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月读书网 > 读书与做人 > 读《罗摩衍那》 >

读《罗摩衍那》

《罗摩衍那》是印度两大史诗之一,也是世界上优秀的史诗之一。在两千多年的漫长的时间内,它对印度,对世界上一些国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在印度国内外都被译成了许多种语言,而且还不知有多少抄袭、模拟、意译、改编的作品。此外,它的影响还波及音乐、舞蹈、雕塑、绘画等领域。一直到今天,它的影响,仍然继续存在。当然,书中也还存在着一些糟粕。这是一个批判继承的问题,是需要分析研究,认真对待的。

同世界各国的一些古代名著一样,《罗摩衍那》的作者是谁,是难以搞清楚的。一般传说,作者是蚁垤。有没有这样一个人呢?按照我们目前的研究水平,还无法断定。但是从全书的结构和文体上来看,除第一篇和第七篇外,基本上是一致的。有那么一个人做过最后的加工,是完全可能的。但是,我们千万不能忘记,《罗摩衍那》最初决不会出于一人之手。它最初一定是老百姓的创作,只是口头流传。有一些伶工专门以歌唱《罗摩衍那》为生。因人因地之不同而有所增删,于是就产生了不同的传本。到了某一个发展阶段上,有一个人把全书整理编纂了一番,使文体和内容都达到了某种程度的统一。这个人可能就叫做蚁垤。即使到了这个时候,全书仍然是口头流传,师徒口耳相传,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到了史诗成为善书的时候,为了获得宗教功果,有人便用当地的字母写了下来,因此就形成了不同的抄本。到了印刷术传入印度以后,才有了印本,那恐怕是比较晚的事情了。

《罗摩衍那》旧本约二万四千颂,精校本约一万九千颂,篇幅不可谓不长。但是主要故事情节是很简单的。现在简略地把全书结构和故事情节介绍如下:

第一篇,《童年篇》。这一篇是后来窜入的,内容庞杂,类似一个楔子。其中虽然也讲了一些罗摩童年时的情况,但是插入的故事很多,简直有点线索不清。篇中讲到十车王的都城和朝廷,讲到大神毗湿奴化为罗摩等四兄弟下凡诞生,讲到罗摩随众友仙人出去降魔。最后众友带领罗摩到了国王遮那竭的朝廷上。这里插述了悉多的诞生和神弓的故事。罗摩拉断了神弓,同悉多结了婚。所有的这一切都为以后故事情节的开展打下了基础。

第二篇,《阿逾陀篇》。《罗摩衍那》的主要情节从此篇开始。十车王感到老之将至,决定给罗摩举行灌顶礼,让他成为太子和王位的继承人。小皇后利用国王从前曾许给她的恩典,要挟老王,将罗摩流放十四年,而让自己的亲生儿子婆罗多成为太子。罗摩是忠臣、孝子,坚决执行老王的命令,自愿流放。悉多是贤妻,坚决要陪同丈夫流放。罗什曼那是好弟弟,也要跟哥哥同行。于是三人就进入大森林中。婆罗多也坚持悌道,亲率大军到林中去请求罗摩回城。罗摩不为所动。婆罗多不得已奉罗摩双履回国,代罗摩摄政。

第三篇,《森林篇》。故事情节一下子从宫廷阴谋转入林中生活,从现实世界转入童话世界。

罗摩等一进入森林,那里的隐士们就来请他保护他们不受罗刹的侵扰。罗摩答应了,并且杀死了许多罗刹。楞伽城十头魔王罗波那的妹妹来引诱罗摩,被罗什曼那割掉鼻子和耳朵。她求救了弟弟伽罗。弟弟也被杀死。她最后去找罗波那。罗波那来到林中,使用调虎离山计,劫走了悉多。罗摩兄弟看不到悉多,到处寻觅。遇到金翅鸟王,得知真情。他们俩又救了一个无头怪迦槃陀。迦槃陀劝他们同猴王须羯哩婆结盟,解救悉多。此时悉多已被魔王劫往楞伽城,魔王多方加以诱劝,悉多坚贞不屈,被囚于无忧树园中。

第四篇,《猴国篇》。罗摩终于找到了须羯哩婆。须羯哩婆被自己的兄弟波林抢走了王位和老婆。罗摩用暗箭射死波林,猴王复国,二人结成了联盟。猴王大臣中最聪明、最勇敢的是哈奴曼。哈奴曼向西方搜寻悉多踪迹,遇到金翅鸟王之弟僧婆底,得知悉多被囚于楞伽城。哈奴曼一跃过海。

第五篇,《美妙篇》。哈奴曼到了楞伽岛上,从山头上下望楞伽城。他变成了一只狸猫,进入城内和宫内。他最后在无忧树园中找到了悉多,亲眼看到悉多坚贞不屈的情景。他向悉多交出信物,然后火烧楞伽城,飞越大海,回到罗摩身边。

第六篇,《战斗篇》。罗摩决定远征楞伽城,下令猴军前进。此时罗波那之弟维毗沙那同哥哥闹翻,来投罗摩。罗摩命那罗造桥渡海。两军对阵,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搏斗。罗摩受重伤。哈奴曼用手把吉罗婆山托来,在山上找到药草,为罗摩治伤,然后又把大山托回原地。最后,魔王被罗摩杀死。维毗沙那被立为罗刹王。罗摩同悉多团圆,皆大欢喜。《罗摩衍那》的故事到此实际上已经结束了。

第七篇,《后篇》。这一篇是后来窜入的。同第一篇一样,又是内容庞杂,头绪混乱。这一篇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一讲罗刹的起源,讲罗波那的故事,也讲到哈奴曼的故事;二讲罗摩与悉多的第二次离合。在这一篇里,罗摩的性格几乎完全改变了。他听到了一些风言风语,就决定让罗什曼那把正在怀孕的悉多遗弃在荒山野林中。蚁垤仙人救了她。她在仙人净修林中生下了两个儿子。孩子长大后,罗摩正举行马祠,蚁垤率二子来到罗摩朝廷上,让他们俩朗诵《罗摩衍那》。罗摩终于认出了他们俩就是自己的儿子。他又把悉多叫来。此时群神毕至。大地忽然开裂,悉多纵身跳入。罗摩追悔不及。传位于自己的儿子,升入天堂,又化为毗湿奴。

全书的梗概就是这样。

这样一部书是什么时候写成的呢?十分肯定的时间现在还说不出。无论如何,决不会一蹴而就,一定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可能是几百年的时间。我们现在只能、而且必须确定产生这样一部作品的社会的性质。印度和某些国家的一些历史学者认为《罗摩衍那》写成的时代是奴隶社会。这种看法几乎已经成为定论。但是,我经过多年的思考和探讨,觉得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是难以自圆其说的。无论是在经济基础方面,还是在上层建筑方面,都有些说不通的地方。我认为,这个时期的主要矛盾是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而不是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矛盾。国王收的地租一般是产量的六分之一,难道这是奴隶主的剥削方式吗?最重要的一点是,此时已经有了土地私有制,而土地私有制在中国历史上是封建社会兴起的重要标志之一。当然,印度早期历史上有没有土地私有制是一个激烈争论的问题。但是,无数事例证明,印度除了“王田”和农村公社土地公有制以外,确实存在着土地私有制。

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也表现出封建社会的特点。比如道德范畴,在这个时期已经不像奴隶社会那样简单、原始、支离、松散,而是像中国封建社会那样已经形成了比较周密的体系。

总之,我认为,《罗摩衍那》产生于印度的封建社会。时间是从公元前4世纪或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2世纪。

怎样来评价这一部史诗呢?

从思想内容上来看,《罗摩衍那》总的倾向是歌颂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刹帝利国王的,歌颂他对奴隶主头子化身的罗刹王、婆罗门罗波那的胜利的斗争。这个倾向一般说来是进步的。本书男主人公罗摩是蚁垤用尽一切艺术手段来描绘的一个理想的英雄。他想把他写成忠臣、孝子、贤夫、良兄、益友。在这一方面,他是成功的,又是失败的。成功的是,罗摩在二千多年的漫长的历史上逐渐变成了一个英雄,一个神,一直到今天还受到亿万人民的崇拜。失败的是,也许是由于作者的世界观的限制,他实际上把罗摩写成了一个伪君子,一个两面派。到了公认是后人窜入的第七篇,罗摩那些美丽的外衣几乎统统都被剥掉,成为一个赤裸裸的封建暴君,一个维护封建道德的丈夫。据我看,书中真正的正面人物是罗什曼那。他反对命运,批判封建道德。他那些大胆而又有说服力的话,在印度古典文学中真如凤毛麟角。这无疑就是本书的民主性的精华,值得大书特书的。只有一个新兴阶级的代表人物才能有这样鲜明而且比较正确的思想。此外,一个本人是婆罗门但实际上在婆罗门看来却是一个异端的、唯物主义者阇波厘说的一些话,在梵文古典文学中也是异常难能可贵的。这当然也是本书的民主性的精华。可惜这两个人的言论和举动,在全书中只如昙花一现,后来再也见不到了。

同一切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一样,《罗摩衍那》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在糟粕中,主要的有宿命论、封建道德、封建家长制、封建等级制、歧视妇女、歧视低级种姓等等。奇怪的是,这些糟粕几乎都集中表现在主人公罗摩身上。在作者的心目中,罗摩是完美无缺的,否则他就不会为罗摩卖这样大的力气。然而为什么这个被作者竭力歌颂的英雄却偏偏有这些我们认为是缺点的东西呢?结论只有一个,这就是我们同作者的价值标准是不一致的。我们认为,这些东西是必须批判的。不批判,则二千多年来《罗摩衍那》在这方面造成的消极影响就不能肃清,而书中真正的精华也就不能放出光辉。

谈到艺术特色,《罗摩衍那》也有许多独到之处。在人类社会、猴国和罗刹国这三个本书涉及的领域内,作者都成功地塑造了一些艺术形象,比如罗摩、悉多、罗什曼那、哈奴曼、罗波那等等,都塑造得栩栩如生,有血有肉,有时候简直是呼之欲出。在描写矛盾方面,《罗摩衍那》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整个故事情节就是在矛盾斗争中展开的。此外,作者对大自然美丽的风光具有特殊的敏感性。描绘自然风光的诗篇随时可见。印度全年的各个季节都描绘到了,而且感情充沛,笔酣墨饱,具有极大的感染力。

在这里,我们还必须解答一个问题:为什么《摩诃婆罗多》被称做“历史传说”,而《罗摩衍那》却叫做“最初的诗”呢?两部史诗的内容几乎完全一样,用的也是同一种诗体。我认为,区别只表现在文体方面,表现在艺术风格方面。《摩诃婆罗多》的艺术风格比较简明、朴素,很少雕饰。从文体发展的历史来看,它代表一个比较原始的阶段。而在《罗摩衍那》中,除了简明、朴素的诗章以外,还有不少的精致细腻、彩绘雕饰的诗章,极少数诗章甚至雕琢刻镂,玩弄文字游戏,同以后的古典梵文文学作品简直没有什么两样。从艺术风格上来看,《罗摩衍那》好像是处在一个从史诗向古典梵文文学发展的过渡阶段。难道这就是它被称做“最初的诗”的原因吗?

以上简略地说明了与《罗摩衍那》有关的一些比较重要的问题。

至于为什么翻译《罗摩衍那》,那道理是非常明显的。列宁说:“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青年团的任务》)毛主席说:“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作品时候的借鉴。有这个借鉴和没有这个借鉴是不同的,这里有文野之分,粗细之分,高低之分,快慢之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鲁迅主张拿来主义,他说:“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拿来主义》)为了创造社会主义新文艺,为了极大地提高我们的科学文化水平,不去拿来,不去借鉴,就会事倍功半;反之,就会事半功倍。道理就是如此地明显。而我们之所以翻译《罗摩衍那》,其原因也就在这里。

中印文化交流已经有了二千多年的历史。中印两个伟大的民族互相学习了很多有益的东西。在这漫长的时间内,我们中国人民本来早就应该有机会去欣赏《罗摩衍那》这一部伟大的作品了,但是为什么直到现在才翻译呢?那就是因为以前没有翻译的可能。在中国历史上,在一千多年的时间内,中国和尚和外国和尚翻译了大量的佛经,其动力就是宣传宗教,宣传迷信,获得功果,成佛作祖。而在他们眼中《罗摩衍那》是不能帮助他们达到这个目的的。所以,虽然在佛典中有不少地方提到这一部史诗,却没有任何一个和尚想去翻译它。只有到了现在,时代变了,追求宗教功果的想法早已成了历史陈迹,我们现在追求的是中印两大民族的友谊,追求的是互相学习和互相了解。因此才有可能逐步翻译介绍印度各种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印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今天得以实现,难道还有比这更令人欢欣鼓舞的事情吗?是为前言。

1978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