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月读书网 > 南宋异闻录 > 第297节 >

第297节

杨瀚好笑道:“这都什么鬼名字?”
羊皓道:“千是千峰部落的名字取其首字,猪是丰猪部落的名字取其次字。其余两个部落,大抵如是。实际上就是按照合并后的势力大小排序,把其部落名字中相应的字取,合为部落的新名字。”
徐海生冷笑道:“那要是这个部落吞了十个八个部落,那部落名称岂非奇长无比?”
羊皓淡淡地道:“大王已经注意到了他们,他们已经没有这个机会了。”
徐海生一呆,这话还真不好接啊。
杨瀚道:“你继续。”
羊皓道:“千猪部落如今约有五十多万人口,距我们最远,他们在大陆最南边。
不过,他们所据的地势奇险无比,先是一条大江,浩浩荡荡,堪称天堑,过了此河,又有一关,两山夹峙,奇险无比,只有闯过这两关,才是一马平川,除非,从海上去。
所以,‘斩三刀’部落的势力虽然远远强大于这个部落,如今却也不曾攻伐他们。”
杨瀚眯了眯眼睛,问道:“这斩三刀,如今势力如何?”
羊皓道:“‘斩三刀’部,势力最大的斩山部,原本就有六十多万人口,只是原本藏于山林,这个大部落得分成无数的小部落才能生存,如今没有龙兽之害,他们也出山筑城,开荒垦地,人口得以聚拢。
如今他们接连吞并了相邻的两个部落,现有人口,已经接近一百四十万。他们的地盘,有大片的草原,所以骑兵尤其强大。还有就是……”
羊皓抬眼看了看杨瀚,又轻轻低下头去:“据奴婢派去的密探回报,新年元旦之日,‘斩三刀’部落将要立国,他们如今连国号都已定了,定国号为‘秦’,新帝的年号为……‘斩杨’”.
此言一出,连有机会就要拍马屁的司马杰都不敢开口了,“斩杨“,这是明摆着向大王发起挑衅啊,那个部落竟落如此狂妄!
杨瀚沉默了一会儿,轻声道:“国号为秦。这是想说他们延续的国祚是……”
司马杰等人原是小民,对于祖地、对于另外一个时空,所知不多,所以杨瀚没有再说下去。
不过,这个部落竟然定国号为秦,这是巧合,还是他们的部落首领原是三山帝国覆亡时的一方大贵族,他们家族知道许多关于祖地的历史?甚而……这个部落的族长,他的父祖或者他本人,也是从祖地来的?
杨瀚沉默片刻,道:“关于将要自立为帝的这个人……你还知道多少?”
羊皓道:“不多,我们的急脚递才成立没有多久,刚刚把触角探出去。原来诸部分散,对于这些远隔重山的部落,知其部落名就不错了,谁会去打听仔细。现如今,我们对他们也了解不多,不过奴婢已经派了几批人,在做进一步的探察。”
杨瀚点了点头,对于一个刚刚草创的谍报机构来说,羊皓已经做的非常好了。
羊皓道:“奴婢对他们那边了解不多,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之间,还隔了一个‘风月’部落。”
杨瀚刚刚听说‘风月’部落时,就觉得这名字稀奇,待听说是将合并的部落名字各取一字取成,这才明白为何会出现这样古怪的名字。
听羊皓一说,杨瀚便道:“这风月部落在何处,底细如何?”
这时候,还没有关于整个三山洲势力分布的地图,那也是需要派出人员进行勘划的,所以就连说起如今隶属于杨瀚的各方势力的分布,如果不是因为他亲自走过两遭,脑海中对于这个势力究竟处于东南西北的哪一方,周围地形如何,杨瀚心中也不可能有一个明确的了解。
如今对于这个“风月”部落,杨瀚就更加不知所在了。
羊皓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向杨瀚解说,想了一想,才道:“这个‘风月’部落,由‘大风’部落和‘月华’部落组成。两部合一,现在人口近八十万人,男女皆可控弦捉刀,故可聚兵二十万。
该部所在,沼泽、河流、山川密布,故而其西面的‘斩三刀’部落虽然强大,骑兵却几无用武之地,所以目前相安无事。
实际上,这三大部落所在,都是不适合龙兽活动的,所以在大王您拘束龙兽之前,龙兽对那里的祸害也最少,这也是他们虽然偏居一隅,生活穷困,却一直不受我西山强大部落约束,且能迅速集中,隐隐有立国之势的原因。”
杨瀚明白了,自语道:“如此说来,我们要一统三山,这第一战,要先战‘风月’啊!”
羊皓眉头微皱,道:“我西山诸部,主力正在瀛州,此时与‘风月’开战,只怕……”
杨瀚笑了笑,截口道:“正因为我东山主力尚在瀛州,寡人才要与‘风月’开战。不然,纵然打下‘风月’,与寡人何干?势必要被诸部瓜分干净,寡人连汤都喝不上一口。”
杨瀚瞟了徐海生一眼,道:“徐公公,回头你就不必下山了,象奴队,从此交由司马公公掌管。你随本王左右,待寡人采了那一溪‘风月’,送你个大将军当当。”
第272章 借力打力
第272章 借力打力
世间事物,总有万千联系。也许没有一个人高高在上,可以凌驾于人类社会之上,去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果关系,一一梳理清楚。
所以,他们只能用气运来解释。
所以,史学家的优势就是,他拥有众多已经发生的事件的资料,他可以按照这些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操纵这些事件的人物关系,进而推测出它们相互影响的内在关联。
对于三山世界来说,史学家们的解释是这样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个帝国旧的秩序开始渐渐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旧的统治阶级对于上层权力的垄断,渐渐与新兴且壮大起来的势力之间的矛盾冲突愈发激烈,这就给大动荡提供了内在的动力。
而整个三山诸国动荡的契机,其导火线就是一个人以及两种政体的碰撞。
蓬莱帝国的皇帝权力集中制与元老院的共和民主制产生了不可调和的激烈矛盾。
这种特殊政体本就是当年两大势力媾和的结果,历经五百年的发展,它们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再也无法维系下去了。
于是,元老院幕后策划,支持一个万夫长,发动了针对皇帝的叛乱。
方壶帝国,则是政权分离制与政教一体制的冲突。
同样,五百年前,教会诸公国之间尚处于蜜月期,教会需要诸国大公的支持来传教,各国大公需要教会来麻痹百姓,做他们的顺民,双方互相配合,相得益彰。
五百年后,教会成了一个庞然大物,它越来越渗透到世俗势力中。它越界了,因此导致诸国政治势力的激烈反抗,于是,方壶帝国开始战乱不休。
于教会而言,这是圣战。
瀛洲帝国呢,却与政体冲突没什么关系。
它的动荡,仅仅是因为一个家族势力越来越大,它想取代原本的皇帝,自己做这个国家的主人。于是,它的动乱爆发了。
这三者之间都是由于各自存在的问题爆发的冲突,可它们同时爆发,有没有存在影响或者说是联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