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月读书网 > 神秘的荣格 > 第一节 心理能量与自我调节 >

第一节 心理能量与自我调节

我们知道,荣格与弗洛伊德决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不同意弗洛伊德把“力比多”看作人的心理活动的唯一能量来源,而且这种能量在性质上是以性为基础的。尽管荣格并不否认力比多具有一定的性的能量,但他认为:“力比多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应该被定义为一种普遍的生命力量,一种心理过程的强度。”[1]或许正是由于对力比多的这种解释上的差异引发了荣格和弗洛伊德之间无法弥合的争执。后来,在和弗洛伊德彻底决裂之后,荣格基本上不再使用力比多一词,而是用“心理能量”(psychic energy)来取代。他明确指出:“能量可以成为现象世界中各种变化的基础,在这些变化中能量可以保持不变,而最终导致一种熵,即一种普遍的平衡状态。”[2]在荣格看来,全部心理活动模式都是由“心理能量”推动的。虽然现代脑神经科学家并没有在神经生理学上发现它存在的任何证据,但荣格仍坚持“心理能量”的概念,并且假定,通过心理能量的活动和自我的调节作用,人格能朝着健康目标发展。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荣格具体是怎样进行论述的。

1.心理能量

早在荣格之前,就有人使用过“心理能量”一词,如德国文学家席勒(Schiller)、哲学家格罗(Von Crot)、心理学家李普斯(T.Lipps)等人。荣格比较赞成的是李普斯的观点,在对心理能量的解释中,他这样认为:“心理能量不是客观地存在于现象本身的一个概念,而是完全存在于特定的经验基础之上。换言之,能量在有意识的现实生活中总是表现为运动或力量,而在潜意识的潜在生活中则表现为一种状态。心理能量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心灵的一种特定的动力现象。例如,本能、欲望、意志、感情、注意、工作力量等。”[3]

虽然荣格用这个术语表达的是人的心理活动能量,但这个术语的使用在某种程度上是物理学概念在心理学中的应用。荣格本人也不赞成用自然科学的概念来说明心理现象,但在心身关系的描述方面,荣格仍坚持身体能量和心理能量的相互依存和转化。在他看来,人的肉体所产生的能量在本原上依赖于心理能量得到再生,从而才有可能使心理能量和肉体能量都得到保存和转化。但是,每当这些能量被精神所吸收时,它们就转变为心理能量,而不再是物理或化学能量了。

作为心理能量,它必然会以某种方式推动心理活动的发展,荣格用“等量原则”(principle of equivalence)来表示心理能量的操作。这个原则和物理学中的能量守恒原则有部分的一致性。荣格指出:“为使一定数量的心理能量在产生某种条件时得到扩展或消费,那么,同等数量或另一种形式的能量将在其他地方表现出来。”[4]实际上,弗洛伊德学派和荣格学派的门徒们所使用的“症状替代”理论就是以等量原则为依据的。所谓症状替代,是说当医生对某一症状进行治疗但又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其产生的原因时,病人很可能会产生另一种症状。或者,即使暂时没有以另一种症状的形式表现出来,它也仍然存在于某个地方,或者可能被储存在潜意识之中。当外部的或内部的条件允许时,就有可能把它从潜意识中唤醒。其中有些能量是可以任意处置的,或者被意识自我所支配;有些能量则被储存在潜意识之中,只有在适宜的外部或内部刺激的作用下才能重新活跃起来。此外,还有一些心理能量和被压抑的心理活动内容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只有当这些被压抑的内容释放出来时,它们才能被意识自由支配。这些可以自由支配的心理能量就是一些哲学家们所津津乐道的“意志”,例如,笛卡尔和叔本华等人所提出的那种“意志”。

(1)心理能量的证明

在荣格看来,心理能量是客观存在的。那么,如何证明它的存在呢?作为心理活动的能量,它必然和人的精神世界的价值活动有密切联系,而价值活动又是受人的价值观支配的。从这个意义来说,心理能量经常表现在因时因人而异的价值观上,这些价值观是意识的,而有些价值观则是潜意识的。但是,无论它是否是意识的,它都能有效地控制人的心理活动。那么,这些以价值观形式表现出来的心理能量能不能像物理能量那样进行客观化地测量呢?荣格认为,这种可能性是部分地存在的。既然心理能量表现为价值观,而人的价值观又经常表现在对时间和金钱的花费上。时间和金钱是有限的,也是可以进行选择和测量的。一个人愿意在多大程度上使用他的金钱和时间,便能部分地表明了他的价值观。如果他的心理能量是受意识自由支配的,或者一旦受到外部刺激就很容易地被激活,那么,通过对他所从事的这些活动的调查和分析,就可以间接地了解他花费在这些事情上的心理能量。

但是,如果心理能量被储存在潜意识之中,他要做出行动的选择就必然会引起焦虑或产生压抑。例如,一个学生即将面临考试,但他又对看足球比赛非常狂热,在这种情况下他可能表现出多种行为方式,每一种行为方式都要依赖于现存的心理能量的方式。如果这种能量是受意识自由支配的,这个学生就会花费足够的时间来复习功课以应付考试,而利用余暇看足球比赛或电视转播;如果这种能量很容易受到外部刺激的激发,那么,面对日渐逼近的考试,这个学生就可能强迫自己不看足球比赛,而专心于复习考试;反之,如果这个学生考试经常不及格,或者说他有一种被压抑的考试失败的潜意识,或者他把足球看得比考试更重要,那么,他就会把时间花费在看足球比赛上,或者处于一种焦虑或压抑的心理状态之中。在心理学上,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心理冲突。这种几乎人人都有的经验就是对心理能量的主观性说明。从这个意义来说,心理能量是可以量化的。例如,人的感情和情绪可以部分地反映人的心理活动的能量,因此,通过一个皮肤电装置,可以测量一个人的脉搏、呼吸和皮肤电阻等,经过对这些物理数值的分析,就可以了解一个人在当时情况下的心理能量的大小。

人类学研究也为心理能量的存在提供了证据。人类学家们发现,在有些原始部落中,可以通过仪式活动而有意识地产生某种心理能量,例如,在即将收割庄稼或要出去打仗之前,这些原始部落的人们都要举行仪式,使部落成员把心理能量集中起来,全力应对即将来临的重大任务。对这些活动的热烈气氛的考察和分析,同样可以了解心理能量的大小。

当然,这种测量和分析都是不完全准确的,因为人毕竟不同于其他动物或机器。人的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人的心理能量的复杂性和难以测定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科学的证据能够说明,人的心理活动能量是完全可以用数量化的数据来测量和说明的。

(2)能量的转化

有些心理能量虽然隐藏在潜意识之中,但它们是永远也不会消失的。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它有时会通过某种能量转换过程而被释放出来。荣格把这种从一种心理内容到另一种心理内容的价值强度的转化称为“力比多的运河开通”。这个观点和物理学中的能量转换是一致的,其过程类似于蒸汽机的能量转换过程,即蒸汽机中的热量被转换为气压,这种气压由于势差的作用而从高能点向低能点流动,这就被转换为动能,当动能向火车头施加压力时,火车头就开始运动了,从而牵动机车。

在心理活动方面也存在这样一种能量转换过程。在荣格看来,心理能量是从情结中释放出来,然后进入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的。情结运用能量进行压抑,因而在能量从情结中被释放出来之前,问题一直处于未解决的静止状态。例如,一个年轻人期望自己做任何事情都能尽善尽美,我们可以认为这个年轻人有一种尽善尽美的情结。如果在一次考试中,他很顺利地做完了试卷,在他看来他能尽善尽美地回答所有的问题。一想到就要交上考试试卷,他就会激动地发狂。如果他没有答好试卷,那么,在他所期望的尽善尽美的试卷和实际的试卷之间就会发生冲突。他可能采取不交试卷或迟交试卷的行为。这样,即使他得分较低,他也可以把这种低分数归因于迟交试卷,而不是归因于自己学习上的不足,因为他害怕自己确实是无能的。在心理治疗中,治疗者要努力把这种至善论者的心理能量从被压抑的情结中释放出来,使他认识到他给自己提出的这种做任何事情都要尽善尽美的要求是不适当的。这时就会激起一种强烈的情感,从而改变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这样,他才能从做任何事情都要尽善尽美的情结中解脱出来。那些被储存在情结中的心理能量就被释放出来,重新用于回答试卷或干其他事情。这个例子可以很好地说明心理能量的转换,由此也可以看出,荣格早在认识弗洛伊德之前就通过他的字词联想测验探讨了情结问题,并且通过对情结的探讨,开始关注促进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心理能量的转换。

(3)心理能量的两极对立和熵原则

荣格的心理能量概念的本质是能量的两极对立和熵原则(又叫均衡原则)。所谓熵原则是用热力学中的第二定律来说明物理能量流动的方向。按照这一原则,物理能量的流动是由于两极之间的势差造成的。例如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在相互接触的过程中,热能从较热的物体转移到较冷的物体,直到这两个物体的温度完全相等。荣格用这个物理学原理来说明心理能量的流动过程,他说:“没有一种预先存在的两极对立……就不可能有能量。必须一直存在着高与低、热与冷,等等,这样,平衡的过程,即能量,才能够产生。”[5]在这里,荣格所谓的平衡过程就是能量流动的对立面,即“熵”。荣格用这个术语来表示一种静止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不存在任何势差,因此,也就不存在心理能量的流动。在人的整个心理活动系统中,能量的分配就是趋向于在各种心理结构之间保持某种平衡。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产生了某种心理需要,他的心理活动系统就会失衡,为了使心理系统保持平衡,心理能量就会从较强的地方流向较弱的地方,这个人就会努力通过自己的活动来满足这种需要,从而使心理系统保持平衡。由于人总是会产生各种不同的需要,旧的需要满足了,新的需要又会出现,因此,心理系统永远不可能保持绝对平衡,而只能在一定时期内保持暂时的心理平衡。荣格把这种暂时的心理平衡称为精神的死亡状态。荣格曾在某些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紧张症中看到过这种精神死亡状态。这时,患者的心理活动的两极保持一种绝对平衡状态,以至于根本没有心理能量的流动。患者静悄悄地坐着或躺着,一动也不动,就像身体或心理已经死了一样。因此,荣格认为健康而成熟的人格总是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形成的,而不是存在于完美无缺的平衡状态之中。

把这个原则运用于儿童教育,我们就会发现,在当今中国社会,一些父母过分溺爱自己的孩子,总是千方百计地满足他(或她)的需要,力求使他(或她)的心理能量保持平衡。但这样做的结果只能适得其反,因为儿童的心理需要总是通过父母或某种外部力量的帮助而得到满足,儿童自己真正的需要得不到展示和满足。一旦儿童独自走上社会,他的心理需要只能靠他自己来满足,而由于过去儿童自己不善于独立地满足自己的需要,其心理能量的流动就会很不顺畅。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外部帮助,这个被父母惯坏了的孩子就会患上心理疾病。所以,父母应从小培养孩子处理人格发展中的各种冲突的能力。既然冲突或心理紧张总是不断地存在,儿童只有不断地使用自己的心理能量,才能锻炼成为一个性格坚强、人格健全的人。

美国精神病专家奥尔伯特·罗森伯格(Albert Rothenberg)曾得出一个类似的结论。在他对54名有创造性的个体所做的细致研究中发现,他们的许多创造性成就开始于对立面之间的一种紧张状态,这种紧张状态驱使他们不断地把自己的心理能量转向这些活动,从而创造出不同凡响的伟大业绩。

(4)心理能量的前行与退行

心理能量的“前行”(progression)和“退行”(regression)是荣格用来说明一个人的适应能力的两个重要概念。前行的能量指向于满足人的社会环境需要,它和外部世界的要求是一致的。但是,前行和心理发展不同,心理发展要求心理能量要有分化,就是说,要能够决定什么时候一个人是为了适应环境,什么时候是为了适应自己的内心需要。而前行则把心理能量积聚起来,即把一切经验和能量都尽可能地吸收到自己身上,专门用于对付外部世界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

但是,当一个人不能再满足社会环境的需要时,退行就成为一种必要的心理活动。所谓“退行”是指一个人的能量向后或向下运行,并且激活那些被意识排除在外的潜意识内容,使之成为一种新的心理内容。在荣格看来,这些被排除在外的潜意识内容要么是由于不能与意识相协调,要么是由于它们是非理性的或不道德的,因而被排除在意识之外。但这些潜意识内容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包含着“新生命的胚芽以及未来生命力的可能性”[6],有时候这些潜意识内容和意识太不协调,因而完全不能被意识所接受,而被排除在意识之外。结果这些心理活动的能量受到压抑,就有可能导致神经症。

荣格曾举例说明这种心理退行的情境。一位妇女雄心勃勃地想要实现某一心理目标,例如获得一份职位很高的工作,但却遭到了拒绝。这位遭受挫折的妇女最初感到心情非常压抑,甚至一度不能在外界进行正常工作。经过心理治疗,她开始把自己的心理能量向后退行,即重新审视和估价自己的生活目标,并且努力探索新的实现途径,例如,重新寻找一份新的工作,恢复过去的人际关系并努力开辟新的人际关系渠道,甚至培养了诸如书法或绘画之类的业余爱好。这时,她发现生活又重新焕发了生机、情趣和活力,而且新的内部资源也得到了开发。这样,通过心理退行,这位妇女的个性化过程得到了新的发展。显然,前行使人把心理能量积聚起来,用于对付外部环境中的各种事件。在前行受挫的情况下,采取心理退行的方法,使潜意识的心理活动内容得到激活,使人重新适应自己的内部心理世界,开发新的潜能,同样能够促进人格的健康成长。从这个意义来说,一个人明智而适时地做出前行或退行的选择,对促进其人格的继续成长是十分必要的。

(5)心理能量的流动与情绪反应

在荣格的著作中,关于情绪的论述很少。他只是在谈到诸如情结、投射以及原型之类的心理现象时,才偶尔提到情绪。但是,在心理治疗中,荣格发现,心理能量在流动时往往在人的情绪中表现出来,换句话说,心理能量的流动在主观上往往被体验为情绪。因此,虽然荣格很少提到情绪这个术语,但情绪在荣格心理学中的地位却是非常重要的。荣格明确地把情绪描述为“炼金术之火。火光的温度足以使一切事物得以生存,而且它的热量也因此把所有多余物燃为灰烬……但另一方面,情绪又可以使钢和燧石相碰撞,产生火花四溅的一瞬间。因为情绪是意识的主要源泉。如果没有情绪,就不会有明暗交替和动静变化”[7]。

显然,荣格把情绪看作意识的来源,并与意识自我有一定的联系。因此,荣格在早期关于字词联想测验和情结的研究,就是试图通过对情绪活动的分析,找到患者患病的原因。例如,他曾检测了在不同情绪状态下人的脉搏变化、呼吸波动,以及由于情绪性出汗而使皮肤电发生改变的一些生理指标。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他对情绪的认识也有了新的发展,即情绪虽然是意识的主要来源,但情绪本身却来源于潜意识。因为它通常不在自我的控制之下,而且它总是试图以伪装的面目来扰乱自我的意象性活动。因此,荣格认为,情绪是“通过它们的最初爆发来扰乱意识的理性秩序”[8]。

此外,情绪还承担着疏导心理能量的作用。从这个意义来说,情绪并非完全不受自我的控制。因为自我虽然不能直接指挥情绪,但却能指导它们所携带的心理能量。在自我比较弱小的时候,它疏导心理能量的能力较小,因此,对情绪的控制作用也较小。随着自我的日渐强大,它疏导心理能量和控制自我的能力都会相应地增强。这样,荣格便通过对情绪及其作用的描述,把意识和潜意识联结在人格发展的整体心理活动之中了。

在心理类型的描述中,荣格把情感(feeling)视为四种基本功能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对事物做出评价和判断。因此,情绪虽然和情感有联系,但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且情感和与情绪有关的其他功能之间也可能存在着差异。在荣格看来,情感比较容易转变为感情(affect)或情绪,而价值观似乎比观念之类的东西更容易激发激情等的情绪。关于情绪在心理活动中的动力作用,我们将在下一节进行细述。

2.自我调节

荣格分析心理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人的精神世界是自我调节的。就是说,人是有自主性的,但这种自主性是意识和潜意识相互作用的产物,其中潜意识起着更大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说,自我调节是平衡机制的同义词。生理上的平衡是靠体内平衡机制来保持的,例如,当身体太热时就会出汗,出汗使汗水蒸发,身体才稍感凉快些。而心理上的平衡则靠自我调节来保持,例如,当心理失去平衡时,它就会通过潜意识的补偿作用(例如,通过做梦)使意识活动中的片面性得到纠正。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荣格的自我调节理论,我们不妨先把自我调节和体内平衡概念做一比较。生理学上的体内平衡概念是沃尔特。B.坎农(Walter B.Cannon)提出来的。这一概念的提出不仅解释了许多生理上的自然现象,而且被心理学家们用来解释人的心理活动。例如,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弗雷曼(G.L.Freeman)指出,人的所有行为都是为了通过促进体内平衡的恢复来保持有机体的统一的一种努力。现代科学的控制论也把体内平衡概念引用进来,用以说明人的反馈机制,意思是说,体内平衡是“把有关机器输出的数据提供给一个自动控制的装置,以便用来修改差错”[9]。这样,体内平衡的生物学机制就被运用到人所创造的机器中去了,机器的反馈装置就是这种自我调节机制的又一种称呼。根据荣格的观点,心理反馈就是通过诸如失误、做梦,以及情绪创伤之类的经验而进行自我调节,从而保持心理平衡的。

自我调节虽然力图使人的心理保持平衡,但在荣格看来,它不仅不会使心理处于静止状态,反而会产生一种新的不平衡。这种观点类似于黑格尔提出的“综合——分析——再综合”的哲学思维公式。意思是说,人的心理活动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人格也是永远不会达到完全统一的。通过心理补偿,虽然使心理得到了暂时平衡,但新的不平衡又会出现,新的自我调节又会重新开始,从而导致人的心理不断地处于平衡——失衡——平衡的发展过程中,这就是人的心理发展的辩证法。正如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奥尔波特(G.W.Allport)所说:“人格的完全统一是永远也不会达到的。在荣格的方式提出之后,我认为,达到统一的捷径在于对统一永远也不会实现的追求。”[10]

(1)精神系统的相对封闭

人的精神世界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但是这个系统究竟是封闭的还是开放的,却是荣格和其他研究体内平衡的心理学家们之间的一个重要的分歧所在。大部分心理学家主张心理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例如,查尔德(C.M.Child)认为,有机体“不是一个自立于世界的其他方面之外的‘封闭系统’,而是一个在每一点上都开放的,并且与环境保持着不断的和必要联系的系统”[11]。但荣格却坚持认为,精神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集体潜意识提供梦和其他心理内容,以便修正和补充“我们的意识生活的片面性”。荣格所谓“相对封闭的系统”是指精神世界相对地封闭的一个自身之内的完整系统,它是一个相对独立自足的系统。但这并不意味着荣格否认人的心理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精神也要从外部世界,包括通过肉体获得必需的能量,但这些能量一旦转化为精神能量,就不再属于物质世界的物理能量或化学能量了。荣格在许多文章中也都清楚地表明,他承认人的心理与环境之间的折中交互作用,而且有时候他还非常强调这种相互作用,只不过这是就心理能量的来源而讲的。而这些来自外界的能量一旦进入精神系统,就被永久地保存在人的精神系统之内,成为人的精神世界的一部分。

“精神系统是相对封闭”的这种论断,是荣格对心理能量的目的性的一种推论。在荣格看来,心理能量来源于外部刺激,其目的是为了使精神得到必要的营养,就像我们的身体需要食物营养一样。新的心理能量的进入,打破了精神系统内部原有的暂时平衡状态,使精神系统内的能量不断地进行重新调整和分配,或者通过引入另外的心理能量,使精神系统重新获得平衡。因此,精神系统的封闭性只是相对的,在吸收外部能量方面,它是开放的,但这种开放又不是无条件的,而是因人、因事、因地、因时而异的。例如,几年前我曾在报纸上读到过一篇文章,一位中学教师用非常悔恨的话语讲述了她的一句不经意的话给学生心理造成的巨大伤害。这位教师在课余时间给一位学习较差的学生补习功课,这时电话铃突然响起,是她的一位朋友打来的,想邀她出去一趟。在她回电话时,不经意地说了一句:“我正在给一位差生补课。”放下电话后,她发现那位学生的脸色很不好看。尽管后来她做了很大的努力,但这个学生认为,老师在课堂上讲的“没有差生,只有差老师”的话是一种欺骗。过了不久,这个学生转到其他学校去了。这个事例看似简单,但它有力地证明,有时一个看似非常轻微的外部刺激也会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心理平衡造成极大的破坏。因为这种来自外界的刺激会使原有的心理能量的总量增加,原来的心理平衡被打破,再加上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同,看似轻微的刺激有时会使人产生很强烈的情绪反应。这个学生转到其他学校,目的就是想通过接受新学校的外部刺激来获得新的心理平衡。

心理能量的目的性观点不同于弗洛伊德的因果性观点。在弗洛伊德那里,因果性的含义是,外部力量决定着一个人的反应,而荣格则认为,同样的原因不一定得出同样的结果,因为对心理能量的接受是有目的的,这种目的来源于每个人的内心世界。由于个别差异的存在,他们对外部刺激的反应也会表现出很大的不同。否则,如果同样的外部刺激必然引起同样的心理反应,那么,人就和机器毫无差异了。

由此可见,心理能量的目的性观点是有其积极意义的,它是保持心理平衡所必不可少的。由于外部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人的心理活动的稳定性也会不断地受到冲击。每一次冲击都会使自我调节机制发挥作用,使心理能量重新分配和调整,以达到心理平衡的目的。正因为如此,荣格才竭力主张,一个人不要老是接受外部刺激的影响,必要时要退回到自己的内心世界,进行深刻的精神反思,以此来保持精神的平衡。在当今社会,外部世界的变化是非常惊人的,物质的诱惑经常会冲击人们脆弱的心灵。一个人如果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认为别人能够得到的自己也一定要得到,那么他的精神世界就会严重失衡。如果他能通过自己合法的努力,来达到心理的暂时平衡尚且说得过去;但如果通过非法手段,甚至不惜通过犯罪来满足自己的私欲,求得心理的暂时平衡,那就相当危险了。在这一点上,荣格让人们在必要时退回到自己的内心世界来保持心理平衡,不失为一种积极的心理调节。这也是荣格所谓精神系统相对封闭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2)补偿作用

自我调节借以发挥作用的心理机制就是补偿作用(compen-sation)。我们知道,弗洛伊德曾提出过心理补偿这个概念,但其含义是指性本能的满足。另外阿德勒更重视心理补偿的作用,但他的心理补偿是指一个人在面临自卑和有不安全感时为自身提供的消除疑虑的过程。相反,荣格把心理补偿界定为朝向整体性的一种内驱力装置。心理补偿利用的是集体潜意识的内容,即那些和意识内容相联系的意象、情感、态度及行为,其目的是尽可能地达到人格的完整。在这里我们主要讲述这个概念的理论内涵,关于它在实践活动,尤其是在梦中的各种表达方式,我将在后文做进一步详述。

首先,心理补偿概念不同于补足(complementation),后者来源于拉丁语complere,意思是“增补或完成”。用荣格的话来说,补足是指“两个事物之间机械地相互补充的关系”。例如,阈限下的知觉就是对进入意识的知觉的补足,而且补足的内容对于个体的心理发展来说,可能具有极少的意义或者完全没有意义,因为它是没有目的性的。

而补偿则来源于拉丁语compensare,意思是指“使……相等”。根据荣格的观点,补偿是通过潜意识活动,“对不同的数据或观点进行平衡和比较,以便产生某种调整或修正”,这种潜意识活动对于纠正意识心灵中的片面性是必不可少的。换句话说,心理补偿是以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方式来修正意识活动的不足。

尽管荣格对心理补偿和补足做了一些区分,但他并没有举出足够的例证来说明什么是补足,也没有结论性地证明这两个概念之间的本质区别。他对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主要依据是自己的主观性猜测,或者充其量是根据做梦者对在阈限下感受到的某人或某事的个人联想。他论述最多的是补偿的心理作用。例如,他经常提到,补偿的一种极端形式就是事物的对映异构(enantiodromia)原则,这个原则来源于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根据这一原则,任何事物都具有转变成为它的对立面的倾向,也就是现代哲学中所谓事物的对立统一原则的一种早期表达方式。荣格借用了这个概念,认为当一个人的态度表现为一种极端的形式时,例如一个始终比较刻板地遵循着正当的行为原则的人,当他做出某种完全相反的行动,如杀人时,就表明他心理上的这种对映异构原则开始发挥作用了。在荣格看来,这种现象在每个人身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就像在男性身上存在着阿妮玛原型,在女性身上存在着阿尼姆斯原型。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荣格的思想中所具有的一定的辩证法思想。

当然,荣格本人除了用梦中的例证来说明这种补偿作用之外,并没有举出多少实际的例证。但荣格之后的其他心理学家却在心理学实验中发现了补偿作用的一些例证。例如,德国心理学家拜什(K.W.Bash)曾利用罗夏墨迹测验检验过心理补偿是否存在。他选择了20名被试,其中5名是内倾性格,12名是外倾性格,3名是中间性格的人。他对每一个人都进行了正常的罗夏墨迹测验。几天之后,他把这些被试逐一叫到一个黑暗的屋子里。他以每5秒钟一次的速度向被试连续呈现罗夏墨迹测验中的第9张插图达200次。我们知道,在正常的罗夏墨迹测验中,向被试每呈现一张插图之后,就要求被试说出他看到了什么,以及他认为他看到的图画像什么。拜什的测验和通常测验是一样的,只不过速度较快,次数更多,而且他还要求被试注意可能出现的图画的重复。结果,有些被试在测验中陷入到拜什所描述的“昏昏欲睡的”状态中,做出了类似于梦的特点的反应。这些被试常常把他们的反应和梦进行比较。在事后进行的数据分析中,拜什发现,在43个类似梦的反应中,有25个表现出与被试自己的性格类型(内倾或外倾)相反的反应,7个没有什么变化,还有几个模糊不定的。拜什把他所做的实验结果看作是对荣格关于“潜意识是对意识的补偿”这一观点的实验论证。[12]

还有人用实验检验了荣格的这种假设,处于压力之下的人更有可能产生与这个人的优势态度类型相反的非优势态度类型,后者通常是处在潜意识之中的。被试是43个男女大学生、夜校学生和研究生。用梅-布类型指标测验、格雷-威尔赖特测验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对他们进行测试后,区分出强烈的内倾型、外倾型和中间型,然后使他们处于人为的压力情境中,例如,告知他们很快就要进行电击,这是他们在实验中无法逃避的,以测验他们的态度类型发生变化的情况。结果发现,在人为压力情况下,被试的态度类型虽然略有变化,但没有显著性意义。与此同时,有两名被试被安置在真实的压力情境下,例如,很快就要对他们实施外科手术。结果发现,这两名被试的态度类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即在经受真实压力的情境下,被试更有可能体验到对映异构现象。尽管这项研究并不是最终结论性的,但它从一个侧面表明,补偿是在潜意识中进行的,它是对意识活动的一种潜意识的自我调节。由于人的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处在真实压力下和人为压力下的心理补偿也必然表现出很大的个别差异。有关这方面的实验研究仍在进一步探讨之中。


【注释】

[1] 《荣格全集》英文版,第6卷,第458页。

[2] 车文博著,《弗洛伊德主义论评》,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673页。

[3] 同上书,第674页。

[4] 《荣格全集》英文版,第8卷,第34页。

[5] 《荣格全集》英文版,第7卷,第115页。

[6] 《荣格全集》英文版,第8卷,第63页。

[7] 《荣格全集》英文版,第9卷,第1分册,第179页。

[8] 同上书,第497页。

[9] 《兰登书屋英语词典》,1967年英文版。

[10] G.W.Allport,Letters from Jenny.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1965,p.3.

[11] M.A.Mattoon,Jungian Psychology in Perspective,New York:The Free Press,1985,p.112.

[12] K.W.Bash,The soul image:Anima and animus as projected in the Rorschach Test.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1972,36(4),pp.340-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