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月读书网 > 大秦帝国4:阳谋春秋 > 第十章 合纵回光 第六节 兵家奇谋 大义同心 >

第十章 合纵回光 第六节 兵家奇谋 大义同心

  九月中旬,六国兵马终于聚齐了。
   这次合纵不同以往,六国兵马都是隐秘集结。这是信陵君特意给各国申明的要旨:合纵之军务必穿行河谷昼伏夜行,战马衔枚裹蹄,全军轻装禁炊,不求快捷,务求隐秘!这封密书使各国将军大感意外,即往合纵历来都是大张旗鼓出兵,声势惟恐不大,何以这次出兵便要做贼一般?大军行进在本国本土,还要衔枚裹蹄轻装禁炊,这不是作践人么?如此神秘兮兮地折腾,秦军便没有斥候么?各国将军完全是不约而同地将这封密书当做了耳旁风,纷纷大聚兵马,要做浩浩荡荡的兴兵伐罪之师。
   正在此时,信陵君军书又到,除重申前书要旨,更口吻严厉地立约:何国军马不秘密开进,便休要出兵,魏赵韩三国抗秦足矣!这可是战国合纵头一遭——自来合纵都是惟恐哪国不动兵力不足,各国都要兴兵了又说可以不要,咄咄怪事也!这魏无忌究竟要弄甚个玄虚?疑惑归疑惑,牢騷归牢騷,各国君臣思忖再三,还是严厉下诏:务必遵照信陵君将令行事,如期秘密开进!
   这便是信陵君魏无忌的威望。战国自有合纵抗秦,此前成立过四次六国联军,独有信陵君统率联军的那次一举大败秦军挽救了赵国挽救了山东。马服君赵奢是山东六国第一个胜秦名将,然其威望与信陵君却不能同日而语。何也?赵奢胜秦乃山地战,双方兵力俱在十万以内,狭路相逢惟浴血拼杀耳,虽则难能可贵,终难成兵法谋略之范例也。合纵救赵之战却是平原野战,双方兵力均在三十万以上,且不说战场调遣远非山地小战可比,单是能将六支战力不一素无统辖临时凑集的散兵拧成一支鼓勇之师,便绝非常人所能做到。信陵君非但是一员战场猛将,更是深通兵法的兵家奇才。此人仿佛天生便是将兵之命,没有战事论国政,比孟尝君、平原君、春申君三公子也强不到那里去,甚或不如三公子在庙堂游刃有余;然则若有战事,信陵君在庙堂政事中所有的弱项都立时变为非凡之处而大放光华,刚严凛然的秉性化做罕见的将帅威权,豪侠尚武的结一交一 化做最能亲和将士的魅力,任贤用能讲求实效的做事方式天然便是凝聚大军的将帅德风,广学而知天文地理兵家战阵,异能而通诸般大型攻防兵器,运兵谋划每每出人意料,战场将令每每令人惊叹!临危而亢奋,乱局而从容。如此等等,都使进入莫府的信陵君如鱼得水,调兵遣将如疱丁解牛。更为山东诸将景仰者,在于信陵君临战关头的决战决胜之气!当年五国聚兵救赵,惟缺大将到位。魏王因猜忌之心,硬生生不任信陵君为将。便在五国联军群龙无首眼看救赵就要成为泡影之时,信陵君盗窃兵符,力杀魏王心腹大将,强夺魏军兵权,硬是风风火火赶赴了联军营区,一鼓救赵大败秦军。此等勇略胆魄,非天赋异禀而无可为也!惟其如此,信陵君客居邯郸而有门客三千,以致平原君门客也纷纷来投,一时竟使素来粗莽的赵国成为天下士子汇聚的风云之地。信陵君在邯郸写下了一部兵书,也成为孙膑之后最为山东名士推崇的战国兵法。百余年之后的太史公为信陵君做传,末了也是由衷赞叹:“信陵君名冠诸侯,不虚耳!”这是后话。
   却说六支兵马分头秘密疾进,九月初终于全部抵达大野泽西北山地。
   大野泽山地是信陵君一精一心选择的战场。战国之世,大野泽又称巨野泽,与逢泽、巨鹿泽共为中原地区的三大湖泊,除巨鹿泽在黄河流域赵国境内,大野、逢泽皆在济水流域。逢泽在魏国境内,大野泽在魏国与齐国边境地带。虽说战国时期的领土城池经常盈缩不定,但魏齐同为大国,相互一交一 战不多,国土大体上还是始终以大野泽为分界的,泽东为齐国,泽西为魏国。后来,大野泽随着济水的干涸消亡而渐渐干涸萎缩,只留下了被后人称为东平湖与梁山泊的狭小水域。后世中国人所熟悉的梁山好汉聚集的水泊,便是大野泽留下的痕迹。战国时期,济水是天下四大名水(河、一江一 、淮、济)之一,水量丰沛,横贯魏齐赵而独立入海,是中原地区当之无愧的母亲河之一。济水洪流沉积扩展的大野泽烟波浩淼汪洋恣肆,方圆几近千里,水道东连泗水,成为吞吐两大河流的巨泽,时称中原三大泽之首。直到唐朝枯涸之时,大野泽尚有南北三百里水面,可想其全盛之势。《书·禹贡》有云:“大野既潴。”《周礼·职方·兖州》云:“其泽薮曰大野。”《左传》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记载:“西狩于大野。”如此等等,足见大野泽声名之显赫!
   大野泽周边无著名高山,丘陵连绵林木茂密,看似平平无奇,实则却是河谷险道纵横一交一 错,寻常人难以窥其奥秘。当年孙膑两胜庞涓的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都是在这片山地打得伏击战。信陵君回到大梁接受上将军印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派出一精一干斥候与于秦国有商事往来的老商,同时在咸陽与秦军营地细致探察,月余之后汇总的情势是:秦军东出攻齐,其路径是从大野泽的东北岸官道越过大野泽,前出于大野泽以东的卢县山塬驻扎;蒙骜的谋划是:先行攻克齐国济北的二十余城,再南下攻克已经分别被齐国、楚国灭掉的薛国鲁国,一举震慑齐楚两大国;蒙氏本齐人,不愿齐国化为焦土废墟,故而欲先大展军力,而后迫降齐国;故此,蒙骜大军东进,没有象攻掠三晋那般电闪雷鸣地猛烈突袭,而是先向济北从容张兵,目下已经出动一军攻克五城,蒙骜率主力大军陈兵薛郡(故薛国)边境,尚未对薛鲁开战。因地利之便,信陵君率领的魏军最先抵达大野秘密营地。
   营寨扎定,信陵君立即下令:除修葺军械兵器与接应各路兵马之外,其余将士立即为未到的各国大军开辟营地、准备冷炊。魏军将士大感诧异,历来合纵联军都是各军自理粮草辎重,营地起炊之类的军务更是各军本分,不相互倾轧已经是万幸了,几曾有过先到之军为后者开营备炊之事?诧异归诧异,基于对信陵君的信服,魏军将士还是立即忙碌了起来。
   信陵君对联军作战有着深深的忧虑。也就是说,此次能否战胜秦军,他是心中无底的。忧不在战,忧在将士之心。大约谁都没有信陵君看得明白,如今山东六国的糜烂衰颓已经是无以复加了,君臣倾轧军政掣肘已成积重难返之恶一习一 ,大军虽发,安知没有诸般无法预料的后患?纵是各军齐到,有没有决战决胜之心,实在也未可知。反复思忖,信陵君定下了三个基点:一是此战不能持久,久则联军内部必生事端;二是必当有同心死战之志,否则各军相互自保,必然败军;三是此战必须以奇谋用兵,非奇不足以速决。三点之中,以同心死战最为要紧,无此根基,任你奇谋百出也是付之东流。
   五六日之后,各军先后抵达大野山地。
   峡谷密林之中,信陵君在简陋的联军莫府第一次聚将会商军情。
   中军司马首先宣读了联军会兵概要:赵国一精一骑五万步军两万,主帅平原君;楚国步骑十万,主帅春申君;魏国攻一弩一武卒(步军)六万,铁骑三万,主帅信陵君;韩国步骑八万,主帅老将韩朋;燕国轻骑六万,主帅将渠;齐国步骑六万,主帅陈逯;总计六国兵力四十六万,将军五十三员。
   “噢呀,秦军二十六万,我方胜出多了!”春申君长吁一声。
   平原君连连摇头:“不好比也!联军哪次不超秦军兵力十几二十万?”
   “敢请信陵君先说个打法出来,老夫憋闷!”老将韩朋耐不住了。
   “对也!这秘密进军折腾死人,赶紧说如何打法!”齐将陈逯立即呼应。
   “春申君、平原君,诸位将军,”信陵君沉稳从容地从那张名为帅案实则只是一张支架着的大木板前站起,“其所以要各军秘密进发,在于联军只有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方能制胜也!数十年前,山东六国气势正盛,各国尽有一精一锐之师,尚不能合纵胜秦,况今日国力凋敝之时?我方实力大减,秦国方兴未艾,犹须慎之又慎,缜密战事也!就实而论,此战非往昔合纵可比。往昔可一败,可再败,各国根基尚能支撑。今日之战,却大是不同。六国存亡,全在此战!此战若胜,六国尚有重新崛起之机遇。此战若败,则六国军力崩溃,亡国之期指日可待!惟其如此,堪称六国背水之战也!诸位但凭心而论,此战若败,何国当得秦军兵锋?其时便是不谋而合纵,兵力何在?军辎何在?结局只能是土崩瓦解天下归秦,岂有他哉!”帐中一时肃然,信陵君粗重地喘息了一声,“无忌先出危言,不在耸人听闻,而在醒动诸位:此战惟做死战图存之心,方能一精一诚一心缜密谋划战而胜之!”
   “死战图存!一精一诚一心!”大将们轰然吼了一声。
   “噢呀——”春申君长长一声喟叹,“如此景象,老夫恍若梦中了!”
   平原君一眶热泪:“同仇敌忾,六国多年不见也!”
   “信陵君已经说得透底,谁若畏敌惜命,当下回去了!”春申君拍案而起,“楚国动议合纵,老夫先发个誓愿:此战不胜,老夫自裁谢国!”
   “赵胜亦同!”
   “魏无忌亦同!”
   当三双大手紧紧叠握三颗白发苍苍的头颅聚在一起时,大将们悚然动容了,不约而同地慷慨高呼:“不胜秦军,自裁谢国!”
   “但有此心!我军必胜!”信陵君奋然一呼,转身大步走到帅案前,“开图!”
   中军司马拉开案后大幕,一张丈余见方的木板大图《大野山川》豁然显现眼前。信陵君手中长剑指点着地图道:“此战仿效孙膑之桂陵战法,在大野泽西北岸伏击破秦。伏击之要:一在攻敌要害,迫使蒙骜主力回军驰援;二在大军隐蔽巧妙,使敌不能觉察;三在接战之时全力死战,不使秦军轻易冲破伏击战场!以联军战力,不求全歼秦军,但能杀敌十万以上,则秦军必然退出山东,是为大胜!诸将以为可行否?”
   “彩——!”
   “信陵君尽管发令,诸将军无异议了。”春申君认真点头。
   “好!”信陵君剑鞘指向大图,“诸位且看,秦军我军所在恰是大野泽两端,秦军在大野东北,我军在大野西南,遥遥相距四百余里;秦军另有王陵一军攻济北,与我军相距八百余里。我军预谋,便是在桂陵东北山地的这片山塬密林伏击秦军!”
   燕军大将将渠突然插断道:“孙膑设伏老战场,秦军岂能上当?”
   “将军差矣!”平原君摇头,“兵不厌诈,二伏必胜。此乃军谚也。以军情论,秦军蔑视六国已久,此次秦军连攻山东未遇抵抗,蔑视六国尤甚!蒙骜仅分兵五万攻济北二十余城,显然将十万济北齐军视若无物。如此秦军,岂能想到联军伏击?纵然想到,也以为不堪一击,反以为是尽灭六国大军的天赐良机。惟其如此,使秦军入伏,不足虑也!”
   将军们纷纷点头,认同了平原君说法。
   信陵君肃然道:“平原君所言,正是秦军弱点所在。惟有此弱,我军可战也!”长剑又指大图,“我军战法是:兵分四路,两次设伏。具体谋划为:一军飞骑北上,强攻王陵五万铁骑而后南逃,诱使其追击南来;在其南下五百里处之大峡谷,一军以六万步军设伏,包围王陵铁骑,佯做王陵不能突围而我军亦无法歼灭之相持态势,诱使蒙骜主力大军前来救援;我军佯做不支,第一道伏击圈崩溃南逃;秦军必全力追杀,我军主力预在其百里之外设伏,痛击秦军!”
   “愿闻将令!”大将们异口同声,显然是信心大增。
   “四路大军。”信陵君从帅案拿起了第一支令箭,“第一军为北上飞骑,由赵魏两军八万骑兵组成,攻敌务求猛烈快捷激怒王陵!此军由老夫亲自统领。”放下令箭又取一支,“第二军六万步卒,于秦军南下五百里处峡谷设伏,由春申君统领。”春申君嗨的一声接过令箭,信陵君又拿起第三支令箭,“第三军燕军飞骑六万,专一接应掩护第一道伏击圈佯败后撤之步军,合为一体后赶赴最后战场之外围截杀突围秦军,由将渠统领。”将渠慨然领命,信陵君拿其第四支令箭,“伏击主战场为二十六万步骑,对蒙骜大军合围痛击,由一精一于战阵之平原君坐镇统帅!”
   平原君却没有接受将令,只目光烁烁地看着信陵君不说话。帐中顿时一片寂然——赵军乃联军主力,平原君若是与信陵君生出龌龊,这合纵抗秦便是岌岌可危!春申君机敏过人,立时呵呵一笑:“噢呀平原君,不堪重负了?”春申君本意原在激将,不想平原君却是喟然一叹:“知我者春申君也!信陵君在此,赵胜实在不堪主战场重任矣!”转身对着信陵君便是深深一躬,“赵胜知君厚意,先行谢过。北上军最是险难,须主将亲自披坚执锐冲锋陷阵,故君自领也。主战场虽为鏊兵剧战,然主将重在调遣,少有性命之危,故一交一 赵胜也。战阵厮杀,赵胜自认强于信陵君。坐镇调遣,信陵君强于赵胜多也。君之任命,正是互调两人之长,各用两人之短。赵胜若坦然受之,岂非六国罪人乎!”
   大将们一时肃然一时难堪。春申君一时也不知如何说法——两君都是刚烈豪侠之士,平原君方才口吻,显然不无责难信陵君之意,却也没有明白表示自己请命统领第一军;信陵君也是默然不应,若一言劝说不当,此前嫌隙复生,局面便难以收拾了。然则不说更是难堪,非但两君不能化解,连自己这个首倡合纵者都要被将军们疑为没有公道了。思忖之间,春申君断然开口:“噢呀信陵君,黄歇直言,万事以抗秦为大了!”
   一言落点,大将们的目光齐刷刷聚到了信陵君帅案。
   信陵君走下帅案,对着平原君深深一躬:“平原君深明大义,无忌谨受教也!”转身对着大将们又是一躬,“此事乃无忌弥补私谊之心过甚,以致将令失当,无忌谢罪!”
   “无忌兄!赵胜计较过甚,错责人也!”
   “赵胜兄!无忌私而忘公,夫复何言!”
   两厢对拜四手相握,帐中一声喝彩,春申君便是老泪纵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