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皇帝名懿,字仲达,河内温县孝敬里人。先祖是帝高陽的儿子重和黎,重和黎当时是掌火的官,他的子孙在唐尧、虞舜、夏、商几个朝代都是任这个官职。到了周代,以掌火的官做司马。周宣王时,任司马官职的程伯休父,因平定徐方有功,便被赐以官名作族姓。秦末各地起义反秦,司马..是赵王歇部下的将领,参加伐秦。秦亡以后,项羽封司马..为殷王,都城在河内。汉朝定河内为郡,司马氏子孙就定居在这里。司马..第八代孙出了征西将军司马均,均字叔平。司马均的儿子是豫章太守司马量,量字公度。司马量的儿子司马俊,俊字元异。司马俊的儿子是京兆尹司马防,防字建公。司马懿即是司马防的第二子。司马懿少年时即有奇节,聪明而有谋略,博学而多闻,潜心于儒学研究。汉末天下大乱,常慨然为天下忧心。南陽太守杨俊是司马懿的同乡,以善识人著称,见了不到二十岁的司马懿,便觉得他是个非同寻常的人物。当时的尚书崔琰与司马懿之兄司马朗是朋友,崔琰对司马朗说:“你的弟弟聪明而公正,刚毅而英俊,超出常人,你是不能超过他的。”
汉建安六年(201),宣帝被选拔为向朝廷报事的上计掾。魏武帝当时为司空,闻宣帝之名而欲征召他任职。宣帝知道汉朝国运已经衰微,不愿屈服于曹氏,便假称有风痹之疾卧床难起,拒绝征召。魏武帝使人夜里去刺探他,宣帝卧床不起。魏武帝为丞相,又征召为文学掾,给使者下令说:“若再推辞不来,就把他逮捕起来。”宣帝惧怕而就职。于是使他与太子一起相处以切磋学问,后迁为黄门侍郎,又转为议郎、丞相东曹属,不久转为主簿。
宣帝随军讨伐张鲁,对魏武帝说:“刘备用诡诈之计俘虏了刘璋,蜀人未归附而又争夺遥远的江陵,这是破蜀的机会,不可错过。今若在汉中陈兵示威,益州就会震动不安,再进兵威逼,蜀兵势必瓦解,趁这个好机会,事情是可以成功的。圣人不能违时,也不能失时。”魏武帝说:“人苦于不知足,既得陇右,复欲得蜀。”终于不接受这个意见。接着又随武帝讨伐孙权,孙权破败。回军以后,孙权派使者请求投降,上表称臣,陈说天命当归于曹氏。魏武帝说:“此儿想把我放在生着炭火的炉上烧烤啊!”孙权又答书说:“汉的国运将尽,殿下十分天下有其九,还以臣德服事汉。我向您称臣是符合天意人心的,虞、夏、殷、周所以得天下而不谦让,是怕违背天意,知道命运之所归啊!”
魏国建立后,迁为太子中庶子,每次参与议定大事,总有奇策异谋,为太子所信赖重用,与陈群、吴质、朱铄号称四友。
后迁为军司马,对魏武帝说:“昔日箕子陈述治国之谋,把食放在首位。当今天下百姓不参加耕种的有二十余万,这不是治国的长远谋略啊!虽然战事未停,应该一边耕种一边守备。”魏武帝采纳了这个意见,于是务农积谷,国家费用丰足。宣帝又陈说荆州刺史胡..为人粗暴,南乡太守傅方骄傲奢侈,都不可据守边疆。魏武帝没有考察处理此事。及蜀将关羽在樊城围困曹仁,于禁等七军被水淹没,胡..、傅方果然投降关羽,曹仁被围很紧急。
当时汉献帝建都许昌,魏武帝以为接近贼区,打算迁都河北。宣帝进谏说:“于禁等是被大水淹没,不是战守上的失误,对于国家的大局并没有大损失,为此而迁都,即是向敌人示弱,而淮河汉水一带的百姓就会人心大不安定了。孙权与刘备表面亲善,而内心疏远,关羽得胜,是孙权所不愿意的。可晓谕孙权,使他在后面牵制关羽,则樊城之围可自然而解了。”魏武帝接受了这个意见。孙权果然派遣大将吕蒙西袭公安,公安被攻下,关羽也被吕蒙所俘获。
魏武帝以为荆州遗民及在颍川屯田的军民逼近南方寇贼,打算都迁徙他地。宣帝说:“荆楚之民轻脱,易于流动难以安定。关羽新破,一些做过坏事的人或藏或逃,观望局势。如将良民北迁,就伤害他们的意愿,也会使逃去的人不敢回来。”魏武帝听从了这个意见,以后逃亡的人都回来就业了。
魏武帝在洛陽去世时,朝野人士以为会出现危险局势而害怕。宣帝统领丧事,内外宁静无事,奉灵柩回邺安葬。
魏文帝袭职即王位,封宣帝为河津亭侯,转为丞相长史。此时孙权率军西行,朝中议论以为樊城襄陽无军粮,不能抵御吴寇。当时曹仁镇守襄陽,群臣请求召回曹仁退守宛。宣帝提议说:“孙权新破关羽,此时正是他想和我们结好的时候,一定不敢给我们造成祸患。襄陽是水陆交通要地,不能放弃。”这个意见没有被接受,曹仁遂焚烧并放弃襄、樊二城,而孙权果然没侵犯疆土,魏文帝很后悔。
魏受汉禅让,文帝即皇帝位,以宣帝为尚书。不久转为督军、御史中丞,封安国乡侯。
黄初二年(221),督军官职撤销,迁为侍中、尚书右仆射。黄初五年,天子南巡,在魏吴边界观兵。宣帝留镇许昌,改封为向乡侯,转为抚军、假节,领兵五千,加给事中、录尚书事。宣帝坚意辞让。天子说:“我处理各种政务,夜以继日,没有片刻休息时间。任此职并非荣耀之事,只是为我分忧罢了。”
黄初六年,天子又大兴水师征吴,再次命宣帝居守,一则安定内部百姓,二则供应前线军需。临行下诏说:“后方的事我很不放心,所以才委托给你,汉初曹参虽有战功,而封赏时萧何最重。你能使我无西顾之忧,这不就行了吗?”天子自广陵回洛陽,给宣帝下诏说:“我东征,抚军就统领西边的事;我西征,抚军就统管东边的事。”于是宣帝留镇许昌。
天子病重时,宣帝与曹真、陈群等在崇华殿之南堂拜见天子,天子临终遗命让他们辅助少主,给太子下诏说:“有人离间此三公的,要慎重处理,不要怀疑他们。”明帝即位,改封为舞陽侯。
孙权围江夏,派其将诸葛瑾、张霸同时攻襄陽,宣帝督率诸军讨伐孙权,孙权败走。宣帝进击,打败诸葛瑾,斩了张霸,取首级千余。迁为骠骑将军。
明帝太和元年(227)六月,天子下诏令使宣帝屯兵于宛,加都督荆、豫二州诸军事。
当初蜀将孟达降魏,魏给他的待遇很优厚。宣帝以为孟达言行狡诈,看风使舵,不可信任,向明帝恳切进谏,明帝不听,让孟达领新城太守,封侯,假节。孟达于是连结东吴,巩固蜀对他的信任,暗地图谋中原。蜀丞相诸葛亮厌恶孟达反复无常,又忧虑他危害蜀国。孟达与魏兴太守申仪有怨仇,诸葛亮欲加深他们之间的怨仇,派郭模诈降魏,去拜访申仪,故意泄露孟达欲叛魏的计划。孟达听说自己的谋划泄露,准备起兵。宣帝恐孟达迅速发兵,写信告诉他说:“将军昔日抛弃刘备,托身于我国,国家将疆场重任委托给你,并将伐蜀的事也托付给将军,至诚之心可谓如天上白日。蜀人不论愚智,对将军莫不痛恨。诸葛亮欲破坏你和魏的关系,只苦于没有办法。郭模所说的并非小事,诸葛亮怎能忽视此事而让郭模泄露,此中道理是容易明白的。”孟达得信大喜,谋魏之事犹豫未决。宣帝即暗地进军讨伐。诸将认为孟达与吴蜀互有冲突,应先观望而后动手。宣帝说:“孟达无信义,现在正是他们互相猜疑的时候,应当在他未作出决定的时候消灭他。”于是快速进军,一日行二日路程,八天便到了上庸城下。吴蜀各遣其将向西城安桥和木阑塞进军以救孟达,宣帝分派诸将阻截吴蜀军。
开始孟达给诸葛亮写信说:“宛离洛陽八百里,离我处一千二百里,听到我起事的消息,当上表给天子,来回路程,须一个月时间,那时我的城池已经修整牢固,诸军都作好了准备。我处在深山险道之中,司马公必不会亲自来,其部下诸将来,我不会有忧患的。”及魏兵到,孟达又告诸葛亮说:“我起事八日,而魏兵已至城下,多么神速啊!”上庸城三面河水阻隔,孟达在城外立木栅以巩固城防。宣帝渡水破坏了木栅,直抵城下。分八路攻城,攻了十六日,孟达外甥邓贤、部将李辅等开门出降。宣帝斩孟达,首级传至京师。俘获万余人,整顿军队回到宛。又鼓励农桑,禁止浪费,南方百姓都喜悦而归附。
当初,申仪长期在魏兴作太守,疆场之事独断专行,常假借皇帝旨意刻印授官。孟达被杀,申仪心中有疑虑。当时诸郡守因宣帝新捷,多送礼祝贺,宣帝并不禁止,并使人暗示申仪也当来祝贺。申仪到后,宣帝质问承圣意刻印情况,将他拿下送往京师。又将孟达余众七千多家迁往幽州。蜀将姚静、郑他等率部属七千余人来降。
当时边郡新归附,多无户口姓名,魏朝廷准备加以核查落实。召宣帝朝于京师,以此事咨访于宣帝,宣帝回答说:“吴蜀以密网约束百姓,故百姓抛弃他们。我朝应只行施大政纲要,使之宽松,百姓自然就安乐了。”天子又问吴蜀都应讨伐,先讨伐谁为宜?宣帝回答说:“吴以为中原人不习水战,所以敢散居东关。凡攻击敌人,必先扼住咽喉,捣其心窝。夏口、东关是贼之心喉。若率陆军向皖城,引诱孙权东下,再率水军向夏口,乘其空虚而攻击之,此举如神兵从天而降,必然会打破吴国。”这两条意见天子以为都是对的,又命宣帝屯兵于宛。
太和四年,迁为大将军,加大都督、假黄钺,与曹真一起伐蜀。宣帝自西城凿山开道,水陆并进,沿沔水而上,到达朐月忍,打下新丰县。大军屯驻丹口,遇雨回师。
第二年,诸葛亮侵扰天水,魏将贾嗣、魏平被围于祁山。天子对宣帝说:“西方有事,非君没有可以委托的人。”就派宣帝屯军于长安,都督雍、梁二州诸军事,统领车骑将军张..、后将军费曜、征蜀护军戴腸、雍州刺史郭淮等讨伐诸葛亮。张..劝宣帝分兵驻雍、..为后镇,宣帝说:“如果预料前军能单独抵挡蜀军,你的意见是可以的。若不能抵挡蜀军,将军队分为前后两部分,这就是楚之三军被黥布俘获的原因。”立即进军阝俞麋。诸葛亮听说魏大军将到,就亲自率领众将去割上圭阝的麦子。魏诸将都害怕,宣帝说:“诸葛亮考虑问题周密而做事不果决,必然先安营做好自卫准备,然后割麦,我们两天急行军即可到达。”于是卸甲轻装,日夜兼程进军,蜀军望扬尘而逃跑。宣帝说:“我军兼程而进,士卒疲劳,这是知兵法的人贪功的时候,而诸葛亮不敢占据渭水,这就容易对付了。”于是进军汉陽,与诸葛亮相遇,宣帝列阵等待。使将军牛金率轻骑引诱蜀军,刚接近蜀军而诸葛亮退兵,牛金追至祁山。诸葛亮屯兵卤城,占据南北二山,堵水筑围墙。宣帝攻破围墙,诸葛亮夜间逃走,魏军追击,大破蜀军,俘获斩首以万计。天子派使者慰劳官兵,增加宣帝的封地。
当时军师杜袭、督军薛忄弟都说明年麦熟,诸葛亮必定来侵扰,陇右无粮,应趁冬天预先运粮。宣帝说:“诸葛亮两次出祁山,一次攻陈仓,都受挫而返。即使以后他还会出兵,将不再攻城,而是寻求野战,地点必在陇东,而不会在西边。诸葛亮常以粮少为恨,回去后必然广积粮草,我估计不经过三年,他是不会出兵的。”于是向皇帝上表,迁徙冀州农民到上圭阝种田,在京兆、天水、南安兴办官营冶铁业。
明帝青龙元年(233),开凿成国渠,筑临晋陂,灌田数千顷,国家仓库充实。
青龙二年,诸葛亮又率十余万大军出斜谷,在..的渭水南原筑垒。天子为此而忧虑,派遣征蜀护军秦朗督统步骑兵二万人,受宣帝节度。诸将打算驻军渭北以待敌,宣帝说:“百姓积聚的粮秣财物都在渭南,这是必争之地。”即引军渡河,背渭水而筑垒。宣帝对诸将说:“诸葛亮若是个勇者,应当出武功,依山而东进。若西上五丈原,则我军就无事了。”诸葛亮果然上五丈原,并将由此北渡渭水,宣帝派遣将军周当屯兵陽遂以引诱蜀军。过了几天,诸葛亮不动。宣帝说:“诸葛亮欲争高地不向陽遂,他的用意我知道了。”派遣将军胡遵、雍州刺史郭淮共同在陽遂守备,与诸葛亮会于积石。在高地前接战,诸葛亮不得前进,回到五丈原。当时有一长星坠在诸葛亮营垒中,宣帝知道诸葛亮必败,派遣奇兵从后面抄袭蜀军,斩首五百余级,俘虏千余人,降者六百余人。
当时魏朝廷以为诸葛亮远征异域,利在急战,每次命令宣帝持重,等待敌军内部变故。诸葛亮多次挑战,宣帝不出,诸葛亮送给宣帝一幅妇人头巾及首饰之类的东西。宣帝发怒,向天子上表请求决战。天子不许,即派遣刚直之臣辛毗带着天子符节以军师身份控制魏军。后来诸葛亮又来挑战,宣帝将出兵应战,辛毗持节立于军门,宣帝才退回。当时蜀将姜维听说辛毗来,对诸葛亮说:“辛毗持节至军,贼兵不会再出来了。”诸葛亮说:“司马懿本来就没有应战的打算,所以要坚决请战,只不过是向其士兵表示为将帅的勇武罢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如果他能制服我们,何必到千里之外请战呢?
宣帝之弟司马孚写信问军中情况,宣帝复信说:“诸葛亮有大志而不能见机行事,多谋略而少决断,好用兵而无权,虽率十万大军,已经坠入我谋划的圈套了,破败蜀军是肯定的了。”魏军与蜀军对垒百余日,诸葛亮病死,蜀诸将烧营逃走,百姓奔走相告,宣帝出兵追击。诸葛亮的长史杨仪回军展旗鸣鼓,像是抵抗魏军。宣帝以为这些都是穷寇,并不逼近他,于是杨仪便结成阵列退走了。过了一天,宣帝到诸葛亮的营垒去巡行,考察遗留下的痕迹器物,获得很多蜀军的图书、粮谷。宣帝判断诸葛亮必定是死了,并说:“真是天下的奇才啊!”辛毗认为诸葛亮是否死,还不一定。宣帝说:“军事家所重视的是军中文书、秘书计划、兵马吃的粮谷,现在他们把这些都丢弃了,一个人丢弃了五脏难道还可以活吗?应急速追赶蜀军。”关隘道路上蒺藜很多,宣帝使士兵二千人穿着用软材做成平底的木屐在前面走,蒺藜都被木屐带去,然后骑兵步兵一齐前进。追到赤岸,才知道诸葛亮已死的确实消息。当时百姓编了个谚语说:“死诸葛吓走活仲达。”宣帝听到后笑着说:“这是因为我长于预测活人的事,不长于预测人的生死啊!”
在此之前,诸葛亮的使者到来,宣帝问使者说:“诸葛公起居饮食如何,一顿能吃多少米?”使者回答:“可食三四升。”然后又问处理政事的情况,使者说:“打二十军棍以上的处罚,都是诸葛公自己阅批。”使者走后宣帝告诉旁人说:“诸葛孔明是不会活很久了!”竟和宣帝说的一样,诸葛亮不久就死了。诸葛亮的部将杨仪、魏延互相争权,杨仪杀了魏延,将魏延的军队归于自己。宣帝想趁此机会进军,皇帝下诏不许。
青龙三年,迁为太尉,多次增加封地。蜀将马岱入境侵扰,宣帝派遣牛金迎击,马岱被赶走,斩蜀军千余人。
武都氐王苻双、强端率领其属下千余人来降。
关东发生饥荒,宣帝将五百万斛粟米从长安运往京师。
青龙四年,得到一只白鹿,献给了天子,天子说:“昔日周公旦辅助成王,有人贡上白雉。今君在陕西受国家重任,献上白鹿,君的忠诚之心岂非和千年之前的周公一样,如符契不差,以治理邦家,使国运长盛不衰吗!”
辽东太守公孙文懿谋反,天子征召宣帝回京师。天子说:“此事不值得烦劳你,只是想出师必胜,所以还是烦你去一趟。你估量公孙文懿会施何种计谋呢?”宣帝回答说:“事先弃城逃走,是上计。凭借辽水抗拒我大军,这是次计。坐守襄平,那他就要当俘虏了。”天子说:“他将采用哪一种办法呢?”宣帝回答说:“只有那些明智的人能透彻估量自己和对方的力量,预先放弃城池,这不是他所能做到的。今我孤军远征,他会认为我们不能持久,必然先在辽水抗拒,再后退守城,这是中计和下计。”天子说:“往返需多少时间?”宣帝回答说:“去百日,回百日,攻战百日,用六十天休息,一年时间足够了。”
当时天子大修宫殿,加上军旅之费,百姓饥困疲敝。宣帝将远征,进谏说:“昔日周公营造洛邑,萧何建造未央宫,今日宫室不完备,这是我的责任。然而黄河以北,百姓穷困,内外徭役繁多,势必不能百废俱兴,应暂时停止内务,以救目前之急。”
明帝景初二年(238),宣帝率领牛金、胡遵等步骑兵四万,从京都出发。天子车驾送出西明门,下诏让宣帝之弟司马孚、宣帝之子司马师送过温,赐给谷帛牛酒,令当地郡守典农以下官员都去迎送聚会。宣帝会见父老故旧,宴饮多日。宣帝临席叹息,怅然有感,编了一首歌唱道:“天地自开辟,日月齐放光。适逢国多事,竭力征远方。将去扫群丑,顺路回故乡。万里尽肃清,八荒入我疆,成功归故里,待罪在舞陽。”于是进军辽东,经过孤竹,越过碣石,来到辽水。公孙文懿果然派遣步骑兵数万,在辽隧阻拦,筑坚壁而守,南北六七十里,以抗拒宣帝。宣帝部署大量兵力多张旗帜,出现在敌军南面,贼兵全力奔赴南面迎战。宣帝指挥军队乘船暗暗渡河到达贼军北面,与贼营逼近,然后凿沉船只,烧掉桥梁,沿辽水作包围圈,丢开贼军向襄平进发。诸将议论说:“不攻城而作围,怎么向众人解释呢?”宣帝说:“贼坚营高垒,是想让我们兵疲粮尽,我们攻城,正中了他们的计,这就是王邑耻过昆陽的原因。古人说,敌虽守高垒而不得不与我作战,就是要进攻他必须援救的目标。贼大军在此,他的老巢就空虚了。我直取襄平,贼军会人人恐惧,恐惧就会求战,这样我们就一定会打败他了。”遂即整顿阵列前进。贼军见魏兵出现在后面,果然出来截击。宣帝对诸将说:“我所以不攻击他们的营垒,正是要造成现在这样的局面,这个机会不可失去。”于是纵兵迎击,大破贼军,三次接战,都打胜了。贼军退保襄平,魏军包围了襄平。
当初,公孙文懿听说魏出师征辽东,向孙权求救。孙权也出兵在南方表示声援,送给文懿一封信说:“司马公善用兵,变化若神,所向无敌,此役我深为弟担忧。”
遇到连日大雨,平地水深数尺,三军恐慌,想转移营地。宣帝下令军中,敢言转移者斩首。都督令史张静违犯命令,被杀,军中这才安定。贼军倚仗大水阻隔,照常采樵放牧。诸将欲出击,宣帝不准。司马陈王圭说:“昔日攻上庸,八路并进,昼夜不停,故能在一旬半时间里,攻下坚城,杀了孟达。今远道来此,而行动更加缓慢,我内心疑惑不解。”宣帝说:“孟达军队少而粮食能支持一年,我们的将士是孟达的四倍而粮食不足一个月食用,以只有一月粮的军队对付有一年粮的军队,怎能不速战速决?四个打一个,即令有一半人伤亡,还是应当打的。所以不计较死伤,是要为粮食而争取时间啊。现在贼军多我军少,贼粮少,我粮多,又有这样的大水,这是人力不能改变的,即是应当速战,又怎么可行呢?自从出兵,我忧虑的不是贼来进攻,而是忧虑他们逃跑。今贼军粮食将尽,而我们的包围圈未合拢,如果抢掠他们的牛马,抄袭他们的采樵者,这是故意驱使他们逃走。用兵是诡诈之道,应善于因事而变化。贼凭借人多和大水,故虽饥困,不肯束手就擒,应当向他们显示我们无能力进攻,使他们稳定下来。为了得小利而把他们吓跑,这不是好计谋。”朝廷听说军队遇雨,都请求把军队召回来。天子说:“司马公能临危应变,公孙文懿被擒计日可待了。”不久雨止,包围圈合拢,起土山挖地道,准备好盾牌、钩刀、冲车攻城,射箭发石如雨,昼夜攻击。
当时有一个白色带有芒刺状的长星,从襄平城西南流向东北,坠于梁水,城中震动而惊恐,文懿恐惧,使相国王建、御史大夫柳甫请求投降,请魏军解围,文懿愿自缚请罪。宣帝不许,捉住王建等并把他们杀掉,传檄文通告文懿说:“昔日楚和郑是并列的国家,郑伯尚且肉袒牵羊而迎楚军。孤家为王者大臣,位在上公,而王建等要我解围退兵,如楚郑一样同列相待。二人年老胡涂,必是传话不符原意,已经将他们斩首。若还有话要说,可再派年少明智果决的人来。”文懿又派侍中卫演乞求限期送来人质。宣帝对卫演说;“作战的事大要有几种选择,能战应当战,不能战应当守,不能守应当走,其余两条就是投降与死了。你不肯自缚请罪,这就是决心要寻死了,不须送人质。”文懿从南面出击突围,宣帝纵兵将他击败,在梁水上长星坠落的地方把他杀了。入城以后,立两个标竿以区别新旧。十五岁以上的男子七千余人全部杀死,集中尸首修成一个高大的坟墓。公卿以下的伪官吏都杀掉,军人被杀的有将军毕盛等二千余人,收百姓四万户,三十余万人。
当初,文懿篡夺他叔父公孙恭的官位,并把叔父囚禁起来,将要谋反时,将军纶直、贾范等苦谏,文懿把他们杀了。宣帝释放了公孙恭,为纶直等人修了坟墓,并提拔表彰他们的后代。下令说:“古时伐国,诛灭其首领人物罢了,那些为文懿所误而参与谋反者,都予宽恕,有内地人想还乡的,都听便。”
当时有些士兵寒冻,请求发给短袄,宣帝不给。有人说:“幸好还有些旧短袄,可以赐给他们。”宣帝说:“短袄是官物,作为人臣不能私自施舍。”上奏天子将军人中六十岁以上的千余人遣返回家,将吏从军死的治丧还家。于是班师回朝。天子派使者在蓟慰劳军队,为宣帝增封昆陽食邑,连原封共二县。
当初,宣帝到襄平,梦见天子枕在自己膝上,说:“看着我的脸。”宣帝俯视天子,面目异于平常,心中厌恶。平公孙文懿后,天子先下诏让宣帝走便道去镇守关中;到了白屋,又下诏召宣帝回京,三日之内,诏书五次下达。天子亲笔写的诏书说:“近时寝卧不安,望君早到,到京便直接撞开宫门而入,看我的面。”宣帝大为震惊,乘追锋车日夜兼行,白屋至京四百余里,一宿便到。被引入嘉福殿天子卧室内,来到御床前,宣帝流着泪问候病情,天子握住宣帝的手看着齐王说:“将后事托付与君。死是可以忍耐延缓的,我忍住不死就是为了等你,能够见到你,也就没有遗憾了。”宣帝与大将军曹爽一起受遗诏辅助少主。
齐王即帝位,宣帝迁为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与曹爽各统兵三千人,共执朝政,轮流在殿中值勤,乘轿入殿。曹爽欲使尚书奏事先通过自己,就向天子提议,让宣帝徙为大司马。朝臣议论以为前后两任大司马都在职死亡,于是以宣帝为太傅,入殿不趋走,参拜天子时不提自己的名字,带剑穿履上殿,如汉朝萧何一样。嫁娶丧葬的费用由官家供给,以世子司马师为散骑常侍,子弟中三人为列侯,四人为骑都尉。宣帝坚意辞让了子弟们的官爵。
正始元年(240)春正月,东倭通过翻译来纳贡,焉耆、危须诸国,弱水以南,鲜卑各王,都派使者献物,天子将此事归功于宰辅,又增加了宣帝的封邑。
当初,魏明帝好修宫室,规模宏大华丽,百姓以此为苦。宣帝自辽东回来,服劳役的人还有万余人,各种工巧的玩物动辄以千计。这时宣帝上奏都予停止,节省费用,使农民专心务农,天下人民欣喜有所依赖了。
二年夏五月,吴将全琮侵扰芍陂,朱然、孙伦包围樊城,诸葛瑾、步骘掳掠木且中,宣帝请求亲自讨伐。议论此事的人都认为贼远来围樊城,不能很快取胜,受挫于坚城之下,自己会走向失败,宜用持久的办法对付他们。宣帝说:“边城受敌人侵扰而大臣安坐庙堂,会使疆场騷动不安,众心疑惑,这是社稷的大忧患。”
六月,宣帝督率诸军南征,天子车驾送出津陽门。宣帝以为南方气候湿热,不宜持久。命轻骑挑战,朱然不敢出战。宣帝于是休整军队,选拔精锐,招募先登者,申明号令,向吴军显示决心进攻的气势。吴军夜间逃走,追至三州口,斩杀俘获万余人,收取吴人的舟船军资而还。天子派侍中常侍到宛慰劳将士。
秋七月,增封食邑郾、临颍,连以前共四县,一万户,子弟十一人都封为列侯。宣帝功勋德望日渐盛大,然而却更加谦恭。宣帝认为太常常林是同乡长者,见了他总要下拜。常告诫子弟们说:“盛满是道家所忌的,春夏秋冬尚且往返推移,吾有何德能居此高位。减损再减损,或可以免于祸啊!”
三年春,天子追封谥宣帝亡父京兆尹为舞陽成侯。
三月,宣帝上奏天子开广漕渠,引黄河水入汴水,灌溉东南各陂,开始在淮北大批屯田。
在此之前,吴派遣其将诸葛恪屯兵于皖,边疆百姓深受其苦,宣帝欲亲自击退诸葛恪。议论此事的人多以为吴贼占据坚城,广积粮草,欲引诱官兵。今孤军远征,贼必有救兵到来,那时进退两难,看不到有什么便利之事。宣帝说:“贼所擅长的是水战,今我攻其城,以观其变化。贼若用其所长,弃城奔走,这是我们预定的目的。贼若敢固守城池,湖水冬浅,船不能行,救兵必弃船就陆相救,这就要进行他们不擅长的陆战,这对我们是有利的。”
四年秋九月,宣帝督率诸军进击诸葛恪,天子车驾送出津陽门。大军到达舒,诸葛恪烧毁积聚的粮草军资,弃城而逃。
宣帝以为灭贼的要务在于屯积粮食,于是大兴屯田守边,开凿淮陽、百尺二渠,又在颍水南北筑堤成陂,得田万余顷。从此之后淮北富庶,仓廪遍地,从寿春到京师,公私军民屯田者互相连接。
五年春正月,宣帝自淮南回京师,天子使持节慰劳军队。
尚书邓扬、李胜等想让曹爽建立功名,劝他伐蜀。宣帝劝阻曹爽,曹爽不听,终于无功而还。
六年秋八月,曹爽撤销中垒军的主力营,将主力营的兵归属于其弟中领军曹羲,宣帝以为这是先帝旧制,阻止曹爽这样做,曹爽不听。
冬十二月,天子下诏让宣帝朝会时乘轿上殿。
七年春正月,吴人侵扰木且中,蛮夷华夏之民共万余家为避贼寇北渡沔水。宣帝以为沔南接近贼寇,如百姓回沔南,必然还会遭到掠夺,应当暂时留在沔北。曹爽说:“现在不能在沔南修城守地,反而让百姓留沔北,这不是长远之计。”宣帝说:“这话不妥。放在安稳之处所则安稳,放在危险之处所则危险,人与物都是如此。所以兵书上说‘成败在于形,安危在于势’。形势是驾驭众人的关键,不能不审慎对待。假设吴贼以二万人防守沔水,三万人与我沔南诸军对抗,一万人猛攻木且中,我们怎么去援救呢?”曹爽不听劝阻,终于让百姓返回沔南。吴贼果然攻破木且中,损失人口以万计。
八年夏四月,宣帝夫人张氏死。
曹爽用何晏、邓..、丁谧的计谋,将太后迁到永宁宫,独揽朝政,兄弟一起掌管禁兵,多培植亲党,屡次改变制度。宣帝无法制止他们,于是与曹爽产生磨擦。
五月,宣帝声言有病,不参与朝政。当时人编个歌谣说:“何、邓、丁,乱京城。”
九年春三月,黄门张当私自将宫中才人石英等十一人调出,给曹爽当伎人。曹爽、何晏认为宣帝病重,遂生篡夺君位之心,与张当密谋,企图颠覆社稷,日期已经商定。宣帝也暗地里有所准备,曹爽一伙对宣帝也有怀疑。正遇河南尹李胜将到荆州赴任,来拜访宣帝。宣帝假装病重,使两个婢女伺候,拿衣服时衣服落地,用手指自己的口,表示口渴,婢女送来粥,宣帝不拿杯只用嘴喝,粥都流出沾在胸前。李胜说:“众人以为明公原来的风疾复发,没有想到贵体病成这个样子!”宣帝使尽声气才继续说:“年老卧病,死在旦夕。君当屈身守并州,并州接近胡人,应妥善为之戒备。恐怕不能见面了,把儿子师、昭托付给你。”李胜说:“我说的是还忝本州,不是并州。”宣帝故意错乱其辞说:“君方到并州。”李胜又说:“当忝荆州。”宣帝说:“我年老昏迷,不解君言,今回守本州,盛德壮烈,好建功勋。”李胜出来后对曹爽说:“司马公已像尸体一样,卧床不起,只有残余之气,形神已经分离,不值得忧虑了。”以后又说:“太傅不能康复,令人忧伤。”所以曹爽等对宣帝未加戒备。
嘉平元年(249)春正月初六,天子拜祭明帝高平陵,曹爽兄弟都随从前往。这天夜里,太白星犯月。宣帝于是上奏永宁太后废黜曹爽兄弟。当时景帝司马师为中护军,率兵屯守司马门。宣帝在宫门前列阵,经过曹爽门前。曹爽帐下督严世上楼,拉开弩弓将射宣帝,孙谦制止他说:“事情结果尚不可知。”三次欲射三次被制止,孙谦拉住严世的胳膊肘,使他不得发箭。大司农桓范逃奔到曹爽处,蒋济对宣帝说:“智囊去了。”宣帝说:“曹爽与桓范内心疏远,而曹爽智慧不及桓范,劣马只恋刍豆,必不会用他。”于是使司徒高柔假节,执行大将军的职责,统领曹爽原兵营,宣帝对高柔说:“君就是当今的周勃了。”命令太仆王观行使中领军职责,统领原曹羲兵营。宣帝亲自率领太尉蒋济等布勒军队出迎天子,屯兵于洛水浮桥。向天子上奏说:“先帝下诏让陛下、秦王及臣升于御床前,握住臣臂说:‘深以后事为念,今大将军曹爽背弃先帝遗命,败乱国家典制,内则越权压主,外则专权威众,各种朝廷要职,都安插其亲信,原来的宿卫人员,都被排斥废黜。盘根错节,日益放纵。又以黄门张当为都监,互相勾结,伺机篡夺。天下汹汹不安,人心危惧。陛下便是寄身于他的权势之下,哪能长久安宁?这不是先帝诏陛下及臣升御床的本意呀。臣虽老朽,怎敢忘先帝之言。昔日赵高肆意无阻,秦因此而亡,吕雉、霍成君早被铲除,汉朝天下得以长久。这是陛下应该借鉴的史实,今日是臣以生命效忠陛下的时刻。公卿群臣都以为曹爽心中无君,兄弟不宜率兵宿卫宫庭,已奏请皇太后罢其职,皇太后下令照奏章施行。臣已令主持此事的人及黄门令罢曹爽、曹羲、曹训吏兵,各人以原来的官职爵位回府第。若扣留天子车驾,以军法论处。臣即支撑病体率兵到洛水浮桥,观察非常之变。”曹爽压下奏书不上报天子,留天子宿伊水南,伐树以为工事,调屯兵数千人守卫。桓范果然劝曹爽拥天子到许昌,传檄文征天下兵。曹爽不用其谋,夜间派遣侍中许允、尚书陈泰见宣帝,观望风声及宣帝旨意。宣帝陈列了曹爽的过失,处理问题只是免官。陈泰回去后向曹爽报告,并劝他递上奏文。宣帝又派遣曹爽所信赖的殿中校尉尹大目去告知曹爽,说明宣帝意图,并指洛水发誓,不背诺言,曹爽心里有点相信。桓范等援引古今事例,千方百计劝说他,他终是不听,却说:“司马公正想夺我的权罢了。我能以侯爵还府第,还不失为一个富家翁。”桓范拍着胸说:“为你受株连,我也要遭灭族之灾啊。”曹爽随即将宣帝的奏文送交天子。接着有司弹劾黄门张当,并揭发曹爽与何晏等谋反的事,于是逮捕曹爽兄弟及其党羽何晏、丁谧、邓扬、毕轨、李胜、桓范等,处以死刑。蒋济说:“曹爽之父曹真功大,不能不留后嗣啊!”宣帝不听。
事件刚发时,曹爽的司马鲁芝、主簿杨综斩关夺路投奔曹爽。当曹爽准备向宣帝服罪时,二人哭着劝道:“公处在伊尹周公的地位,挟持天子,仰仗天威,谁敢不从?舍此义举而到东市就死,岂不痛心啊!”有司上奏逮捕鲁芝、杨综判罪,宣帝赦免了他们,说:“以此勉励那些忠心侍君的人。”
二月,天子任宣帝为丞相,增封颍川的繁昌、鄢陵、新汲、父城,连前封共八县,二万户,奏事时不提自己的名字。宣帝坚意辞了丞相官职。
冬十二月,加九锡之礼,朝会时不下拜。宣帝辞让了九锡礼。
二年春正月,天子命宣帝在洛陽立庙,设置左右长史,增加掾属、舍人满十人,每年荐举掾属任御史、秀才各一人,增加官骑百人,鼓吹十四人,封宣帝的儿子司马肜为平乐亭侯,司马伦为安乐亭侯。宣帝因有病不能进宫朝见,每有大事,天子即亲自到府第询问。
兖州刺史令狐愚、太尉王腸与宣帝离心,谋划立楚王曹彪为天子。
三年春正月,王腸诈称吴人堵塞涂水,请求发兵讨伐。宣帝暗中得知他的计谋,不听其言。
夏四月,宣帝亲自率中军,乘船顺流而下,九天到达甘城。王腸无计可施,在武丘迎宣帝,自缚于水畔,说:“我王腸如有罪,公可用半片竹简召回,何苦亲自来呢?”宣帝说:“因为君非折简之客啊!”即带王腸回京师。路过贾逵的庙,王腸高呼道:“贾梁道!我王腸是大魏的忠臣,只有你的神灵知道。”行至项,王腸饮毒药而死。宣帝逮捕王腸余党,尽灭三族,并杀曹彪。将魏宗室的王公都集中安置在邺城,命有司监督,不得交往。
天子派遣侍中韦诞持节在五池慰劳军队,宣帝回京后,天子又使兼大鸿胪、太仆庾嶷持节,策命宣帝为相国,封为安平郡公,宣帝之孙及兄子各一人封为列侯,前后食邑五万户,封侯者十九人。宣帝坚意辞让相国、郡公职衔。
六月,宣帝病重,梦见贾逵、王腸作祟,很是厌恶。秋八月初五,在京师逝世,终年七十三岁。天子著孝服吊丧,丧葬仪式按汉霍光的例子,追赠为相国、郡公。宣帝之弟司马孚上表陈述了宣帝生前志愿,辞去郡公及鍂车京车。九月十八日,葬于河陰,谥号为文,后改谥宣文。死之前写了关于安葬的遗嘱,在首陽山做土墓穴,不起坟,不栽树;作《顾命》三篇,以平时衣服入殓,不用随葬器物,后死者不得合葬。安葬照遗嘱行事。晋国初建时,追尊为宣王。武帝受禅让即位,上尊号为宣皇帝,陵墓称高原,庙号为高祖。
宣帝内心嫉妒而外表宽厚,对人多猜忌,善用权谋,魏武帝察觉宣帝有雄心大志,又听说宣帝能像狼一样回首反顾,想试验他。召来同行,使他走在前面,令他反顾,他面正向后而身不动。魏武帝又曾梦三马食于一槽,心中很厌恶。于是对太子曹丕说:“司马懿不是作人臣的人,你以后要防备。”太子平时与宣帝友善,每每庇护他,故得无事。宣帝于是勤于职守,废寝忘食,以致采樵牧马人之间,也要走动询问,因此魏武帝才安心。后来平公孙文懿时大肆杀戮。杀曹爽时,支党皆夷灭三族,不论男女老幼,姑姊妹女子已经嫁人的都杀掉,最后竟篡夺曹魏天下。
东晋明帝时,王导陪坐。明帝问前世怎么得的天下,王导就陈述宣帝如何创业,及文帝末年高贵乡公被害的事。明帝把脸伏在床上说:“如公所说,晋的天下又怎能长久呢?”推究其猜忌残忍的行为,大致是符合狼顾本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