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茶有关的轶闻传说,体现出茶非同一般的自然本性。它源于自然,又和自然界的人神鬼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冲淡纯净,却被世人赋予高贵的品格。在所有的饮食素材中,它应该算最特别的一种。
【原文】
三皇 炎帝〔1〕神农氏。
【注释】
〔1〕炎帝: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神农氏,中国远古时期部落首领。因以火德王,故称为炎帝,又称赤帝、烈山氏。《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
【译文】
神农氏又称“炎帝”,被称为三皇之一。
【延伸阅读】
神农氏为华夏太古三皇之一,在汉民族的传说中,他尝遍百草,教人医疗与农耕,是农、医药业的开拓者。被后世尊称为“药王”“五谷王”“五谷先帝”“神农大帝”等,被医药界视为守护神。
在文献中,和神农氏传说相关的内容多达五十多种,较早的如《庄子·盗跖》:“古者民不知衣服,夏多积薪,冬则炀之,故命之曰‘知生之民’。神农之世,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这里大概提到了神农氏的出身,以及其于农耕的一些技能。《周易·系辞》中写得更为清楚:“包牺氏殁,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其中记载最为详细的是《淮南子·修务训》:“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蛂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这些记录,估计就是后世相关神话传说的滥觞。
█炎帝
把这些文献集中起来,透露的信息大致是,神农氏时期,人口已经达到相当数量,但是食物等生活资料非常匮乏,农业亟待发展。神农氏不但发现合适的种子,并且已经懂得选用适宜的土地来种植谷物,并且发明了耒耜、锄耨、蚌刀、蚌镰等农用工具。除此之外,他还会烧制陶器,掌握纺织技术,能制衣物……
不过,各种记载中没有涉及他与茶的关系问题。大概是记录之时茶叶还没盛行,人们自然很少关心这个问题。
【原文】
周 鲁周公〔1〕旦,齐相晏婴〔2〕。
【注释】
〔1〕周公:名旦,周文王姬昌之子,周武王姬发之弟。周朝时期促使官制、礼乐、典章文物完备的重要人物,《史记·鲁周公世家》记有其人其事。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弘扬茶文化、发展茶经济的名人。
〔2〕晏婴:字仲,谥平,世称晏子,夷维人(今山东莱州),齐国大夫。中国历史上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译文】
周时有鲁国的周公(名“旦”),和曾任齐国国相的晏婴。
【延伸阅读】
《华阳国志》中有记载说,在周武王伐纣时期,巴蜀之地献给统治者的贡品中有“芳翡”“香茗”,通过这段记录,可以把中原之地的用茶时间定于周初。这个时期,茶应该主要作为药物使用。茶从药用到饮用中间有一段时期是作为食物的,人们把它和饭菜一起煮熟食用。《晏子春秋》中记载,“晏子相景公,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尔雅》中,“苦荼”一词注释云“叶可炙作羹饮”。《桐君采药录》等古代文献资料中,记录了茶与桂姜及一些香料同煮食用。
中国人向来认同“民以食为天”,茶叶也经历了一段漫长的作为食物的阶段。人们真正体会到茶之清饮的妙处,已经是千年以后的事情了。
【原文】
汉 仙人丹丘之子,黄山君〔1〕;司马文园令相如〔2〕,扬执戟雄。
【注释】
〔1〕黄山君:汉代因喝茶而成仙的仙人。
〔2〕司马文园令相如: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字长卿。
【译文】
汉代仙人丹丘子和黄山君,汉文帝陵的陵园令司马相如,给事黄门侍郎(执戟)扬雄。
█竹编茶箱
【名家杂论】
《华阳国志》中记载: “自西汉至晋,二百年间,涪陵、什邡、南安、武阳皆出名茶。”可以看出,茶在这一时期,是大量被生产饮用的。
茶在这个时期大量出现,具备两个有利的条件。首先是秦朝统一全国后,随着交通的便利,滇蜀之茶从北向秦岭,从东进入两湖之地,从西南走向中原。这种推论有大量的考古发掘来证实——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就发掘出一大箱茶叶。此外,湖北江陵的马山发现的西汉墓群,也发现一箱茶叶,其主人为西汉文帝时人,比马王堆汉墓墓主人早许多年。这显示,西汉初人们就以茶为贵,如果江汉之地不产茶,就没有如此大量的茶叶随葬。
其次,这个时候人们已经开始大面积种植茶树了。中国从何时开始人工植茶尚有争议,有人根据《华阳国志》中的《巴志》“园有方翦、香茗”的记载,认为周初已有人工种茶事例。尽管很多人对此说仍有质疑,但从汉代开始人工种茶则被普遍认可。宋人王象之《舆地纪胜》有文字曰:“西汉有僧从表岭来,以茶实蒙山。”《四川通志》也记载蒙山茶为“汉代甘露祖师姓吴名理真者手植,至今不长不灭,共八小株”。时至东汉,更有汉王至茗岭“课僮艺茶”的记述,还有汉代文人葛玄在天台山设“茶之圃”的记载。
种种史料表明,当时人工种茶,已经是一种普通的行为了。
█四方银壶
【原文】
吴 归命侯〔1〕,韦太傅弘嗣〔2〕。
【注释】
〔1〕归命侯:指三国东吴末代皇帝孙晧,字符仲,公元264至280年在位。
〔2〕韦太傅弘嗣:韦曜,本名韦昭,字弘嗣。
【译文】
吴国的最后一位皇帝孙皓归降后被魏武帝封为归命侯。东吴时的韦曜,字弘嗣,担任太傅之职。
【延伸阅读】
三国时期吴国第四代君主叫孙皓,在位十七年,后吴国被司马炎所破,孙皓归降,获封“归命侯”。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暴君,嗜酒、残暴。但是在这样一个残暴君主身上,却发生了“以茶代酒”的大方之举、文雅之事。
嗜酒如命的孙皓每次设宴,都不会放过那帮大臣。不管爱不爱喝酒,每人至少要喝足七升酒才行。当时有个孙皓最敬重的文臣叫韦曜,此人学富五车,但酒量不过二升而已。文人爱颜面,烂醉于众人之前不甚雅观,孙皓便对他以礼相待,每次宴会暗中赐他好茶,别人喝酒他以茶代酒。孙皓也由此开创了以茶代酒的先例。
后世好茶者考证,孙皓赐给韦曜“以茶代酒”的茶,应该是产于浙江的御茶。孙皓在位之前被封乌程侯,其封地乌程即为今天的浙江湖州以南地区。这里是我国较早的茶叶产地,南朝刘宋山谦之《吴兴记》中记载,乌程县西二十里有温山,出产“御荈”,也就是御茶。温山御茶的最早出产日期,正好可以上溯到孙皓被封为乌程侯的时代。所以,孙皓赐韦曜御茶的推断是有道理的。不得不说的是,尽管韦曜为人光明磊落,学识渊博,也深受孙皓赏识,但伴着孙皓这样的君王,还是难免被砍头的悲惨结局。
【原文】
晋 惠帝〔1〕,刘司空琨〔2〕,琨兄子兖州刺史演,张黄门孟阳〔3〕,傅司隶咸〔4〕,江洗马统〔5〕,孙参军楚〔6〕,左记室太冲,陆吴兴纳,纳兄子会稽内史俶,谢冠军安石,郭弘农璞,桓扬州温〔7〕,杜舍人毓,武康〔8〕小山寺释法瑶〔9〕,沛国〔10〕夏侯恺〔11〕,余姚虞洪,北地〔12〕傅巽〔13〕,丹阳〔14〕弘君举〔15〕,乐安〔16〕任育长〔17〕,宣城秦精〔18〕,敦煌单道开〔19〕,剡县〔20〕陈务妻,广陵老姥〔21〕,河内山谦之〔22〕。
【注释】
〔1〕惠帝:晋惠帝司马衷,公元290至306年在位。
〔2〕琨:刘琨,西晋将领,诗人。
〔3〕张黄门孟阳:张载字孟阳,但未任过黄门侍郎。任黄门侍郎的是他的弟弟张协。
〔4〕傅司隶咸:傅咸,字长虞,北地泥阳(今陕西铜川)人,官至司隶校尉,简称司隶。
〔5〕江洗马统:江统,字应元,陈留县(今河南杞县东)人。曾任太子洗马。
〔6〕孙参军楚:孙楚,字子荆,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遥)。西晋诗人。
〔7〕桓扬州温:桓温,字元子,龙亢(今安徽怀远县西)人。曾任扬州牧等职。
〔8〕武康:浙江北部一座人才辈出的历史名镇。
〔9〕释法瑶:姓杨,河东人。约生于东晋安帝之世。
〔10〕沛国:治相县,在今安徽,和沛县(即小沛)是不同的概念。
〔11〕夏侯恺:晋书无传。干宝《搜神记》中曾有提到他。
〔12〕北地:指中国古代地名北地郡,其地域大致在今陕西、甘肃、宁夏一带。
〔13〕傅巽:北地泥阳人,魏文帝时为侍中尚书,太和年中逝世。代表作品有《槐树赋》《蚊赋》《笔铭》。
〔14〕丹阳:镇江市下辖的县级市,是现今江苏地域,公元前221年秦朝设置的十五个县份之一,当时称曲阿,后改名云阳。
〔15〕弘君举:丹阳人,著有饮食专著《食檄》,今已散佚。
〔16〕乐安:今山东博兴一带。
〔17〕任育长:任瞻,字育长,曾任仆射、都尉、天门太守。
〔18〕宣城秦精:《搜神后记》中记载:“晋武帝时,宣城人秦精常入武昌山采茗……”这是目前所知安徽人采制茶叶的最早记载。
〔19〕单道开:东晋僧人,俗姓孟,敦煌人。
〔20〕剡县:汉景帝四年(前153)置剡县(浙江嵊州市),属会稽郡,历两汉三国南北朝不变,王莽时易名尽忠县,隋开皇九年(589)平陈,省郡县,废会稽郡,改东扬州为吴州,置总管府,总管原东扬州诸郡。
〔21〕广陵老姥:扬州市广陵的一位老妇人。
〔22〕山谦之:河内人,南北朝刘宋史学家,后任学士、奉朝请,并著有《南徐州记》《吴兴记》《寻阳记》。
█〔清〕朱石梅制珊林铭六逸尊兄“石鼓”锡包紫砂胎壶
【译文】
晋惠帝司马衷的司空刘琨,刘琨的侄子衮州刺史刘演,黄门伺郎张孟阳,司隶校尉傅咸,太子洗马江统,参军孙楚,记室督左太冲,吴兴人陆纳,陆纳的侄子会稽内史陆俶,冠军谢安石,弘农太守郭璞,扬州牧桓温,舍人杜育,武康小山寺的和尚法瑶,沛国人夏侯恺,余姚人虞洪,北地人傅巽,丹阳人弘君举,乐安人任瞻,宣城人秦精,敦煌僧人单道开,剡县陈务之妻,广陵的一名老婆婆,河内人山谦之。
【延伸阅读】
西晋建都洛阳,但永嘉之乱后,晋王室、士族渡江到江南,在建康建都。晋室南渡,带动了当时长江下游和东南沿海茶业的发展。在《齐民要术》和《北堂书钞》中都有武陵一地出产茶叶最好的记载。
东晋前期常璩所著《华阳国志》是记述汉中、巴蜀和南中等历史、地理情况的一部专著。其中关于记载各地出产茶叶的资料,主要有这样几条:涪陵郡,“惟出茶、漆”;什邡县,“山出好茶”;南安、武阳,“皆出名茶”;平夷县,“山出茶、蜜”。可见在三国和西晋时,荆汉地区茶业的明显发展。
西晋时,茶已成为某些达官贵人用以标榜节俭和朴素的物品。随北方士族的南迁,东晋时,建康一带就普遍出现了以茶待客的礼仪。如刘宋时的《世说新语·纰漏第三十四》,“时贤共至石头(今南京地名)迎之,犹作畴日相待,一见便觉有异,坐席竟下饮。”又如《南齐书·武帝本纪》载,永明十一年(493)七月,齐武帝临终时诏称:“我灵上慎慎勿以牲为祭,唯设饼、茶饮、干饭、酒脯而已,天下贵贱,咸同此制。”通过用诏谕的形式颁布全国,无疑是对饮茶风俗的一大推动和促进。
由于东晋、南朝统治阶层“借重茶叶”的需要,从而使我国南方尤其是江东饮茶和茶叶文化有了较大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我国茶业的向东南推进。《永嘉图经》载:“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这一时期我国东南植茶,由浙西扩展到了今温州、宁波沿海一线。不只如此,如《桐君录》所说,“西阳、武昌、晋陵皆出好茗”,晋陵是今常州的古名,其茶出宜兴,表明东晋和南朝时,长江下游宜兴一带的茶叶,已成了人所共知的好茶。
█〔清〕粉彩籁瓜纹碗
【原文】
后魏 琅琊〔1〕王肃〔2〕。
【注释】
〔1〕琅琊:古地名,周始位于今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琅琊镇,东汉以后琅琊郡治位于今山东省临沂市区。
〔2〕王肃:字恭懿,琅琊(今山东临沂)人,北魏著名文士,曾任著作郎、太子舍人等职。
【译文】
后魏时期琅琊人王肃。
【延伸阅读】
南北朝时期,中国各民族之间交流、融合日益频繁。北魏鲜卑族拓跋氏政权统一北方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推行了一系列汉化政策来缓和民族矛盾。公元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
这一时期,洛阳成为各民族交流、融合的中心,原本的饮食结构开始发生变化。从西北部迁到此地的人,带来烤肉、涮肉;从江浙一带迁来的人,带来叉烧、腊味;从闽粤等地来的人,带来了烧鹅、鱼生;从西南滇蜀迁来的人,带来了红油、酱料等。食材五花八门,烹调技艺更是胡汉并存、中外皆有。随食物而来的,还有各民族不同的饮食习惯。
《洛阳伽蓝记》记载,尚书令王肃原是南朝齐雍州刺史之子,自幼吃鱼羹,饮茶水。刚到洛阳时,他对此地风行的羊肉、酪浆连碰都不碰,然而多年以后,他已经能够吃下很多羊肉、酪浆了。而北方人受南方人食水产品习俗的影响,河洛地区的人们也开始接受并渐渐喜好鱼、虾、蟹等食物。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提到的“脍鱼莼羹”,是人们非常喜欢的一道菜,就源自江南。
饮茶之风这个时期也开始兴盛起来,到了北魏后期,人们即使自己不饮茶,也会在家中备茶水以招待南来或喜好饮茶的宾客。宴饮之上,羊肉、酪浆与鱼羹、茗汁同在。
█日本五彩茶壶
【原文】
宋〔1〕 新安王子鸾,鸾兄豫章王子尚〔2〕,鲍昭妹令晖〔3〕,八公山〔4〕沙门〔5〕昙济〔6〕。
【注释】
〔1〕宋:指南朝宋,宋武帝刘裕推翻东晋政权,建立宋国,建都建康(今南京)。
〔2〕新安王子鸾,鸾兄豫章王子尚:刘子鸾、刘子尚,都是南北朝时宋孝武帝的儿子。一封新安王,一封豫章王。子尚为兄,子鸾为弟。
〔3〕鲍昭妹令晖:鲍昭,即鲍照,字明远,东海郡(今江苏镇江)人,南朝著名诗人。其妹令晖,擅长词赋,钟嵘《诗品》说她 “歌诗往往崭绝清巧。《拟古》尤胜”。
〔4〕八公山: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寿县古城以北两公里,是著名的文化胜地。八公山是汉代淮南王刘安的主要活动地,这儿曾集中了大量当时国内的一流知识分子,博大精深的《淮南子》也是在这里诞生的。
〔5〕沙门:佛教术语,原为古印度的宗教名词,泛指出家,修行、苦行、禁欲,以乞食为生的宗教人士,后为佛教所吸收,成为佛教男性出家人“比丘”的代名词。
〔6〕昙济:南朝宋代僧人。
█〔北宋〕汝窑天青釉莲花盏托
【译文】
南北朝时宋新安王刘子鸾,子鸾之兄豫章王刘子尚,鲍照之妹鲍令晖,八公山的和尚昙济。
【延伸阅读】
两汉到三国,在巴蜀之外,茶是供上层社会享用的珍稀之物,饮茶限于王公朝士。两晋南北朝时期,茶已摆脱了一般的饮食形态,步入了文化圈。释道说的《续名僧传》:“宋释法瑶,姓杨氏,河东人。……年垂悬车,饭所饮茶。”南朝宋山谦之《吴兴记》有“乌程温度,出御荈”“长兴啄木岑,每岁吴兴、昆陵二郡太守才茶宴会于此,有境会亭”的记载。
大量的史料说明,南北朝时期的茶风与魏晋时期相比显得更加浓烈。《宋录》:“新安王子鸾、豫章王子尚,诣昙济道人于八公山。道人设荼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荼茗?’”昙济十三岁出家,后拜鸠摩罗什高徒僧导为师。他从关中来到寿春(今安徽寿县),与其师一起创立了成实师说的南派——寿春系。昙济擅长《成唯识论》,对“三论”、《涅槃》也颇有研究,曾著《六家七宗论》,为一代名僧。他在八公山东山寺住了很长时间,后移居京城的中兴寺和庄严寺。两位小王子造访昙济,昙济设茶待客。可见在当时,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徒已开始以茶待客。
弘君举《食檄》:“寒温既毕,应下霜华之茗,三爵而终。”客人到来,见面寒暄之后,先请饮三杯茶。茶是士大夫家庭待客的必备之物,晋时客来敬茶的礼俗已经形成。
【原文】
齐〔1〕 世祖武帝〔2〕。
【注释】
〔1〕 齐:南北朝时南齐。
〔2〕 世祖武帝:南北朝时南齐的第二个皇帝,名萧赜,483至493年在位。
【译文】
南朝时期齐世祖武帝萧赜。
█〔唐〕青瓷玉璧底碗
【延伸阅读】
中国历史上,帝王饮茶的历史也相当古老。从发现茶叶的炎帝,到痴爱品茗的康熙、乾隆,与茶结下不解之缘的皇帝,层出不穷。
南朝齐武帝萧赜遗诏中下令,葬礼从简,灵位前不得按惯例“以牲为祭”,而是设一些饼、茶饮、干饭、酒脯即可,并要求“天下贵贱,咸同此制”。隋《大业杂记》记载,有位和尚制造一种“扶芳夜饮”的茶饮给文帝杨坚喝。此饮采用一种叫“扶芳”的树叶,“夏日取其汁,微火炙使香,煮以饮,碧绿,色香甚美,令人不渴”。又据《隋史》记载,文帝做了个噩梦,梦见有位神人把他的头骨给换了,梦醒以后便一直头痛。后来遇一僧人,告诉他说“山中有茗草,煮而饮之当愈”,文帝服之以后果然见效。宋徽宗赵佶酷爱饮茶,而且精于茶道,善于点茶。在北宋大观年间,他著有一部《茶论》,后人称之为《大观茶论》。在中国历史上以皇帝的身份撰写茶叶专著的,恐怕绝无仅有。
到了明清之际,茶叶无论在品类还是制作工艺上,都趋于完美。清代康熙皇帝喜茶,更为江南名茶碧螺春命名而留下一段佳话。史载,乾隆皇帝六次南巡到杭州,曾四度到西湖茶区。他在龙井狮子峰胡公庙前饮龙井茶时,赞赏茶叶清香醇厚,遂封庙前十八棵茶树为“御茶”,并派专人看管,年年岁岁采制进贡到宫中,“御茶”至今遗址尚存。
【原文】
梁〔1〕 刘廷尉〔2〕,陶先生弘景〔3〕。
【注释】
〔1〕梁:南梁,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三个朝代,由萧衍代齐称帝,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国号梁,因为皇帝姓萧,又称萧梁。
〔2〕刘廷尉:刘孝绰,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为梁昭明太子赏识,任太子仆兼延尉卿。
〔3〕陶先生弘景:陶弘景,字通明,秣陵(今江苏宁县)人,有《本草经集注》传世。
【译文】
南朝时期梁朝廷尉刘孝绰,贞白先生陶弘景。
【延伸阅读】
道家最伟大的茶人大概要算陶弘景。陶为南朝齐梁时期著名的道教思想家,同时也是大医学家。陶弘景曾仕齐,拜左卫殿中将军。入梁,在句曲山(茅山)中建楼三层,隐居起来。时人看见,以为是神仙。
梁武帝礼请下山,陶弘景不出,但武帝有要事难决时便派大臣去请教,号称“山中宰相”。他的思想脱胎于老庄哲学和葛洪的神仙道教,也杂有儒、佛观点。可见,道家的“避世”也是相对的。陶氏在医药学方面很有成就,曾整理古代的《神农本草》,并搜集魏晋间民间新药,著成《本草经集注》七集,共载药物七百三十种,已在敦煌发现残本。另著有《真诰》《真灵位业图》《陶氏效验方》《补阙肘后百一方》《药总诀》等书。
他在《桐君采药录》中,备述西阳(今湖北黄岗)、武昌、卢江(今安徽合肥)、晋陵(今江苏武进)等地所产好茶,以及巴东所产真茗。陶氏是从药用价值方面来看待茶的。
【原文】
皇朝〔1〕 徐英公勣〔2〕。
【注释】
〔1〕 皇朝:指大唐王朝。
〔2〕 徐英公勣:徐勣,即李勣,字懋功,开国功臣,封英国公。本姓徐,因其功高,唐太宗李世民赐李姓。其生平事迹见于《新唐书》卷六七、《旧唐书》卷九三。
【译文】
唐朝的英国公徐勣。
█〔清〕杨彭年制刻诗文锡包壶
【延伸阅读】
中唐时期,李勣等组织二十二人修定《新修本草》一书,并于显庆四年(659)修定完毕,又称《唐本草》。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茶疗的本草记述,由此开始。
对于茶的记述,在此书中并不多。正文共有四十五个字,注释文字有五十。正文曰:“茗,苦荼。茗,味甘、苦,微寒,无毒。主瘘疮,利小便,去痰、热渴,令人少睡,秋采之。苦荼,主下气,消宿食,作饮加茱萸、葱、姜等良。”注文曰:“《尔雅·释木》云:苦荼,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一名,蜀人名之苦荼,生山南、汉中山谷。”短短百余字,把茶树的形态、生长季节以及名称、饮用方法、功效等,都一一说明。
正文提到的“性味”,是中药的重要理论,一般是有“四气五味”。四气分别是寒、凉、温、热,用以阐明药物的寒热特性。五味即辛、甘、酸、苦、咸,用以阐明药物的味道。性味的划分和该药的功效有密切关系。《新修本草》把茶的性味定为“味甘、苦,微寒,无毒”,后来的《本草纲目》改作“味苦、甘,微寒,无毒”,与此基本相同——这是公认符合茶的本质的定义。而中医一般认为甘者补而苦则泻,所以知茶叶是兼有补和泻两种功效的良药。
由于我国地大物广、语言多歧、各家意见互异等原因,在茶的本草记述方面每多不同。具寒凉之性的药物可以清热、解毒,这也与茶的实际功效相符。其他各家的论述,也大体类似。
【原文】
《神农食经》〔1〕:“荼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
【注释】
〔1〕《神农食经》:古书名,已佚,应该是西汉儒士托名神农氏所编著,历代《艺文志》中未见关于此书的记载。
【译文】
据《神农食经》记载:“坚持长时间饮茶,能让人精神饱满、心情愉悦。”
【延伸阅读】
药茶是传统医学宝库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历史非常悠久,历代医书中均有记载。最早记载药茶方剂的是三国时期张揖所著的《广雅》:“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其饮醒酒,令人不眠。”此方具有配伍、服法与功效,当属于药茶方剂无疑。
梁代陶弘景认为“苦茶能轻身换骨”,并提出以天冬等药物也可代茶饮用。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载有“竹茹芦根茶”等十种药茶方。王焘在《外台秘要》中载有“代茶新饮方”,详细论述了药茶的制作和饮用方法。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给予茶叶很高的评价,认为茶叶“上通天境,下资人伦,诸药为百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这些古籍有许多关于茶与中医药的记载,说明古人对茶的保健功能早有认识。宋代大型方书《太平圣惠方》、宋代太医局编著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宋政和年间大型方书《圣济总录》均有应用药茶的经验。元代邹铉增编《寿老养亲新书》,有茶药方两种,一为槐茶方,一为苍耳茶方;太医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相对集中地采录了诸多药茶的制作、功效和主治等信息;纱图穆苏所著《瑞竹堂经验方》中有治痰喘病的药茶方。明代《普济方》专门有“药茶”篇,记录茶药方八种。李时珍《本草纲目》中不仅有多类茶药方,还论述了茶叶的药性、功用。
到了清朝,茶疗之风日益兴盛,对于药茶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慈禧光绪医方选议》记载药茶已成为清代宫中医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御医为慈禧和光绪所开药茶方,显示出当时使用茶药的水平相当高明。
【原文】
周公《尔雅》:“槚,苦荼。”
【译文】
周公写的《尔雅》中记载:“槚,就是苦荼。”
█〔明〕龙泉窑青瓷刻花花口碗
【延伸阅读】
在茶乡云南阿佤山一带,居住着一个古老的民族佤族。从佤族人民那里,可以看到最原始、最古老的饮茶习惯,其中最为特别的就是喝苦茶。
事实上,“苦”是云南饮食中很常见的一味。云南的日常菜中就喜苦味,饮茶自然也不例外。
清代阮福的《普洱茶记》中说“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指的是茶味酽浓的哈尼煨酽茶。而佤族苦茶茶汤呈黑红色,其浓度比哈尼族的煨酽茶更甚。佤族苦茶的苦涩味,如同中药汤,一般人不敢问津。但这样煮出来的苦茶虽然味苦,饮后却清凉无比,对于生活在炎热气候中、整日劳作的佤族人来说,它祛热解渴的作用是其他茶饮无法相比的。
【原文】
《广雅》〔1〕云:“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桔子芼〔2〕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
【注释】
〔1〕 《广雅》:字书。三国时张揖撰,是对《尔雅》的补作。
〔2〕 芼:可供食用的水草或野菜。
【译文】
依照《广雅》记述,“荆州、巴州地区,采摘茶叶来作成茶饼,那些芽叶较老的,做茶饼时要添加米糊搅拌才行。假如要煮茶饮用,应先将茶饼炙烤成红色,然后捣碎置于陶瓷器皿中,再加入沸水泡制。或者是把葱、姜、橘子放在一起搅拌浸泡。饮用这样来做的茶,可以醒酒,让人精神振奋不思睡眠。”
█〔清〕五彩花鸟陶罐
【延伸阅读】
茶叶不仅可沏茶,参与饮食也是不错的选择。唐代以前,烹茶一般会加入芝麻、食盐、瓜仁、桃仁等佐料,故茶名也都以主要佐料冠称,茶膳也是由此而来。茶叶入膳,用茶来料理美食,取茶叶的清香,使茶与食物完美结合,为菜肴锦上添花,成为茶香满溢的茶膳。
茶膳包括茶菜、茶点、茶汤。如何才能把“茶”与“膳”完美地结合,成为“茶膳”,就必须经过有心人的烹调,妙手撮合,再加以雕琢,才能成为一道道上等的茶膳。
用茶来料理美食,尊重所选用的茶叶的特性十分关键,葱、姜、蒜、五香粉等重味的作料很容易盖过茶香,所以传统茶餐一般粤菜和淮扬菜中才有,中餐最经典的茶馔莫过于淮扬菜中的“龙井虾仁”。龙井茶的清香中和了虾的腥味,也提升了它的鲜美,而这道菜的“灵气”,则有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味道。
茶叶入馔不只限于中餐,日本料理中也有它的影子,多数是以抹茶制作各种糕点。现在抹茶也在西式蛋糕中被大量运用,微微的苦配上低调的甜,典型东方审美,有节制的优雅。欧洲人更加彻底,从茶叶进入他们的生活开始就已经将其单独搭配黑胡椒和海盐一起享用了。恬静淡雅、温馨醇和的玄米茶是一种日韩风味的绿茶饮品,它以糙米为原料,经浸泡、蒸熟、滚炒等工艺制成的玄米与日式蒸清茶拼配而成,既保持了茶叶的自然香气,又增添了炒米的芳香,滋味鲜醇、适口,使茶叶中的苦涩大大降低,且茶汤更香浓,不伤肠胃。
【原文】
《晏子春秋》〔1〕:“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2〕,茗菜〔3〕而已。”
【注释】
〔1〕 《晏子春秋》:又称《晏子》,旧题齐晏婴撰,实为后人采晏子事辑成。成书约在汉初。此处陆羽引书有误。《晏子春秋》原为:“炙三戈五卵苔菜而矣。”不是“茗菜”。
〔2〕 三弋、五卵:弋,禽类。卵,蛋类。指烧烤的禽鸟和蛋品。
〔3〕 茗菜:后世一般认为晏子所食是苔菜而非茶饮之类。苔菜别称蜀芹或楚葵、紫堇,是古时常见蔬菜。
【译文】
《晏子春秋》里记载:“晏婴作齐景公的国相时,吃的是粗粮饭,还有三五样烧烤的禽鸟、蛋类,除过这些,只是吃些茶和蔬菜罢了。”
█〔南朝〕莲瓣纹青瓷碗
【延伸阅读】
春秋时期,农耕文明已经相当发达,平民百姓已能吃上粗粮,而当时贵族的饮食构成和如今差别不大,呈金字塔状:以谷物为基础,辅以肉类和蔬菜,食物制作非常讲究。晏子身为一国之相,能够吃得如此节俭,确实难能可贵。
当时贵族的饮食是“食不厌精”的,以佐餐的羹为例,以肉制羹名目诸多,先秦古籍中记载的就有羊羹、豕羹、犬羹、兔羹、雉羹、鳖羹、鱼羹等。为防止肉羹油腻,羹里要配上蔬菜。何种肉配何种菜也有讲究。按《礼仪》中的说法,牛羹要用藿叶(豆叶),羊羹要用苦菜,豕羹则用薇菜。羹汤上席之前以汤勺调五味,此勺便称调羹。除了做羹汤,春秋时期还讲究用烹和炮的方法来做肉。烹,简单来说就是用水煮,当时贵族煮肉要用铜鼎,平民用陶鼎。炮是用火烤,它对烤制者的技术要求很高,把握火候是最难的。火力过猛会把肉烤焦,太弱又会烤不熟。
当时食物制作十分精细,厨子是不好做的。在《史记·晋世家》中就记载了当时厨子的悲惨境遇:“宰夫炮熊蹯不熟,灵公怒,杀宰夫,使妇人持其尸出弃之。”讲的是春秋时期暴君晋灵公,因为厨子没把熊掌“炮”熟,便治以死罪。这从侧面反映了当时贵族饮食的奢侈,另一方面也说明食物制作技术的难度之大。能够遇到像晏子一样,用粗粮和几样简单的菜,再加清茶一杯,就打发一顿饭的贵族,真是厨子们的造化了。
【原文】
司马相如《凡将篇》〔1〕:“鸟喙〔2〕、桔梗〔3〕、芫华〔4〕、款冬〔5〕、贝母〔6〕、木檗〔7〕、蒌〔8〕、苓草〔9〕、芍药〔10〕、桂〔11〕、漏芦〔12〕、蜚廉〔13〕、萑菌〔14〕、荈诧〔15〕、白敛〔16〕、白芷〔17〕、菖蒲〔18〕、芒消〔19〕、莞椒〔20〕、茱萸。”
【注释】
〔1〕《凡将篇》:汉代司马相如作的字书,已佚,此处引文为后人所辑。
〔2〕 鸟喙:鸟嘴。
〔3〕 桔梗:别名包袱花、铃铛花、僧帽花,桔梗科桔梗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中国、朝鲜半岛、日本和西伯利亚东部。根可入药,亦可腌制成咸菜。在朝鲜半岛及中国延边地区,桔梗是很有名的泡菜食材。
〔4〕 芫华:落叶灌木。叶小椭圆形,花小色紫,可供观赏。
〔5〕 款冬:为菊科植物款冬属的花蕾,性味辛温,具有润肺下气、化痰止嗽的作用。
〔6〕 贝母:百合科贝母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鳞茎供药用,有止咳化痰、清热散结之功。贝母“家族”按产地和品种的不同,可分为川贝母、浙贝母和土贝母三大类。
〔7〕 木檗:即黄檗,黄柏,芸香料黄檗属落叶乔木,木材坚硬,茎可制黄色染料,树皮入药,简称“檗”。
〔8〕 蒌:应为山蒌,胡椒科胡椒属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海南、广东、广西等省,具有一定药用价值,常在地方菜肴中使用。
〔9〕 苓草:茱苓草,为龙胆科植物秦岭龙胆的全草。有调经活血、清热明目、利小便的功效。
〔10〕 芍药:芍药科芍药属多年生草本花卉。原产中国以及亚洲北部。被列为中国六大名花之一。芍药不仅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更有相当重要的药用价值。
〔11〕 桂:木犀科木犀属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叶椭圆形,开白色或暗黄色小花,有特殊的香气,供观赏,亦可做香料。
〔12〕 漏芦:别名野兰,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粗厚,有清热、解毒功效。
〔13〕 蜚廉:亦作飞廉,是中国神话中的神兽,文献称飞廉是鸟身鹿头或者鸟头鹿身,秦人的先祖之一为飞廉,古代楚地以飞廉为风伯。
〔14〕 萑菌:生长在河边沼泽的芦苇根部的白色真菌菇类,可以食用。
〔15〕 荈诧:茶的老叶,即粗茶。
〔16〕 白敛:为葡萄科植物白蔹的干燥块根。
〔17〕 白芷:伞形科当归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的东北及华北等地,以根入药,有祛湿、活血、止痛等功效。
〔18〕 菖蒲:也叫作白菖蒲、藏菖蒲。天南星科菖蒲属多年生草木。生于沼泽地、溪流或水田边。菖有香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可防疫驱邪的灵草,端午节有把菖蒲叶和艾草捆在一起插于檐下的习俗。
〔19〕 芒消:又名盆消、芒硝,晶体为短柱状,具有泻下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之功效。
〔20〕 莞椒:有人认为此即指花椒,芸香科花椒属植物。
█〔清〕斗彩团菊罐( 一对)
【译文】
汉司马相如《凡将篇》,其中药物类篇章中记载有:“鸟嘴、桔梗、芫花、款冬花、贝母、黄柏、山蒌、茱苓草、芍药、肉桂、漏芦、飞廉、萑菌、荈茶、白蔹、白芷、菖蒲、芒硝、花椒、茱萸。”
【延伸阅读】
唐宋以来历代诗文画作里,时常以饮茶为描述对象,但一般是热饮。其实苦茶、凉茶、百草茶等夏天具有解暑功效的“药茶”,在古代也非常流行。
已故旅美中医费子彬先生所研究的《凉茶廿五药方》中,对凉茶的种类和药效做了详细说明,比方:路兜勒(清热毒)、木患根(解热毒)、尖槟榔(消滞)、鬼羽箭(清热)、榕树须(清热)、粉葛根(发汗升阳)、苦梅根(生津止渴)、水翁花(清热)、布渣叶(消滞)、鸭脚皮(消食积、除脾热)、六神曲(消食)、白茶饼(清凉去瘴气)、老桑枝(消暑气、通经络)、土公英(解毒清热)、芒果核(去积气、除肺热、止咳)、白茅根(清血热)、土银花(解毒清热)、苦瓜干(清热)、淡竹叶(清心火)、土地橘(去火、清太阴经热)、生苍术(去湿、振脾胃)、薄荷叶(治皮肤疥疮)。还有一种简便的凉茶,名曰“菊花茶”。虽然它的味道不像苦茶或百草茶那样浓烈,但菊花茶能消暑散热。只要从茶行或中药铺买回干菊花,就可以用开水冲泡。干菊花分黄菊、白菊两种,一般认为黄菊较佳,最有名的是杭州所产,名曰“杭菊”。
《西湖老人繁胜录》里就提到南宋初年,杭州城里的大富人家在夏天里“散暑药、冰水”了。清人让廉在《春明岁时琐记》里也说:“伏日……有舍冰水者,或有煎苏叶、藿香、甘草等汤于市中舍之,谓之‘暑汤’。”
【原文】
《方言》〔1〕:“蜀西南人谓荼曰蔎〔2〕。”
【注释】
〔1〕《方言》:汉代扬雄仿照《尔雅》体例所作,此书是汉代训诂学一部重要的工具书,也是中国第一部汉语方言比较词汇集。
〔2〕蔎: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也是茶的别称。
【译文】
汉朝扬雄所著《方言》里记载:“蜀西南一带的人们,将茶叶叫作蔎。”
【延伸阅读】
巴蜀常被称作中国茶业和茶文化的摇篮。六朝以前的茶史资料表明,中国的茶业最初兴起于巴蜀。茶叶文化的形成,与巴蜀地区早期的政治、风俗及茶叶饮用有着密切的关系。
巴蜀产茶历史悠久,并且在先秦时期就以地方特产的名义将茶作为贡品。东晋常璩《华阳国志》中载:“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于巴,爵之以子……丹、漆、茶、蜜……皆纳贡之。”但巴蜀茶业在中国早期茶业史上的突出地位,直到西汉成帝时的王褒《僮约》中,才见诸记载。《僮约》中有“烹荼尽具”“武阳买荼,杨氏担荷”的内容。前一句反映了成都一带,在西汉时不但饮茶已成风尚,在地主富豪家里,还出现了专门的饮茶器具。后一句,则反映成都附近,由于茶的消费和贸易需要,茶叶已经商品化,还出现了一定的茶叶市场。三国魏张揖所著的《广雅》一书载“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用葱、姜、桔子芼之”,反映出巴蜀地区特殊的制茶方法和饮茶方式。
汉魏以后,巴蜀的茶业进一步发展,种茶和饮茶的范围进一步扩大。西晋张载的《登成都白菟楼》诗中有“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的名句,说明茶在当时的地位,已居所有饮品之冠,而且茶的声誉也越来越大,饮茶之风向全国各地蔓延。
█〔唐〕白釉茶器
【原文】
《吴志·韦曜传》:“孙皓每飨宴,坐席无不悉以七胜为限,虽不尽入口,皆浇灌取尽。曜饮酒不过二升,皓初礼异,密赐荼荈以代酒。”〔1〕
【注释】
〔1〕 “孙皓每飨宴……以代酒”:这是《三国志》卷六五中《韦曜传》所记的故事,陆羽引用的文字和今本略有不同。
【译文】
三国《吴志·韦曜传》中记载:“孙皓每回设宴,都规定每人要喝足七升酒才行,就算不全部喝下去,也一定要酌取完毕。韦曜的酒量超不过二升。孙皓那时非常尊重他,就暗地赐他茶来代替酒。”
█〔清〕姚文瀚 紫光阁赐宴图(局部)
【延伸阅读】
以茶代酒的故事,早在汉代,就出现了。据《汉书·楚元王传》记载,楚元王常常摆酒宴来招待自己喜爱的大臣,但是穆生不喜欢喝酒,所以每次设宴的时候,元王就专门给穆生准备醴。“醴”是一种和平常饮品差不多的甜酒,度数不高,不会使人喝醉。
尽管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但是在隆重场合,茶的重要性还是无法与酒相比——最多在特殊情况下成为酒的暂时替代品,而古时宴席中的酒礼最为烦琐和庄重。古有“无酒不成席”“有礼之会,无酒不行”的说法,而敬酒的次数、快慢、先后,由何人敬、如何敬都有礼数,绝对不能有一丝马虎。饮酒依礼、敬酒有序是古人最看重的礼数。
如果是天子设席,他可以在宴席上接受敬酒,但一般不会亲自向臣下敬酒——古之即有“天子无客礼”的规矩。不过历史上也出现过特殊例子,在《周书·武帝纪》中有这么一段文字:“武帝每宴会将士,必自执杯劝酒,或手付赐物。”周武帝虽贵为天子,却能屈尊于将士,是历代帝王所不能及的。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古代筵席有以礼待客的传统,对那些没什么酒量或滴酒不沾的宾客,主人一般不强人所难,会主动用其他饮品代替——这一举动大概也和“以茶代酒”的故事有关。
【原文】
《晋中兴书》〔1〕:陆纳为吴兴太守时,卫将军谢安尝欲诣纳。(《晋书》云:纳为吏部尚书〔2〕。)纳兄子俶,怪纳无所备,不敢问之,乃私蓄十数人馔。安既至,所设唯茶果而已。俶遂陈盛馔,珍羞毕具。及安去,纳杖俶四十,云:‘汝既不能光益叔父,奈何秽吾素业?’”
【注释】
〔1〕 《晋中兴书》:佚书。有清人辑存一卷。
〔2〕 纳为吏部尚书:陆纳当时任吏部尚书一职。
【译文】
《晋中兴书》记载:陆纳做吴兴太守时,卫将军谢安想拜访他。(据《晋书》记载,陆纳当时任吏部尚书一职。)纳的侄子俶怪他没什么准备,但又不敢问他,便私自准备了十多人的肴馔。谢安来后,陆纳仅摆出茶和果品招待,陆俶则摆上丰盛的肴馔,各种山珍海味,样样俱全。等到谢安走后,陆纳打了陆俶四十大板,说:“你既不能使你叔父增加光彩,为什么破坏我廉洁的名声呢?”
【延伸阅读】
陆纳为三国东吴名将陆逊的后代,东晋时历任太守、吏部尚书、仆射、散骑常侍和尚书令等职务。此人为政清廉,生活俭朴,在当时奢侈成风的社会氛围下,算得上特立独行的节俭典范。
陆纳曾经在京师供职,后来要去吴兴任太守,临行前宴请包括大司马桓温在内的一众友人。酒席之上仅有一斗酒和一盘鹿肉而已。众人对这样的宴会规格自然有些讶异,陆纳却坦荡说,这还是破例奢侈一回,平时饮食远不及这种标准。到吴兴任职后,陆纳在生活上依然节衣缩食,非常清廉。朝廷看他政绩卓著,就调他到京城做左民尚书。临行前,打点行程的人问需要准备多少只装行李的船只,陆纳传下消息,没什么东西可装,只装些粮食就行了。后来他果然只带了几件衣物、被褥之类的物品,其他东西全部封存起来交公了。
他的事迹逐渐被人们传颂开来,当时的宰相谢安听闻后,非常敬重陆纳的为人,就到陆纳家中拜访。陆纳的侄子听说朝中宰相要来,非常兴奋,就悄悄把招待谢安的物品准备齐全。陆纳接待谢安,依然按自己的老规矩,清茶一盏,水果数盘。可没聊几句,侄子就摆上了山珍海味,请谢安上座。陆纳强压怒火,在谢安走后,狠狠地揍了侄子一顿——清茶已显出品格,又何须珍馐美食污清名?陆纳的侄子,确是不懂茶的真味。
█〔五代〕顾闳中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原文】
《晋书》:“桓温为扬州牧,性俭,每宴饮,唯下〔1〕七奠〔2〕拌〔3〕茶果而已。”
【注释】
〔1〕 下:准备,设置。
〔2〕 奠:盘子。
〔3〕 拌:盛放。
【译文】
《晋书》里记载:“桓温担任扬州太守时,性格上崇尚节俭,每次举办宴会,仅仅设七个盘子的茶食、果馔而已。”
█〔清〕郎世宁 乾隆行乐图
【延伸阅读】
东晋奢侈之风盛行,可也不是所有人都挥金如土,当时崇尚节俭的人也不在少数。
据《世说新语·政事》记载,东晋大臣陶侃勤勉于政事,品性非常简朴。陶侃任荆州刺史时,经常去造船的场地巡视,还命令负责的官员把锯下的木屑都收起来储存好,那些官员只好按他说的做。后来,冬天大雪满地,衙门公堂前的积雪化水,陶侃就让人把存藏的木屑取出铺到路上,行走起来方便多了。南方竹子多,官衙中很多地方要用竹子,陶侃就让下人把用不着的竹根收集起来。后来桓温将军征讨蜀地,就用竹根削成竹签来装备战船。
无独有偶,东晋还有个叫吴隐之的大官,他入仕之前就勤俭朴素,做官以后依然如故。他对当时奢华的风气恨之入骨,朝廷赐予的府邸从来没有住过,而是带着家人在几间草房中度日。后来,他的女儿出阁,人们都以为吴隐之要大操大办,不料当日依然门厅冷落。有人贺喜时发现吴家仆人牵着一条狗去卖,用卖狗的钱来置办女儿出阁用的东西。时人听闻,无不感慨万千。
【名家杂论】
魏晋时期,大量财富集中在少数士族手中,这些士族拥有广阔的庄园和诸多劳动力。经济实力雄厚的士族,生活上难免走上排场奢侈的道路。这种奢侈表现在饮食上,可以说其奢华程度几乎没有哪个朝代的人可以比肩。
大富豪石崇是西晋奢侈饮食的代表人物,《晋书》上说其“庖膳穷水陆之珍”。他对食材和烹饪技术都有过深入的研究。比如,煮豆粥是非常费时的事情,但是石崇的家里随时都可以喝上新鲜豆粥,这是因为石崇命人事先把豆子磨成了粉末,客人来到,片刻就可以熬好豆粥了。在没有温室技术的情况下,冬天想吃到韭菜是不可能的,但是石崇用陈年韭菜根和冬麦苗一起混合捣碎储藏,这样在冬天也能品尝到韭菜的味道。
晋武帝的女婿王济生活更是奢华无比,竟以人乳食猪,并宴请武帝吃这种特制的烤乳猪。武帝知道真相后,没吃完饭就离席了。一山更比一山高,何曾的奢靡还在王济之上,《晋书·何曾传》中说他“日食万钱,犹曰无下箸处”,他进宫和皇帝议事,一向不愿意尝宫中的饭菜,所吃饭菜全是从家里带去的。《晋书》说何曾家的“厨膳滋味,过于王者”,应该是真的。如果你认为这就是骄奢的极致,那就错了,何曾的儿子何邵在饮食排场方面“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天花销是父亲的两倍。
车骑司马傅咸相对正直,他上疏武帝,要是这些奢侈之风不减,国家可危险了,但武帝认为晋国富足,摆摆阔气无可厚非。有这样的皇帝,陶侃、桓温之流再节衣缩食,饮茶度日,也挽不回已去的大势。
█青花茶杯
【原文】
《搜神记》〔1〕:“夏侯恺因疾死,宗人字苟奴,察见鬼神,见恺来收马,并病其妻。著平上帻〔2〕、单衣,入坐生时西壁大床,就人觅茶饮。”
【注释】
〔1〕 《搜神记》:东晋干宝著,凡三十卷,为我国志怪小说之始。
〔2〕 平上帻:魏晋时武官所戴的头巾,至隋,侍臣及武官皆佩戴。唐时因制,为武官﹑卫官的官服佩饰,而天子﹑皇太子只有在乘马时佩戴。因帻上平如屋顶,亦称“平巾帻”。见《新唐书·车服志》。
【译文】
《搜神记》里记载:“夏侯恺因病而死,有位同族之人的儿子苟奴,看到了他的鬼魂。他见夏侯恺来取马匹,还把他的妻子也弄生病了。苟奴看见他头上佩戴着平上帻,身穿一件单衣,进屋后坐到在世时常坐的靠西壁的床位上,向人讨茶来喝。”
【名家杂论】
据载,台湾种茶始于清代。早期制茶师父多从福建聘请,每年春季大批制茶工从福建渡海去台湾,为此,他们用茶祈求航海保护神妈祖保佑,并将妈祖香火带到台湾后寄挂在茶郊永和兴的回春所内,秋季带回家乡。后来,从福建迎去的神祖,称为“茶郊妈祖”,供在台湾回春所内,每年农历九月二十二日(据传是茶圣陆羽生日),闽、台茶人共同祭拜“茶郊妈祖”,至今不改。
在我国民间,一些善男信女常用“清茶四(种)果”或“三(杯)茶六(杯)酒”祭天谢地,期望能得到神灵的保佑。所以,在中国古刹禅院中,常备有“寺院茶”,并且将最好的茶叶用来供佛。据《蛮瓯志》记载:觉林院的僧侣,“待客以惊雷荚(中等茶),自奉以萱带草(下等茶),供佛以紫茸茶(上等茶)。盖最上以供佛,而最下以自奉也。”有鉴于此,一些虔诚的佛教徒常以茶为供品,向寺院佛祖献茶,这在中国寺院特别是在西藏寺院中最为常见。
在少数民族地区,以茶祭神更是习以为常。湘西苗族居住区,旧时流行祭茶神,祭祀分早、中、晚三次:早晨祭早茶神,中午祭日茶神,夜晚祭晚茶神。祭茶神仪式十分严肃,据说是因为茶神穿戴褴褛,闻听笑声,就不愿降临。故白天在室内祭祀时,不准闲人进入,甚至会用布围起来。在夜晚祭祀也得熄灯。祭品以茶为主,也放些米粑及纸钱之类。云南景洪基诺山区的一些民族,每年夏历正月间要祭茶树。其做法是各家男性家长,在清晨时携公鸡一只,在茶树底下宰杀,再拔下鸡毛连血粘在树干上,并口中念念有词:“茶树茶树快快长,茶叶长得青又亮。神灵多保佑,产茶千万担。”他们相信这样做,会得到神灵保佑,茶叶有个好收成。
【原文】
刘琨〔1〕《与兄子南兖州〔2〕史演书》云:“前得安州〔3〕干姜一斤,桂一斤,黄芩〔4〕一斤,皆所须也。吾体中愦〔5〕闷,常仰真茶〔6〕,汝可致之。”
【注释】
〔1〕 刘琨: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人。他年轻时就有“俊朗”之誉,以雄豪著名。
〔2〕 南兖州:晋时州名,治所在今江苏镇江市。
〔3〕 安州:晋时州名,治所在今湖北安陆县一带。
〔4〕 黄芩: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为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有清热燥湿、凉血安胎、解毒功效。
〔5〕 愦:昏乱,糊涂。
〔6〕 真茶:品质优良的茶叶。
█日本茶碗
【译文】
刘琨在《与兄子南兖州史演书》中说道:“先前时候收到安州的干姜一斤、桂一斤、黄芩一斤,皆是我想要的。我心情烦闷,精神不振,常常需要茶来提气解闷,你可以多采购一些给我。”
【延伸阅读】
晋时,饮茶者开始增多,对于茶这种比较新的饮品,人们态度不一,有些视其为无上美味,有人觉得它如同噩梦。晋惠帝是个爱喝茶的君王,此人属典型的无能之辈,茶对他不过是解渴之物罢了。但对他的臣子刘琨,饮茶则有着特殊的意义。
刘琨是晋朝有名的大将,青年时代,他和著名的祖逊为友,读书习武,意气雄豪,上演了历史上有名的“闻鸡起舞”故事。刘琨生活的时代动乱不休,特别是晋惠帝时期的八王之乱,让北方匈奴人有可乘之机,大肆侵犯北方的并州、冀州一带。光熙元年(306),刘琨负责这几地的军事事宜,但抗击匈奴的军事行动失败。眼见晋室内讧不断,匈奴来势汹汹,刘琨内心的愤懑不安日益强烈。自古有喝酒解烦闷的说法,刘琨则与众不同,他喜欢喝茶来发泄心中的郁闷,而且不喝则已,喝必是上等茶。
南兖州在今天的江苏省都县东北附近,刘琨时常让在当地为官的侄子给自己寄茶,这表明当时南兖地区出产好茶。长年在边地刀光剑影中的刘琨,能够知晓茶事,知道茶能去烦涤虑,并愿千里寻茶,是难能可贵的。不过内忧外患时代,孤臣之忧虑岂是一盏清茶能慰藉的。后来,刘琨与当时的幽州刺史结盟,欲罚石勒。不久内讧起,刘琨遭毒害。
【原文】
傅咸〔1〕《司隶教》曰:“闻南方有蜀妪作茶粥〔2〕卖,为廉事〔3〕打破其器具,后又卖饼于市,而禁茶粥以蜀妪,何哉?”
【注释】
〔1〕 傅咸:傅玄之子,北地泥阳人。死后谥为司隶校尉,简称司隶。
〔2〕 茶粥:茶叶煮成的粥。
〔3〕 廉事:对主管司法方面官员的称谓。
【译文】
傅咸的《司隶教》里记载:“听闻剑南蜀郡那里有一位老婆婆,煮茶来卖,廉事把她的器皿打破了。后来她又在市上卖饼。为什么要作难四川老妇,禁止她卖茶粥呢?”
【延伸阅读】
茶的衍生品种类多样,其中最常见的应算茶粥。茶粥兼有茶、米之香,这两种香气,是自然界和人类联系最密切的气味——饮食之香。从集市卖茶老妪事件来看,饮茶粥的历史已非常悠久。
古典吴越方言中“粥”和“茶”的读音一样,可见人们对茶粥的喜爱。江南炎夏湿热,厨娘们取绿茶浓汁,加之粳米、白糖,以小火慢熬。粥成但闻佳茗清醇,粥香溢清,清爽之气充溢口齿之间,夏日炎暑便消一半。
在上海浦江两岸,每日清晨至深夜,都有茶粥供应。有“豆粉茶粥”“薄荷茶粥”“藕汁茶粥”“果奶茶粥”“菜汁茶粥”“鸡汁茶粥”“什锦茶粥”“菊花茶粥”等,品类极为丰富。沪地茶粥也体现出当地人心思细密的特点,很多粥铺把各类粥的不同功效一一列出,以供食客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
不仅中国人爱茶粥,著名的日本“奈良茶粥”也很受日本人欢迎。奈良茶粥源自奈良东大寺取水节。取水节是日本祈求国泰民安的一种祭祀活动,也是奈良人迎接春天的盛会,一年举行一次。茶刚从中国传入日本时,还属于贵重的饮品兼药品,只有级别高的寺庙能够得以品饮。当时东大寺的和尚用煮好的第一道茶来泡饭,第二道茶来加盐煮饭,施发善众。后来茶叶普及,民众也喜欢上了茶粥。奈良的茶粥色泽金黄,入口不腻,茶和米的清香合二为一。当地人吃茶粥喜欢配上“奈良渍”咸菜,这一粥一菜也成为地道的奈良早餐。
█白泥刻诗句砂铫
█纯银茶铫
【原文】
《神异记》〔1〕:“余姚人虞洪,入山采茗,遇一道士,牵三青牛,引洪至瀑布山,曰:‘予,丹丘子也。闻子善具饮,常思见惠。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给,祈子他日有瓯牺之余〔2〕,乞相遗也。’因立奠祀。后常令家人入山,获大茗焉。”
【注释】
〔1〕 《神异记》:西晋王浮著,原书已佚。
〔2〕 瓯牺之余:指剩下的喝不完的茶。
【译文】
《神异记》里记载:“余姚人虞洪到山里采茶叶,遇到了一位道士,手里牵着三条青牛。他作为向导领着虞洪来到瀑布山,说:‘我是丹丘子,听闻你擅长煮茶喝,常想借一下你的光。山中有棵大茶树,能够让你采摘。但愿你往后把那喝不完的茶,送一点让我喝。’虞洪于是设奠祭祀,后来他命家人进山,果然找到了那棵大茶树。”
【延伸阅读】
本段《神异记》中的记载,从侧面反映出一个现象,就是古代山中不乏野生大茶树。我国是最早的茶树之乡,也可以由此得到佐证。翻开各种历史文献,关于野生茶树的记载可谓数不胜数。
《桐君录》至少是公元前六世纪的书,它记载:“南方有瓜芦木,亦似茗,至苦涩,取为屑茶饮,亦可通夜不眠。”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有“建茶皆乔木”之语,宋子安《记东溪茶树》则说:“柑叶茶树高丈余,径七八寸。”明朝《大理府志》中说:“点茶山……产茶树高一丈。”
不过,很多人对记载持怀疑态度,直到十九世纪末,英国人威尔逊在中国西南考察时,发现了野生大茶树。他在《中国西部游记》中描述道:“在四川中北部的山坡间,曾见茶丛普遍高达十英尺或十英尺以上,极似野生茶。”在贵州婺川县,发现了七米多高的野生大茶树。十九世纪中期,在云南发现了有十米之高的茶树,生长在海拔一千九百米的大山上,树龄约有八百年之久。更让人惊喜的是,云南勐海县发现一株巴达大茶树,这棵树高达三十二米多,树围约三米,树龄达一千七百年之久,是名副其实的茶树王,也是迄今我国发现的最大、最古老的野生茶树。
【原文】
左思《娇女诗》〔1〕:“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皙。小字〔2〕为纨素,口齿自清历〔3〕。有姊字蕙芳,眉目灿如画。驰骛〔4〕翔园林,果下皆生摘。贪华风雨中,倏忽〔5〕数百适。心为荼荈剧,吹嘘对鼎䥶〔6〕。”
【注释】
〔1〕 《娇女诗》:原诗五十六句,陆羽所引仅为有关茶的十二句。
〔2〕 小字:小名。
〔3〕 清历:伶俐。
〔4〕 驰骛:蹦蹦跳跳的,形容活泼可爱。
〔5〕 倏忽:跑来跑去。
〔6〕 心为荼荈剧,吹嘘对鼎䥶:看见煮茶心里就高兴,对着茶炉帮着吹气。
█〔清〕杨彭年制段泥匏瓜壶
【译文】
西晋左思的《娇女诗》中说:“我家有个乖巧的女儿,长得非常白皙,小名叫纨素,口齿极为伶俐。姐姐叫蕙芳,眉目美如画。在园林里蹦蹦跳跳,果子未成熟就摘下来。爱花哪里顾得上风和雨,跑着进进出出百余次。看到煮茶心里就兴奋,对着茶炉往里面吹气。”
【延伸阅读】
左思年轻时也学习书法与鼓琴, 但都半途而废。
望子成龙的父亲十分失望,一次当着儿子的面对朋友说:“此子才思迟钝,与我幼年时相比差之远矣!”左思听了,非常难过,从此发奋图强。
几年后,左思才华大有长进,《齐都赋》使他在文坛上崭露头角。
不久,左思的妹妹被选入宫,左思随之寓居京都洛阳。
在洛阳,左思广泛收集资料,并进入皇家图书馆,担任了管理经籍的秘书郎,遍阅关涉三都的正史、方志。
朝临明窗,夜伏烛案,经过十年呕心沥血,左思写出了不朽名篇《三都赋》。
《三都赋》将三国时蜀都成都、吴都建业、魏都邺城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物产、建筑等都囊括其中,辞藻宏丽,内容丰实。
后经过多位名人推荐,《三都赋》身价百倍,文人墨客都欲一睹为快。因当时印刷术尚未发明,“豪富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原文】
张孟阳《登成都楼诗》〔1〕云:“借问扬子〔2〕舍,想见长卿庐。程卓〔3〕累千金〔4〕,骄侈拟五侯〔5〕。门有连骑客,翠带腰吴钩〔6〕。鼎食〔7〕随时进〔8〕,百和〔9〕妙且殊〔10〕。披林采秋橘,临江钓春鱼。黑子〔11〕过龙醢〔12〕,果馔〔13〕逾蟹蝑〔14〕。芳荼冠六清〔15〕,溢味播九区〔16〕。人生苟安乐,兹土聊可娱。”
【注释】
〔1〕 张孟阳《登成都楼诗》:即《登成都白菟楼》,原诗三十二句,陆羽仅录有关茶的十六句。
〔2〕 扬子:即扬雄。
〔3〕 程卓:指汉代程郑、卓王孙两个巨富家族。
〔4〕 累千金:形容积累的财富多,很富裕。
〔5〕 骄侈拟五侯:骄奢淫逸,可比王侯之家。
〔6〕 吴钩:春秋时期流行的一种弯刀,由吴王下令制造。后泛指宝刀。
〔7〕 鼎食:山珍海味。古时候贵族之家进食,用鼎盛菜,并且会鸣钟击鼓,所谓钟鸣鼎食便由此而来。
〔8〕 进:奉上,端出。
〔9〕 百和:百味调和,形容菜肴的丰盛。
〔10〕 殊:不同,特别。
〔11〕 黑子:果品。
〔12〕 龙醢:美味佳肴。
〔13〕 果馔:鱼肉。
〔14〕 蟹蝑:蟹酱。
〔15〕 芳荼冠六清:四川的香茶在各种饮料中可称第一。六清,据《周礼》载,其为水、浆、醴、凉、医、酏等六种饮料。
〔16〕 九区:九州,四海之内,泛指全中国。
【译文】
张孟阳在《登成都白菟楼》这首诗中说:想问一下先前扬雄的住处在何方,司马相如的旧时住所又是什么模样。往昔程郑、卓王孙两大富豪,骄奢淫逸,比得上任何王侯之家。他们的门前往往是车水马龙,宾客盈门,腰里飘扬着绿色的缎带,佩饰着名贵的宝刀。家中山珍海味,应有尽有,精妙绝伦。实在是声名远扬,极尽富贵!向楼外远眺,富庶的山川一眼望不到边。秋天里,人们在橘林中收获着丰收的柑橘;春天里,人们在江边持竿而钓。果品远胜佳肴,鱼肉极为细嫩。四川的香茶在所有饮品中称得起第一,它的美味在天下都极富盛名。假如一辈子只是苟且地追求安逸,成都倒还是个能供人们尽情享乐的去处。
【延伸阅读】
从相关历史文献中,我们可以确定一个事实:茶文化起源于中国,四川则是最重要的发源地。据载,东晋初年,成都一地已经开始出现茶宴。西晋时期的张载去成都探望担任蜀郡太守的父亲张牧时,在白菟楼上参加茶宴。他对此次宴会印象颇深,后来写下《登成都白菟楼》一诗,诗中展现了芳荼等饮品。
在茶具发展史上,从粗糙的匏瓢、茶碗到精致茶器的过程,成都都参与其中,并扮演重要角色。唐代李匡乂《资暇录》中记录了一则关于茶托的故事,“建中,蜀相崔宁之女,以查盅无衬,病其熨指,取楪子承之。既啜而盅倾,乃以腊环楪夹其中,遂定。即命匠以漆环代腊,进于蜀相。蜀相奇之,为制名而话于宾亲,人人为便,用于代。是后,传者更环其底,愈新其制,以至百状焉。”人们由此推断,茶托很可能就产生于唐代的成都。
和茶相关的传说,也让成都的茶充满沧桑古意。在成都有个叫“茶店子”的地方,很久以前,这里原是一片荒凉的墓地。每到清明时节,会有很多扫墓的人来这里祭奠先人,但扫墓者常常找不到可以躲避清明雨的地方。于是一刘姓人家在此设立茶棚,为路人方便之用。不想后来商贾行人都喜欢到此歇脚饮茶,这里慢慢兴旺起来。时至今日,此处地名依旧,只是茶棚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取而代之的是新建的茶馆茶楼。
【原文】
傅巽《七诲》〔1〕:“蒲〔2〕桃、宛〔3〕柰〔4〕,齐柿、燕栗,恒阳〔5〕黄梨,巫山朱橘,南中〔6〕茶子,西极〔7〕石蜜。”
【注释】
〔1〕 《七诲》:“七”原指文体的一种,古也称“七体”,是赋的一种形式。南朝时梁统的《文选》把“七”这种文体列为一个门类。这里指汉末三国时评论家傅巽的一篇文章。
〔2〕 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池沼中,高近两米。根茎长在泥里,可食。叶长而尖,可编席、制扇,夏天开黄色花。
〔3〕 宛:春秋战国时期,南阳宛地(今南阳市市区)居于方城之内,是楚国苦心经营多年的北部军事要镇。
〔4〕 柰:一种水果,民间称花红,亦称沙果。和苹果类似,但果实小。
〔5〕 恒阳: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地方有此名,一指恒山山阳地区,二指今河北曲阳,古称恒阳县。
〔6〕 南中:历史上南中指今天的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三国时期,南中为蜀国的一部分。
〔7〕 西极:指长安以西的疆域。
█〔清〕紫泥包金小壶
【译文】
傅巽《七诲》里说:“蒲地的桃子,宛地的沙果,齐地的柿子,燕地的板栗,恒阳的黄梨,巫山的红橘,南中的茶子,西极的石蜜。”
【延伸阅读】
三国的傅巽既然把“南中茶子”与当时罕见的珍惜水果并列,可见这种茶已非常有名。但傅巽所说的“南中茶”究竟指什么茶,却像陆羽在本书中留下的一个个谜案一样难解。
循迹中国最早的地方志《华阳国志》,从《南中志》中可以看到“南中”这个地方,就相当于今天云南、贵州两省。因为三国时期蜀汉以巴蜀为中心,而南中在巴蜀以南,因此有此称谓。“南中茶”,也可以推断为云南之茶。有人从其他史料记载中进一步推断,“南中茶”即为云南最著名的普洱茶。
清代名士汪士慎《普洱蕊茶》诗云:“客遗南中茶,封裹银瓶小,产从蛮洞深,入贡犹矜少。”此诗提到“南中茶”为贡品,其进贡前的包装和当时装在锡瓶中进贡的普洱蕊茶、芽茶一模一样,由此可以推知,“南中茶”多半是云南普洱茶。
【原文】
弘君举《食檄》:“寒温〔1〕既毕,应下霜华之茗〔2〕。三爵〔3〕而终,应下诸蔗〔4〕、木瓜、元李〔5〕、杨梅、五味、橄榄、悬豹〔6〕、葵羹〔7〕各一杯。”
【注释】
〔1〕 寒温:寒暄,嘘寒问暖。这里指宾主见面时的客套话。
〔2〕 霜华之茗:浮有白沫的好茶。
〔3〕 三爵:三杯。爵,古时候盛酒用的器皿,这里引申为计量单位。
〔4〕 诸蔗:甘蔗。
〔5〕 元李:大李子。
〔6〕 悬豹:茶学专家吴觉农认为此词是“悬钩”之误,悬钩是山莓的别称,又叫木苺,其茎秆如同悬钩,味酸美。
〔7〕 葵羹:锦葵科植物,茎叶可以用来煮羹。
【译文】
弘君举的《食檄》中说:“见面问候之后,先请饮用浮着白沫的三杯好茶。再捧出甘蔗、木瓜、元李、杨梅、五味、橄榄、悬豹、葵羹各一杯。”
【延伸阅读】
《食檄》,是古时候记录食谱的书籍,今已散失。
由于古代印刷技术不发达,很多书的流传靠手抄。手抄的弊端就是笔误太多,弘君举的《食檄》和其他古书的命运相同。不过好在《太平御览》《书钞》《全晋文》等书都对其进行过摘录,所以现在还留存有该书的部分内容。
《食檄》里记载的食谱,真可谓“食不厌精”,有一种菜,是“太湖天头之白兰,肉乳之豚,饥仓之鸡,色如玳瑁,骨解肉离。又取滠湖独穴之鲤,赤山后陂之莼,伺漉冷豉,及热应分,食毕作躁,酒炙宜传,酒便清香”。意思是把太湖白兰(推测应该是一种动物)的肉、乳猪肉、受饿之鸡的肉剔骨,加上滠湖里特殊穴居的鲤鱼以及赤山后水塘里的莼菜,浇上豆豉,在锅中蒸熟,佐以美酒,其味清香无比。
还有一则食谱,是说用五十个“罗奠碗子”,配以牛肉、烤鸭、鱼干以及海鲜,把它们放在酒里浸泡一整日,去除这些食材的异味之后,放入蔗浆、木瓜、元李、杨梅汁各一杯,以火熬煮。熬煮的空当里,把蒜、姜、韭菜等用醋、盐调味,制成茶饼。然后在熬煮好的汤里放入细面条,熬到水剩一半时,取汤来喝,能使人红光满面。
尽管《食檄》内容已不完整,但就仅存的食谱看,本来象征节俭的茶,成了奢侈生活的一种附属品,晋代奢靡的社会风气可见一斑。
【名家杂论】
晋代官方食单《食檄》中所记食材,无不是精中之精,不过这里提到的“葵羹”倒是一种从先秦到宋代都普及的平民蔬菜。从《诗·豳风·七月》里周朝农人的“七月烹葵及菽”,到唐代王维在辋川别业中悠然“松下清斋折露葵”,人们对葵羹的喜爱俯拾皆是。
葵叶没有什么味道,只有一种滑润的口感。因其无味,正好可以配荤汤来提其清。宋代陆游有诗曰:“舂得香膻摘绿葵”。大厨最擅以葵叶碎切,放入蹄髈汤等荤汤中去腻增鲜。
葵是我国最早人工培植的园艺蔬菜,千百年来,它的地位高于任何一种蔬菜。《周礼》中记载有七种腌菜,葵、蔓菁、水芹、竹笋、韭菜、藠头、白茅,葵居首位;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把《种葵》列为蔬菜类的第一篇;元代王祯的《农书》中,葵仍是《蔬属》中第一出场的蔬菜,王祯说它为“百菜之主,备四时之馔。本丰而耐旱,味甘而无毒。供食之余,可为菹腊”。在当时,葵菜不仅四季皆有,而且其味不改,鲜食之外,亦可做成咸菜或干菜。
不过到了明代,葵的地位就不复从前了。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已把葵剔除出蔬菜类属,列入草类。如今,除了江西、湖南几省还能见到葵(冬寒菜),其他地方已经难觅其踪影了。
【原文】
孙楚〔1〕《歌》:“茱萸出芳树颠,鲤鱼出洛水泉。白盐出河东,美豉出鲁〔2〕渊〔3〕。姜、桂、荼荈出巴蜀,椒、橘、木兰出高山。蓼〔4〕、苏出沟渠,精、稗〔5〕出中田〔6〕。”
【注释】
〔1〕 孙楚:西晋诗人,字子荆。孙楚的《歌》最早记载了茶歌这样一种由茶叶生产、饮用这一主体文化派生出来的茶文化现象。其称“姜、桂、荼荈出巴蜀”,这里所说的“荼荈”,都是指茶。
〔2〕 鲁:中国春秋时国名,在山东省南部,都城在今曲阜。
〔3〕 渊:边缘,旁边。
〔4〕 蓼: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5〕 稗: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又称稗草、稗子,稗为有害水稻的杂草,广布全球温暖地区。
〔6〕 中田:指田间。
【译文】
孙楚在《歌》中记载:“茱萸生长树颠上,鲤鱼出自洛水中。白盐出产河东,美豉产自鲁渊。姜、桂、茶来自巴蜀,椒、橘、木兰生长在高山。蓼苏出自沟渠,水稻、稗子生长田中。”
【延伸阅读】
在古代,出现过不少歌颂茶叶的歌,如唐代皮日休的《茶中杂咏序》中有“昔晋杜育有《荈赋》,季疵有《茶歌》”。这里所说的茶歌是指陆羽所做的六羡茶歌:“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此外,唐代还有不少诗人创作了此类作品。比如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刘禹锡的《西山兰若试茶歌》等。当然,茶歌来自生活,主要以民间创作为主。即便是文人参与,也只是由他们从民谣中整理再编曲,然后返回到人民中去。明清时期,杭州富阳一带有一首广为流传的《贡茶鲫鱼歌》。此歌便是正德九年(1514),由按察检事韩邦奇据民间的《富阳谣》改编而成。这首歌以当地茶农的口吻,通过痛彻心扉的质问,表现出对采办贡茶和贡鱼所受到的侵扰。韩邦奇也因为为民请愿反对进贡茶叶而触犯朝廷,被治以重罪。这首茶歌通俗而情真意切:
富阳山之茶,富阳江之鱼,茶香破我家,鱼肥卖我儿。
采茶妇,捕鱼夫,官府拷掠无完肤,皇天本圣仁,此地一何辜?
鱼兮不出另县,茶兮不出别都。
富阳山何日摧?富阳江何日枯?
山摧茶已死,江枯鱼亦无,山不摧江不枯,吾民何以苏!
另一类茶歌,是茶农和茶工自己创作的民歌或山歌。如清代在江西流传的茶山歌,其歌词非常有民间生活气息:
清明过了谷雨边,背起包袱走福建。
想起福建无走头,三更半夜爬上楼。
三捆稻草搭张铺,半碗腌菜半碗盐。
茶叶下山出江西,吃碗青茶赛过鸡。
采茶可怜真可怜,三夜没有两夜眠。
茶树底下冷饭吃,灯火旁边算工钱。
武夷山上九条龙,十个包头九个穷。
年轻穷了靠双手,老来穷了背竹筒。
█〔明〕文征明 茶歌帖(局部)
【原文】
华佗〔1〕《食论》:“苦荼久食,益意思。”
【注释】
〔1〕华佗:东汉末著名医师。《三国志·魏书》有传。
【译文】
华佗《食论》记载:“坚持长期饮茶,有益思考。”
【延伸阅读】
关于中药的古代典籍,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宝库,这样的宝库里,自然少不了茶的身影。如著名的《药书》《本草纲目》《华佗食论》里,都有关于茶的药用价值的记载。
综合来看,这些古籍中整理出的茶的功用有解渴、化食、明目、止喘祛痰、消暑解毒、醒神益思等二十余种。唐朝医学家陈藏器盛赞茶的药用价值,“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此言虽有神化茶的药用价值之嫌,但茶对人体的益处,也由此可见一斑。
与中华茶文化同脉衍生的日本茶文化中,对茶的药用养生价值同样非常看重。相传茶在公元九世纪传到日本,日本著名的僧人荣西著成《契茶养生记》一书,书中同样不吝对茶的赞美之词:“茶叶,养生之仙药也。”
在漫长的饮茶历史里,很多文人雅士也从饮茶中获得了切身的养生体会,并多用诗文形式记录这些心得体悟。如唐时的柳宗元就曾写过茶的功用,认为它可“调六气而成美,挟万寿以效珍”。古代百科词典《广雅》中也说“荆、巴间采叶作饼……其饮醒酒,令人不眠”。南宋末年的美食家林洪在《山家清供》中记述道“茶即药也,煎服则去滞而化食,以汤点之,则反滞膈而损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