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月读书网 > 心智社会:从细胞到人工智能,人类思维的优雅解读 > 14.2 主体-支撑概念 >

14.2 主体-支撑概念

通过把拱门分割成一个主体和一个支撑,我们可以为许多不同类型的拱门建立统一框架。这个技术对许多其他类型的事物也很好用。

是什么让这种简单的切割看起来这么有意义呢?这是因为我们可以为每件事物想象出目的。在日常生活中,把一张桌子分成“桌面”和“桌腿”是有特殊意义的。这是因为我们用桌子时主要用的就是桌面——“把东西放在上面的东西”。桌腿的用途是次要用途:没有桌腿,桌面会掉下来,但没有桌面,桌子根本就没有用。而如果想象把桌子竖直分割成两半是没有意义的,只是两个卡在一起的L形组件。

这一定是主体-支撑理念看似如此普遍的原因之一。这不仅仅是物理支撑的问题,更深刻的理念是在一个事物与其目的之间建立思维桥梁。这就是为什么桥梁定义如此重要:它们帮助我们把结构性描述和心理目标联结在一起。但问题在于仅仅把不同领域中的描述(比如“由几条腿支撑的顶部”和“把东西放在上面的东西”)联结在一起是不够的。仅仅知道桌子把东西与地面隔开是不够的。要利用这个知识,我们还必须知道它是如何做到的:那个东西必须放在桌子上才行,而不是放在比如桌子腿之间的地方。

主体-支撑表述是这样帮助我们对知识进行分类的。“主体”代表的结构组件是达成目标的直接工具,“支撑”代表了所有其他特征,它们仅为前面所说的工具服务。一旦可以把桌面归类为桌子的“主体”,我们会倾向于认为桌面的作用只是把东西与地面隔开。当然,如果理解那些支撑物如何帮助主体实现目标,也就是桌子腿是如何帮助桌面本身离开地面的,我们会获得更多控制力。要理解这一点,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能够表述如果桌子腿无法完成自己的工作,可能会发生什么。

要理解某个事物如何工作,知道怎么能让它无法工作是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