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月读书网 > 我的殡葬灵异生涯 > 第487节 >

第487节

  我看到树林深处有一栋破破烂烂的木屋。
  一看到这木屋,我心跳猛然加速,这不就是相机的照片里出现过的吗?!
  我也不知自己怎么想的,竟然一步步走向木屋。屋子窗户里,亮着一盏微弱的火苗,扑闪扑闪的,照的窗户鬼魅丛生。
  我来到木屋前。头上是冷汗,犹豫片刻轻轻推门,“吱呀”一声开了。
  我犹豫了一下走进去,屋里充盈着一股很奇特的腥味,一闻就闻出来,是血腥气。
  这让我紧张起来。周围一片黑暗,没有光线。我小心翼翼走到桌前,捧起那一盏油灯。
  一只手掩着火苗,慢慢往前走。这是完全木质的房屋,由各类圆木搭建而起,结构极其精巧。木头表面刷着漆料的保护层,不知是做什么用的,可能是防潮防火。
  我顺着血腥气走,抬眼发现对面的墙上挂着东西,血刺呼啦的。铺开了面积非常大,好像是一张皮。
  正待细看。外面突然传来脚步声,细细碎碎透着阴森。
  我赶忙把灯盏放到桌上,无处可藏,只好一猫腰钻进桌子底下。
  门开了,从外面走进一人,只能看到膝盖以下。
  膝盖下是黑色的。看不到双腿,好像是黑袍。黑袍?我吓了一大跳,不会是那个鬼吧?
  这里难道是鬼的老巢?
  我心跳加速,抖成了一个。
  那人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我趴在桌子底下看着,发现不同寻常的细节。这人走路并不是前后挪动双腿,而是平移平滑,也就是说,应该是悬浮的。
  什么人能悬在半空,那只有鬼了。
  我紧张满头都是冷汗,几乎迷糊了双眼。这时就看到这只鬼站在墙对面,似乎在盯着墙上一大张皮看,还在喃喃自语:你来问我,我是什么人。说啊,来问我,我是什么人。
  我吓得喉头咯咯响,气氛实在太恐怖,干脆趁这个工夫溜之乎也吧。
  我慢慢从桌子下面爬出来,回头看看它,那鬼还悬浮在墙前,没有察觉到我。
  我一步一步爬到门口,看着外面黑森森的森林,站起来刚要跑,忽然就感觉到脖子后面一凉,好像有人在对着脖子吹冷气。
  “来问我,我是什么人。”后面响起冷冷的话。
  我惨叫一声撒腿就跑,没跑两步摔在地上,看到一团怪影黑压压浮了过来。
  完了完了,我想使出天罡踏步,可全身沉重,手脚发僵,站都站不起来。
  巨大的危险如同黑影一般笼罩过来。


第三百八十一章 道士
  现在的我连转身都相当困难,黑影如云,越压越低,我心惊胆寒。
  忽然只听“嗖”一声快响,空气似乎被什么刺破。我的压力顿消,回头去看,不知从哪飞来一只箭,正钉住地上的一个东西上。
  那东西是黄色,好像是某种动物,正奋力挣扎,左右摇摆,却根本无法挣脱这只箭。
  箭羽直接穿胸而过,牢牢把它钉在地上。
  这动物吐出一股烟,烟雾弥漫,我打了个哆嗦。猛睁开眼睛,发现自己正缩在大石头的后面。这块石头正是我刚才睡觉的地方。
  我这才恍神,刚才应该是做了两层梦境,宾馆一层,林间小屋一层。现在总算是醒了。
  我擦擦口水,全身沉重,昏头昏脑从石头后面出来,看见周围林间雾气环绕,在草丛边缘趴着一只奇怪的动物,被一只箭钉在地上。
  我赶紧揉揉眼,没有看错。那动物还没死,看上去像是大老鼠,唧唧叫着,地上抓的全是爪痕。
  我正迟疑间。林子深处缓缓走出一人。这是个道士,大概五六十岁,满脸皱纹,穿着一件脏兮兮的道袍,高束发髻,双眼炯炯有神。怪的是,在他左肩上背着一只小巧的黑弓,看上去像是女人用的,到是精致。可见刚才那只箭羽是他射的。
  看到这道士我陡然倒吸口冷气,认出来了,这就是相机里最后一张照片上出现的人。
  照片是在深夜,他双眼放红光,鬼魅至极。我们都在猜测,拍照人遭遇不测很可能和这个道士有关系。现在一看到他,我吓得汗毛都起来了,倒退几步,把背包护在前胸。这道士可背着弓,再给我一箭呢。
  “你,你是什么人?”我看着道士问。
  道士没回答我,走到钉在地上的动物前看了看,抬起脚踩住那动物,抓住箭羽的后部使劲往外一拽,一股血线从伤口喷出来,溅起来老高。
  道士把沾血的箭在袍子上蹭了几下,然后塞到身后的箭筒里。
  他从腰里取出一把快刀。把动物翻过来。那动物还在挣扎,绵软叫着,道士眼睛都不眨,一刀捅进脖子里,血呲呲往外冒。他熟练地给这只动物开膛破肚。
  我在旁边看得浑身难受:“你……你到底是什么人?”
  道士抬头看我:“小伙子。幸亏我赶的及时,要不然你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怎么讲?”我哆哆嗦嗦问。
  “此物名为皮子,也就是黄鼠狼,深山中专会寐人。当年有人在山中放了一百只老皮子,如今死的死,残的残,能活下来的已成妖物,人遇见必死。你们这些后生啊,不知天高地厚。”道士摇摇头。
  我惊怒:“什么人干的这缺德事?往深山里放黄鼠狼,真缺德。”
  道士自嘲一般笑笑:“你要找这个人可不容易,他在几百年前就失踪了。几年前曾现身过一次,而今又不知在何方。”他的口吻非常沧桑。
  “什么人?”我疑惑问。
  道士回过神:“跟你说你也不知道,赶紧回去吧,这里不是你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