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月读书网 > 谋杀法则 > 第258节 >

第258节


  还有一种可能也被我排除了:对方与驼子厮打,强行将他拖进去。萧家大院和其他房子离的比较远,村民很难听到动静,但是,如果是与驼子厮打的话,不管是衣服上,或者身体上,都会留下挣扎的痕迹,但是根据我的检查,尸体身上没有和别人打斗的痕迹。
  所以,我作了一个比较大胆的推测:驼子是被人吓进萧家大院的。
  假设萧家大院的大门没有关,如果有人从正对大门,也就是驼子的侧身方向去吓驼子,驼子会本能地往吓他的人的相反方向跑去,也就是萧家大院,一旦踏入萧家大院的门槛,就算驼子后悔,他也跑不出去了,因为吓他的人那时候已经在他的身后,所以受了惊吓的驼子只会继续往前跑。
  “那驼子跑进来之后,对方又是怎么确定驼子会落入井里的?”沈诺问道。
  我想了想:“我想我知道台阶上那两道痕迹是怎么回事了。”

第327章 如何落井(二)
  我们就站在萧家大院外进行着一遍又一遍地推理和演示,最终我推断出,驼子是受了惊吓之后,本能地往受惊吓方向相反的方向,跑进了萧家大院里。基于这种推测,我也突然明白过来萧家宅子前、井后的那两道痕迹是怎么产生的了。
  沈诺问我怎么回事,我没有马上回答,而是让她在萧家外等我一会。我回了一趟驼子家,取了我和沈诺所用的两柄手电筒,这两柄手电筒是村民借给我们的,沈诺茫然地看着我,问我要干什么。
  我带着沈诺进了萧家大院,再去看台阶上的两道痕迹时,它们已经几乎要看不清楚了。昨天夜里,狂风大作,台阶上的积尘被吹起来,那两道痕迹也被掩盖了,但是那两道痕迹的模样,却非常清晰地印在我的脑袋里。
  我站在台阶前,面对着井和萧家大院的大门,萧家大院里的宅子,就在我的身后,大门、井和我,正好成为一条直线。我找准了位置,把手电筒顺着那条直线,放在了我身后的台阶之上。
  两支手电筒的筒头(发光的一侧),对着萧家的宅子,筒尾对着井和萧家大院的大门。沈诺愣愣地看着我,看着我嘴角的笑,沈诺恍然大悟,她终于明白,凶手正是借着人的本能,毫不费力地让驼子落入井中的。
  再把手电筒拿起来,台阶上又留下了两道痕迹,那两道痕迹,和昨天我们在台阶上发现的痕迹,形状非常相似。手电筒的筒头比较大,是一个凸起的圆柱体,筒身和筒尾则呈一个比较细的圆柱体。
  因此手电筒放下的时候,只有筒头圆柱体的侧面和手电筒的筒尾的一部分会落地,筒身和地面是不接触。每道痕迹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一厘米长,半厘米宽的类长方形,这便是手电筒的筒头接触地面时候留下的,而另一部分是在类长方形下方十厘米的地方,呈一条几乎没有面积的细线,那便是筒尾留下的,那十厘米,是筒头和筒尾的之间的距离。
  驼子死的时候,是晚上,驼子在去那间没人住的屋子休息时,必须要经过萧家大院,这个时候,驼子提心吊胆,紧接着,凶手从驼子的侧面将驼子本能地吓进了萧家大院的门槛里,再之后,驼子无路可退,因为凶手继续在驼子身后吓他。
  这个时候,凶手再次利用人的本能,让驼子顺着萧家大门、井和手电筒所在位置形成的直线跑。至于凶手是怎样利用本能的,更加简单:光源。当时,夜黑风高,萧家大院前的那片空地,没有光根本就看不清楚,凶手事先在井后、宅子前的台阶处放置了两柄手电筒。
  手电筒是打开的,所以那个方向有光源,驼子虽然被吓住了,但是他的大脑没有停止思考,人的大脑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能自主地判断出应该往那个方向跑。只有那个地方有光,能看得清,所以驼子本能地就往有光的地方跑了。
  而手电筒筒头,即发光的一侧是对着宅子,而不是对着井的,所以驼子只能借着光线看到宅子的门,而看不到手电筒筒尾对着的那口井,也就是说,井处于光线的盲区。驼子没有进过萧家的大院,经过大院门口的时候,顶多也只是匆匆瞟上一眼。
  如此紧急的情况下,他又怎么可能会知道他跑的方向,正有一口井壁非常低的井等着他呢。
  于是,驼子自己跑到了井里去。按照时间推算,从驼子在萧家大院外被吓住,再往宅子的方向跑,最后到落井,应该只需要十秒钟不到,驼子受了惊吓,也许忘记呐喊,也许他呐喊了,但是,村民住的地方都在距离萧家大院很远的地方,没人能听见。
  驼子落井之后,声音就变的更小,这个时候,凶手只需要搬几块大石头往下砸,驼子死亡,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昨天夜里我注意了一下,村民家里的手电筒都长一样,留下的痕迹也都一样。”沈诺说道。
  这种手电筒的质量不好,是最便宜的一种,舍得买手电筒的村民,自然都会选择这一种,所以想要通过手电筒的形状和型号找到犯罪嫌疑人,比较困难。因此,沈诺立刻放弃了这种想法,她提出另外一个问题:凶手是用什么方法吓住驼子的。
  正如之前所说,萧家大院外没有一个可以供人隐藏的地方,并且,要将驼子吓得往大门里面跑,那个人势必要站在正对大门的地方,当驼子经过那个人和大门中间,他们两个人和大门呈一条直线的时候,那个人才能将驼子吓得往门里跑。
  而且,那个人和驼子距离的位置不能隔的太远,否则驼子完全有时间选择其他方向跑,而不是本能地往吓他的人的相反方向跑。在这种前提条件下,驼子经过门外的时候,肯定是有发现那个人的。
  “所以说,那个人,是等着驼子走到合适的位置的时候,才吓他的。也就是说,驼子在那个人没有实施吓人行为的时候,是没那么害怕的。”沈诺说道。
  我点点头:“不要忘记驼子当时的心理,在没被吓住之前,他也是警惕的,我们可以据此,分析那个人的特点。”
  首先,假设那个人只是一个普通的村民,经过萧家大院,驼子的心里害怕,这个时候,如果看到一个普通的村民,哪怕是讨厌他的人,驼子的心里都会心安一点,多一个人,总比少一个人好。而这种情况下,那个人突然吓住村民的可能性就会变的很低。
  所以,这种可能性比较少。
  再作另外一个假设,那个人原本就是驼子比较害怕的人,但驼子害怕的程度,还不至于看到他就跑。这样的人,目前村子里已知的有萧老和大壮,所有人都害怕这两个人,但毕竟过了十几年了,看到这两个人,大家都只是尽力避开,而不会一下子就吓的魂飞魄散。
  所以,我认为对方是大壮、萧老或者类似他们两个人的人。据此还原一下当时的场景:驼子经过萧家大院的时候,那个人就站在事先计划好的位置,驼子远远地就看到了他,于是,驼子暂时停下了脚步。
  那个站着,一定和平常让人害怕的样子一样,驼子心里有些恐惧,他的心底是矛盾的,他在考虑要不要往前走,终于,一整日的疲劳帮助他做了决定。驼子觉得只要自己快步走过去就不会有事,毕竟他也不是第一次看到那人奇怪的样子了。
  于是驼子一边快步地往前走,一边警惕着那个人。
  就在驼子走到指定的位置时,那个人利用声音、动作或者狰狞的面容,对驼子实施了吓人的行为。驼子平日里害怕那个人,只是因为他们举止奇怪而已,那个人从来没有吓过村民。突如其来的惊吓,一定让驼子魂飞魄散,他来不及多想,本能地往那个人相反的方向跑。
  就这样,驼子自己掉入井中,丧了性命。
  这种假设是成立的,也是合理的。
  “那那个人,究竟是萧老,还是大壮?”沈诺问道。
  我们本身就非常怀疑大壮,萧老我们也怀疑过,经过昨天夜里的事情,我们对萧老的嫌疑减少。但现在,萧老又重新被纳入非常具有嫌疑的人群之中。
  “还需要进一步调查,除了这两个人,还有人具有嫌疑……”我回答沈诺道。

第328章 熟悉(一)
  如果是大壮和萧老的话,无疑能够产生让驼子因害怕而跑进萧家大院的效果,但这不代表只有这两个人能够做到。大壮和萧老的外部特征非常明显,很容易辨认,但这也使得他们很容易被假扮。
  特征越明显的人,越是容易被别人冒充。所以说,如果凶手另有其人,他们想要在夜里假扮大壮和萧老,比较容易。而大壮和萧老这两个人,萧老相对而言更好假扮,大壮毕竟太过壮硕,村子里大多数人都比较瘦弱,体形的差距不容易掩饰。
  而萧老就不一样了,扮演他,只需要穿上破烂的衣服,戴上花白而长乱的假发,在夜里,这种装束之下,往萧家大院外一站,再低头,所有人的第一反应都会认为那就是萧老。所以,最终我们把那个人的范围缩小了很多:大壮、萧老或者假扮萧老的人。
  大壮的发财梦被我们破灭,他什么都不肯说,所以我们只能从另外两种人入手。萧老的精神看似有问题,而且,他似乎没有什么杀人动机,所以我们也暂时把他放到了一边。层层抽丝剥茧,我们推断出驼子入井并被杀死的过程,又缩小了凶手的范围。
  “最容易假扮成萧老的人,是村子里瘦弱的人,以老人最有可能,老人之中,目前比较可疑的是老中医和老神棍。”我对沈诺说道。老中医和老神对十几年前的事情棍各执一词,他们看似和大壮的死无关,但也进入了我们怀疑的范围。
  “所以说,我们从这两个人入手吗?”沈诺问我。
  我点了点头,老神棍总是一副装模作样的样子,我们说什么,他都能扯到玄学的内容上去,这样的人,不容易露出马脚,但是老中医就不一样了。老中医表面上表现的正义凛然,为人热心,如果他是装出来的,背负着这样的包袱,他很容易露出破绽。
  而且,老神医的身边,还有一个日夜与他相伴的妻子,如果老神医真的有问题,他的妻子很可能知道,甚至是帮凶。两个人比一个人更加容易露出马脚,于是,我们顺着村子的小路,再一次朝着老中医家里去了。
  到老中医家里的时候,他和他的妻子正在吃早饭。老中医非常热心,邀请我和沈诺一起吃早餐。我们礼貌地拒绝之后,开始说正事,不出我所料,老中医又一次把他的妻子支开了,这引起我和沈诺的怀疑。
  老中医的妻子出去洗衣服去了,我对着沈诺使了个眼色,沈诺心领神会,找借口出去了。屋子里只剩下我和老中医两个人,我故作随意地问老中医为什么要让他的妻子出去,老中医摆了摆手,说女人帮不上什么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