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月读书网 > 红色三步曲:红色的起点 > 蔡和森从法国给毛泽东写来长信 >

蔡和森从法国给毛泽东写来长信

就在湖南“俄罗斯研究会”成立的那天——1920年9月16日,在法国蒙达尼男子中学,一位黄皮肤、黑眼珠的二十五岁的小伙子,正伏案用中文写一封长信。

他有着一头浓黑发亮的头发,一双锐敏的眼睛,身材颀长,门牙突出。他是毛泽东的密友,此刻正在给毛泽东写信。此信竟长达八千余字!

他的这封长信,后来被毛泽东编印在《新民学会会员通讯集》里,这才得以传世。这封信非同一般,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史上一篇不可多得的重要文献。

他,蔡和森,一个不苟言笑而又意志坚强的人。他是湖南湘乡县人,出生于上海。

蔡和森又名蔡林彬,常使人误以为姓蔡名林彬,其实他复姓“蔡林”而名彬。倘若追根溯源,他原本姓林——他的九世祖姓林,因过继给姓蔡的舅父为子,改为复姓“蔡森”。后来他以蔡和森闻名于世,人们也就以为他姓蔡了。

蔡家世代经营“永丰辣酱”,颇有名气。只是到了蔡和森的父亲蔡蓉峰手里,家道日衰,“永丰辣酱”易主。[1]

蔡和森有二兄、二姐、一妹。那妹妹比他矮了一截,可是性格跟他一样倔强。他的妹妹亦是中国共产党名人,叫蔡畅,中国女杰也。后来她成为李富春夫人,曾担任全国妇联主席。

多子女,家中入不敷出,蔡和森的童年是清苦的。他过着学徒生活。直到十六岁,才得以进入小学。

他发奋求学,连连跳级。十八岁那年,他“跳”入了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成为毛泽东的挚友。杨昌济视毛、蔡二君为他最为得意的门生。

毛泽东组织新民学会时,蔡和森是最积极的支持者。正因为这样,新民学会的成立会是在蔡和森家里举行的。

1918年6月,蔡和森赴京,住在杨昌济家,商议赴法勤工俭学事宜。他从北京给毛泽东去信,于是,毛泽东率罗章龙、李维汉等人从长沙赴京。

1919年12月,蔡和森终于从上海坐船奔赴法国。同行的有他的母亲葛兰英、妹妹蔡畅以及蔡畅的同事向警予——蔡畅在长沙周南女校任教时,向警予也在那里执教。在船上,蔡和森与向警予朝夕相处,产生了爱慕之情。

到了法国,他在给毛泽东的信中也透露,“我与警予有一种恋爱上的结合,另印有小册子,过日奉寄”。[2]“开首一年不活动,专把法文弄清,把各国社会党各国工团以及国际共产党,尽先弄个明白”。[3]

蔡和森“猛看猛译”法文马克思主义著作,豁然开朗。在1920年8月13日,他给毛泽东写了一信,极为明确地提出要在中国组织共产党。

现将此信摘录示下[4]:

我以为先要组织党——共产党。因为他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以中国现在的情形看来,须先组织他,然后工团,合作社,才能发生有力的组织。……我愿你准备做俄国的十月革命。这种预言,我自信有九分对。因此你在国内不可不早有所准备。……

木斯哥万国共产党(引者注:即莫斯科共产国际)是去年3月成立的,今年7月15开第二次大会,到会代表三十多国。中国、高丽(引者注:即朝鲜)亦各到代表二人,土耳其印度各有代表五人。据昨日报土耳其共产党业已成立。英国于本月初一亦成立一大共产党。法社会党拟改名共产党。现在第二国际党已解体,脱离出来者都加入新国际党,就是木斯哥万国共产党。我意中国于二年内须成立一主义明确、方法的〔得〕当和俄一致的党,这事关系不小,望你注意。……

现在内地组织此事须秘密。乌合之众不行,离开工业界不行。中产阶级文化运动者不行(除非他变)。……

如此旗帜鲜明地提出组织中国共产党,蔡和森的见解比他许多同时代的进步青年大大超前。就在他写此信之际,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刚刚诞生。

他在9月16日写给毛泽东的长信中,又一次明确提出组织中国共产党[5]:

我认〔为〕党的组织很重要的。组织的步骤:(1)结合极有此种了解及主张的人组织一个研究宣传的团体及出版物。(2)普遍联络各处做一个要求集会、结社、出版、自由的运动,取消治安警察法及报纸条例。(3)严格的物色确实党员,分布各职业机关,工厂,农场,议会等处。(4)显然公布一种有力的出版物,然后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

我以[为]世界革命运动自俄革命成功以来已经转了一个大方向,这方向就是“无产阶级获得政权来改造社会”……

蔡和森的这封长信,由萧瑜带回中国,毛泽东直至1920年底才收到。1921年1月21日,毛泽东复函蔡和森道[6]:

你这一封信见地极当,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党一层陈仲甫先生等已在进行组织。出版物一层上海出的“共产党”,你处谅可得到,颇不愧为“旗帜鲜明”四字(宣言即陈仲甫所为)。

[1]《中国共产党党史人物传》,第6卷,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2]《蔡和森致毛泽东》,引自《共产主义小组》,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3]《蔡和森致毛泽东》,引自《共产主义小组》,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4]《“一大”前后》第1册,128页,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5]《“一大”前后》第1册,134页,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6]《“一大”前后》第1册,164页,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