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月读书网 > 互联网+:从IT到DT > 第2节 大数据的消费重组:品牌正在重新定义 >

第2节 大数据的消费重组:品牌正在重新定义

有调查公司公布数据,2008年北京地区电视的开机率还有70%,而到了2014年这个数字已经下降到了30%,这个数据公布之后,歌华有线马上站出来反驳,说这个数据并不准确,北京地区的电视开机率仍在60%以上。

这个数据是否准确,需要更多调查专家或机构来确认,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看看我们周围的年轻人,还有多少人在看电视?手机已经取代电视成为年轻人的资讯平台与娱乐平台,这应当是不争的事实。这个现象在发达国家早有先兆,比如美国已经有大约500万家庭彻底抛弃了传统电视,转而通过PC、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观看流媒体视频。

当电视受到这样的冷落时,纸媒体的没落也不会让人意外。现在的问题是,当“电视与报纸时代”在衰落的时候,那些靠电视报纸成名的企业如何生存?在互联网时代,一个伟大的变革正在悄悄发生,这场变革足以让传统的巨头们(比如全球最大的广告主三星,三星每部手机平摊的广告费用大约为400元)发抖:我们正在从“公司–客户品牌时代”走向“消费者–消费者品牌时代”。

所谓的“公司–客户品牌时代”讲的是,过去消费者购买的时候,接受的是公司对消费者的传播,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很大程度上受电视广告、报纸广告、路牌广告、店面广告,甚至商品包装或售后服务的影响。

“公司品牌”时代是由公司主导的品牌时代,这种品牌时代我们称为B2C。只要商业的基本生态是B2C,那么,所有的商业竞争说白了不过是这种企业对客户关系的“营销战”,即通过争夺广告(例如报纸、杂志、电视,现在是手机)来控制消费者的时间,通过争夺渠道来控制消费者的空间,从而获得所谓的竞争优势。

而“消费者–消费者品牌时代”讲的是,现在消费者购买的时候只受一个因素的影响,那就是客户对这家公司、对这一产品的评价。这种由客户营销客户的行为,我们称为“消费者–消费者品牌(C–C品牌)”。

“消费者–消费者品牌时代”最有价值的资产变成了客户评价,客户评价在网络上是以什么方式存在的?不就是一系列的数据吗?是的,数据即品牌,这就是所谓的大数据时代。

我们正在进入大数据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数据才是资本。2012年召开的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名为《大数据,大影响》(Big Data,Big Impact),这一报告明确提出:“数据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经济资产类别,就像货币或黄金一样。”而现在我们知道了,品牌在互联网时代有了全新的含义,那就是基于消费者之间的大数据才是真正的品牌。

现在的问题是:“消费者–消费者传播机制”背后的动因是什么?为了回答这一问题,在这里我们要引入一个概念:社会交换。如果说,“商家–客户”互动关系主要是经济交换的话,“消费者–消费者”互动关系则主要是社会交换。社会交换与经济交换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交换。经济交换是一种“钱”的交换,而社会交换则是一种“情”的交换。既然涉及钱,那么,经济交换就有着明确的利益要求与合同保护。相反,既然是“情”,社会交换就只是“自己都说不清”的好感与认同。

想想我们日常如何交朋友就知道社会交换是如何进行的了。的确,我们发现经济交换与社会交换是两种不同的交换:经济交换引起的是个人利益得失,而社会交换引起的则是情感与个人信念(如责任感、信任感)的变化。社会交换的关键点在于:我们无法对“情”找到一个明确而客观的标准,因而在“情或认同”的人际交往中,责任感、信任和忠诚就会成为“稀缺品”而存在,从而使得责任感、信任和忠诚成为最重要的价值。

强调社会交换这个词的意义,是想把消费行为还原为人本身的情感行为,因为所谓的“利益”不过是社会交换中的特殊部分,人类的社会行为远比利益两个字丰富。当互联网“联结”了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我们就要重新定义“品牌”的主体及其所包含的内容了。比如“客户体验”这个词就值得分析一下,从逻辑上看客户体验的提出是基于“参与式营销”这样一个理论模式,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当商业的入口变成了对人的幸福感的强调,而不是对产品价值的强调,“客户体验”这个词的局限性就显现出来了,准确地替代这个词的应当是“互动体验”:目的是强调基于“认同性”与“互动性”的人本身的幸福,在这里,产品不过是人们追求幸福感的载体,这就是所谓的C2B的由来。

或者说,“客户体验”的价值体系是纵向的,是企业在上、消费者在下的垂直纵向关系,在这种关系下,“客户参与”不过是企业营销的一种改良,目的是让消费者心情好一点,不至于太生硬导致被愚弄。

“互动体验”的价值体系是横向的,是消费者与消费者平等交流与沟通的体系,部落在上、企业在下,企业只不过是C2B,即部落反向定制产品或服务的提供者。

有了这样一种区分,移动电商就找到了真正的出发点。事实上,有一家公司就是基于这种入口,突破了移动互联网的社交困境大获成功,这就是小米。雷军在总结小米的时候说自己的商业生态是“铁人三项”:硬件、软件和服务。他们更愿意把小米的商业生态叫做“文化、产品渠道与部落粉丝”的三位一体。或者说,小米的品牌是米粉的,而不是小米公司的,“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要敬畏与尊重粉丝,这样讲,也许就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互联网时代品牌的真正含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