大,就停在门后。

在村子里走走,看夕阳渐落,客人们前后抵达,最后是一对新人,于是,香槟时间又开始了。Laurent Perrier,然后Pierrel。

21:30入席,前菜是肉冻、冻番茄汤、杂菜还有些搞不太明白的东西。

配的酒是:J.Condray-Bizot Puligny-Montrachet Premier Cru“Les Combettes” 2001。

矿物感很温和,口香里有苹果、香草的味道,平衡很好,复杂感突出,余味有一丝的苦,似有若无的,吃一口肉冻刚好消解了。第二瓶又不一样,复杂度强烈很多,口感也更加有力。真是好酒,我喜欢。

22:00第二道菜上来,有松露啊,Xinxin提醒我。

仅仅一片,就是盈口的香!

配的酒依然是Domaine J.Condray-Bizot的:Vosne-Romanee Premier Cru“Croix Rameau” 2000。

有老酒的味道,少许酱油味、烤焦了的面包气息。受过热么?入口却不差,平衡颇佳,口感也蛮有活力的。需要时间让不好的气味散开。果然,一会儿松、菇类的香气出来了,香气、口感变得更清澈、透明,余味也更佳。第一瓶入口先甜后酸,第二瓶则是先酸后甜,立刻那种优雅感呈现出来,丹宁也比第一瓶更扎实,最后皮革、巧克力的香都有,极其细致的一款酒啊。

23:00牛排上来,酒依然是J.Condray-Bizot:Gevrey-Chambertin Premier Cru 1996。

完全没有老味,香气压抑,口感平和。慢慢地越来越好,年轻,有活力,酸度怡人,丹宁好似感觉不到的柔滑。Vosne-Romanee偏向香气出众的一路,而Gevrey-Chambertin口感一流。皮革、松的香最后出来,口感也越来越强壮,甜酸可人,丹宁慢慢地也给出了丝绸般的感受。

0:00点了,法国人竟真的受得了这漫长的夜宴呢。该上甜点了?哦,才到芝士拼盘。

酒是Domaine Servelle Tachot:Chambolle-Musigny Premier Cru“Les Amoureuses” 1983。

有酒渣,完全没有不愉快的味道,以辛香开头,松露、皮革、药草的香陆续出现;口感甜,但跟随着竟是辛辣感,酸的力度也足够支撑起整个口感来,有力,很丰富。这块田的名字是爱侣的意思呢。Xinxin说:“80年代的酒还能找到如此感觉,皮革的香,然后这么香甜!太棒了!是吧?没有理由不喜欢,太复杂了,在杯子里变来变去的!”今晚做新娘啊,竟然还有如此细密的心思品酒!而且这时候亲朋好友们已经离开座位,不,是有的已经跳上座位,跳舞狂欢的时光来了呢。再开一瓶香槟:Charles Pougeoise Rose。

0:30开的是新郎年份的酒:Joseph Drouhin Chambolle-Musigny 1969。

毫无老味以及不愉快的酱味,反而樱桃、皮革的香气迷人。入口有木味,但很快散去,最过瘾的是这酒于舌端予人一阵麻酥的感觉。口香也是皮革的香,酸度仍存,不是残存,也不是苟存,而是那种硬骨铮铮的存在感。1969年是勃艮第顶级年份,真的非常棒啊,完全想不到可以保持得如此之好。香气和口感越来越甜,真的是老而弥坚啊。当然我说的是酒,人么年龄则刚刚好啊,呵呵。

“好酒就是这样,能将那一年的收成、酿酒者的用心封存起来,传达到未来,即使多少年以后打开,饮者依然能够感受得到。”我说。

“是呀,好酒教会我们的就是:一定一定坚持信仰。”Xinxin喝一口她丈夫年份的酒,然后再闻一闻她自己年份的酒喃喃。

1:00最后一支新娘年份的酒是:Bouchard Pere et fils Charmes-Chambertin 1973。

口感上比1969年弱了些,但依然很好,丹宁的涩感仍在,力度也好,细节部分更是让人印象深刻,余味充满整个口腔,并没有被前面的好酒夺美,仅是那种皮革的香好像自始至终延续下来了,酒还是很棒。

1:30终于、终于到了道别的时候。

在我以前的第戎日记里写过:法国人见面打招呼很吸引人。哪知道法国人的道别原来更隆重啊,不亚于又一道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