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羽所说的茶器,并非今人狭义的饮茶器具,而是包括烹茶、品茶所要用到的所有工具,有风炉、筥、炭、火䇲等二十四种。饮茶不仅是一种物质活动,更是一种精神享受,因而对器具的要求非常讲究。
【原文】
风炉(灰承)
风炉以铜铁铸之,如古鼎形,厚三分,缘阔九分,令六分虚中,致其杇墁〔1〕。凡三足,古文〔2〕书二十一字,一足云“坎上巽下离于中〔3〕”,一足云“体均五行〔4〕去百疾”,一足云“圣唐灭胡明年铸〔5〕”。其三足之间设三窗,底一窗,以为通飙〔6〕漏烬之所,上并古文书六字:一窗之上书“伊公〔7〕”二字,一窗之上书“羹陆”二字,一窗之上书“氏茶”二字,所谓“伊公羹,陆氏茶”也。置
臬〔8〕于其内,设三格:其一格有翟〔9〕焉,翟者,火禽也,画一卦曰离;其一格有彪〔10〕焉,彪者,风兽也,画一卦曰巽;其一格有鱼焉,鱼者,水虫〔11〕也,画一卦曰坎。巽主风,离主火,坎主水。风能兴火,火能熟水,故备其三卦焉。其饰,以连葩〔12〕、垂蔓〔13〕、曲水〔14〕、方文〔15〕之类。其炉,或锻铁〔16〕为之,或运泥为之,其灰承,作三足铁柈〔17〕台〔18〕之。
【注释】
〔1〕杇墁:本为涂墙时用的一种工具,这里指风炉内壁涂抹的泥粉。杇,涂抹,粉刷。墁,墙壁上的一种涂饰。
〔2〕古文:指甲骨文、金文、古籀文、篆文等人类最早使用的文字。
〔3〕坎上巽下离于中:坎、巽、离都是八卦六十四卦的卦名。坎为水,巽为风,离为火。煮茶时,将坎水放在锅的上部,巽风从炉子底部进入,帮助离火燃烧。
〔4〕五行:古时候,人们将构成宇宙万物的五种元素金、木、水、火、土称为五行,借以解释天地万物变化和构成。
〔5〕圣唐灭胡明年铸:唐朝彻底平定安史之乱是在唐肃宗至德元年(763)。陆羽铸造风炉是在“圣唐灭胡明年”,就是公元764年。
〔6〕飙:大风、暴风。
〔7〕伊公:曾辅佐汤武王灭夏建立殷商王朝的大尹伊挚。他擅长烹调煮羹,据说他“负鼎操俎调五味而立为相”,故人称“伊公羹”。
〔8〕臬:炉箅子,位于炉膛内,靠近底部位置。
〔9〕翟:又叫雉,长尾巴的野鸡。
〔10〕彪:小虎,风兽的一种。古人认为虎属风,故此把虎归为风兽。
〔11〕水虫:虫、鱼、鸟、兽、人合称五虫。水虫指生活在水中的动物。
〔12〕连葩:花朵缀成的图案。
〔13〕垂蔓:缀成的小草蔓藤图案。
〔14〕曲水:水波弯曲荡漾成的图案。
〔15〕方文:花纹,方形或几何形。
〔16〕锻铁:铸造、打铁。
〔17〕柈:通“盘”。
〔18〕台:表面光滑,由腿和其他支撑物固定起来的物品,样子类似台。
█铜风炉
【译文】
风炉,用铜或铁铸成,形似古代的鼎,壁厚三分,炉口上的边缘九分宽,炉内多出六分,其下虚空,抹以泥土。炉的下方有三只脚,铸上籀文,共二十一个字。一只脚上写“坎上巽下离于中”,一只脚上写“体均五行去百疾”,一只脚上写“圣唐灭胡明年铸”。在三只脚间开三个窗口。炉底下一个洞用来通风漏灰。三个窗口上书六个字的籀文,一个窗口上写“伊公”二字,一个窗口上写“羹陆”二字,一个窗口上写“氏茶”二字,意思是“伊公羹,陆氏茶”。炉上设置支撑锅子用的垛,其间分三格。一格上有只野鸡图形。野鸡是火禽,画一离卦。一格上有只彪的图形,彪是风兽,画一巽卦。一格上有条鱼的图形,鱼是水虫,画一坎卦。“巽”表示风,“离”表示火,“坎”表示水。风能使火烧旺,火能把水煮开,所以要有这三卦。炉身用花卉、流水、方形花纹等图案来装饰。风炉也有用熟铁打的,也有用泥巴做的。灰承(接收炉灰的器具),是一个有三只脚的铁盘,托住炉子。
【延伸阅读】
陆羽所说的茶器,并非今人狭义的饮茶器具,而是包括烹茶、品茶所要用到的所有工具,有风炉、筥、炭、火䇲等二十四种。饮茶不仅是一种物质活动,更是一种精神享受,因而对器具的要求非常讲究。所以,饮茶器具不仅要好用,还要有美感,并能承载某种文化精神。
对古人来说,喝一杯茶,也是完成一种礼仪过程。一杯好茶端至面前,其香令人沉醉,其色赏心悦目,其味回味无穷,这是茶带来的物质享受,而之前的烹茶用器过程,则是一种精神享受。这些看似烦琐的程序,却隐藏着自煎自食的乐趣。
宋代的文人,更是给各种器具起了雅致有趣的别称,烘茶的焙笼叫“韦鸿胪”,碎茶木槌叫“木待制”,茶碾叫作“金法曹”,罗合称作“罗枢密”,茶磨称“石转运”,就连用作清洁茶器的方巾,也被赋予了高雅的官衔“司职方”。卢仝痴迷饮茶,并做了备受茶人推崇的《七碗茶歌》,因此宋时就用他的名字来给茶具命名,称为“大玉川先生”。茶器中浸入这种风趣而文雅的文化内涵,便超脱器物的呆板,变得活泼而耐人回味了。
风炉的出现,要追源到唐代。唐代画家阎立本《萧翼赚兰亭图》中所绘茶炉,形状和陆羽所说的风炉大致一样,都是三足、直身、底部有一个风口,口缘处有三个距离相等的支座,可将茶釜置于其上。
█〔明〕陈洪绶 松溪品茗图(局部)
宋代以后,煮茶的器具都是用铜所做的茶炉,也被称为“风炉”。陆游在《山行过僧庵不入》中写道:“茶炉烟起知高兴,棋子声疏识苦心。”可以看出,陆游生活的宋朝已经有茶炉了。到元代,茶炉的制造工艺已是非常精美,当时最著名的茶炉是“姜铸茶炉”,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笺》里记载,元代的杭州城里有个姓姜的妇人,还有平江一个叫王吉的人,他们铸造的茶炉上面有精巧似云锦的花纹,且表面光滑美观,深受时人追捧。明代的茶炉传承了前朝的工艺传统,材质上多用铜制材料,做工上讲究雕刻技艺的运用。
明代之后,人们既有专门煮茶的茶炉,也有一种专门用来烧水的汤瓶,当时人们称其为“茶吹”或者“铫子”“镣子”。
█唐铜朝鲜风炉
【名家杂论】
古代好风雅的文人,经常做出一些“围炉煮雪”“敲冰煮茗”“松峰煮茗竹雨谈诗”的雅事。明代大才子唐寅有《题画》诗曰:“春风修禊忆江南,酒榼茶炉共一担。”魏时敏也有一首《残年书事》诗:“待到春风二三月,石炉敲火试新茶。”文人们诗情画意的浪漫情调,和风炉这种器物有着解不开的缘分。
然而,有很长一段时间,古人饮茶习惯用煮,煮茶的风炉,从唐代开始又称为“茶灶”。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唐书》中记载,文人陆龟蒙非常喜欢喝茶,但不喜欢和那些庸俗之辈交往,每天就在家中“设蓬席斋,束书茶灶”。唐代诗人陈陶在《题紫竹诗》中写道:“幽香入茶灶,静翠直棋局。”可见唐时茶灶已经是生活中常见的器物了。
在《红楼梦》中,风炉的影子随处可见。第二十七回里,贾探春央求贾宝玉给自己出去买些把玩的小物品,说了这么一段话:“像你上回买的那柳枝儿编的小篮子,整竹子根抠的香盒儿,胶泥垛的风炉儿,这就好了,我喜欢得什么似的……”这里的风炉是否具有实用性,有待考证,但品味不俗的贾探春都喜欢这样的物件,可知它的魅力。第三十八回里也有一段话:“那边有两三个丫头煽风炉煮茶,这边另有几个丫头也煽风炉烫酒呢。”看来,随着不断演进,风炉不但可以煮茶,也可烫酒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和茶结缘的器物,不仅受中国人的喜爱,也流传到了日本。史料记载,宋代一些禅寺中使用了风炉,日本和尚见了颇为喜爱,就把其带到了日本。如今日本已找不到中国传入的风炉宝物,但是茶道中所用的炉子,一直是中国古代风炉的式样。比如鬼面风炉、朝鲜风炉、璃球风炉,而且这种风炉一般会用于高规格场合。
█日本鬼面风炉
【原文】
筥〔1〕
筥,以竹织之,高一尺二寸,径阔七寸。或用藤作木楦(古箱字)〔2〕,如筥形织之,六出〔3〕圆眼,其底盖若利箧〔4〕口,铄〔5〕之。
炭〔6〕
炭,以铁六棱制之,长一尺,锐上丰中〔7〕,执细头系一小〔8〕,以饰也。若今之河陇〔9〕军人木吾〔10〕也。或作锤,或作斧,随其便也。
【注释】
〔1〕筥:盛物用的圆形竹器。
〔2〕楦:本指鞋、帽模具,这里指木架子,筥形。
〔3〕六出:六个瓣的花、六角形的雪花结晶都叫六出。这里指竹编的六角形圆眼。
〔4〕利箧:竹篾编成的箱子。利,同“筣”,竹子的一种。箧,竹编箱笼,又长又扁。
〔5〕铄:削,打磨。这里指削磨光滑、平整。
〔6〕炭:铁棒,用来碎炭。
〔7〕锐上丰中:炭上面细,中间粗。
〔8〕:炭上端的装饰物,形似灯盘。
〔9〕河陇:唐时指陇右道河州和关内道陇州。现指甘肃临夏附近和陕西宝鸡陇县。
〔10〕木吾:木棒的别称。吾,同“御”,防御。
【译文】
筥,竹子编制而成,一尺两寸高,直径七寸。有的先做个筥形的木箱,再用藤编外围,而且还要编出六角形的圆眼。筥形木箱的底和盖要像箱子的口一样,削得光滑、平整。
炭,用六棱形的铁棒做成,长一尺,头部尖,中间粗,手握处细,在握的那头套一个形似灯盘的作为装饰,就像现在河陇地带的军人常用的木棒。有的把铁棒做成锤形,有的则做成斧形,各随其便。
█〔明〕唐寅 琴士图(局部)
【延伸阅读】
筥和炭是唐人煮茶烧炭时的辅助器具,筥是用来装木炭的竹编或藤编篓子,和前文所说采茶用的籝属同类物品,但形状又有自己的特色。炭是把木炭敲碎的一种器具。
陆羽对于筥的描述不算太细致,后人也可以从一些资料中描画出它的大致样子。古时的竹制容器,方形为筐,圆形为筥,而且陆羽已明确给出“径阔”也就是直径大小,因此可以推断炭筥的形体为圆形。筥和远古时期的“箧”,在底和口部有相似之处,过去的箧最特别的地方,就是在底部有用宽竹板做成的底座,这也容易解释,筥本就是用来装易受潮的木炭,因此在底部有足,以避免筥底挨地受潮。一般用筥盛放其他物品时,是没有盖的,但为了防潮和便于放入都篮中去,炭筥一定要加盖。盖子的形状和古时嵌入式锅盖一样。综上所述,炭筥的造型也就如在眼前了:圆体、直身,底部有圈足,口部配有嵌入式盖子。
煮茶的过程中,要把整块的木炭击碎来用,因此要用一种敲击的工具。其实这种工作用锤子、斧头都可以完成,但是对相当一部分文人来说,喝茶毕竟是件文雅事,抡斧头不雅观,因此要发明一种比较精致的炭才行。其形状和军用武器铁相似,上面略作装饰,放入都篮确实体面。
【原文】
火䇲
火䇲,一名筯〔1〕,若常用者,圆直一尺三寸,顶平截,无葱台勾锁之属〔2〕,以铁或熟铜制之。
【注释】
〔1〕筯:同“箸”,筷子。这里指火钳,形似筷子,夹火用的工具。
〔2〕无葱台勾锁之属:火䇲顶端没有任何装饰。
【译文】
火䇲,又称箸,就是平常使用的火钳,圆直形,长一尺三寸,顶端平且齐,并没有像葱台、勾锁那样烦琐的装饰,用铁、熟铜制作。
█火箸
【延伸阅读】
火䇲和炭筥、炭一样,是煮茶时烧炭的工具。火䇲原本叫火筯(筯和箸同义),烧火时可以用来夹炭块或拨火之用,和现在的火钳非常相似。
据《广东新语》记载,“疍人谓箸曰梯”,古代“疍人”指的是浙江、福建、两广的水上居民,这些地方的居民非常忌讳在船上说“住”,因此这一发音的字都用别的字代替。原本的“箸”换成了“筷”,火筯(箸)也变成了火筷,或者火䇲。同时这些地方也是茶叶的盛产区,这样改换的名词很快流传开来,成为通用的叫法。
这种夹炭的工具,重在实用性,古人在其制作工艺上也是以简单实用为主。尽管陆羽一再强调,不需要在这么简单的器具上雕饰葱台、勾锁之类的东西,但一些讲究的茶人,还是会对它加以装饰。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里出土的宫廷茶具里,就有一个系着银链的火筯,顶端雕有花纹,风格华贵,做工精致。
【原文】
鍑〔1〕(音辅,或作斧,或作鬴)
鍑,以生铁为之,今人有业冶者,所谓急铁〔2〕。其铁以耕刀之趄〔3〕,炼而铸之,内摸土而外摸沙〔4〕。土滑于内,易其摩涤;沙涩于外,吸其炎焰。方其耳,以正令也〔5〕;广其缘,以务远也〔6〕;长其脐,以守中也〔7〕。脐长则沸中〔8〕,沸中则末易扬,末易扬则其味淳也。洪州〔9〕以瓷为之,莱州〔10〕以石为之,瓷与石皆雅器也,性非坚实,难可持久。用银为之,至洁,但涉于侈丽。雅则雅矣,洁亦洁矣,若用之恒,而卒归于铁也〔11〕。
【注释】
〔1〕鍑:古代的一种大口锅。
〔2〕急铁:生铁。
〔3〕耕刀之趄:损坏的,不能再用的犁头。耕刀:犁头。趄:斜靠,倾斜。这里指损坏、残破。
〔4〕内摸土而外摸沙:用土制鍑的内摸,沙做外摸。
〔5〕以正令也:让某物变得端正。
〔6〕广其缘,以务远也:锅口要宽,略往外延伸,使沸腾的水有足够的空间,不易溢出。
〔7〕长其脐,以守中也:锅底脐部要突出,使火力能够集中在锅底。
〔8〕脐长则沸中:脐部突出,烧开水时,水就会在锅中心沸腾。
〔9〕洪州:唐代的州名,古指江南道和江南西道,治所在今江西南昌一带。
〔10〕莱州:唐代的州名,由汉代的东莱郡演变而来。治所在今山东掖县一带。
〔11〕而卒归于铁也:最终还是铁制的鍑好。
█日本铁釜
【译文】
鍑,用生铁做成。“生铁”就是现在冶铁人常说的“急铁”,铸茶锅用的铁是以用坏了的农具炼铸成的。铸造茶锅时,在锅的内侧抹泥,外侧抹沙。内侧抹泥,锅面光滑,容易磨洗;外侧抹沙,锅底粗糙,容易吸热。锅耳做成方的,让其端正。锅边要宽,好伸展开。锅脐要长,且在中心。脐长,水就在锅中心沸腾;在中心沸腾,水沫易于上升;水沫易于上升,水味就淳美。洪州用瓷做锅,莱州用石做锅,瓷锅和石锅都是雅致好看的器皿,但不坚固,不耐用。用银做锅,非常清洁,但不免过于奢侈,雅致固然雅致,清洁确实清洁,但从耐久实用说,还是铁好。
█单柄陶罐煎茶器
【延伸阅读】
釜是一种煎煮茶的器具,陆羽所说的制作材料是生铁,或洪州瓷、莱州石。因为陆羽身处江南,所以并未把其他地方的制釜材料一一展示出来。比如,耀州窑出土的唐代陶瓷中,就有很多陶釜。
耀州窑出土的釜类瓷,体型和品类不一,不过形状基本是敛口、出唇、圆肩、鼓腹、小平底或圆底,在釜的肩、腹相交处,会有一圈环形宽。这些釜的生产时间不同,也表现出在各个时期釜的不同变化。比如,盛唐时期的釜,腹部比较倾斜,底部小而平;中唐之后腹部很突出,釜底也被加宽。这大概是人们在煮茶时发现,这样的造型使釜获得的热量更多,茶水更容易沸腾。
晚唐和五代时期,耀州窑也制作一种单柄罐煎茶器。这种特殊的茶釜是大口圆唇,鼓腹,肩颈处有一个宽扁形的把手。这种釜不仅可以煮茶,大概也担负起茶壶的部分功能,可以直接从釜中倒出滚烫的茶。单柄罐煎茶器分高矮两种,高的特点是腹部很深且下端斜收,有饼足;矮的是球形或半球形鼓腹,饼足或底部有宽的圈足。后来在此基础上,又出现一种单柄执壶形煎茶罐的新造型。此三类特殊的煎茶器具在《茶经》之后出现,也算是煎茶器具的新发展。
【原文】
交床〔1〕
交床,以十字交之,剜〔2〕中令虚,以支鍑也。
【注释】
〔1〕交床:又称胡床,也就是交椅或绳床,轻便可以折叠。
【译文】
交床,将十字交叉的木架,中间挖空,用来放置煮茶用的锅。
【延伸阅读】
交床亦称“胡床”“交椅”“绳床”,是古时候一种能够折叠起来的便利坐具,和现在的马扎一样。
汉代时,胡人有一种行军时常带的椅子,谓之“床”。它便于携带,后来专为将军所用,成为权力的象征,名之“交椅”。因此,古时候“床”的含义较现在更为广泛,它不仅可以供人睡眠,还可以坐或陈列物品,胡床或交床就有这样的功能。唐宋时期还习惯把放茶器的器具叫茶床或矮桌。
用于煮茶的“交床”制作方法和做火盆架方法相同,它是由真正的交床改装而来的。唐时茶釜无柄且底部圆而略尖,釜中水沸后需从风炉上移开,故而要有一个支架。
【原文】
夹
夹,以小青竹为之,长一尺二寸。令一寸有节,节已上剖之,以炙茶也。彼竹之筱〔1〕,津润于火,假其香洁以益茶味,恐非林谷间莫之致。或用精铁、熟铜之类,取其久也。
纸囊
纸囊,以剡藤纸〔2〕白厚者夹缝之,以贮所炙茶,使不泄其香也。
【注释】
〔1〕筱:竹子的别称,这里指细小的竹条。
〔2〕剡藤纸:唐代一种贡品,产于浙江剡溪,用藤为原料制成。
█〔清〕椰壳茶具
【译文】
夹,小青竹制成的器具,长一尺两寸。选一头有一寸长的竹节,把节以上部位剖成两半,然后夹着茶饼放在火上烤炙。这样小青竹洁净的竹液和香气就会从竹子表面溢出,从而增加茶的香气。如果不在山林间炙茶,恐怕很难弄到这种青竹。有的则用经久耐用的上好铁或熟铜来炙茶。
纸囊,用两层白且厚的剡藤纸做成,用来贮放烤好的茶,使香气不散失。
【延伸阅读】
这种竹制或金属制成的夹子,是夹起茶饼在火上炙烤时要用到的器具。炙茶主要行于唐代,到宋代基本被废弃了。唐时饮用的茶,是用鲜叶蒸捣然后晾晒烘干而成的茶饼,炙茶就是饮用前对茶饼的一次再加工。其目的,是烘干茶饼在存放过程中吸收的水分,通过火的温度把茶本身的香气逼出来。
炙茶时须用文火,火力一定要均匀,不能在有风的地方烘烤。炭火的火力大小适当后,要用茶夹夹着茶饼靠近火苗,用最快的速度进行翻烤,等茶饼表面出现一些小疙瘩时,把茶饼稍微离开火苗继续翻烤。此时茶饼和火苗的距离“去火五寸”最好。一直烤到茶饼中有热气冒出,且有茶香飘出后为止。陆羽建议用青竹做夹子,这样烤好后茶中有竹香味,但也有人认为茶味本真最好,无须夹杂别的香气,后来金属制夹比竹制夹的使用要普遍。
炙烤完的茶饼,要趁着热气和茶香溢出时,放在特制的纸袋中。这样做可以让“精华之气,无所散越”,之后茶饼渐渐凉却,就可以碾成末状来煮饮了。唐代只要喝茶都会炙茶,而宋代只会炙烤那些隔年的茶,宋之后随着散茶代替饼茶,炙烤的做法也慢慢消失了。
【原文】
碾(拂末〔1〕)
碾,以橘木为之,次以梨、桑、桐、柘〔2〕为之,内圆而外方。内圆备于运行也,外方制其倾危也。内容堕〔3〕而外无余木,堕,形如车轮,不辐〔4〕而轴〔5〕焉,长九寸,阔一寸七分,堕径三寸八分,中厚一寸,边厚半寸,轴中方而执〔6〕圆。其拂末以鸟羽制之。
【注释】
〔1〕拂末:扫茶末用的一种工具。
〔2〕柘:木的一种,属桑科,落叶灌木或乔木,叶卵形或椭圆形,可以喂蚕,木汁可以染赤黄色,木材质坚而致密,是贵重的木料。
〔3〕堕:碾磙子、碾轮。
〔4〕辐:轮毂上用来支撑轮圈的直木。
〔5〕轴:轮毂上用于驱动车轮旋转的圆柱形长杆。
〔6〕执:拿、持。
【译文】
碾槽,橘木做的最好,其次是梨木、桑木、桐木、柘木。碾槽内圆外方。内圆易运转,外方不易翻倒。槽内正好能放一个碾磙,再无空隙,堕,是木制碾磙,形似车轮,只是没有车辐,中心安一根轴。轴长九寸,宽一寸七分,直径三寸八分,当中厚一寸,边缘厚半寸。轴中间是方的,手握的地方是圆的。拂末,是用鸟的羽毛做成的。
█〔唐〕鎏金鸿雁流云纹银制茶碾
【延伸阅读】
碾茶所用的碾从古至今没有多大变化,只是材质有所不同。唐代流行使用木质碾和瓷质碾,如今都用铁碾或石碾。碾由碾槽和碾轮两部分组成,如同碓是臼和杵组成的一样。宋代《大观茶论》中对碾的制作要求是“凡碾为制,槽欲深而峻,轮欲锐而薄”,这种形状的碾应该是最为实用的。
法门寺地宫出土一件银质茶碾,叫鎏金鸿雁流云纹银制茶碾,是唐朝宫廷所用极品茶碾具。茶碾整体高为七点一厘米,长二十七点四厘米,碾槽深三点四厘米,由碾槽、辖板和槽座构成,与古书记载一致。它的做工非常精美,槽身两端雕刻成如意云头状,左右两边各有一只飞雁,并刻有流云花纹。槽座座壁上雕刻出镂空壶门,门之间装饰着天马流云纹。茶碾轴杆上錾刻“五哥”字样,轴孔周围錾有团花,外以流云纹装饰。
耀州窑唐代层中曾发现有陶制茶碾,其中一件刻有“李万”二字,推断是私人定制品。可见,唐代的茶碾不仅在市场上销售,还可以专门定制。
拂末是一种在碾茶完毕后,扫除茶末的器具。唐代拂末用鸟的羽毛制成,现在的日本茶道中,还保留着用鸟羽做拂末的习惯。宋代之后,一般用棕来做清扫茶末的工具。
【原文】
罗合〔1〕
罗末以合盖贮之,以则置合中,用巨竹剖而屈之,以纱绢衣〔2〕之。其合以竹节为之,或屈杉以漆之。高三寸,盖一寸,底二寸,口径四寸。
则
则,以海贝〔3〕、蛎蛤〔4〕之属,或以铜铁、竹匕〔5〕、策〔6〕之类。则者,量也,准也,度也。凡煮水一升,用末方寸匕〔7〕。若好薄者减之,嗜浓者增之,故云则也。
█竹刻堆漆寿桃茶则
【注释】
〔1〕罗合:茶筛、茶盒,竹篾编制而成。
〔2〕衣:蒙覆在器物表面的衣布。
〔3〕海贝:生活在海洋沿岸的生物,有壳,软体动物。
〔4〕蛎蛤:生活在浅海泥沙中有壳的软体动物,肉可食,味道鲜美。
〔5〕匕:古代取食时用的一种器具,也可用来量药。形状与今天用的羹匙、勺子相似,柄曲斗浅。
〔6〕策:竹片或木片。
〔7〕方寸匕:正方一寸的匙匕。
【译文】
将筛好的茶末放在盒中密封贮藏,把“则”(量器)也放在盒中。将大竹剖开弯曲成圆形茶罗,再在罗底安上纱或绢。盒用竹节部分制成,或将杉树片弯曲成圆形,涂上油漆制成。三寸高的盒,一寸高的盖,二寸底盒,四寸直径。
则,用生活在海洋沿岸的海贝或蛤蜊等生物的壳制成的匙、策,或用铜、铁、竹制成。计量是依“则”为标准的。一般来说,烧一升的水,用正方一寸的匙匕来量取茶末。若喜欢味道淡的茶,就量取少量的茶末;若喜欢浓茶,就多量取些茶末,故此取名为“则”。
【延伸阅读】
罗合中“罗”是一种可以筛检谷物、去粗存细的竹制器具,和筛子的作用一样;“合”是指盒。所以罗和合是由两件器具搭配成一体的物品,具有筛选和存放功能。
罗合用竹子弯曲成圈状,然后用绢或纱做底,以筛选茶末。这种设计也有据可寻。唐代的茶末仅用碾这种工具碾制而成,所以茶末的细密程度非常有限,需要进一步用网筛出细末。宋代在碾过之后,还会用石磨磨一下,粗细和面粉差不多。这个时候,对罗合的要求更高了,蔡襄在《茶录》中说“茶罗以绝细为佳”,而对罗底绢纱的要求也相应提高,“罗底用蜀东川鹅溪书绢之密者”为好。
古时“则”有量取之意,用来量取茶末的工具,就叫茶则了。根据法门寺出土的茶具来分析,茶则应该以匙状为主,陆羽谈及水量和茶量时也说到一种“方寸匕”。方寸匕是汉唐间量药面的一种常见工具,在历来的药书中经常被提及。用它来量取茶末,也很合适。做茶则的材料有贝类或竹木等,由于贝类会有腥味,并不是做茶则的好材料,相对来说竹木或牙、角等是不错的选择。
█〔清〕竹刻留青澈茶则
【原文】
水方
水方,以椆木〔1〕、槐、楸〔2〕、梓〔3〕等合之,其里并外缝漆之,受一斗。
【注释】
〔1〕椆木:山毛榉壳斗科常绿乔木,质坚硬,百年不朽,遇冷不凋。
〔2〕楸:紫葳科落叶乔木,白花带紫色斑点,叶呈三角卵形或长椭圆形,木材质地致密,耐湿,可造船。
〔3〕梓:紫葳科落叶乔木,黄白花,叶对生或轮生。木材质地柔软,耐腐蚀,可做家具、乐器。
【译文】
水方,用椆、槐、楸、梓等木料制作,内侧和外侧的缝隙都用油漆涂抹,能盛一斗的物体。
【延伸阅读】
水方也就是煮茶时用来装水的桶,用木料制成。木桶早在几千年前就出现了,当初金属冶炼技术尚未形成,制造日常器物的材质选择少之又少,木材常常成为首选。木桶便是先民最重要的容器用品。
一般常见的水桶为圆形,但陆羽所说的是方形。因为方形桶木板与木板之间的合力不如圆桶紧密且承重力弱,所以要在里面上漆。为什么煮茶盛水的桶要用方形,至今没有定论,不过根据对二十四器的总体分析,所有器具都要放到都篮里,而涤方、滓方等都是方形,并且在尺寸上正好可以叠放。大概是出于存放都篮方便的考虑,把桶也设计成了方形吧。
值得一提的是,水方中所盛的是未经处理的生水,一般不能直接倒入釜中煮茶,还需要进一步对水进行处理。在二十四器中,过滤生水的器物称为漉水囊。
█〔清〕青花山水纹茶具
【原文】
漉〔1〕水囊
漉水囊,若常用者,其格以生铜铸之,以备水湿,无有苔秽腥涩〔2〕意,以熟铜苔秽,铁腥涩也。林栖谷隐者,或用之竹木。木与竹非持久涉远之具,故用之生铜。其囊织青竹以卷之,裁碧缣〔3〕以缝之,纽翠钿〔4〕以缀之。又作绿油囊〔5〕以贮之。圆径五寸,柄一寸五分。
【注释】
〔1〕漉:向下渗透。
〔2〕苔秽腥涩:熟铜、铁极易氧化。熟铜氧化后变成苔藓一样的绿色,有毒。铁氧化后变成紫红色,有腥味、涩味。
〔3〕缣:用双丝织成的细绢。
〔4〕纽翠钿:用翠钿来装饰纽。翠钿:翠玉做成的首饰或装饰物。
〔5〕绿油囊:用绿色涂有油的绢子做成的一种可防水的袋子。
【译文】
漉水囊,和平常用的一样,用生铜铸造框架,以免沾水后会附着铜绿和污垢,使水染上腥涩味道。因为熟铜易氧化,会生成铜绿和污垢;用铁会生成铁锈,使水变得腥涩。隐居在山林中的人,也有用竹或木制作。但竹木制品都不耐用,不便携带远行,所以用生铜做。滤水的袋子,用青篾丝编织,卷曲成圆筒形,再裁剪碧绿绢缝制,缀上翠钿作装饰。再用绿色涂有油的绢子做成一种可防水的袋子,用来存放漉水囊。漉水囊的直径五寸,柄长一寸五分。
【延伸阅读】
漉水囊也称三衣六物。三衣者外衣、中衣、下衣,另加缽、坐具、漉水囊合为六物。在陆羽之前,漉水囊并非煮茶必需用具,而只用于僧人中。
《四分律》卷五十二云:“不应用杂虫水,听作漉水囊。”《摩诃僧祇律》卷十八云:“比丘受具足已,要当畜(蓄)漉水囊,应法澡盥。比丘行时应持漉水囊。”
野外水井、溪泉之中常有一些小虫,僧人在饮用之前,一定要过滤掉才行。过滤后还要仔细查看滤过的水中是否还有小虫子,有的话就要把虫子放回取水处。一般出门超过五天或行程超过二十里地,就要带上漉水囊。
漉水囊用过之后,要悬挂起来,一是为了晾干,二是防止被污染。在寺院里生活的人,对漉水囊的使用和存放都非常熟悉,而陆羽曾在寺院里生活了很长时间,对此自然是谙熟于心。不过陆羽对于漉水囊的保护采取了另外一种方式,就是做一个油布袋来装盛——也许不是陆羽独创,而是他见过的行脚僧人用的方法。
【原文】
瓢
瓢,一曰牺杓〔1〕,剖瓠〔2〕为之,或刊木为之。晋舍人杜育〔3〕《荈赋》〔4〕云:“酌之以瓠。” 瓠,瓢也,口阔,胫薄,柄短。永嘉〔5〕中,余姚〔6〕人虞洪入瀑布山采茗,遇一道士云:“吾丹丘子〔7〕,祈子他日瓯牺〔8〕之余,乞相遗〔9〕也。”牺,木杓也,今常用以梨木为之。
【注释】
〔1〕牺杓:瓢。牺:酒樽。杓:勺子。
〔2〕瓠:又称扁蒲、葫芦,一年生草木植物,茎蔓生,夏天开白花,果实长圆形,嫩时可食。
〔3〕杜育:生于公元265年,卒于公元316年,字方叔,西晋人,官至中书舍人。
〔4〕《荈赋》:西晋杜育的赋作。
〔5〕永嘉:晋怀帝的年号。
〔6〕余姚:唐代州名,治所在今浙江余姚。
〔7〕丹丘子:从丹丘来的神仙。丹丘:神话传说中神仙的府邸。屈原《远游》中说“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故乡”。
〔8〕瓯牺:这里指用来喝茶的杯、勺。瓯:类似杯碗的饮具。
〔9〕遗:赠送、给予。
█茶瓢
【译文】
瓢,又称杯勺。有的将葫芦剖开制成,有的则用树木挖成。晋朝杜育在《荈赋》里说:“用瓠舀取”。瓠,就是用葫芦制成的瓢。口阔、身薄、柄短。晋代永嘉年间,余姚人虞洪到瀑布山采茶,遇见一道士对他说:“我是丹丘子,希望你改天把瓯、牺中多出的茶送给我喝。”牺,就是木勺。现在常用的以梨木挖成。
【延伸阅读】
牺杓,根据字面意思,应该指雕刻成动物形状的杓。最早出现的瓢应该是把葫芦从中一分为二做成的,后来演变成杓,已经可以用木材或金属制作了。古时做瓢的葫芦称为匏,做药的葫芦称为瓠。瓠于七千多年前就出现了,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就发现了瓠籽,而作为一种可食用的植物,瓠在《诗经》中也很常见。
在陆羽的描述中,瓢属于煮饮茶水的二十四器之一,而后面又有专门供饮茶用的茶碗,所以严格来讲,瓢应该是煮茶时舀水的工具,但若用来饮茶,也是可以的。
到了宋代,依然有茶瓢这种工具。《大观茶论》中记载,人们雅称瓢为“胡员外”,可见其应是用葫芦制成。但这时候的瓢,不是作为舀水入茶釜的工具,而是茶煮好后,分茶用的器具。它把大碗中点好的茶,分在小的茶盏之中。因此,茶瓢的大小最好和小茶盏相同,这样一瓢就可以装满一盏。
【原文】
竹夹〔1〕
竹夹,或以桃、柳、蒲葵木为之,或以柿心木为之,长一尺,银裹两头。
【注释】
〔1〕 夹:筷子。
【译文】
竹夹,有用桃木做的,也有用柳木、蒲葵木或柿心木做的。长一尺,两头用银包裹。
【延伸阅读】
竹夹的作用是在煮茶的时候环击汤心,以使茶的味道更浓香。其作用和宋代斗茶时搅茶工具茶筅相似。宋代斗茶不用把茶叶放入釜中煮,而是用沸水冲泡,然后以茶筅大力击茶汤,使沫饽出现。茶之优劣,便以沫饽出现是否快,水纹露出是否慢来评定。
夹与策同义,这里竹夹换作竹策更为合适。古时候“策”和“册”又可通用,都有竹编简册的意思,同时策又有“筹策”之意,是指一种作计算之用的细竹签。现代出土的汉时筹策,看起来比一般的筷子要细一些。陆羽所说的竹夹应该是一种类似筷子,但比筷子细巧一些的箸类器物。它两头包裹有银片,原因不外两种,一是使其重量增加,在环击茶汤时更为有力;二是银相对铜和铁等金属,更不易被氧化。不过,陆羽所说竹夹两端包银,不应该是一种常规的做法,寻常人家煮茶时所用竹夹,很可能没有包银。
竹夹的制作材料,除了竹子还有木材,这里统称为竹夹,它也成为一件茶器的名称。准确来说,这种工具叫茶策才对。唐代阎立本所画《萧翼赚兰亭图》中出现一位老人,手里拿着箸类器具,应该就是陆羽所说的竹夹。
【原文】
鹾簋〔1〕 (揭)
鹾簋,以瓷为之,圆径四寸。若合形,或瓶或罍〔2〕,贮盐花也。其揭竹制,长四寸一分,阔九分。揭,策〔3〕也。
【注释】
〔1〕鹾簋:用来盛放盐的一种器具。鹾:味道较浓的盐。簋:盛物用的椭圆形器具。
〔2〕罍:像大壶那样,上面刻有云雷纹的酒樽。
〔3〕策:编连在一起的竹片或木片。这里指片状器具。
【译文】
鹾簋,用瓷做成,圆形,直径四寸,与盒子相似,也有的作瓶形,小口坛形,用来盛放盐。揭,用竹制成,长四寸一分,宽九分。揭,片状工具,用来取盐。
█〔唐〕鎏金摩羯纹三足架银盐台
【延伸阅读】
鹾簋二字非常难懂,连《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评价《茶经》时,也说陆羽写此书时用字太“古”,这个词正印证了这一说法。事实上“鹾”就是盐,簋是上古时期人们盛装食物的圆形器物,一般有盖子,宋代之后很多香炉就是仿造其造型来制作的。这种器物出现在煮茶二十四器中,是因为唐代煮茶喜用加盐法去苦增甜。
法门寺曾出土一块《衣物帐》碑,碑上列出了地宫之内的两千四百九十九件文物清单,清单上称鹾簋为“盐达子”,达子也就是盒子。其实鹾簋本来就是一个盐罐子而已,陆羽称其鹾簋,估计当时的唐人听了,也不一定能明白。另外,既然只是一个装盐的罐子,其制作材料也不一定非陶瓷不可,金属也是可以的。法门寺出土的鹾簋就是用银制成的。不过因为盐具有锈蚀性,所以用金属不如用瓷好。
与鹾簋一起配套使用取盐的器具叫揭,一般家庭里用来取盐的都是小勺子,可以是金属制品。陆羽所说的揭,可能是一只扁长的竹片。
█〔唐〕鎏金飞天仙鹤纹银茶罗子
【原文】
熟盂
熟盂以贮熟水,或瓷,或沙,受二升。
【译文】
熟盂,用来盛开水,有瓷制成的,也有陶制成的,容量二升。
█〔清〕哥釉水盂
【延伸阅读】
煮茶前的生水要用水方来装,而已经煮沸的水要用熟盂来盛。中国唐代及之前,饮茶是要放在水中煮后再喝,大概的过程是先把饼茶碾碎备用,然后用炭火煮釜中水。在水中放茶末的时机非常关键,要在出现水泡但未全沸之前,也即“如鱼目微有声”时投入茶末。茶水沸腾后,会出现沫饽,这是茶水的精华所在。这个时候,就需要熟盂这种器具了。
具体做法是用杓把沫饽舀出,放在熟盂中备用,而釜中水要继续沸腾,让茶和水进一步融合成茶汤。在当时,用熟盂盛沫饽有个说法,叫“救沸”或“育华”。茶汤第三次沸腾起来后,把熟盂中的沫饽按饮茶人数的多少严格量入茶汤中,然后将煮好的茶均匀地分入每个茶碗中。此举寓意雨露均施,同分甘苦。
制作熟盂的材质一般用做砂锅的陶,这种陶的胎土一般不会淘洗得太干净,专门留下三分之一的沙粒在其中,以增加受热时的膨胀系数,放置在火上烧或受高温时会炸裂。
█〔清〕景德镇窑粉彩莲子碗
【原文】
碗
碗,越州〔1〕上,鼎州〔2〕次,婺州〔3〕次;岳州〔4〕上,寿州〔5〕、洪州次。或者以邢州〔6〕处越州上,殊为不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晋杜育《荈赋》所谓“器择陶拣,出自东瓯”。瓯,越也。瓯,越州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受半升已下。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白红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
【注释】
〔1〕越州:唐时管辖范围包括今天的浦阳江、曹娥江流域和余姚市几地,治所在会稽(今天的浙江绍兴)。越州在唐、五代、宋时因产秘色瓷器而名闻天下,该种瓷器通体透明,是青瓷中的上品。这里的越州指的是产瓷器的越州窑,下面所列各州也借指分布各州的瓷窑。
〔2〕鼎州:唐时有两处叫鼎州的地方,一处在湖南,管辖范围包括今天的湖南常德、汉寿、沅江、桃源等市县;一处位于今陕西泾阳、醴泉、三原、云阳一带。
〔3〕婺州:唐代天宝年间称东阳郡,管辖范围包括今天的浙江金华江、武义江流域各个县,治所在今天的金华。
〔4〕岳州:唐代天宝年间称巴陵郡,管辖范围包括今天湖南洞庭湖东、南、北沿岸各县,州治今岳阳。岳窑在湘阴县,产青瓷。
〔5〕寿州:唐代天宝年间称寿春郡,位于今安徽寿县一带。此地瓷窑主要在霍丘,生产一种黄褐色的瓷。
〔6〕邢州:唐代天宝年间称巨鹿郡,位于今河北巨鹿、广宗以西,汦河以南,沙河以北区域。唐宋时期,邢窑以烧制白瓷佳品而闻名。邢窑窑址主要在内丘县,唐代李肇在《唐国史补》中说:“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此窑瓷器天下通用,是唐时北方诸多瓷窑的代表,也被定为供品。
█〔清〕景德镇娇黄釉碗
【译文】
碗,越州产的品质最好,鼎州、婺州的差些,又岳州的好,寿州、洪州的差些。有人说邢州产的比越州好,我不这样认为。如果说邢州瓷质地像银,那么越州瓷就像玉,这是邢瓷不如越瓷的第一点。如果说邢瓷像雪,那么越瓷就像冰,这是邢瓷不如越瓷的第二点。邢瓷白而使茶汤呈红色,越瓷青而使茶汤呈绿色,这是邢瓷不如越瓷的第三点。晋代杜育在《荈赋》中说“器择陶拣,出自东瓯”(挑拣陶瓷器皿,好的出自东瓯)。瓯(地名),就是越州。瓯(容器名,形似瓦盆),越州产的最好,口不卷边,底卷边而浅,容积不超过半升。越州瓷、岳州瓷都是青色,能增进茶的水色,使茶汤现出白红色,邢州瓷白,茶汤是红色;寿州瓷黄,茶汤呈紫色;洪州瓷褐,茶汤呈黑色,都不适合盛茶。
【延伸阅读】
古人习惯把茶具称为茶器或茗器,唐代之前,茶具和一般的食器没有明显的区分,可以相互混用。到了唐代,茶器开始讲究实用和美观相结合,其审美特点以陶器的古朴为主。
到了宋代,茶具开始出现工艺绮丽,以金银为材质的特点。《宋史·礼志》中记载:“皇帝御紫哀殿,六参官起居北使……是日赐茶器名果。”皇帝把茶器作为赐品,可见宋代“茶具”的制作工艺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且有十分尊贵的地位了。明清时期的茶具与宋时不同,多使用陶瓷材料,并对茶盏的色泽有很高的要求。明代文学家屠隆在《考槃馀事》中荐说:“质厚难冷,莹白如玉,可试茶色,最为要用。”白瓷一直是明清茶具中最为出色的一种,其外形清新雅致,名气与宜兴陶壶不相上下。
茶具的发展大致经过古朴、绮丽、清雅三个不同的审美时期,这与茶文化所经历的历史阶段相关联,与饮茶方法的演进密不可分。
█〔清〕米黄釉内青花小茶
【名家杂论】
西汉时期文人王褒在《僮约》中写道:“烹茶尽具,酺已盖藏。”可见汉朝时期,已出现“茶具”一词。到了唐代,文字中更是随处可见“茶具”,诗人陆龟蒙《零陵总记》中有“客至不限匝数,竟日执持茶器”之句;皮日休《褚家林亭诗》中有“萧疏桂影移茶具”之语。
在宋元明清几个朝代,关于茶具的记录遍布各类书籍。按照唐代文人皮日休《茶具十经》里的记载,“茶具”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茶坞、茶人、茶笋、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瓯、煮茶十项。这里所说的茶具不但包括器物,还包括种茶的凹地茶坞以及采茶人,甚至连煮茶的行为也囊括其中。之后,茶具的概念越来越细,狭义讲仅指泡茶、盛茶的器皿。
按材质来分,茶具有陶茶具、瓷茶具、玉石茶具、漆器茶具、竹木茶具、金银茶具、锡铜茶具、玻璃茶具;按用途来分,茶具有泡茶之用的茶壶、茶壶的垫底器具茶船、盛茶之用的茶汤、饮茶用的茶杯、品茶用的闻香杯、茶杯垫底之用的杯托。著名的茶具有江苏宜兴的紫砂壶、景德镇的瓷茶器。
█〔清〕朱石梅制古币形锡包紫砂三镶壶
【原文】
畚〔1〕
畚,以白蒲〔2〕卷而编之,可贮碗十枚。或用筥〔3〕,其纸帊〔4〕以剡纸〔5〕夹缝令方,亦十之也。
【注释】
〔1〕畚:又叫草笼,用蒲草或竹篾制成的盛物器具。
〔2〕白蒲:白颜色的蒲苇,属莎草科。
〔3〕筥:盛物用的圆形竹器。
〔4〕纸帊:罩在茶碗外面的纸套子。帊,帛两幅、三幅称为帊,也可以理解为衣服。
〔5〕剡纸:产于唐代浙江剡县,用藤为原料制成的纸。剡:位于现在浙江嵊州西南方的古县。
【译文】
畚,又叫草笼,用白蒲草编成,可放十只碗。也有的用竹筥代替草笼来使用。纸帊,用两层剡纸,缝制成方形,也可以放十个碗。
【延伸阅读】
畚是古人用草绳编织的盛物器具,在中国出现得非常早。《左传·宣公二年》中记载:“宰夫腼熊蹯不熟,杀之,置诸畚。”西晋时期的杜预为畚作注:“以草索为之。”语言学家杨伯峻进一步解释:“其质为蒲或为草索……畚可以盛粮。”在古代,畚也被用于收纳一些零碎物品,和北方民间收纳针头线脑的小簸箕类似。陆羽把它列入煮茶二十四器中,作为收纳茶碗的器物。
东汉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中说:“畚,蒲器也。”由此可以推断,用蒲编畚的历史相当久远。因古时茶碗多为易碎的瓷器,装碗用的设备需要以柔软为上,而蒲草质地柔软,正好可以用作材料。可能由于稀缺的缘故,古人对待茶器的细心程度,是今人难以想象的,保存茶碗不仅有专门的畚,在放入畚之前,还要仔细用剡纸包裹,以避免碗与碗相互摩擦受损。
█〔清〕“彭年”款紫泥诗文杯
【原文】
札
札,缉〔1〕栟榈皮以茱萸〔2〕木夹而缚之,或截竹束而管之,若巨笔形。
【注释】
〔1〕缉:把植物皮搓成线。
〔2〕茱萸:又名“越椒”“艾子”,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每逢九月九日重阳节,古人有佩戴茱萸祛邪、避恶的习俗。
【译文】
札,把剥下的棕榈皮搓成线,再用茱萸木夹上棕榈皮,捆紧。或用一段竹子,扎上棕榈纤维,做成大毛笔的样子。
█茶筅筒
【延伸阅读】
这里的札,是一种刷洗茶具的工具,其形状似毛笔。
陆羽说,制作札柄的材料要用茱萸木。古时茱萸有两种,一种是山茱萸科的山茱萸,一种是芸香科的吴茱萸。而陆羽长期生活在江浙一带,其所说的札柄材料应该是产于江浙一带的吴茱萸。这种吴茱萸有辛香味,或可防止蛀虫的啮噬。
札在不同朝代,有不一样的称呼。唐代做洗刷用具的札,应该是宋时斗茶中出现的茶筅的前身。明末文人方以智在《通雅》中说“筅,析木为帚,以洒洗也”,或许说的就是札。
如今行世的茶筅,大多经过改造,已经精致得像工艺品了,未必和宋代茶筅一样。宋代茶筅的模样,在南宋刘松年《撵茶图》中,可以窥见一斑,画中的茶筅与南方用竹子做的锅刷几乎一模一样。
可见,茶筅的前身原为厨房洗刷工具,大约在宋代晚期,经常被用于茶盏、水釜的洗涤,或被用于茶磨、茶碾的清扫工作。因为偶然的机缘,它被某个茶道高手相中,经过改造后,便在斗茶中大显身手了,并成为打茶的必备工具。
【原文】
涤方
涤方,以贮涤洗之余,用楸木合之,制如水方,受八升。
滓方
滓方,以集诸滓,制如涤方,处五升。
巾
巾,以絁〔1〕为之,长二尺,作二枚互用之,以洁诸器。
【注释】
〔1〕絁:粗厚似布的绸子。
【译文】
涤方,用来盛放洗涤后的水。用楸木制成,制法和水方一样,最多能盛水八升。滓方,用来盛茶渣。制作的方法和涤方相似,最多能盛物五升。巾,用粗厚似布的绸子制成,长二尺,分做两块,可互替使用,用来清洁擦拭各种茶具。
█日本建水
【延伸阅读】
古人的泡茶器具,唐朝时期已经非常完备,不仅煮茶工具、饮茶工具精益求精,清洁茶具、收容茶渣也有专门的器具涤方、滓方。
中国的涤方和日本的“建水”功能类似,设计也大致相同。涤方为方形,而建水多为圆形或椭圆形;涤方用木材做成,建水可以用铜、银、铁、锡等材料制作,并会雕绘繁复细巧的梅兰竹菊、山水花鸟,做工极为精致。建水的独特处在于配有镂空的盖子,如此一来,废水会流入底部的砵中,从外部看不到。此外,建水的盖子还能过滤茶叶渣滓,然后直接倒入滓方之类的器具中。建水除盛水功能外,还可以作香炉使用。
滓方的使用价值和如今的茶盂相同,是专门用于存放茶水残渣的器具。容积上,滓方比涤方小,只有五升。形状上,水方、涤方、滓方正好可以叠在一起。这也解释了陆羽的二十四器中,为什么要把水桶设计成方形。
【原文】
具列
具列,或作床〔1〕,或作架,或纯木、纯竹而制之,或木、或竹,黄黑可扃〔2〕而漆者,长三尺,阔二尺,高六寸,具列者,悉敛诸器物,悉以陈列也。
都篮
都篮,以悉设诸器而名之。以竹篾,内作三角方眼,外以双篾阔者经〔3〕之,以单篾纤者缚之,递压双经,作方眼,使玲珑。高一尺五寸,底阔一尺,高二寸,长二尺四寸,阔二尺。
【注释】
〔1〕床:这里指支架或几案。
〔2〕扃:门窗、箱柜上的关锁。
〔3〕经:纵线,织物必不可少。
█〔清〕湘妃竹茶箱
【译文】
具列,有床形的,有架形的,有木制的,有竹制的,也有木、竹兼用制成的,再用漆涂成黄黑色,并且可以从外上闩。长三尺,宽二尺,高六寸。之所以叫它具列,是因为可以贮放陈列全部器物。
都篮,能装下所有器具,故此得名。用竹篾将里面编成三角形或方形的眼,外面用两道宽篾作经线,一道窄篾作纬线,交替编压在作经线的两道宽篾上,编成方眼,使它精巧玲珑,外形美观。都篮一尺五寸高,两尺四寸长,两尺宽,篮底宽一尺,高两寸。
【延伸阅读】
具列和都篮都是存放茶具的工具,具列用于陈列茶器,和现在的酒架相似,是家庭中日常存放茶器的工具;都篮类似柜子,不仅可以存放茶器,还方便携带,是郊游或外出时常用的装盛器具。
具列类似物架的构造一直没有多大变化,但其名称却有所改变。清代宫廷档案中记载的茶器有茶棚或茶籝,茶棚就是陆羽所说的具列。在正式茶席上,具列有非常重要的功能,不仅可以展示主人的精美茶具,其本身也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后世具列多为木头所制,有紫檀、酸枝、鸡翅、楠木、桑木、松木等,制作工艺也非常精湛。
都篮就是把器具全部装起来的篮子,比陆羽稍晚的封演所著《封氏闻见记》中记载:“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这里把都篮说成都统笼,似乎更为贴切。陆羽所说茶籝为采茶之用的竹筐,到了清代,用途发生了变化,变成了装盛茶器的工具,作用和“都篮”一样。故宫现存的数套茶籝,主要以紫檀木、竹木制成,工艺精美,每一件都可成为独特的艺术品。
█〔清〕湘妃竹大茶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