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月读书网 > 十二个明天 > 科幻新浪潮中的塞缪尔·德拉尼 >

科幻新浪潮中的塞缪尔·德拉尼

解读《塞缪尔·德拉尼小传》

邱苑婷

《南方人物周刊》资深记者

塞缪尔·德拉尼登上美国科幻文坛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对熟悉科幻文学史的读者来说,这是一个饶有意味的时代——以反叛、先锋为特征,科幻文学此时进入了新浪潮运动。

大众最熟知的新浪潮科幻代表作家,或许当属写作了《神经漫游者》和《机器人会梦见电子羊吗》的菲利普·迪克。新浪潮强调科幻作品的文学性、心理性,它充满着文学形式上的开拓野心,无论是从叙事、语言上的先锋尝试而言,还是从力图呈现科幻作品中人物心理的复杂性而言,都表现出向主流现代文学靠近的审美倾向。相较之下,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作品,如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定律”、《基地》三部曲、太空歌剧类的作品等,则被新浪潮拥趸者视为“坎贝尔传统”“老守卫”“点子文学”。科幻作家逐渐不满于自三四十年代起逐渐僵化的、掌控在约翰·坎贝尔话语权威下的科幻小说写作范式。

而塞缪尔·德拉尼正是日后公认的科幻新浪潮主力之一。《塞缪尔·德拉尼小传》中写到菲利普·迪克的创作受到德拉尼的影响,而德拉尼喜爱的科幻写作者名单里,如罗杰·泽拉兹尼、厄休拉·勒古恩等,也几乎都是新浪潮主将。正如小传中所写,约翰·坎贝尔当然是“在科幻圈子里德拉尼与之斗争的”人,但原因或许不尽然出于坎贝尔对创作者的肤色与种族歧视,更在于新旧两派对科幻美学的理解差异。坎贝尔和他的科幻杂志《惊奇故事》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科幻界已是强权一般的存在,许多作家甚至不得不修改作品以迎合他们的观念——文风奇诡的作家被坎贝尔等“守旧派”拒之门外也不令人意外,更何况被拒绝的人中不只有德拉尼,也有曾影响过德拉尼创作的西奥多·斯特金等许多人。

七十年代后期,德拉尼逐渐停笔,投身学术界。作为科幻批评学者的德拉尼,依然在进一步丰富新浪潮观念的阐释路径。他以其颠覆性的视角、新颖激进的观点著称,从科幻话语特殊的“生成–解读”方式入手,提出“科幻非文学”,并重新审视建构科幻文学史。1968年,德拉尼在现代语言学学会上发言,次年,其讲稿以“约5750字”(About 5750 Words)为题发表于期刊《科幻评论》(Science Fiction Review)上,强调“形式即内容”,初步阐明科幻文学特殊的语言“生成–解读”形式即是它区别于一般文学的根本所在。1978年,德拉尼针对托马斯·迪什(Thomas M. Disch)仅16页的短篇科幻小说《昂古莱姆》(Angouleme),逐字逐句地分析了科幻语言的运作方式,出版了一本长达250余页的批评专著《美国海岸》(The American Shore)。它几乎可以称得上科幻批评奇书,至今仍是独树一帜,在科幻批评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独异性。

德拉尼过于激进的观点虽然引起了诸多争议和质疑,但正如学者马修·采尼(Matthew Cheney)所说,这也让德拉尼及其观点成了科幻批评史上无法绕开的一笔。如平地起雷一般,德拉尼强硬的独特发声,直接影响改变了1977年以后科幻的批评生态格局——任何不事先声明其立场的科幻批评分析,都将被视为是不够严谨准确且无关紧要的。

看起来,德拉尼不过是换了一个战斗的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