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鞅有许多大事急于请秦孝公最后定夺,但却没有立即晋见。
他突然产生了一个微妙的想法,应当给国君一点时间,让其余声音先行上达,让国君先听到对他的仇恨和怨愤,他自己似乎应当先看两天。卫鞅为这个突如其来的想法感到惊讶,觉得自己似乎有了一些不该有的东西。仔细回味,似乎又觉得有理。国君几乎一年不在栎陽,自己单独扛过了变法初期的巨大压力,而且在平息最危险的动荡中惩罚了太子,刑治了两位太子傅。如果算上前面已经对他有怨恨的“孟西白”三将和老太师甘龙及太庙令杜挚,变法开始时的所有贵族元老已经都变成了他的敌对势力。最重要的,是失去了根基雄厚资望极深的嬴虔这个盟友力量。以嬴虔品行,他可能不会反对变法。然则以嬴虔的个性和难以克服的贵族痼疾,他也不会漠视个人仇恨。在嬴虔看来,他这个太子傅本来就是虚职,刑治公孙贾一人已经足以服众,将他牵连进去一同治罪,完全是卫鞅取悦民众的手段。卫鞅也曾反复问自己,那天不处置嬴虔能不能平息动荡局面?以卫鞅的能力,再加上嬴虔的支持,应该说能。然则,不处置嬴虔,能不能抚平孟西白三族老秦人彻底冰冷的心?能不能避免由此引发的诸多隐患?显然不能。处置嬴虔这个朝野赫赫的重臣,有利于一举稳定国中大局,有利于消除隐患,有利于向国人宣示无可阻挡的变法决心,且必然换来一段长期的稳定安宁。如此说来,嬴虔从直接事件的意义上本来是可以开脱的,是卫鞅基于大局需要将他做了牺牲。
这种权衡局势而牺牲重臣的做法并非新鲜,然则都是国君的权力。一个尽管握有实权但爵位毕竟只是左庶长的他,竟断然将国君长兄、一位一等爵位的公族重臣处了劓刑,割了鼻子,这在战国变法权臣的历史上绝无仅有!这样做,国君当作何想?当国君身处异地远离权力中枢的时候,同意他临机处置,这是稍微明智的君主都可以做到的。然则国君回到了国都,回到了权力情境,还能否对他这种具有越权嫌疑的行为保持清醒判断?卫鞅第一次感到了一丝迷茫。
“君心无常,伴君如虎。”这句古老的典训顽固的钻进了卫鞅的心头。
虽然有一丝迷茫,但卫鞅依旧沉浸在准备第二次变法的繁重国务中。他有一个顽强的信念——只要他不在二次变法之前倒下,他的人生就可以满足!所以无论心中有何波澜,他都没有一刻停止公务。前一个月,他已经通令各郡县准备第二次变法,并将第二批法令的大要告知各郡县官署。目下,景监已经督促府中吏员辛劳月余,将他反复披阅增删的第二批法令全部缮写刻简完毕,单等国君定夺后颁行全国。
“左庶长,国君已经回到栎陽,当即刻将第二批法令送呈国君了。”景监指着长案上满满当当的竹简,提醒卫鞅。
“莫急。”卫鞅笑道:“让君上歇息两日嘛。”
“左庶长,你当先见君上,要使君上尽早知晓左庶长想法。”
卫鞅微笑,“先入为主?夜长梦多?”
景监苦笑,“哪里话来?早见君上早开始嘛。否则,我先去见君上。”
“不用。我已经自己来了。”一阵大笑,秦孝公信步进门。
卫鞅霍然站起,“君上……臣,卫鞅参见。臣正欲入宫晋见,不意君上亲临。”
“景监参见君上。”
秦孝公笑道:“你们的事比我多,当然该我来。啊,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了。景监也成大忙人了!再不泡棋桌了?”
“君上宵衣旰食,左庶长昼夜操劳。景监何敢荒疏?”
卫鞅感慨一叹,“君上辛苦,黑瘦多也。”
“黑瘦?那是结实!”孝公笑着挽起袖口,漏出黑黝黝的胳膊,“看,比你们瓷实多了!”说着放下大袖,坐在景监搬来的石墩上,感慨道:“此次西行,看到了陇西北地两郡有了起色,我委实高兴。这两座屏障安稳,乃我秦国万幸啊。左庶长,这正是变法的威力啊。”
“君上,二次变法完成,秦国将有更大的变化!”景监兴奋插话。
“准备好了?”
卫鞅:“君上,这是第二批法令。单等君上定夺颁行。”
“左庶长先大要言之,若无不妥,即行颁发。”
卫鞅指着案上的竹简,“第一次变法,为秦国划出了一个总框架,解决的是田制、激赏军功等当务之急。第二次变法,是要理顺秦国之民生国计、权力范式、民风民俗等错综复杂的关联,犹如人一体 之根本调理。二次变法的大要目标有五:其一,秦国地广人稀,土地荒芜甚多。而毗邻的魏赵韩三国,则多有无地可耕之民。秦国要鼓励三晋穷苦民众来秦国定居,开拓致富。此乃激赏移民之法令。”
“好!有十万户迁入,秦国就成了第一流大国!”秦孝公拊掌大笑。
“其二,秦国无统一治理全国的官署体制,封地自治、部族自治与国府直辖之郡县同时并存,导致民治混乱,国力分散。本次变法,要建立国府统一治理国家每一寸土地的权力范式。具体而言,就是建立郡县制,将国家权力分为国、郡、县、乡、亭、村六级。取缔一切部族自治与封地自治。如此秦国上下统属,如臂使指,国力当大有增强。”
“好!此乃天下一大创举也。李悝、吴起、申不害,谁也没想到。好!”
“其三,秦国民俗蛮荒,大损秦人身体。举家男女同一居 一室,三代四代不分家;西北部民众冬天寒食,多有恶疾;栎陽国人粗朴脏乱,城内秽物如山,导致国人腹泻多发,六国商贾亦大是为难。凡此等等,非但弊端丛生,难以管制,且大不利于吸引山东流民定居。本次变法,要强制民户除夫妇之外,男女一律分室而居;男子年满十七岁便可成婚,独自立户,不得与父母同户。还须强制取缔寒食陋一习一 与脏乱痼疾。如此清理,一来移风易俗,使民众文明彰行。二来使户口增加,税源扩充。”
秦孝公沉吟道:“这件事较为麻烦琐细……然则,还是要做。秦国应当效法魏齐鲁民俗,使秦国甩脱西蛮称号,文明起来呢。”
景监笑了,“左庶长要不受河丫扰乱,安得对秦人陋一习一 感同身受?”
秦孝公与卫鞅同声大笑起来。
“说吧,其四呢?”孝公急迫问。
“统一度量衡,杜绝商人欺诈与官吏伤农,并为吸引六国工商大量进入秦国做准备。官府铸造法定的斗、尺、秤,公开悬于各县府,供工商民众校准。丈量土地以六尺为步,百步一亩,步过六尺者罚。如此可使农工商百业,公平竞争,百业兴旺。”
“好!其五?”
“建立新军制,统属国君统率调遣。戎狄的部族军兵和少数世族的私兵,一律取缔遣散。旧式战车全部淘汰,新建一支神速快捷的辎重车队。秦国军队之主力,则是以铁甲骑兵和野战步卒为主的新军。有三万真正一精一良的铁骑,两万勇猛善战的步兵甲士,则秦国足以纵横天下!”
秦孝公不禁大笑,“景监,拿酒来!”
景监高喊:“上酒——!”
老仆人一大盘捧来三爵一尊。秦孝公上前,亲自掌尊,斟酒入爵,双手捧起第一爵递到卫鞅手中。景监迅速将第二爵捧给孝公,自己端起一爵。
秦孝公慷慨举爵,“来,为秦国第二次变法,干!”
“叮当”一声,三爵相碰,三人一饮而尽。
“君上。”卫鞅深深一躬,“臣请罪。”
“请罪?左庶长何罪之有啊?”秦孝公惊讶。
“臣擅自治罪于太子及太子傅,请君上处罚。”
“处罚?”秦孝公喟然叹息,“左庶长不必惶恐不安,这次动荡由嬴驷逆子引起,若非你临危不乱,执法如山,岂能如此迅速的安定老秦人之心?扪心自问,你是救了嬴驷逆子的一条命。若我在栎陽,面对汹汹国人,岂能不杀太子以谢天下?我已经削去太子封号,命嬴驷以士子之身到山野磨练。他没有了母亲,我是想留他一条活命,也没有再严厉追究。左庶长,你不怪嬴渠梁枉法徇情吧?”
“君上……太子毕竟年幼啊!若有闪失,何以为继?”卫鞅哽咽拜倒,“臣请君上收回成命。臣以为,臣之处罚合乎法度。”
“左庶长,快快请起。”秦孝公扶起卫鞅,“生死有命,国运在天。只要我等顺应民心潮流,变法图强,秦国岂能因没有了一个嬴驷而后继无人?公子虔的事,你也无须在心。嬴渠梁不能做变法后盾,岂非妄为国君?”
卫鞅感动沉默,热泪纵横。
“左庶长,你忙吧。我还要去办一件好事儿呢。”说完,颇为神秘的笑笑便走了。
渭风客栈可是大大热闹了起来,不阔都不行了。
不管白雪和侯嬴如何淡漠于这家客栈的经营,客栈都无可阻挡的兴盛起来了。尽管山东六国的上层对秦国变法依然嗤之以鼻,但雄心勃勃的富商大贾和著名工匠们可是见微知著,早早嗅到了从函谷关西边飘出的诱人的商市气息。牛车马队从函谷关、大散关、武关和太行山的离石要塞络绎不绝的来到栎陽。最多的是魏国商人和楚国商人,当然也包括了陇西之外和陰山漠北迢迢而来的匈一奴一马商。这些衣饰华贵挥金如土生怕不能显示实力的富商大贾们,在还没有吃准秦国商情之前,都不可能建立自己的固定根基,自然要住在最气派的客栈里奔波生意。渭风客栈是名满天下的魏国白氏的老店,又是栎陽最豪华的客栈,整洁清幽,酒菜自成一格,自然成了富商大贾们趋之若骛的名店。谁能将商根扎在渭风客栈,谁便能在同行面前将胸脯拍得啪啪响,借酒高高一嗓子,“走!到渭风客栈,在下做东!”那种实力气运的张扬,实在令挤不进渭风客栈而在二三流小店落脚的商贾们牙根发痒。
本来,白雪从墨家总院回来后与侯嬴商议,准备将渭风客栈改建为自己在秦国的庄院。她想,和卫鞅婚期已经不远,婚后常住这里,将这里真正变成自己的家。她不想住在卫鞅的府邸后院做一个既招摇又不自一由 的贵夫人。住在这里,出入自一由 ,也能给卫鞅一个完完全全的家庭情境,使他身心愉悦。除此而外,白雪还有更深远的隐忧,就是要为卫鞅留一个坚实的出路。她有一种预感,象卫鞅这种凌厉无匹的本色性格,随时都有可能的不测风险。渭风客栈经营数十年,随时出走的机关秘道与对外界的秘密联络方式都极为可靠。住在这里,她心中要塌实许多。可就在这时候,侯嬴告诉她已经来不及了,六国商人早已经将客栈房子全部订完了!
白雪断然决定,那怕加倍赔偿,也要关闭渭风客栈。侯嬴当然是立即照办,可没有一家愿意接受赔偿。侯嬴无法,就十倍的提高价格,想使那些商贾知难而退。谁知商人们看准了秦国大市,都想在栎陽立足,价格猛提,竟然引来商家一片赞叹,“白氏老店,值!提得象安邑洞香春一样才好,才是上流居所呢!”侯嬴哭笑不得,决意借助官府力量“查封”客栈。谁知栎陽令王轼早已经接到外国商贾们联名上书,请求官府阻止白氏关闭,竟然振振有辞说,“栎陽没有白氏老店,大商家何以立足?白氏关闭,商贾逃秦!”王轼连忙上报左庶长府。卫鞅只以为白雪淡漠商事,怕婚后招来世人闲话,却如何懂得白雪如此细密的心思?他自然从秦国需要着眼,下令,“渭风客栈乃东方商贾入秦鼻祖,若有难处,官府鼎力协助,不得在此急需之际停业关闭。”待侯嬴来求,卫鞅反倒讲了一通祁黄羊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故事,让侯嬴告诉白雪,不要担心世人说白氏老店借助秦国左庶长之力牟利。侯嬴又是哭笑不得,将经过向白雪细说一遍,白雪不禁揶揄笑叹,“世间多少人想发财不得,偏我白雪逃都逃不脱。世事弄人,竟至于此!”
于是,渭风客栈便只有无可奈何的红火下去了。白雪只有将自己住的小院子重新整修了一番,和客栈分开了事。
渭风客栈虽则热闹非凡,侯嬴却是很轻松。客栈执事人等都是从安邑洞香春带来的老人,经营如此一个小店,根本不用他亲自料理。但凡逢十的日子,侯嬴只须清点帐房抬来的大箱金银与各国钱币,然后赶车出城将钱货藏在栎水南岸的秘密山洞了事。今日侯嬴正在后院理事房点箱,一个仆人匆匆来报,说左庶长府一个书吏求见。侯嬴想一定是卫鞅有事,头也没抬便说:“快请进来。”
片刻间仆人领进一人,此人身后还跟了一个白发老人,老人不进屋,却直直的站在门口。
侯嬴抬头一看,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渭风客栈财运发达,为先生贺喜了。”来人眼神示意侯嬴不要说破。
侯嬴连忙吩咐抬走几个木箱,关上门,扑地便拜,“不知秦公驾到,万望恕罪。”
秦孝公连忙扶起侯嬴,“久闻先生大名,只是未曾谋面。今日唐突,先生莫将我做国君待。有事相烦先生呢。”
“草民侯嬴,但凭差遣。”侯嬴又是深深一躬。
秦孝公笑道:“先生如此,却教我如何说话?”
侯嬴拱手笑道:“如此请君上随我到书房叙话。”说着推开一房内一道小门,将秦孝公领到自己的书房入坐,亲自为秦孝公斟好茶,便坐在对面静待下文。
“今日唐突拜访,想请先生周旋一事。嬴渠梁先行谢过。”
“但请君上明示。”
秦孝公沉吟道:“这是一件私事,并非国家政务。先生无论办成与否,都与嬴渠梁排忧解难了。”孝公略微顿了一下,接着慨然笑道:“太后相中了卫鞅,要将小妹莹玉嫁给左庶长。小妹亦很钟情于卫鞅,发誓非卫鞅莫嫁。此事,先前已经由公子虔向左庶长提过,当时卫鞅没有赞同,婉言回绝了。我本当与左庶长面谈,又恐他有难言之隐。公子虔服刑,一时无合适之人提及此事。方才想到了先生,男女亲事,朋友出面,总比官身去说要好。”
侯嬴心中大为惊讶。但他作为旁人,却不能推托这种依照民俗人人都必须热心担当的喜媒角色,闪念间拱手笑道:“君上重托,侯嬴荣幸之至。只是在下素来没有没有与左庶长言及此事,尚不知他有无定亲或意中之人。”
秦孝公释然一笑,“先生姑且做一媒妁之言,听天由命吧。小妹与我骨肉至亲,我期望她有美好和谐的爱。左庶长与我生死相扶,我也不想他有违心之举。先生当解我一片苦心也。”
“君上肺腑之言,侯嬴心感至深。”
秦孝公没有久留,大约半个时辰就告辞而去,且坚执不让侯嬴相送。孝公一走,侯嬴可是大大为难,不知是先给卫鞅说好,还是先给白雪说好,想来想去,还是走向了白雪的小院子。
仲秋之夜,月明风清,白雪正在院中抚琴,优雅叮咚的琴声使庭院中漫出一片幽静祥和。见侯嬴到来,白雪琴声停止,高兴的请侯嬴坐在对面石墩上说话。侯嬴深知白雪不是等闲小儿女,略一沉吟,便将秦公来访所托之事说了一遍。白雪静静的听完,陷入深深的沉默之中。
“侯兄,对鞅兄可曾说过?”白雪终于轻声开口。
“尚未说过。”
“那就对鞅兄明说了吧。我也该好好想想……是的,得想想。”
侯嬴默默的走了。背后又响起叮咚琴声,却让人感到沉重窒塞。突然,“轰——!”的一声大响,夹杂着一声激越尖锐的短促乐音,琴声嘎然而止!庭院陷入空谷一般深深的寂静……
侯嬴心头不禁猛然一颤,他知道,那是琴弦断了。
卫鞅却离开栎陽,到乡野郡县巡视去了。
第二批法令颁行后一个月,秦国便热气腾腾的进入了第二次变法。卫鞅乘着一辆两马轺车,带着一百名铁甲骑士,马不停蹄的巡视督导着每一个县每一个郡。推行新军制并训练新军、建立郡县制这两件大事,主要靠各级官署,假以时日,不难做到。他要督导的是移民入秦、改变民俗、统一度量衡三则当务之急。这三件大事的弹性都很大,做的好与坏,与各级官署吏员的能力和执法宽严有极大关系。他出巡之前,已经从栎陽派出了大批吏员以商人身份东出函谷关,去秘密动员三晋穷苦民众移居秦国。他巡视各县的第一急务,便是严厉督导县府预定好移民定居的土地,并亲自到预定的移民区踏勘。若是县府将移民区定在了荒凉贫瘠的山区,便立即责令换到河边土地。返身路过再踏勘,若没有换到临水地区,便断然罢免县令!做得出色的,立即晋爵奖赏。这种雷厉风行赏罚严明的做派,使秦国上下官署紧张得昼夜忙碌,不敢有丝毫懈怠。庶民们惊叹不已,觉得官府变法竟然是说到就到,快捷得令人目不暇接。官老爷们竟然象两个轮子的马车,日夜风转,一有官司便当即了断,谁家有功便立即奖赏,谁家犯法便立即查办,几乎等不到第二天,办事情便当极了。
各郡县的六国商人们惊叹,“秦人疯了!山东六国三年办不完的事,秦国一个月就妥了!”
虽然如此,卫鞅觉得最费一精一力的还是强制分居这件事。秦人数百年来与戎狄之民杂居共处,共同的风俗都是大家庭生活,家愈大愈好,人越多越好,三代不分家者比比皆是。要使他们分解为夫妇自立的小家庭,难处多矣!有的分开立户没有房子住,有的男子到了分户年龄却因没有妻子而无法自立生活,有的老人重病需要儿子照顾,有的家全是女儿,找不到男子入赘也无法自立,等等等等,不一而足。许多时间,卫鞅都耗在与县令县吏商讨如何变通这些具体细节上,一个一个解决,再颁行全国作为法例允许他县效仿。
几个月下来,总算将其中难题一一化解,一归总,秦国竟然增加了十万民户!赶卫鞅东归时,移居关中的三晋庶民也已经有将近六万户,可谓始料不及的大收获。
同行的景监感到奇怪,总觉得卫鞅这种急如星火的巡视督导有点儿不对劲。当卫鞅站在轺车伞盖下凝望渭水河滩的山东移民区时,那种含泪不舍的情景使景监产生了一种深深的不安。他敏锐的感到,卫鞅一定有心事。
道边歇息时卫鞅慨然一叹,“景监啊,再过几年,一定要提醒君上迁都。栎陽不合做国都的。”
景监终于忍不住了,“左庶长何出此言?莫非,几年后你不在秦国了?”
“有了第二次变法开端,我也就放心了。”卫鞅似乎没有听见,又是感慨叹息。
“鞅兄何难?可否见告一二?”
卫鞅摇摇头笑道:“景监兄,回栎陽后我到你家,看看令狐姑娘,你该和她成婚了。”
景监笑道:“日出西山了,左庶长竟也想起了儿女之事?好,我等你。”
映月读书网 > 大秦帝国1:黑色裂变 > 第十章 蒹葭苍苍 第二节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