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月读书网 > 我在故宫修文物 > 尾声 >

尾声

北方老辈人喜欢住平房小院,“接地气”。和小院里历经百年、生机勃勃的杏树一样,这些工匠也“接了地气”,拥有一种狼烟滚滚的外面的人所没有的悠长的节奏。西三所的小院像一个杂居的四合院。很显然,这里上班的人们之间关系很好,那种放松和温暖有一种异于现代社会的人情味。这大概,也是接了地气的缘故。和钢筋水泥的写字楼相比,故宫修复师们的西三所像一个平静的桃花源。

而走在风雨侵蚀、坑洼不平的故宫的砖地之上,看着宏伟的建筑,历史感油然而生,那时,我们的心情应该是一样的;周一故宫闭馆,陶器组的纪东歌在空无一人的太和门广场上骑着自行车迎风驶过,第一次这么享受的,是爱新觉罗·溥仪。

2016年,文保科技部将搬迁到另一新盖楼中。这些修复师们将告别西三所,一个时代结束,代之以另一个时代的开启:最近两年,故宫每年约吸收四五十名应届毕业生。未来几年,这个数字可能还会增加,届时,故宫将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五年后,随着老员工慢慢退休,故宫将有三分之一的员工被替换为新鲜血液。包括屈峰、闵俊嵘、高飞、孔艳菊、陈杨、亓昊楠在内,这个日渐壮大的年轻人队伍,将真正决定着故宫的未来。

纪东歌骑车穿过太和门广场,最早享受过的人是百年之前的末代皇帝溥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