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5年,即明天启五年,一个蒙古少女在家人的护送下,来到了盛京,即今天的沈阳市,嫁给当时后金可汗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皇太极为妾,这个少女,即是蒙古科尔沁贝勒塞桑的幼女,姓博尔济吉特,名布木布泰,她也被后世称为“孝庄太后”。
当时,在遥远的大明皇宫中,明朝皇帝朱由校正忙于在御花园里做业余爱好木工活,大太监魏忠贤把持朝政倒行逆施。谁也想不到,在远方举行的那场婚礼,对这座紫禁城意味着什么。
这场婚礼,新娘布木布泰十三岁,新郎皇太极三十四岁,她并不是他的妻子,他的正妻是布木布泰的姑姑哲哲。
十一年前,也是同样的场景,同样的经历,同样的婚礼,布木布泰的姑母哲哲也是同样从科尔沁来到盛京,嫁给当时还很年轻的皇太极。对于作为政治同盟的后金和蒙古科尔沁部落来说,联姻无疑是最好的手段,也许下一任后金的可汗,将会是科尔沁首领的外孙,血缘关系是最可靠的合约书。
然而,大妃哲哲在嫁给皇太极十一年以后,仍然没有办法生下一个儿子来,而此时皇太极早在娶哲哲之前,已经妻妾成群,儿女成行——继妃乌拉那拉氏生了长子豪格、次子洛格和长女,元妃钮祜禄氏生下第三子洛博会。然而这些儿子中,却没有一个是蒙古博尔济吉特氏的外孙。这两个部族的联盟关系只开花不结果,无疑是令人不安的。
生不出儿子来似乎不能怪哲哲,自哲哲嫁给皇太极后的十一年里,皇太极的生育纪录上也是一片空白,前三个儿子都是娶哲哲之前出生的,似乎这十一年里,皇太极东征西讨,并没有让他的妻妾有怀孕的机会。
然而科尔沁草原却不是这么想,甚至这对于哲哲自己也成了一块心病,她害怕自己已经过了生育年龄了,她必须要为自己和科尔沁草原找上一位继承人。
此时努尔哈赤已近垂暮之年,四贝勒皇太极继位的呼声极高,而皇太极自己也在积极筹谋中,作为妻子的哲哲自然很清楚,甚至主动相助,拉上娘家蒙古科尔沁部落做支持。
在哲哲嫁给皇太极十一年后,在哲哲和其兄塞桑的策划下,焦急不已的科尔沁草原又送来了另一个博尔济吉特氏——塞桑的女儿布木布泰。
对此联姻之事着急的不只是科尔沁草原,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在积极地开疆拓土,少不了蒙古科尔沁部的支持,后金对这次婚礼极为重视,给予的不是一个纳侧室的待遇。皇太极亲自去半道上相接,大汗努尔哈赤亲自率领着自己的诸妃和诸贝勒摆下仪仗,出城十里迎候。
小姑娘布木布泰给姑姑带来了吉祥,她嫁到盛京的第一年后,因这时候皇太极有较多的时间留在盛京,所以大福晋哲哲终于怀孕了,尽管生下来的只是一个女儿,惊喜不已的哲哲却因此恢复了信心。这时候后金的政权也在交接中,第二年,努尔哈赤去世,皇太极联合其他几个贝勒,逼迫大妃阿巴亥殉葬,自己登上汗位。
于是,生下一个儿子,成了摆在哲哲和布木布泰面前的紧迫事儿。然而世间事不如人意十常八九,越着急越不来,姑侄俩倒是一直有机会怀孕,可生出来的都是女儿。在布木布泰嫁给皇太极之后的九年时间里,哲哲生了三个女儿,布木布泰也生了三个女儿。
而这个时候,庶妃颜扎氏生下第四子叶布什,侧妃叶赫那拉氏生下第五子硕塞。皇太极已经是后金的可汗,他的疆土越来越大,后宫的女人也越来越多了,自然能够替他生儿育女的人也会更多。皇太极通常在灭了一个部族之后,会同时将对方的妃子收纳在自己后宫,眼看这个队伍很有渐渐扩大的趋势,哲哲的正宫之位也在摇摇欲坠中。
于是,焦急不已的科尔沁草原又送来了后备选手,布木布泰的哥哥吴克善为皇太极送来了蒙古博尔济吉特氏的第三个女人,布木布泰的姐姐海兰珠。
似乎博尔济吉特氏直系已经没有美女可送了,因为这一年海兰珠已经二十六岁了,还嫁过人。但是对于他们来说,这是最后一个可以争取的机会了,与其送一个年轻未嫁但魅力不够或血统太远的少女,不如送一个真正的美人过去。
非常奇异,皇太极也娶过科尔沁的女子,也曾经宠爱过她们,比如哲哲与布木布泰,但在他的心中,也只不过把对方看成是一个女人,跟他喜欢的其他女人差不多,不同的只是她们还带着家族背景而已。
但是海兰珠却不一样,这个有过婚姻经历的少妇柔媚无限,激起了皇太极前所未有的感情,他平生第一次投入了爱情。皇太极对海兰珠的宠爱超乎异常,仅仅一年,尚未生育的海兰珠的地位就远超过早来了九年的妹妹布木布泰,高居后宫次席之位,连正室哲哲的风头也让她压得黯然失色。
海兰珠来得正是时候,第二年,蒙古末代大汗,察哈尔的林丹汗死在青海,继位的儿子额哲在后金的大军之下,不得不归降后金。皇太极接收了蒙古察哈尔部,同时接收了林丹汗的传国玉玺和林丹汗的许多妃子,后宫中顿时多了许多如花似玉的美女。
紧接着,1636年,皇太极宣布正式登基为帝,称“宽温仁圣皇帝”,将国号由后金改为大清,并改元崇德。并定下后宫“五宫制”,分别是:中宫为清宁宫皇后哲哲、东宫为关雎宫宸妃海兰珠、次东宫为麟趾宫贵妃娜木钟、西宫为衍庆宫淑妃巴特玛、次西宫为永福宫庄妃布木布泰。
五宫皆是清一色的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其中中宫皇后哲哲,关雎宫宸妃海兰珠,永福宫庄妃布木布泰来自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麟趾宫贵妃娜木钟和衍庆宫淑妃巴特玛则是来自于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是皇太极所接收的察哈尔林丹汗的妃子。
如果可以自己做主的话,布木布泰是绝对不愿意看到姐姐海兰珠的到来的,这意味着她成了姑姑哲哲的弃子。在皇太极的后宫,没有儿子的哲哲仍可安枕无忧,因为她是无可动摇的正宫皇后。而对于布木布泰则比较尴尬,皇太极的宠爱早已不再,眼看着后宫越来越多的美女出现,她似乎仍可以说她来自高贵的科尔沁,她还有皇后哲哲的撑腰庇护来自我保护。但是随着海兰珠的到来,连这一重身份也似乎无以为凭了——连哲哲都放弃她了。
后宫五宫的分封,更是显得她地位降低,宸妃海兰珠、贵妃娜木钟、淑妃巴特玛,一个个都比她晚来得多,甚至她还为皇太极生了三个女儿,她的地位却不如嫁过人的未曾为皇太极生育过孩子的这三个宠妃。显然若不是因为看在皇后哲哲和科尔沁草原的面子上,她连五宫主位都入不了。相形之下,二十四岁的布木布泰显得光彩黯淡。然而上帝给人关上了一扇门,也许就能够给人打开一面窗。
封妃之后的第二年,二十八岁的宸妃海兰珠终于怀孕了,这个消息令得皇太极欣喜若狂,他的儿子已经有七个了,可还是为了和自己心爱的女人共同孕育孩子而高兴。皇太极对海兰珠的感情已经不是帝王对妃子的感情了,而是爱情。海兰珠的封号中用了帝王才能够用的“宸”字,海兰珠住的叫关雎宫,来自《诗经》上的爱情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虽然此时皇太极名义上的妻子是哲哲,但是很显然,皇太极以此举动来表明,海兰珠才是他真正情感意义的妻子。
海兰珠怀孕的消息,终于令皇后哲哲也不安起来。以皇太极对海兰珠的宠爱法,将来海兰珠若是一举得男,他是不是有可能废了她这个总也生不出儿子来的皇后,而立海兰珠为皇后呢?看来,这似乎是很有可能的一件事。
在皇太极的后宫生活了二十多年,深知皇太极个性也精于权术的皇后哲哲很快做出了决定,以她皇后和长辈的身份,不可能自己失了身份亲自去和海兰珠争宠,但是她可以利用失宠已久的另一个侄女布木布泰来牵制海兰珠的坐大。
这也许是哲哲的平衡之术,也许是布木布泰抓住了机会影响了哲哲,总之,姑侄俩又重新坐到一起来,哲哲决定再次推出布木布泰,由她在海兰珠怀孕的时候侍寝皇太极。
对于皇太极来说已经审美疲劳的布木布泰比不得那些年轻美貌的新宠,想要十拿九稳而非只是一夜侥幸得子,而是借这一次机会重新翻身,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非得过三关不可,不是一个人能够办到的。首先要皇后哲哲的帮助,其次要有正当宠的海兰珠的许可,其三还得皇太极本人愿意才行。
要从正专宠的海兰珠手中夺宠,非得有人出面说服海兰珠不可,而这个人自然当仁不让的就是皇后哲哲。海兰珠怀孕期间,势必不能继续霸占皇太极,而在这期间若有其他妃子怀孕了,海兰珠又不能一举得男,则大有可能被他人分去宠爱。眼前就有贵妃娜木钟和淑妃巴特玛在虎视眈眈,其他庶妃侧妃也都不是坐着吃干饭的,之前就在皇太极登基为皇帝之前,有两个后宫女人在皇太极偶然一幸的机会下生下了皇六子与皇七子。与其让别的女人得利,还不如由海兰珠安排同为一家人的妹妹布木布泰侍寝,不管两人谁怀孕,都是自己人,这话说动了海兰珠,她同意了。同时,这也是皇后哲哲的双保险措施,不管哪个侄女生下儿子,都算在她的名下,如果两个都一齐生男孩,正好可以左右牵制,她这个皇后位就安稳了。
机会垂青于有准备的人,在崇德二年七月,继宸妃海兰珠生下皇八子之后,崇德三年正月,庄妃布木布泰在长达十年的苦盼中也终于生下了皇九子福临。
两个儿子两重天,让人不由地诧异,同样是孩子的爹,做人怎么可以偏心成这样。
皇八子降生,皇太极欣喜若狂,这孩子是他最心爱的女人所生的儿子,又是皇太极称帝后诞生的第一个儿子,算得上真正的皇帝长子。他的诞生,让皇太极宣布大赦天下,整个宫中内外盛京上下举国大狂欢,这个孩子出生的一切待遇视同嫡后所生太子,甚至于不顾群臣的骇异,宣布要立这个连名字还没有的孩子为皇太子。
这个他最心爱的孩子,皇太极甚至不愿意像他其他儿子那样轻率地取名,而是要召集饱学儒士,上合天象下合地理地去商议,这孩子将是他的太子,他正打算挥师中原,也许这个孩子甚至会成为整个中原的皇太子、皇帝,做成他和他父亲努尔哈赤梦想不到的事业。
皇太极对皇八子寄予了极大的梦想,然而,不知道是先天不足还是什么原因,皇八子自出生以来就一直体弱多病,才活了几个月就一病而亡。
皇九子福临降生的时间,恰在皇八子去世两天之后。他的老爹沉浸于心爱的皇八子去世的悲痛中,他的出生显得冷冷清清。
相较于皇八子出世时的普天同庆,福临的出世连最微小的庆祝都没有,皇八子刚死,谁敢找这不痛快去?
因为孩子降临在永福宫,皇太极只匆匆地为孩子起名福临,余下的就根本没心思管了。他儿子生得多了,除非是他心爱的女人生的,否则也没怎么往心里去。虽然这对福临很不公平,但奇怪的是,后来连福临自己,也继承了这份独对爱人的多情和对其他人的冷酷。
因为皇八子的夭折,令多情而脆弱的海兰珠经不起这一打击,思子成疾,渐渐成病。
无论皇太极给予海兰珠再多的宠爱,再多的封号,再多的荣耀,也难以挽回海兰珠渐渐流逝的生命,在皇八子去世三年后,海兰珠终于香消玉殒。这时候皇太极正在攻打明军守卫下的锦州城,接到海兰珠垂危的消息,居然不顾战事正在吃紧,丢下整支军队五天之内昼夜兼程赶回盛京,却在赶到之际听到海兰珠刚刚去世一天的消息。皇太极杀人盈野血流成河眉头也不皱一下,面对爱人去世的消息居然崩溃到当众放声痛哭,完全不顾自己是皇帝之尊,哭得毫无形象,甚至于哭到休克,足足五六个小时醒不过来,吓得文武百官以为他哭死过去,乱成一团。
让人无法想象,皇太极这样一个争霸天下的人,竟然会在感情上如此深情,如此执着,甚至是真正的不爱江山爱美人。接下来的日子里,皇太极的举止一片混乱,他不停地对别人也对自己说:“朕生为抚世安民,岂为一妇人哉!”越是这么说,他越是陷入此中难以自拔,他近乎病态地沉湎于对海兰珠的悲悼之中,为她举行国丧,因在她的丧期不够恭敬还处罚了两个亲王。
海兰珠的死,像是令皇太极完全失去了生气,他的身体也迅速垮了下来,海兰珠死去两年之后,皇太极猝死于皇后哲哲的宫中。
皇太极的死,引发了清王朝的又一次帝位之争,也将布木布泰推到了一个历史的关键转折点上。
对于从来没有被皇太极真正爱过的布木布泰来说,皇太极和海兰珠的感情令她难以理解,这样一个帝王,竟然会为一个女人疯狂,而她只能做一个远远的旁观者。但是幸而,他给她留下了一个儿子。一个能够继承皇位的儿子。
皇太极死后,皇位的大热门人选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睿亲王多尔衮与皇太极的长子肃亲王豪格。这两人不但各拥势力,而且军功赫赫,但是又有致命的缺陷。两黄旗只肯拥立皇太极的儿子,而豪格又出身低微。于是多尔衮想了一个折中的主意,他可以拥立皇太极的儿子登位,但必须是出自五宫后妃的皇子。
皇太极的儿子虽然很多,但是满人一向“子以母贵”,继承人只能从五宫后妃的孩子中选择。豪格虽为皇太极的长子,但是他的生母乌拉那拉氏身份低微,尽管他战功显赫,甚至可以参与军机,但显然皇太极从来也没有把他当成继承人考虑过,这一点,恐怕所有的王公亲贵心里都很清楚。整个五宫后妃中,只有麟趾宫贵妃娜木钟生下了皇十一子博穆博果尔,时为两岁;永福宫庄妃布木布泰生下了皇九子福临,时为六岁。
虽然说贵妃娜木钟的位份在庄妃布木布泰之上,但是如果要把布木布泰背后的皇后哲哲也算上的话,结果自然不同。如果再算上哲哲背后的科尔沁草原的蒙古铁骑,那份量就更不一样了。娜木钟只是被皇太极所灭亡的察哈尔林丹汗的遗孀,背后的势力早已经荡然无存,博穆博果尔更是还在吃奶的时候。
皇后哲哲当年的双保险终于派上用场,在失去海兰珠的儿子后,她这一系还有布木布泰的儿子福临。哲哲执掌中宫数十年,早在努尔哈赤时代就为皇太极出谋划策,在王族在群臣中都很有威望,就连多尔衮年幼失母,还由哲哲抚养过一段时间。哲哲说出来的话,多尔衮和豪格都轻易不敢驳她。
就这样,六岁的福临登上了帝位。嫡母哲哲被封为母后皇太后,生母布木布泰被奉为圣母皇太后,于次年改元顺治。
顺治一登基,好事儿接连往下掉。没过几个月,李自成打进北京城,崇祯吊死煤山,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打开山海关迎进辫子军。顺治元年四月,清兵入关,十月初一,福临入京,江山改为大清朝。
一切来得太快,快到大清国所有的人都一时转不过神来。怎么,竟然会这么快就成为中原之主了,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一生浴血都仰望山海关而不得入,只能关外打转,怎么就一眨眼就已经坐在紫禁城金銮殿上了呢?
闹哄哄闹哄哄,人人都不知道了方向,但一醒过来,都开始打各自的小算盘了。
首先是摄政王多尔衮,当初他率先进了紫禁城,当时就有臣下劝他直接称帝,江山是他打的,制度是他订的,称帝也无可厚非。但是当时多尔衮有其他的想法,虽然说得了紫禁城,但是李自成、张献忠等势力还在,明朝宗室在南方又建立了小朝廷,如果这个时候他自己称帝,就势必要和还掌握着军权的豪格以及小皇帝顺治背后的蒙古铁骑翻脸。江山还未一统,现在就翻脸必是不明智。
直过了几年,李自成、张献忠势力也打完了,南明小朝廷也灭了,这时候多尔衮也没闲着,一直在逐步动手。刚开始和多尔衮一起辅政的还有郑亲王济尔哈朗,等多尔衮进了北京城,如此大功,自然把济尔哈朗挤下马。然后,顺治三年开始收拾豪格,派他去打张献忠,等豪格PK完张献忠,手头的兵马也打得差不多了,一回京就让多尔衮安个罪名收拾了。
当然在这件事上,哲哲和布木布泰是乐见其成的,豪格这个屡立军功的哥哥,实在是小福临的一个潜在对手。
这个时候,多尔衮的地位也不断上升,从“皇叔摄政王”一直升到“皇父摄政王”,这就出来一个流言,即“孝庄下嫁多尔衮”。南明小朝廷的诗人张煌言,挥笔写下一首诗:“上寿觞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宫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这首诗广为流传,让很多人相信它是真的,甚至后来人编派出无数有关多尔衮和布木布泰青梅竹马的绝世爱情,以及多尔衮为情让江山的故事,更有甚者连福临的老爹都在野史中改换成多尔衮了。
而事实上布木布泰有没有可能和多尔衮发生爱情甚至结婚呢?咱们还是从布木布泰来到盛京开始说起吧。这一年布木布泰十三岁,和多尔衮同岁。一个是四贝勒皇太极的妾室,一个是可汗努尔哈赤的爱子。当时皇太极在积极地谋夺汗位,和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势成水火。尽管两人年纪差不多,估计多尔衮也不会没事跑到皇太极的内帐去跟他的小妾培养青梅竹马。
次年,阿巴亥死了,多尔衮新逢丧母失位之痛,皇太极处处提防,而这段时间里,布木布泰开始怀孕,跟着就接二连三地为皇太极生女儿。此后,盛京新宫殿盖起,皇太极称帝,后妃们住进深宫内院,多尔衮带着兵马南征北战,也没机会碰面。
直到皇太极去世,哲哲和布木布泰成为皇太后,才和多尔衮在皇权上产生了既相互利用又相互算计的关系。哲哲身为正宫皇后,又是长辈,她的面子不能驳;多尔衮是手握天下的摄政王,他的势力步步扩张也是不容阻拦。两人若是发生利益冲突,两个大佬在一起谁让谁呢?好在有布木布泰在两个大佬面前放低姿态,从中周旋。多尔衮有什么要求,由布木布泰转换成宛转的意思,她和哲哲可以关起门来商量之后有条件地让步。而哲哲和布木布泰要抑止多尔衮的手段,也是布木布泰以一个让多尔衮接受的方式来回复于他。
在这种接触之下,两个野心勃勃的人表面上要融洽和谐,暗中要步步算计,说话也得半真半假,此时若是产生什么暧昧之情,估计也是以算计居多。
但也只限于暧昧,我们从国内任何官方材料中,找不到太后下嫁的材料,若说是顺治或者后来的皇帝出于掩盖之心把材料给毁灭了,但是从朝鲜的李朝记录里,可以看到这个时期和清王朝频繁交往的记录,却也没有任何这方面的实录。
若是两人非官方地结婚,那我们再把时间往上推一下,辽朝的萧太后是曾经和韩德让非官方成婚过的。当时萧太后召集文武大臣到韩德让的帐中举行盛宴,让皇帝和诸亲王以父礼对待韩德让,并和韩德让同行同住,同进同出,甚至一齐并肩坐着接见外国使臣签订文书,让小皇帝坐在下首。
而多尔衮和布木布泰却毫无这方面的记录,多尔衮没有住在皇宫里,布木布泰也没有住进摄政王府。太后若是下嫁,自然不可能跟别的女人一起分享丈夫,据说萧太后就因此毒死了韩德让的妻子李氏,但是很明显,在顺治五年多尔衮在封为“皇父摄政王”之后,仍然频频地收纳新宠。顺治七年,多尔衮纳了朝鲜李朝的两位公主,又将侄子豪格的寡妻收入他的后宫。另外,见于史料的还有他收过布木布泰的哥哥吴克善亲王以及其他贵族向他进献的美女等。
仅仅以“皇父摄政王”中的皇父二字,来断定太后下嫁,则未免就是张煌言这样的文人想象力太过旺盛罢了。“皇父”之称,只是在名义上出于小皇帝对辅政之人的尊称,如同史不绝书的“仲父”、“亚父”、“季父”之类的称呼罢了。
何况,顺治五年多尔衮受封“皇父摄政王”的时候,多尔衮的原配妻子博尔济吉特氏仍活着,那是和布木布泰同时嫁过来的哲哲的另一个侄女,她到了顺治六年才去世。多尔衮的后宫中还有一个姓博尔济吉特氏的,就是贵妃娜木钟和林丹汗所生的女儿。布木布泰这边,正宫皇太后哲哲还活着,又怎么能够容许两人成亲?
那么,既然多尔衮和布木布泰传出这样的流言来,两人确定没有成亲,那么这两个人有爱情吗?
我们若是把多尔衮死后不到一个多月,就被剥夺所有的封号,甚至要被从坟墓中拉出来鞭尸示众的情况联想起来,就可知道布木布泰和多尔衮的情谊有多好了。假设她对他说类似“我想死你了”的情话,我估计其真实的意思就是“我好想你死了”。虽然鞭尸的行为挂在顺治的名下,但是此时顺治刚刚亲政,这时候作为皇太后的布木布泰只怕拥有的发言权更大,鞭尸此种旨意,纵然不是出自她的授意,至少也是出自她的支持和默许。这种恨意连尸体都不放过,可以想象布木布泰此刻委曲求全的心有多么愤怒,纵有打情骂俏,只怕也是暗含杀机吧。
再看多尔衮,据史载,顺治六年“摄政王多尔衮的元妃去世。命令两白旗牛录、章京以上官员及官员的妻子都穿着白色丧服,其他六旗的牛录、章京以上官员都摘去红头缨”。为了元妃的死他大兴丧葬之礼,为了娶朝鲜妻子,他亲自跑去山海关迎亲,又纳豪格的妻子,若说什么他对孝庄情深义重,那这些行为又是为了什么呢?
所以两人之间真正的关系,只怕是笑里相迎暗藏着算计,咬牙切齿罢了。
另外传得轰轰烈烈的绯闻,还有一个庄妃劝降洪承畴的事儿。据野史上说,洪承畴被抓宁死不降,范文程说洪承畴好色,于是皇太极派庄妃以色相诱劝降。
首先,庄妃是蒙古人,嫁给满族人,又长年在后宫不得宠,想来皇太极不会为她请家教教汉语。直到清兵入关之后,我们还经常看到有记录说孝庄跟大臣们用满语交流。你要想想咱们学英语之难,就知道以庄妃的环境用汉语来劝降有多大可能。老洪是汉人,估计不会说满语,就算会说未降时也不屑说。两人语言不通,两句半汉语对两句半满语,能沟通出个什么呢?
再说,以皇太极的审美眼光看来,庄妃并不算是无可取代的大美人,否则他也不会把她扔到五宫排名最后一个。此时他手头刚刚接收了林丹汗的N多女人正没处分配呢,好像还分了不少给自己的兄弟和儿子。此时庄妃刚刚生完福临不久,皇八子已死,福临是目前后五宫唯一的男孩,他能让孩子的妈去找老洪吗?若要真心招降洪某,干脆送他几个年轻漂亮的不更好,拿个他看得到吃不着的去引诱他,这不是招揽是结仇了,嘿嘿嘿!
洪承畴之降,原因一来是同为降臣的范文程将心比心式的说服;二来是因为崇祯杀了袁崇焕的心理阴影再加上皇太极的笼络;第三是他还贪生,范文程很肯定地说洪某连衣服掉灰尘都注意,他一定没打算以死报国。
事实上,洪承畴的归降与布木布泰无关,只不过是汉人气愤老洪投降清朝,再加上不忿满清入关,于是乎清朝的先帝头上就绿云罩顶,小皇帝便老子众多。降臣洪承畴、权臣多尔衮都纷纷成为艳情故事男主角,幸亏吴三桂已经分配到一个更多香艳传说的陈圆圆,否则说不定也会在这出艳情记里参演一角。
虽然两宫皇太后并尊,但只编派木布木泰,不编派哲哲,估计一来是哲哲年纪过大,不够资格作艳情小说女主角;二来哲哲不是皇帝的亲妈,编派起来隔一层;三来是因为哲哲去世得早的缘故。普罗大众的耳朵还没来得及听说到这一位皇太后的存在,就已经没什么可说了。
顺治六年,母后皇太后哲哲去世,她死后,被追谥为孝端文皇太后。对于哲哲的死,也许布木布泰是松了一口气的,这位姑姑操纵了她的前半生,她的婚姻、她的生育、她的行事做人。虽然此时她也做了六年的皇太后,却是无时不处在哲哲的阴影之下,从未正式发号施令过一天。
然而,松了一口气,却悬起一颗心,最后一个可以节制多尔衮的人也去世了,再也无人能够控制多尔衮了。
此时的多尔衮身体也在走下坡路,唯其如此,他更不甘心就此放手,而在更积极地进行登上皇位的举动,他在自己的府中穿起龙袍,他频频调集自己所属的两白旗军队……
布木布泰奈何不了多尔衮,她所能想的办法就是尽量地拖住多尔衮称帝的步伐,为此不惜委曲求全,步步退让,然而仍然是没有足够有力的措施,来阻止多尔衮的称帝进程。
这时候命运之神似乎又站在布木布泰这一边了。就在多尔衮加紧称帝的时候,却于顺治七年十一月,出塞外打猎时突然发病身亡。
于是,顺治在做了七年皇帝之后终于可以亲政了,布木布泰在做了七年的皇太后之后终于可以当家做主了。
为了稳定多尔衮的旧部,多尔衮灵柩回京时,顺治亲率诸王大臣出城恭迎并颁布哀悼诏书,命令以皇帝的规格来安葬他,追封多尔衮为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升祔太庙。但是仅过了不到一个月,死去的多尔衮就被以谋反的罪名清算,削去爵位,撤出宗庙,开除宗室名分,没收家产,平毁陵墓,死后鞭尸。布木布泰母子俩,终于彻底出了压在心头长达七年之久的恶气。
直到一百多年以后,乾隆才彻底为多尔衮平反昭雪。他称赞多尔衮“抚定疆陲,一切创制规模皆所经画,寻即迎世祖车驾入都,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并说多尔衮的冤案乃是“宵小奸谋,构成冤狱”,虽然把罪责推于臣下,但这“宵小奸谋”四字评价,叫这个案子的实际操作人布木布泰和福临若死后有知,不知道做何感想。
一切都结束了,然而一切都并未结束。人们往往以为解决了一个烦恼,结果却发现新的烦恼开始了。
对于皇太后布木布泰来说,也是如此,她的新烦恼来自儿子顺治皇帝。这个儿子,曾经给她带来无上的荣耀,因为有了这个儿子,她的身份从地到天;因为有了这个儿子,她从一个五宫排名最末的失宠妃子,而一跃成为万众瞩目的帝国皇太后。也同样是这个儿子,让她伤心、失望、烦恼无限。
她认为满蒙贵族是立国的根本,而顺治却更愿意大力推进汉化,提升汉人官员,打压满蒙贵族;她为儿子安排来自娘家科尔沁草原的侄女为皇后,而顺治却因这门婚姻是多尔衮在世时所订而一力反对到底,寻事生衅地废除皇后;更令布木布泰惊骇的是,顺治居然逼死亲弟弟博穆博果尔,娶了博穆博果尔的妻子董鄂氏为妃,还要变本加厉地封她为皇后。
董鄂妃,在民间演义里被指为冒辟疆之妾秦淮名妓董小宛,然而事实上,只是看到一个董字就望文生义了。而董鄂妃并不姓董,而是姓董鄂氏,她是大臣鄂硕的女儿,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满人,董鄂氏又被译成栋鄂妃。如果她被称之为栋鄂妃,则董小宛的传说就不会发生了。音译的错误,却以讹传讹变成了一段离奇的爱情传说。
也许痴情和命运也会遗传,顺治对董鄂妃的感情,一如皇太极对海兰珠,甚至于董鄂妃和海兰珠两位绝代佳人的命运也是如此相似。她们都曾经是再嫁之身,她们都集万千宠爱在一身,她们都生下过儿子,她们的儿子都活不过一岁,她们同样因丧子之痛而香消玉殒,而在她们死后,她们的皇帝丈夫也都因为思念而追随她们而去。
对于布木布泰来说,事情在完全失控中急转而下,而她却眼睁睁地看着,无能为力。曾经有人说:“一个孩子的生命是母亲给的,然而灵魂却是他自己的。”顺治这一生都和母亲拧着干,这个孩子她寄望最深,却伤她最重。
十八年前是皇太极,十八年后是顺治,布木布泰这一生最重要的两个男人,都为别的女人而疯狂而死去,而她愤怒却无奈。
布木布泰这一生,性格始终不够强悍。同样是丈夫、情人、儿子、江山这四样东西,我们可以看一看数百年前的萧绰是如何享受着圆满的一切的。当然,总有人为她辩护说,这两人所处的时代不同,布木布泰所受到的环境限制太多。然而真正的强者,是可以操纵环境的人,而不是被环境所操纵,她可以开山辟水,遇神诛神遇鬼杀鬼。被环境所限的人,始终是强悍不足。
甚至可以放在同一个清代,三十岁从未掌政历事的慈禧太后,可以在执政之初,就轻易地杀掉三个顾命大臣,将摄政王奕两废两立;而经历过皇太极、多尔衮、顺治三朝之后的孝庄,奈何不了摄政王多尔衮,奈何不了儿子顺治,甚至看着自己亲手提拔的顾命大臣鳌拜擅权乱政而动他不得,还要十五岁的小孙子康熙皇帝玄烨亲自动手去擒下鳌拜。
但这也真是由她的生长环境所决定的。萧绰出身尊贵,从小以后妃的标准培养,入宫即为皇后,操纵朝政,所以她的性格自信而强硬,她是太阳,她是月亮,她是宇宙的中心,丈夫、儿子、情人都要绕着她的心情而转。而孝庄从小生长于大草原,十三岁时就受制于姑姑哲哲,如果她的性格也是这样刚强、以自我为中心的话,那么她根本不能在那个环境中生存下去。
有人说政治家要具备“狠”和“忍”这两方面,而事实上往往是能狠者不能忍,善忍者不能狠。三国鼎立,刘备得其忍,曹操得其狠,孙权虽说狠忍都有,却是两头不靠岸。
布木布泰恐怕这一生都会为自己的不够强悍而遗憾,也因此在顺治死后,她挑选继位的皇子时,挑中的却是既不居长也不居贵的三皇子玄烨,或许也是看中了这个孩子的身上具有的她所不具备的胆量和当机立断的特质。果然,玄烨这一生,擒鳌拜、平三藩、定台湾,无一不是胆大而决断的行为,成就了不世之功业。
布木布泰虽不能狠,但善忍,她的忍、她的周旋、她的拖延之术,为玄烨的成长赢得了时间,而成就了大清朝。
然而,于布木布泰这一生,最最重要的是她的寿命。
周伯通给郭靖讲《九阴真经》的故事,黄裳苦心练就武功,哪知道他的敌人早已消逝在那个人人都躲不过的大限里了。
谁活得最久,谁就赢了。
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布木布泰一直活了七十五岁,在康熙二十六年才去世,她亲眼看到了康熙盛世的蒸蒸日上,她享受着孙子给她奉上的无限尊号,皇太极、多尔衮、顺治、康熙前期的功业归于她一身。然而,如果她的寿命同海兰珠、哲哲、董鄂妃、皇太极、多尔衮、顺治一样呢?那么她也早就淹没在历史的灰烬中了吧。这些人活着的时候,她没赢过他们,然而她只赢得了一样,就赢过了他们全部,那就是时间。
赢得时间,才是赢得永恒的胜利。
清太宗皇太极之庄妃,孝庄文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是含笑离开这个世界的,生荣死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