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月读书网 > 杜月笙传 > 京杭国道吓了一跳 >

京杭国道吓了一跳

三十五天的战事,给上海华界带来空前未有的重大损失,这是上海开埠以来第一次正战争。民国二十一年三月十二日据上海市社会局发表,我方在沪战中的损失高达十四亿元,在工业方面,华界工厂被损毁的共为九百六十三家,殉难、死亡、失踪、失业的工人凡一万另二百八十六人,直接、间接损失的金钱,据估计为六千九百八十一万四干余元。因此,大战以后最普遍的现象是工厂停工、工人失业,成千上万的上海市民无家可归,三餐不继。这一个严重而又迫切的问题,自非政府单方面的力量所可以解决,于是杜月笙等地方领袖又毅然挑起此一沉重的巨担,他们把「抗敌后援会」改组为「上海市地方维持会」,而以这一个民间组织作为主体,请上海市社会局出而领导,邀集全上海的有关机关团体,组织规模庞大,实力雄厚的救济会,协助工厂复业,介绍失业工人获得工作,维持失业者最低限度的生活,同时,资遣剩余劳力回到他们的故乡,千头万绪,一片乱麻中,总算群策群力的将此一棘手问题妥为解决。时任上海市政府秘书长的俞鸿钧述及一二八沪战,便曾明确指出:

「一二八淞沪战役,我军激于义愤,仓卒应战,诸凡一切军需供应军民救护、失业救济等问题,在在需要地方协助。是时(杜月笙)先生担任上海市地方协会会长,曾竭其全力,协助政府,解除困难」。

俞鸿钧为什么要大书特书这些往事,诚然,「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杜月笙一介租界平民,他是匹夫,不居官常,并无职守。正其如此,他在一二八事变时各方面的表现,洵属难能可贵。

「一二八」沪战已了,但却给多难的国家留下来许多问题,最严重的是外侮方兴未艾不绝如缕,政府正在朝向统一、进步、建设的途径埋头进军,唯恐天下不乱的共产党,却利用抗日情绪之高昂,煽动挑拨,不断的制造事端,他们想引导爱国热诚演为盲目冲动,制造混乱局面,好让他们趁火打劫,渔翁得利,分散中央政府的注意,减轻国军剿赤,几将使它们犁庭扫穴的压力。

共产党在上海利用「著作者抗日会」,反对「中国当局的不抵抗政策」,煽动学生罢工、请愿、组织志愿军,闹得鸡犬不宁,乌烟瘴气,社会秩序因而大乱。他们的阴谋极为险毒,他们的所作所为,反而挑起穷兵黩武的日本军阀,制造步步进逼中国的借口,使得国家局势更加显得动荡不安,风雨飘摇。中央政府内外受敌。穷于应付。

十九路军成了抗日英雄,万人争相膜拜的偶像,中央军光荣壮烈的战绩全被埋没。十九路军是广东部队,和蒋主席辞职后出任行政院长兼交通部长的粤系将领陈铭枢关系密切。共产党便唆使他们的同路人王礼锡,拿陈铭枢的钱,在上海开设「神州国光社」出版「读书杂志」,竭力鼓吹抗日,后来更成立「国际反帝反战大会」、「中国民族武装自卫会」、「国民御侮自救会」,在「抗日」的掩护之下。使上海共党组织死灰复燃,并且公然进行反政府宣传。他们欺骗纯洁的青年,使为他们的工具,共产党及同路人说:

「你们并不是在反政府,而是反对政府的『不抵抗主义!』」

学潮越演越烈,共产党徒又在向上海集中。政府面临新的严重局势,满腔无法公开表示的苦衷,却又要疏导青年学生的激烈行动;必须甘冒压制反日的罪名,取缔并肃清危害国家、民族、社会的共产党徒。

应付这种复杂的局面,杜月笙本着爱国家的热忱,时常往返奔走京沪道上,由于其中一次旅程,可以想见当时京沪之间的情形混乱。

其一次杜月笙、钱新之到南京去晋见蒋委员长,他乘坐私家汽车,由京杭国道转趋南京,除了司机保镳,他还带看万墨林同行。

汽车驶抵宜兴,该用午餐了,杜月笙一行信步走进一家饭馆很凑巧,一向最赏识的党国元老张静江居然在座。杜月笙十分欢喜的上前招呼,张静江也很高兴,匆匆的谈了几句话,张静江因为有紧急要公,他已吃饱了饭,为了争取时间,告辞先走,临行的时候他说:

「我一到南京,就会通知官邸派人来接你。我们南京再见。」

当日下午杜月笙,钱新之到了汤山,委员长官邸果然派了一部汽车来迎,于是两部车子一同驶入南京城,杜月笙一行下榻中央饭店

晋谒过了委员长,杜月笙遄返上海,仍旧循京杭国道走,将抵溧阳,远远的看见公路上守好一堆人,他们之间有人手拉着手。排成一线,拦住了杜月笙的座车

杜月笙在汽车里很紧张的吩咐司机不可开门,他说:

「糟了,溧阳是出强盗的地方,我们一定是遇见强盗了!」

外面的人将汽车自团围住,拉不开汽车门,便乒乒乓乓猛敲玻璃窗。

保镳陆桂才说:

「杜先生,这样下去不行,卽使是强盗,也得下去一个人,跟他们讲讲斤头」。

杜月笙却在后座再三叮咛的说:

要小心啊,强盗无非要几文钱而已,我们给了钱赶路要紧,千万不可发生冲突。」

陆桂才答应一声:「晓得了」,推门下车,和车外的人谈了几句,笑吟吟的回进车内,告诉杜月笙说:

「杜先生,不要紧的,外面都是决心抗日的学生,他们想募捐抗日经费。」

「啊,那就好了。」杜月笙心中一宽,显得颇为高兴,他转脸吩咐万墨林:「捐两千洋钿给他们。」

「学生」们得了两千元巨款,谢了又谢,欢呼雀跃的离去。

移时,杜月笙便发生了许多疑窦:学生为什么不在课堂上读书,跑到荒郊野外拦路募捐?还有,当时并没有战争,要抗日经费何用?以及,他们捐到手的钱,究竟是缴给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