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月读书网 > 神秘的荣格 > 第二节 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性问题 >

第二节 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性问题

荣格的心理学理论中有许多色彩神秘的东西,对此我们已经在前面做了较为详细的说明,在这里我只是想进一步论证,在他率先进行的这些心理学考察的课题范围内,荣格起到了先驱作用,神秘现象便是其中一例。荣格勇敢地向世人宣称,所谓神秘现象是同样可以进行科学研究的。集体潜意识不是很神秘吗?荣格对它进行了不屈的探讨,把它看作人类进化发展的精神遗迹,是经过许多世纪反复经验的结果所积累起来的遗迹。经过荣格和许多人的研究,集体潜意识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承认,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科学实验的证明。神秘的东西之所以神秘,是因为人们对它还没有正确的认识。由于荣格所研究的是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属于科学边界以外的领域,因此就他所处时代的哲学气候来说,他是走在时代前头的。荣格坚持认为,任何心理的产物,无论是可观察的行为还是主观现象(例如梦)都是合理的科学考察对象。决定科学与否的因素不是研究的课题,而是研究的方法。

我们相信,每门科学都有一个最终之谜:生物学的最终之谜是生命,物理学的最终之谜是光的本质,而化学的最终之谜则是物质的本质。对心理学来说,它的最终之谜是心灵。没有任何一位生物学家坚持必须先确定生命的概念,然后才能着手研究生物现象。同样,心理学家也不应该先确定心灵的概念,再来研究心理现象。在这一点上,荣格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他没有沿着西方科学心理学所规定的研究方向,而是独辟蹊径地在他自己的研究领域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尽管他的研究还不是最终的结论,但他为探索人类心灵之谜所付出的努力应该得到人们的赞赏。

荣格承认,“所有的心理学——(他)自己也包括在内——都具有主观表白的特点”,[1]因此他早就提出要注意“实验者偏见”。所谓“实验者偏见”是指实验者个人的心理因素在研究过程中对实验本身所产生的影响。它类似于19世纪初天文学上发现的“人差方程式”。1796年,英国格林尼治天文观测站的马斯基林(Maskelyne)就是因为观测星体通过天文望远镜的时间与他的助手不一致,因而一怒之下辞退了这位助手。后来,更多的天文学家们发现,在对一颗星体在极短的瞬间经过天文望远镜的测镜网时的观察做估算时,天文学家们的观测结果不尽相同。他们将这种差别归因于人的心理过程,即人的个别差异对观察数据的影响。1823年,天文学家贝塞尔在比较了自己和另一位天文学家观测7个星体之后的数据,计算出两人的平均误差为:A-B=1.223秒,这个公式就被人们称为“人差方程式”。现在,关于个别差异的观点已经被绝大多数心理学家所接受,就是那些为杜绝实验者主观性产生的影响而尽全力设计并施行控制的心理学家,也不得不承认,实验的可靠性由于个别差异的存在而大打折扣。

关于个别差异的问题,人们是经过几百年的时间才终于认识到的。那么,对于荣格提出的很多理论假设,人们更是众说纷纭。从1902年荣格提出情结理论开始,已经过去了100年。荣格提出了很多令人困惑而又着迷的理论设想,他提出的集体潜意识、原型、炼金术、梦的分析、宗教、占卜、星相学等概念,至今仍被许多人认为是神秘莫测的。荣格也因此而经常被人们指责为神秘主义者。但是,历史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荣格的理论并不是信口雌黄,他用自己的临床观察和科学探究的精神向人们证明,这些心理现象是确实存在的,现代心理学之所以把它们拒之门外,是因为它的研究取向的片面性。荣格不反对实验研究,但他强调实验必须与经验研究相互印证,因为人不是任人宰割的动物,人的心理上任何细微的变化都可能导致实验结果的失败。现在,心理学家们终于认识到实验者偏见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人们还清楚地看到,这种偏见可以无意中影响人类的被试。或许再经过若干年的发展,荣格的其他理论会逐一地得到科学的验证。到那时我们就可以说,荣格为探讨人类心灵的奥秘所做的开创性研究必将载入人类历史的伟大史册。

当然,荣格的理论也并非尽善尽美。他的许多理论观点确实是他自己灵感的启发,他的内倾直觉型的人格类型使他经常提出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论点。在无法进行重复验证的情况下,人们只好认为,这些都是荣格的主观臆断,是缺乏科学证据的神秘猜想或假设。另外,我们已经发现,荣格提倡的是一种内心修炼式的心理学研究,这就不能不使他的研究脱离社会生活。他虽然是想用所谓“精神的”宗教来取代传统的宗教,但是,他忽略了造成现代人精神危机的社会现实,因而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说明人类心理的真正起源。


【注释】

[1] 《荣格全集》英文版,第4卷,第77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