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月读书网 > “四人帮”兴亡 > “桂花酒”之谜 >

“桂花酒”之谜

就在“骄杨”风波发生不久,又有一件事使江青极度不快:毛泽东在庐山上会见了贺子珍。

毛泽东那首《蝶恋花》,通常被视为怀念杨开慧,因为“骄杨”非常醒目,一望而知,用不着多作考证。然而,《蝶恋花》中所隐隐约约透露的怀念贺子珍之情,却是外人莫知!

这话怎么说呢?

笔者在江西采访时,这才明白内中的含义。

那句“吴刚捧出桂花酒”中,这“桂”,这“桂花”,便是指贺子珍。

“桂”,怎么会是贺子珍呢?这是因为贺氏三姐妹,分别叫贺桂圆、贺银圆、贺先圆。这大姐贺桂圆便是贺子珍。

据江西的朋友告诉笔者,贺子珍生于中秋,他的父亲为她取名“桂圆”,取义于“丹桂飘香,圆月当空”。由于老大取名“桂圆”,老二、老三也以“圆”字命名,即“银圆”、“先圆”。

另外,贺子珍还有一小名叫“桂花”。

正因为贺子珍生于中秋,不仅毛泽东笔下的“桂花酒”指她,而且“寂寞嫦娥舒广袖”,也指贺子珍。

如果说,《蝶恋花》仅仅是怀念“骄杨”,为什么写“桂花酒”、写“嫦娥”呢?这分明与贺子珍生于中秋、原名桂圆、小名桂花,紧密联系在一起。

所以,毛泽东写《蝶恋花》,表达了对两位前妻的怀念。

正因为这样,毛泽东在庐山上主动提出与贺子珍晤面。

贺子珍南下之后,住在上海哥哥贺敏学家中。她跟哥哥、嫂嫂以及侄女贺小平、贺海峰住在一起。

她担任杭州市妇联副主席时,在杭州住了一段时间。

陈毅又安排她担任中共上海虹口区委组织部长,便于她在上海生活。

贺子珍一直思念着她的儿子小毛毛。

小毛毛是毛泽东和贺子珍结合后所生的第二个孩子,1932年11月在福建长汀出生。毛泽东为这个儿子取名毛岸红。

毛岸红的奶妈是江西人。江西人习惯于叫孩子“毛毛”。于是,毛泽东和贺子珍也就叫毛岸红为小毛毛。

在开始长征时,小毛毛已经长到2岁多,活泼而可爱。毛泽东深知长征一路艰难,无法带领两岁的孩子行军。毛泽东和贺子珍在长征前夕把小毛毛托给毛泽覃和贺怡。毛泽覃把小毛毛寄养在警卫员家中,后来又多次转移。由于毛泽覃战死,断了联系的线索。

1935年4月26日,毛泽覃在游击战争中战死。当时,贺怡刚刚生下一子。

1940年,贺怡在广东韶关被捕。后来,周恩来得知此事,用被俘的国民党将领换回贺怡,终于使贺怡来到延安,而贺怡的孩子则留在广东韶关。

1949年10月,贺怡担任中共江西吉安地委组织部长。10月,她回到了故乡江西永新县,在那里找到自己的14岁的儿子。

她怀念毛毛,她也深感内疚。这是姐夫毛泽东、姐姐贺子珍托交给她的。她决心寻回毛毛,这将是对毛泽东,特别是对贺子珍的极大安慰。

1997年8月4日,笔者采访了贺怡之子贺麓成。据贺麓成回忆:贺怡是个一不做、二不休的人。她决心找到这断了的线索。另外,她除了想找回小毛毛之外,还想找回失散多年的长女──她和毛泽覃所生的第一个孩子。

1949年11月初,贺怡向中共吉安地委请了假,去赣南寻找小毛毛。中共吉安地委知道她要去寻找毛泽东和贺子珍的儿子,考虑到赣南一带交通不便,而且又不安全,就给她派了一辆中型吉普车,还让她的警卫员贺红随行。

贺怡把儿子贺麓成也带上车。母子刚刚团聚,她舍不得让儿子单独留在吉安。贺麓成记得开车时,母亲总是让他坐在她的身边。

贺怡先是朝广东韶关出发。贺怡要去韶关,不仅因为她曾在韶关做过地下工作,曾在韶关被捕、坐牢,更重要的是,她的老战友曾碧漪在韶关。贺怡要和曾碧漪一起去找小毛毛。

贺麓成永远难忘1949年11月21日这一天:一场突然飞来的车祸,夺去了她的母亲贺怡的生命,而且使偎依在母亲身旁的他摔成了重伤。

这场车祸究竟是怎样发生的?曾有过各种各样的说法。

最初曾传说是国民党特务的有意预谋……这种传说甚至直至今日仍在流传。1997年10月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的女儿李敏》一书第117页在谈及贺怡之死的时候,仍然这么写道:“原来司机是个特务,他早接受了杀害贺怡的任务……”

贺麓成向笔者详述这一事件的前前后后,才终于弄清来龙去脉。

那几天,贺怡带着一车人马,在赣南东奔西跑。当时那里的公路很差,路面高低不平,坑坑洼洼,长时间行进在这样的公路上,早已人累车乏。21日,从江西泰和赶往吉安。天已黑下来。他们在泰和汽车站的一家饭店吃了晚饭,司机提出在泰和住下来,明早再走。大家几乎都表示同意。但是贺怡急于赶路,主张连夜行车,到吉安休息。贺怡的话也有道理,因为她在吉安工作,到了吉安,吃、住都方便得多。

既然贺怡这么说,司机也就服从了。

贺麓成记得,大约在晚上8点左右开车。前排坐着四个人,自左至右依次为司机助理、司机、贺怡、他。后面几排坐着曾碧漪、古一民、警卫员贺红等人。开车后,由于太疲劳,贺麓成斜倚着母亲睡着了。车上很多人也睡着了。蒙眬中觉得车子晃得很厉害。紧接着,发出惊天动地的响声,贺麓成顿时醒了,只觉得车子在打滚,翻了下去,车子着火,车内响起一片哭叫声……

后来才知道,出事的地点是泰和县凤凰圩。那里有一座旧木桥,天黑桥窄,汽车在经过这座桥时,翻了出去,跌进了沟里。

贺麓成当时被压在车下,他昏过去了。他没有觉得疼。他只有一种飘飘忽忽的感觉。近天亮他听见一阵嘿哟嘿哟声,这才醒了。那是附近的农民赶来了,把车子抬起来,把他从车子底下拖出来。这时,他才感到左大腿疼痛钻心。

也就在这时,贺麓成发现母亲贺怡躺在他身边,任他怎么叫喊,她没有回答。

泰和县县长把母亲遗物交给贺麓成,这才知道,母亲死了!他与母亲相聚不足百日,她就这样惨死了,连一句遗言都没有留下!

事后查验贺怡遗体,身上并没有伤口。翻车时,车子压在她的胸口,使她窒息而死。如果她有项羽的力气,推开车子,也许可以幸免于难。

曾碧漪刚刚找回的儿子古一民,才团聚数日,死于这场劫难。他坐在后排,汽车油箱起火,把他烧死了。

另一个惨死者是司机助理,他是在翻车时被汽车砸死的。

车上还坐着贺怡女儿贺海峰的养父。他当时一点也没有受伤的感觉,可是却在第三天突然死去。据说,他翻车时被沟里的蛇咬了,后来蛇毒发作而死。

曾碧漪被摔伤,右腿骨折。

车上其他的人,平安无事。

这场横祸,造成四死两伤。

奇怪的是,在事发后,不见司机的身影。

曾碧漪是古柏夫人。古柏曾在20世纪30年代担任过毛泽东秘书,1935年初夏战死。古柏、曾碧漪跟毛泽东、贺子珍有着密切的交往。

笔者访问了曾碧漪[181]。据她回忆,她陪同贺怡去赣南寻找毛毛。可是,经多方查访,没有打听到毛毛的下落。1949年11月21日夜,曾碧漪和贺怡坐一辆中吉普返回吉安时,路过距泰和城七八里的凤凰墟的一座小木桥时,司机驾驶不慎,车子翻进水沟里。当时大约八九点钟光景。贺怡当场死亡,曾碧漪重伤,大腿骨折。贺怡孩子的养父也摔死。贺怡的孩子左腿骨折,他叫贺麓成,后来成为中国的导弹专家。

贺怡遇难,毛毛渺无音讯,消息传来,给了贺子珍沉重的一击。

据曾碧漪回忆,她后来到中南海,见到毛泽东。毛泽东在详细询问了贺怡遇难经过之后,说了一句使曾碧漪永生难忘的话:“你办事向来细心,这一回怎么这样粗心!”曾碧漪听了,心中非常难过,因为连夜行车是贺怡决定的,不是她粗心所致。不过,从毛泽东的话中可以看出,他对贺怡之死是非常悲痛的。

贺怡之死,改变了贺麓成的命运:姨妈贺子珍要他和妹妹贺海峰一起去上海。

不言而喻,贺子珍在贺怡蒙难之后,要把贺怡的子女当成自己的子女一样,培养成人。

据贺麓成回忆,车祸之后,他曾感到左腿一阵钻心的疼痛。可是,后来似乎好了些。在医院检查时,他的左腿,看上去连皮肉都没有破,所以他在吉安没有住院。可是,那腿痛是一阵阵的,有时很痛。他也不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他是一个很能忍受痛苦的人,默默地忍受着,从来不叫痛。他躺在床上,涂点松节油,吃点止痛片。他一直以为是轻伤罢了。

姨妈从上海派了好几个人到吉安,看望贺麓成,并接他去上海。

既然姨妈一再要他去上海,他也就在1950年初乘火车前往上海。“爷爷”、“奶奶”、保姆陪他一起去上海。姨妈贺子珍亲自到火车站接他。这是贺麓成第一次见到姨妈。贺麓成记得,在寒风中,姨妈的脸通红通红的,看上去非常健康。远远地,姨妈就朝他招手。见到他已经长得那么大,姨妈紧紧握着他的手,显得很兴奋。

贺麓成坐上姨妈的吉普车,驶往上海武进路。那时,贺子珍住在那里,房子很大,上上下下住了十几个人。那房子原先大概是国民党部队住的,屋里居然有几麻袋的国民党军服,他们就分穿这些衣服暂且御寒。

知道贺麓成腿痛不已,贺子珍第二天就带他去上海的医院看病。大夫把他带进一间黑房子,贺麓成这才第一次知道什么叫X光。

经过大夫用X光透视,贺子珍大吃一惊,原来贺麓成受了重伤:左腿腿骨断成三截!大夫说,必须开刀,马上把骨头接上。

为了使贺麓成得到很好的治疗,贺子珍带着他又去了几家医院,最后决定在上海公济医院动手术。

手术后,贺麓成从腿部到腰部,都上了石膏,躺在床上不能动弹。贺子珍如同母亲一样呵护着贺麓成,每天在医院里陪伴着他,甚至给他端屎端尿。贺子珍视贺麓成如同己出,把一片母爱献给失去双亲的贺麓成。贺子珍亲自护理贺麓成达一个来月。后来,贺子珍忙于别的事情,叫警卫员贺红来照料贺麓成。即便这样,贺子珍仍不时抽空到医院看望贺麓成。

在医院里躺了三个多月,贺麓成的左腿总算伤愈。不过,出院时,他仍不得不拄着拐杖。

出院后,贺麓成仍住在姨妈贺子珍家。姨妈待他极为亲切。

后来,贺麓成进入上海中学学习。由于上海中学离市区较远,学生都住校。贺麓成在星期日回到姨妈贺子珍家里。后来贺子珍搬到了上海溧阳路的一座楼房里。陈毅主持上海市工作,对于贺子珍是很照顾的。

贺子珍很为贺麓成优异的学习成绩感到高兴。贺子珍甚至请贺麓成当她的老师呢!贺麓成记得,有一回,贺子珍要他陪着去书店买书,然后要他教她。那时,贺子珍很想在工作上有一番作为,所以开始自学代数、几何、三角、物理、化学这些课程。这样,贺麓成便一度成了贺子珍的“老师”。

在上海中学学习两年,贺麓成在1952年夏,毕业了。

贺麓成回忆说,在他刚到上海时,贺子珍的身体很不错。这位井冈山上的游击女英雄,很想再干一番事业。正因为这样,她请贺麓成当“老师”,学习数理化。然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她的心灵备受折磨。

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毛泽东致题为《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的开幕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实况转播了毛泽东的讲话。贺子珍在收音机里听见毛泽东发表演说的声音,她久久地呆住了,昏倒在沙发上。她已经多年没有听见这熟悉、亲切的声音。她的精神受到极大的刺激。虽然经过抢救,她苏醒了,但是从此埋下病根。经过大夫检查,她患了精神分裂症。她的身体时好时坏。正常时思维正常,发病时精神紊乱……

她病倒了。

毛泽东闻讯,即给贺子珍写信安慰,劝她好好吃药,不要抽烟,保重身体。

井冈山上的老战友、上海市市长陈毅常去看望贺子珍,派出上海神经科专家为贺子珍治病。

毛泽东曾对陈毅说:“贺子珍在上海的开销,从我的稿费中支付。”[182]

陈毅当即说:“我们上海养得起一个贺子珍!”

在上海大夫的精心治疗下,贺子珍的病情渐渐减轻。

贺麓成来到北京进入留苏预备班之后,每年休假总是要去上海,在姨妈贺子珍身边度过假期。李敏也是这样。他们总想给贺子珍精神上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