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月读书网 > 寂静苍穹下 > 羊的忧伤 >

羊的忧伤

尼泊尔人的一天,是从朝拜开始的。每当黎明到来之时,人们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情,是要和家里其他人一起出门,去附近的神庙里朝拜。他们用托盘托着祭祀用品,要等待第一缕阳光落地时,在神像面前进行敬献。

祭祀用品,一般包括红色的朱砂粉、细碎的花瓣还有米粒。拜完神灵之后,人们会用圣水和黏土将这些物品混合成糊状,涂抹一些在神像上面。剩下的,则涂抹在自己及家人额头上,象征神明与自己同在,这种方式,就是尼泊尔人著名的“迪嘎”。

“血祭”,是尼泊尔人另一种庄重的祭典。当遇到节日、婚礼、房屋落成等重大庆祝活动时,人们通常会将公鸡、公羊或公牛,在神灵面前宰杀,之后提着祭品,按顺时针方向绕神三周,然后将小黄花与米粒,撒在神像上,再进行和“迪嘎”类似的步骤,以加强神与人之间的沟通。

看似有点残忍的“血祭”,对尼泊尔人来说则情况不同,因为祭祀不仅意味着当着神灵的面敬献了贡品,杀死一头牲畜,还意味着使一个化身为牲畜的“不幸的兄弟”得到了解脱,给了它“再生为人的一次机会”。

“奔羊节”时,好心的当地人提醒我们去附近的庙宇参看宗教仪式。我们走进庙门的时候,地上燃烧着火堆,僧侣和人们坐在地上祈祷着什么,教徒们则不断涌向神殿向神灵进献和朝拜。寺庙会有专人,在每个人的额头上授予朱红的“迪嘎”,并示意我们要不要也来上一点。

庙门内,空地上的神像,撒满了家畜的鲜血、米粒与花瓣,看样子“血祭”刚刚完成,整个寺院处于一种欢腾的状态中,仪式正进行得虔诚而隆重。

我坐在寺外的空地上,一只眼神忧伤的羊,正悄然偷吃着神像上“血祭”过后留下来的红色米粒与花瓣。它刚刚进行过“奔羊节”上的一场奔走仪式,像在青海和西藏时,那些围着神山圣湖转山的放生羊一样,现在,也许它是真的饿了、累了。

想起离开北京时写的那句:“看见每一只转山的羊,都要给它粒粒饱满的麦子!”在神祇的面前,我不忍心再看它的眼睛。

这一只羊,分外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