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月读书网 > 巅峰追光者 > 8.4 把秋天装进镜头 >

8.4 把秋天装进镜头

8.4.1 前期拍摄

这幅《把秋天装进镜头》是我在黄刀拍摄极光时顺带创作的,正赶上9月份那里的树木变黄,而湖面又是天天平静得出奇,所以我被各种各样的倒影所吸引,红的,黄的,绿的,紫的,这是一个五颜六色的季节,每一次按快门,我都感觉将秋天装进了镜头,甜美如蜜,让我细细品尝。在这里,我想谈一下关于秋景拍摄的思路,然后我们再回来讨论这幅作品。

秋天,大地变成了一个旋转舞台,那鲜红色的枫树、金黄色的白桦、古铜色的橡树等植物都在尽情展示它们无与伦比的美,而在这你家唱罢我登场的大幕下,摄影师忙碌着,陶醉在捕捉美景的幸福中。但无论是层林尽染的大场面,还是一叶知秋的小风光,相机和眼睛所见总是有一段距离的,如何最大限度地拍出与众不同且诗意盎然的秋景成了许多摄影爱好者的苦恼所在。“我看到的景色很漂亮呀,怎么拍出来就不是这个样子?”解答这个问题的根本就在于摄影语言的运用,这也是一个构图、用光、对焦、参数设置等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以下的讨论基于秋景拍摄的两种模式:大场面和小风光。

层林尽染的大场面

拍摄大场面的秋景几乎是所有摄影师的梦想,试想晨雾掩映下的枫树林,红色随初升的太阳一样鲜亮,但这却又是最难驾驭的秋拍主题,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大量颜色和细节的引入很容易导致构图过乱,抓不到重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拍好秋天的大场面,就要避开过多的元素干扰,而追求整体的线条和色块。器材上,广角和长焦镜头都能达到这种效果,比如尼康14-24的空间变形可以夸大前景,让本来干扰视觉的繁茂枝条被前景突出的主题所弱化,而长焦如尼康70-200镜头则可以取凌乱树林的一个局部,最大限度地刻画线条和色块的组合。用光上,以日出日落的光线为最佳,尤其是太阳在地平线左右散发的金光,和秋天本身的颜色相近,顺光拍摄,除非是有雾,否则尽量取局部,这样可以使被光线照到的景物单一,而不会出现平光照射带来的景深过浅的问题,而有雾又是另一回事,雾气可以使景深加强,即便是细节很多,也会因若隐若现的朦胧感而产生纵深差。逆光拍摄,大场面构图相对简单,无论是否将太阳纳入画面,温暖的金色都会充满每个角落,同时由于逆光的渐进感,自然使得景物某些部分亮、某些部分暗,从而加强了景深,形成了颜色鲜艳又不凌乱的最终效果。对焦上,如果是有前景的拍摄,则焦点应放在前景上,如果是远处的一个局部或场面,则焦点可放在画面的下1/3处,这样所有元素都入焦。参数设置上,风光片使用光圈优先或者是全手动模式,并且光圈要尽量小(以数值大于8为佳),以获得最大的景深,快门的选择要根据拍摄的对象,如果需要虚化流水,快门要大于或接近1秒,在使用三脚架并且没有风吹草动的前提下,快门速度并不重要,而ISO则尽量选择小的数值以减少噪点。

一叶知秋的小风光

小风光或者说小景拍摄是秋景摄影中最考验创意的,它最容易拍好也最难拍好。容易指的是往往主题是一片红叶,不会引入太凌乱的周边景物,难指的是小物体的构图千变万化,不容易抓到精髓。器材上,微距镜头效果最好,虽然有些中焦和广角也能达到微距镜头的对焦距离,但是微距头所能做到的1∶1画面呈现则是拍摄小风光的最佳利器,比如尼康的105定焦微距,可远可近进行小景拍摄。用光上,由于空间狭小,所以即便是正午的强光也可以通过寻找遮蔽物和移动身体来削弱,所以并无特别要求,但是如果选择顺光拍摄,则要注意尽量人为制造或者寻找明暗交替的效果,这样光影的趣味在于小物体本身带来最大的视觉冲击,配上良好构图所引入的线条和形状,对比意味强烈。而逆光拍摄则是小风光的重中之重。因为往往逆光可以使植物的叶脉经络毫发毕现,同时又能照亮叶面本身,让红色或者黄色突出,这样拍出的画面既有细节又有颜色。对焦上,由于小景一般离物体较近,所以手动对焦效果最佳,而对焦点一般选择在物体上的细节鲜明处,使之呈现出最锐利的效果。参数设置上,光圈的选择要根据景深来定,如果想要虚化背景,突出一片叶子本身,则要选择大光圈,2.8、4、5.6等,而如果想要叶子和周围景物全都入焦,则小光圈为最佳。快门的设置跟大场面拍摄类似,也是要看是否有流水长曝的需求,如果有,快门调到接近1秒或者更慢,如果只是静态拍摄,则要考虑是手持还是上三脚架。手持的话还是要将快门速度调至大于(1/焦距)秒,而上三脚架则快门速度并不重要,ISO则是在保证光圈和快门的基础上越小越好。

一幅作品的诞生

回到该幅作品,这是一个没有云的早晨,太阳刚刚露出地平线,温柔地将金黄色的光铺洒到大地上、水塘中、树林里,一个不起眼的所在,白桦林的深处,秋色溢出。

这个场景我发现得比较突然,或者说是一闪而过的念头让我将画面定格在这里。我使用了70-200镜头的200mm端,三脚架支在湖岸上,前后左右寻找局部,从构图的角度来说,抽象取景的难度要大于大场面,因为可控制的元素太多,反倒手足无措了。这里我选用对称式构图主要是基于两点考虑。第一点就是最大限度地表现秋天,金色的太阳光是秋叶色彩的延伸,而水面的倒影又是岸上白桦林的延伸,而点缀期间的点点枝杈刚好使得这种色彩分布错落有致,于是我选择了对称,完美的对称最能表现一种工整与干净。第二点是照顾单调的前景,或者说干脆没有前景的水面。如果有一个树桩,或者一枚落叶等吸引人的物体,我会将这些元素作为主体去渲染,背景作为辅助,现在前面完全是空的,那能做的就是让背景成为主体了。

用光方面,我看中的是初升太阳的暖光造成的斑驳效果,亮的地方明快,暗的地方深沉,同时由于这个时间段的光相对温柔,所以我可以一张出片。这就更要求曝光的精准,这里我选用尼康的矩阵测光(或者叫作平均测光)、光圈优先的拍摄模式,曝光补偿放在0,这么做的目的是利用相机自己的测光机制,得到当时最正确的曝光。

对焦方面,景物由于离得很远,所以我直接拧到了无穷远并回拨少许。同时手动对焦的模式还有利于我拍多张曝光,由于当时的光线渐渐变强,所以为了保险起见,我也尝试了不同的曝光补偿,这就要求焦平面不动。

最终我选择了光圈8、快门1/40秒、ISO 800的参数组合,拍出来的效果稍亮,所以后期需要重新调节明暗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其实该幅图我也可以使用另一张稍暗的图片进行合并,但是由于这张图各种细节都在,所以通过拉曲线的方式完全可以解决。

8.4.2 后期处理

这幅照片的明暗处理是关键,目前的效果太亮,没有多少对比,另外金黄色的调子不够出彩,也需要加强。接下来我就一一展现这些操作。

首先,将图片导入Photoshop中,如下图所示。

对于光影的控制,主要靠曲线调整图层来完成,如下页图所示。

这里我把对比度拉高,但是对正中央的枝干进行遮掩,目的是让这里的曝光不会降得太厉害,但是树上的阴影我要尽量压暗,为的是和亮部形成更强烈的对比。

接下来是对金黄色的加强,选用色彩平衡对高光色调进行处理,如下图所示。

由于整体的调子都偏金黄,所以无须使用蒙版擦掉任何部分。

最后就是整体锐度的调节,我使用智能锐化配合明度的融合方式,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