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月读书网 > 变态心理学 > 9.3.3 可卡因 >

9.3.3 可卡因

路易莎是一位很有前途的模特,16岁时就已经到处演出。当她不走秀或准备走秀时,她会练习或请老师帮她补习文化课程。但是,最困扰她的就是要一直保持难以置信的苗条身材的压力,为此她一直都在饿肚子。在时装周前,一名资深模特发现她在不停地吸烟以控制食欲,她便给路易莎推荐了可卡因。她边在更衣室里吸食可卡因,边对路易莎说“这是唯一能挺过时装周的办法……而且你压根儿不会感到饥饿”。没错,在接下来的两天里路易莎感到精力充沛,她觉得能够胜任包括学业在内的所有工作。但是没多久她就崩溃了,一切都在迅速失控。在一场大型演出的前天晚上,她累得都动不了了。

可卡因(cocaine)是从南美可可树叶中提取而来的。几百年前,人们就开始通过咀嚼可可叶来缓解疲劳和饥饿。不管你信不信,19世纪末可卡因流入美国时,是作为一种合法添加剂加入到雪茄、卷烟、可口可乐当中的。因其具有麻醉效果也曾被用作止痛药,但自从人们认识到它容易成瘾后就很少使用了。

可卡因粉末可通过嗅吸或用水缓释后注射使用。crack可卡因是固体可卡因的气态形式,具有高致瘾性,经肺被迅速大量吸收并即刻产生快感。“crack”一词源于药物加热时产生的爆炸声(National Institute on Drug Abuse,2004b)(www.drugabuse.gov/infofacts/cocaine.html)。

1.功能损害

吸食可卡因极易成瘾。可卡因对人产生强烈兴奋效果是由于其抑制了神经元细胞对多巴胺的再吸收造成的。突触中可用的多巴胺越多,大脑奖励通路受到的刺激越大,人就会体验到越多积极的感受。一旦产生耐药性,为了获得最初的愉快感就需加大剂量。当使用者吸食大剂量可卡因,他们暴露于药物的机会就增加并对其危险效果如感觉缺失和惊厥更敏感。这种现象可能解释了为什么服用相对小的剂量会导致死亡的报道(www.nida.nih.gov/researchreports/cocaine/cocaine.html)。

准备吸食之前,典型的将可卡因用刀片刮成道,被称作“嗅吸法”。

2.流行病学

2006年,估计约有260万12岁及以上的人服用可卡因,46.7万人服用crack可卡因(见图9-2)。在过去的一年中,估计约有150万12岁及以上的美国人滥用或依赖可卡因(Substance Abuse and Mental Health Services Administration,2003)。2004年,这一数字上升到了160万。90%以上的可卡因使用者报告说服用可卡因前吸食过大麻。服用可卡因和crack可卡因的人群中,男性(可卡因18.9%,crack可卡因4.8%)均多于女性(可卡因11.2%,crack可卡因2.5%)(Substance Abuse and Mental Health Services Administration,2003)。在美国,美国印第安人和阿拉斯加本地人吸食比例最高(2.0%),其次是非裔美国人(1.6%),非拉丁裔白人及拉丁裔(0.8%),夏威夷本地人及其他太平洋半岛的人(0.6%),以及亚洲人(0.2%)(Substance Abuse and Mental Health Services Administration,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