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月读书网 > 心智社会:从细胞到人工智能,人类思维的优雅解读 > 22.8 干扰 >

22.8 干扰

是什么让我们可以忍住干扰,返回到之前的思想中来呢?控制短时记忆的智能体一定参与其中。许多干扰不仅来自外部,也来自思维内部,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举例而言,几乎是最简单的谈话也会对它们开启的思维列车造成干扰。想一想下面这个句子:

The thief who took the moon moved it to Paris.

(偷走了月亮的小偷把它移到了巴黎。)

我们可以把这个句子看作是在表达一个受到其他思维干扰的思维。说话者的主要目的是表达这个Trans-框架:

说话者意识到听众可能不知道小偷是谁,就用一个“关系从句”打断了主句,“who took the moon”这个关系从句进一步描述了小偷这个“行动者”。碰巧,这个干扰从句也是一个Trans-框架的形式,所以现在语言智能组必须同时处理两个这种框架。

英语倾向于用某些wh词语,比如“which”和“who”来打断听众的语言智能组,并让它的短时记忆临时存储一下当前的代原体安排。这让语言智能组更有能力理解产生干扰的短语。在月亮那个句子中,“who”这个词让听众准备好听到关于“行动者”小偷的详细描述。一旦完成,语言智能组又能“重新想起”之前在理解主句过程中的状态。就算没有wh开头的词汇,我们也总是能够知道什么时候要使用干扰程序。然而,过程并不总是很顺畅:

The cotton clothing is made of is grown in the south.

(可译作“这些棉布是用生长在南方的做的”或“织布的棉花生长在南方”。)

这句话让人困惑,因为读者倾向于把“cotton clothing”中的“cotton”当作是修饰“clothing”的形容词,而句子的作者其实把它作为名词使用。同一个句子如果设定在一个更大的背景下就更容易理解一些:

——Where do people grown the cotton that is used to make clothing?

(人们在哪里种植用来织布的棉花)

——The cotton clothing is made of is grown in the south.

(织布的棉花生长在南方。)

第一句话激活了“cotton”的名词意义,并且就这个主题提了一个问题。现在这个问题实际上成了一个命令:它让读者把注意力集中于某个特定的主题。在这个例子中,它让读者准备好为名词cotton的表述加入更多结构,因此就不太需要明显的打断信号了。不过很奇怪,我们很少费心去用任何信号来终结产生干扰的短语。我们从来不会用某个词语来结束“who”发起的内容。很明显,我们通常都会准备好假定干扰短语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